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线装置 本发明涉及送线的穿线装置,它是纤维工业界普遍利用的,但尤其是那种使用在使回旋气流作用在借助牵引装置而被拉伸的无捻短纤维束上、通过对其加捻而制造纺纱的空气精纺机的锭子部上的。
以前的送线的穿线装置是使线乘在吸引流上而送出,而这吸引流是借助使压缩空气在同样直径通路间或者从细直径通路向粗直径通路喷出所发生的。与此相反,在把线从粗直径通路向细直径通路送出时,由于用上述压缩空气法使空气倒流、不会发生吸引流、不能进行穿线,因而通过在前方的细直径通路的出口部装设吸气管而得到吸引力。
因此,在以前的纺纱装置中,在开始纺纱时和发生断头时,由吸引构件吸引要被卷取到卷装上的纱线端,然后由罗拉将这线端把持地送到纺纱部的绽子后端部,在插入到这绽子的纱线通路里时,使吸气管在上述锭子前端部与由上述罗拉形成的送出相结合,借助由这吸气管形成的吸气流,将上述线端在锭子的前部导出,并使其与上游的牵引装置送出的纱条合流地接头,由此开始纺纱。
本发明的目地是提供一种线送进装置,它是不必使用以前的纺纱机中必需使用的吸气管,借助从锭子后方吹压缩空气、能进行从粗直径的锭子后端向前方的细直径部穿线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穿线装置,它是在具有不同直径通路的纱线导管中,从粗直径通路向细直径通路的方向进行穿线的,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纱线导管的沿途,使从大直径通路朝小直径通路向纱线导管内喷射的一部分压缩空气从这纱线导管向外部流出,由此形成流出区域,由纱线导管中心部存有的空气流输送纱线。
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是把由多孔性材料形成的过滤器构件作为上述纱线导管的一部分。
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是用由多孔性的罩覆盖上述过滤器构件的外侧,以调整从纱线导管流出的空气流量。
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是把上述纱线导管分割断,用由多孔性构件形成的过滤器构件覆盖该分割断的部分,作为空气流出室。
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是还用形成空气流出孔的罩覆盖上述过滤器构件的外侧,以调整从纱线导管流出的空气流量。
所述的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过滤器构件是烧结金属元件。
纺纱装置,它是具有使回旋气流作用在从牵引装置供给的纤维束上的喷嘴构件、和形成输送纺纱的纱线通路的锭子的,其是把上述锭子的纱线通路的纤维束入口侧内径形成比纺纱出口侧小,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锭子的一部分纱线通路上、形成使从纺纱出口侧向纤维束入口侧喷射的一部分压缩空气、从这纱线通路向外部流出的流出区域的。
本发明的要点是在由压缩空气从粗直径通路朝细直径通路输送纱线时,在这纱线通路中间设置过滤器构件。这样,在使压缩空气从粗直径通路朝细直径通路喷出时,借助将这空气流的其余部分从这过滤器构件向外部拔出,使其不发生倒流、在通路的中心部存有输送纱线的空气流,就能把上述纱线送向细直径部一方。另外,本发明的要点还在于用多孔的罩覆盖上述过滤器构件的外侧。这样,即使将这过滤器构件的长度加长、由此使表面积加大,也能借助增减外侧的多孔性罩的孔面积来调节向外部放出的空气量,能把形成在上述纱线通路的中心部的纱线输送用的空气流的强度保持一定。又因为能加长过滤器构件的长度,所以就难形成因筛眼堵塞造成的功能降低。本发明的要点还在于装着上述穿线装置的构件是空气精纺机的锭子构件。这样,由于能把这穿线装置用在以前的空气精纺机的锭子部上,因而就不必使用以前穿线时必需的吸气管,借助将压缩空气从上述锭子的后端部的喷吹就能进行穿线。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如上所说,本发明由于把锭子构件分割并在其中间部位设置由过滤器构件形成的管子,因而当使压缩空气从粗直径后端部朝前方细直径部前端喷射时,在使其发生吸引上述后端部的外部气体的吸引流的同时,把其余部分的空气从上述过滤器构件向外部排出,结果使上述锭子构件的中心部里存有输送纱线的空气流。因此,在从锭子构件的粗直径后端部朝细直径前端部开始输送纺纱时,不需要来自锭子前端部的吸引力,借助将压缩空气从粗直径后端部吹入,就能由存有的从粗直径后端部朝细直径前端部的吸引流输送上述纺纱。又因为用多孔性构件覆盖着由过滤器构件形成的管子的外侧,所以即使将过滤器构件的长度加长,也能良好地进行纺纱的穿线,结果能加长由过滤器构件的筛眼堵塞引起老化的寿命。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锭子构件的结构的断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锭子构件的结构的第2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锭子构件的结构的第3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4是利用以前的锭子构件的纺纱装置的断面图。
图5是表示以前的纺纱部中的接头情况的断面图。
图6是利用本发明的纺纱机的整体正视图。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锭子构件的结构的断面图,是将过滤器构件加长并用多孔性罩覆盖它的外侧的。图2是本发明的锭子构件的结构的第2实施例,是只使用过滤器构件并将它的长度缩短的。图3是本发明的锭子构件的结构的第3实施例,是将一部分锭子1形成过滤器构件的。图4是利用以前的锭子构件的纺纱装置的断面图,是能合适地利用本发明的锭子构件的装置。图5是表示以前的纺纱部中的接头情况的断面图。图6是利用本发明的纺纱机的整体正视图。
先说明用本发明的纺纱机和纺纱部。如图6所示,本纺纱机是把多个纺纱组件U排列配置而构成,它被做成这样的结构,即、纱条L被送到牵引装置D、由纺纱部Sp将其形成纺纱Y之后,使这纺纱Y经夹持辊Rn和粗节纱清除器(スラブキヤツチヤ-)Z等、被卷取在卷取部W上。P是进行接头的接头装置,沿着纺纱机的纵长方向在纺纱机内部的下方行进。
如图4所示,利用本发明的纺纱装置由牵引装置D和纺纱部Sp构成。牵引装置D是所谓的4线式牵引装置,它是被做成这样的结构,即、它是由后罗拉Rb、第3罗拉Rt、有皮圈的第2罗拉Rs和前罗拉Rf构成的,分别由一对滚子构成。上述的牵引装置D是把经纱条导引器T而供给的纱条L拉伸到规定粗细的装置,借助使各个罗拉的回转速度渐渐增加而进行牵拉。
通过上述牵引装置而被拉伸成规定粗细的纱条L被供到由喷嘴构件N和绽子构件S构成的纺纱部Sp而形成纺纱Y。纺纱部Sp由带有空气喷射孔n的喷嘴构件N、有中空部的锭子构件S和导引构件7构成,上述空气喷嘴是使回旋气流作用在从牵引装置引出的纤维束上的;上述中空部是前端部位于从喷嘴喷射出的回旋气流起作用的地点上、而且构成纱线通路的;上述导引构件是使前端朝向锭子构件的入口而突出的。绽子构件S含有处于静止而且在其中心部形成纱线通路的绽子1,上述喷嘴构件N具有沿切线方向穿通的空气喷射孔n,借助使喷射孔喷出的压缩空气喷向上述锭子1的前端部而产生的回旋气流形成纺纱Y。
借助从空气喷射孔n喷出的空气流的作用而发生的吸引流、把经上述牵引装置的前罗拉Rf引出的纤维束,从导引构件7的支持体8的孔9拉入到罩内,从导引构件7的周围,将纤维束的全部纤维的前端,一边形成线、一边被吸引到纤维束里并被导入到锭子1内的纱线通路1b里。而纤维的后端侧由上述吸引流和从上述空气喷射孔n喷出的回旋气流作用,从纱绽前端部进行反转而且被分离成各个纤维。
上述被分离的纤维暴露在从空气喷射孔n喷出的回旋气流里,随着线的行进,一边形成线、一边呈螺旋状地卷绕在某个纤维束周围,与此同时,通过将其导入上述的锭子内而形成实捻状的纺纱。这时的导引构件7阻止线形成过程中的捻的传播,或者用来临时替代中心纤维束,即、起到与芯相似的作用,阻止形成以前的在空气式包缠纺纱上显著呈现的无捻芯纤维,事实上、起到只使卷绕纤维形成线的作用。
由于如上所述地形成这样的结构,即、上述被分离的纤维在锭子前端部由回旋气流作用、一边进行气圈、一边被拉入到锭子中心部的纱线通路里,由此形成纺纱,因而锭子1的前端孔径有相对于纺纱的线的直径的最合适尺寸,在确认本发明的实验中,相对于纺纱Ne20~Ne40,是φ1.1mm。而且使这锭子的后端部的纺纱出口部的孔径增大。这是因为当提高纺纱性时,接头时是把卷装上引出的线端从这后端部导入的。
在由以前的纺纱装置进行的纺纱过程中发生断头时,如图5所示,支持在支持构件h上的锭子构件S由汽缸Cs的作用而与喷嘴构件N脱开,使吸气管构件As与锭子1的前端部相结合。由输送从图上没表示的卷装引出的纺纱Y的输送装置Ta的送进辊R形成的送出、和由上述吸气管构件As形成的吸引将线端导出到上述锭子构件的前部,此后、使其与被拉伸成规定粗细的纱条合流之后,开始卷取,由此进行接头。这里对这种结构不详述了。
下面,来说明本发明,它是不使用以前的穿线方法中必需用的吸气管构件就能将线穿到锭子构件里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中是把锭子形成分割的形状,形成前端部锭子1a、离开间隙k的导管4和支架5、后端部喇叭管6、并用多孔性构件3覆盖其周围的形状。由于在中间部位装着作为过滤器构件的气压构件的消音器或一般用在过滤器里的由烧结金属元件构成的管子2,因而从空气供给孔5a供给的压缩空气不会发生倒流地按原样前进、从支架5和后端部喇叭管6之间的微小间隙6a朝锭子前端部喷出,但它的大部分从间隙k通过过滤器构件而向外部排出。由于多孔性构件3具有多个微小的孔3a,因而上述供给空气的排出是非常缓慢进行的。为此,流过锭子构件的中心部的空气流能按原样保持、通过上述锭子前端部的线通路而向外部排出。这样,从上述过滤器构件向外部排出的空气量和从上述锭子前端部的纱线通路向外部排出的空气量是能够通过上述微小孔3a的个数加以变更的,形成能调节锭子内的纱线通路内的纱线输送力的结构。
从支架5和后端部喇叭管6之间的微小间隙6a喷射的空气构成所谓的吸气管,形成发生吸引流的结构,将上述喇叭管6的外部气体吸引到锭子内部。导管4是起到被喷射空气的整流管的作用,构成被吸引到导管中心部的外部气体的通路的。即、使从锭子后端部导入的线端与外部气体吸引流一起从上述导管的中心部走过。
也可如图2所示,不使用多孔性构件3、只使用由过滤器构件形成的管子2a,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必需使过滤器部的长度k2缩短,使表面积缩小。当过滤部的长度过长时,会使拔空气的作用增大,结果使输送锭子中心部的线端用的空气流减弱,形成不能穿线的状态。另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在锭子1的一部分上设置由长度为k3的过滤器构件构成的管子2b,通过从空气供给孔5a的喷射空气,能取得同样的穿线效果。
虽然用图2、图3所示的结构也能进行穿线,但由于各自需要把过滤器部的长度k2、k3缩短,因而最好如图1所示,用多孔性构件3覆盖由过滤器构件构成的管子2的外侧,而且,以加长这过滤器部的长度k1为好。在这种结构的场合下,由于能加长因过滤器构件筛眼堵塞引起空气通过性恶化的所谓老化的寿命,因而就能将本发明的锭子结构用到现在的纺纱装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把金属烧结元件用作过滤器构件。用实验确定这时的空气流,以85L份流过空气压为4kg/cm的空气时,从锭子的后端部吸入的空气是14L,从锭子前端流过20.5L。即、从上述过滤器构件向外部漏78.5L。设置在这时的多孔性构件3上的微小的孔3a是个φ0.6×24个。当把这孔3a取成φ0.6×32个时,与上述同样地以85L份流过空气压为4kg/cm的空气时,从锭子后端部吸入的空气是19L,从锭子前端流过19.5L。这样,借助变更孔3a的个数就能调节流过锭子的线通路的空气流。这过滤器构件的材料也不局限于金属烧结元件,可用纤维和树脂性或陶瓷性的过滤器,只要是使空气慢慢流失的所谓多孔性材料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