螺旋卷式膜元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净水领域。具体地, 本申请涉及螺旋卷式膜元件。背景技术 家用净水装置已广泛应用到家庭生活中, 以膜技术为主导的直饮机以其可靠的净 水品质、 简单的使用方法、 较小的占地面积、 较高的性价比成为人们的首选, 其中超滤膜饮 水机和反渗透饮水机应用较多, 特别是反渗透饮水机因其更精细的选择性过滤赢得了大部 分消费者的信赖。反渗透是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膜分离技术, 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 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 目前市场上所售的家用反渗透膜元件大部分 为螺旋卷式膜元件。
为了保证膜元件长期稳定的运行, 需要根据所需产水量选择合适的膜片通量, 并 设计膜元件的卷制方式, 其中包括膜片、 隔网等的用料 ; 最大化膜面积设计 ; 进水及产水流 道长度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方面涉及螺旋卷式膜元件, 其包含至少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
本申请另一方面涉及螺旋卷式膜元件, 其包含至少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 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 所述螺旋卷式膜元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
(1) 计算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长度 ;
(2) 折叠所述膜片, 使得所述膜元件最内缘起始部位三页膜片平分中心管外圆周, 并且所述膜元件收卷后最外缘结束部位三页膜片尾端分别重合后呈 120 度平分外圆周。
附图说明
图 1 为一页膜片、 二页膜片和三页膜片的示意图。 图 2 示出了含有三页膜片的膜元件的端面图。 图 3 为抗污染实验的通量及脱盐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方面, 本申请涉及螺旋卷式膜元件, 其包含至少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螺旋卷式膜元件包含至少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 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以及厚度为 15-21 密耳的浓水隔网。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螺旋卷式膜元件包含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螺旋卷式膜元件包含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以及厚度为 15-21 密耳的浓水隔网。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本申请的螺旋卷式膜元件, 在膜元件上卷绕折叠后膜片的圈 数 n 由无膜片缠绕时集水管和最内圈多层产水流道布的总直径 D0、 所选膜片厚度 &1、 折叠 后膜片页数 m、 进料流道布厚度 &2、 产水流道布厚度 &3 和膜元件所需卷径 &, 根据公式 & = D0+2mn(2&1+&2+&3) 确定, 膜片长度 Sn 由 Sn = 2{nπ(D0+k)+n(n-1)kπ/2} 确定, 其中 k 为厚 度系数 k = 2m(2&1+&2+&3)。
在某些制备螺旋卷式膜元件的实施方案中, 膜元件卷制时每页折叠后膜片放置的 间隔距离 ΔL 由折叠后膜片页数 m 和无膜片缠绕时集水管和最内圈多层产水流道布的总直 径 D0, 根据公式 ΔL = πD0(1/m) 确定, 以保证 1-m 页折叠后膜片在集水管上均匀分布。
在某些制备螺旋卷式膜元件的实施方案中, 所述折叠后膜片的上半页较下半页多 出的长度 L, 由在膜元件上卷绕折叠后膜片的圈数 n、 膜元件所需卷径 &、 所选膜片厚度 &1、 折叠后膜片页数 m、 进料流道布厚度 &2、 产水流道布厚度 &3 和膜元件卷制时每页折叠后膜片 放置的间隔距离 ΔL, 根据公式 L = π&-2nπ[(2m-2)&1+m&2+(m-1)&3]-(m-1)ΔL 确定, 使折 叠后膜片卷制 n 圈后第 m 页折叠后膜片的上半页与第一页折叠后膜片下半页末端重合。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螺旋卷式膜元件包含至少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 其中所述膜元件的长度为 Sn, 由公式 Sn = 2{nπ(D0+k)+n(n-1)kπ/2} 确定, 其中在膜元件上卷绕折叠后膜片的圈数 n 由无膜片缠绕 时集水管和最内圈多层产水流道布的总直径 D0、 所选膜片厚度 &1、 折叠后膜片页数 m、 进料 流道布厚度 &2、 产水流道布厚度 &3 和膜元件所需卷径 &, 根据公式 & = D0+2mn(2&1+&2+&3) 确 定; k 为厚度系数, 根据公式 k = 2m(2&1+&2+&3) 确定。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螺旋卷式膜元件包含至少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 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以及厚度为 15-21 密耳的浓水隔网, 其中所述膜元 件的长度为 Sn, 由公式 Sn = 2{nπ(D0+k)+n(n-1)kπ/2} 确定, 其中在膜元件上卷绕折叠后 膜片的圈数 n 由无膜片缠绕时集水管和最内圈多层产水流道布的总直径 D0、 所选膜片厚度 &1、 折叠后膜片页数 m、 进料流道布厚度 &2、 产水流道布厚度 &3 和膜元件所需卷径 &, 根据公 式 & = D0+2mn(2&1+&2+&3) 确定 ; k 为厚度系数, 根据公式 k = 2m(2&1+&2+&3) 确定。
另一方面, 本申请涉及螺旋卷式膜元件, 其包含至少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 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 所述螺旋卷式膜元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
(1) 计算将三页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 膜片的长度 ; 以及
(2) 折叠所述膜片, 使得所述膜元件最内缘起始部位三页膜片平分中心管外圆周, 并且所述膜元件收卷后最外缘结束部位三页膜片尾端分别重合后呈 120 度平分外圆周。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 螺旋卷式膜元件包含至少三页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 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膜片以及 15-21 密耳的浓水隔网, 所述螺旋卷式膜元件通过如下方法 制备 :
(1) 计算可以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的长度 ; 以及
(2) 折叠所述膜片, 使得所述膜元件最内缘起始部位三页膜片平分中心管外圆周, 并且所述膜元件收卷后最外缘结束部位三页膜片尾端分别重合后呈 120 度平分外圆周。因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的膜元件产水量较大, 若采用 1 页 或 2 页工艺, 在保证同等的有效膜面积下, 所使用的膜片下料尺寸过长, 在卷制收卷过程中 容易产生收偏、 卷皱等现象, 使生产合格率降低。
此外, 在膜元件运行时, 产水沿着膜袋向集水管收集流动的过程中, 压力是逐渐下 降的, 会导致近集水管处流速慢, 从而导致产水不均一, 使近集水管处膜片易污堵, 相反如 采用本申请的 3 页膜片则使流道变短, 则可使此现象减缓, 使膜元件寿命相对延长 ( 如附图 1 所示 )。
采用本申请的 3 页膜片进行卷制, 经过优化膜片及隔网尺寸后, 使卷制后膜元件 每页膜片及隔网均匀分布在膜元件外圆周 ( 每页膜片尾部夹角为 120° ), 使膜元件圆度较 好, 外观尺寸更精确 ( 如附图 2 所示 )。
下文中,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的各个方面及其有点。 然而, 应当理解, 以下的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而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的某些实施方案。
实施例
卷制方法 :
首先将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的专用集水管装配至自动卷膜 机顶尖上, 先卷绕涂好边胶的产水流道布的引导页 ( 产水流道布的页数与膜片页数相同, 引导页长度根据集水管的外径设计 ), 使流道布固定在集水管上, 将第一页含有浓水隔网折 叠好的膜片放入第一层产水流道布和第二层产水流道布之间, 在膜片上涂边胶 ; 再将第二 页含有浓水隔网折叠好的膜片放入第二层产水流道布与第三页产水流道布之间, 涂边胶 ; 最后将第三页含有浓水隔网折叠好的膜片放到第三页产水流道布上, 涂边胶 ; 按照自动卷 膜机的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的程序收卷设定进行收卷, 收卷后自动 缠外观胶带, 即形成有 3 个封闭纯水收集袋的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的膜元件 ; 在压力作用下, 产水进入到纯水袋中收集与集水管流出。
按照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以三页膜片卷制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的膜元件, 与现有技术中 1 页及 2 页膜片卷制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的膜元件做通量、 有效膜面积对比如下 ; 以及使用此发明中所涉及到 15-21 密耳厚 的浓网的上下极限厚度浓网按本发明卷制成的膜元件, 对 15 密耳厚及 21 密耳厚浓网卷制 成的膜元件做抗污染性对比如下 :
本申请的螺旋卷式膜元件与现有技术中螺旋卷式膜元件的通量及有效膜面积对 比如下表所示。
表1
膜元件 现有技术 本申请平均通量 91.3GPD 100.8GPD有效膜面积 5.7ft2 6.3ft25CN 101966429 A说通量 / 膜面积增加百分比明书10.5%4/4 页10.4%浓水隔网抗污染实验
考虑到浓水隔网厚度不同膜元件的抗污染性能的不同, 特别对使用较薄浓网卷制 的膜元件长期使用运行时抗污染性能的考虑, 采用上述两种厚度极限 (15 密耳和 21 密耳 ) 的浓水隔网进行卷制包含三页可卷制成直径 2.0 英寸、 长度 12 英寸、 产水量 100GDP 膜元件 的膜片进行运行时间较长的无机抗污染对比实验。
实验条件 :
污染实验条件 : 试验污染物为 500ppmCaCl2 与 250ppmNaHCO3 混合溶液, 由于高浓 度盐水渗透压较大, 因此污染运行时选用 70psi 操作压力, 调节回收率为 15% ; 性能测试条 件: 测试液为 250ppmNaCl 溶液, 操作压力为 60psi, 回收率 15%。清洗液采用 0.2%盐酸, 温度均控制在 30℃左右。污染运行 20h、 40h、 60h 分别记录性能值 ( 脱盐及通量 ), 后进行 清洗 2h 记录性能值 ( 脱盐与通量 ), 看膜元件性能恢复情况 ; 最后再对膜元件进行污染 20h 后记录性能值 ( 脱盐及通量 ), 对膜元件整体抗污染、 清洗恢复再污染进行对比评定。
实验结果 :
由附图 3 可以看出, B 组 (21 密耳厚浓网 ) 膜元件初始数据较 A 组 (15 密耳厚浓 网 ) 通量略高, 脱盐略低, 整体性能上基本一致 ; 通过后续污染清洗及再次污染实验数据 可以看出, 两种组件的清洗恢复性能较好, 满足使用性能, 且两种组件的耐污染性能差别不 大, 在工艺选择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此外, 通过对成本进行核算, 制备本申请螺旋卷式膜元件的成本较现有技术中的 1 页或 2 工艺卷制成本降低 8%左右, 产品合格率提高约 10%。
根据前文所述应当理解, 尽管为了解释的目的已经在此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方案, 但仍然可以进行各种改变而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因此, 本发明仅受所附权利 要求书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