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船舶防腐、防止海生物附着寄生镀层及热喷镀工艺 本发明系海洋船舶的防腐、防止海生物附着寄生镀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海洋船舶防腐、防止海生物附着寄生镀层及热喷镀工艺。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海洋船舶的防腐、防止海生物附着寄生传统作法,一直采用涂覆油漆(重原漆)的办法,但有效期均不超一年,对特殊用途的海洋船舶每年需作两次防护处理。近代有人利用电镀原理,将一铅块悬于海水中作阴极,船体作为阳极,在电场力作用下,阴极溶入海水中,部分飘逸至船体,从而牺牲了阴极铅而保护了船体阳极不被腐蚀,故称“牺牲阴极法”。多年来推广应用发现铅离子大量进入海水造成对海水的严重污染,然而对海生物的附着寄生则仍然无能为力。近年来有人在油漆中添加杀虫剂,以图解决海生物附着寄生的问题,但终因杀虫剂的可溶性,使得其有效期也超不过一年。因而,对此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规定,万吨级以上海洋船舶每年必须作一次防腐处理。这些巨轮的上坞、表面清理涂覆油漆、下海全过程需停航两个月的时间,为此耗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年年如此。国外状况也不乐观。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工艺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长效、可靠,即可防止海水对船体的腐蚀又能有效防止海生物在船体水下部分的大量附着寄生,同时又不污染海水的海洋船舶水下部分外层的镀覆层。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船体防腐,防止海生物附着寄生镀层,采用热喷镀工艺喷镀在船舶水下部分外表面,镀层的基本成分为:
铜(Cu):48%-60%;锡(Sn):0.6%-1%
氧化亚铜(Cu2O):5%-7%;氧化锌(ZnO):5%-8%
氧化锡(SnO2):0.1%-0.6%;锌(Zn):31%-36%
本发明地上述镀层,采用金属热喷镀工艺实现,其喷镀工艺如下:
1、原料配制:锡黄铜(HSn62-1)粒度5微米
氧化亚铜(Cu2O)粒度5微米
配比:HSn62-1∶Cu2O=95%∶5%混合均匀。
2、船体前处理;机械清除船底海生物、蚌类等,再行用喷沙机喷沙,除去旧漆层,露出金属本体并在船体外表面打出麻点后,用高压空气吹净残物。
3、施工:热喷镀机接通氧炔气后,调节火焰温度至1500-2000℃,并调节喷头与船板距离,至使喷出余热使船体表面瞬间温度在150-200℃,而后向料斗内加料试喷,达要求后方可施工。
4、形成镀层的条件;保证原料粉末瞬间温度1300℃-1500℃,船体表面瞬间温度150℃-200℃,镀层厚度δ=0.2-0.3mm。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工艺喷镀,镀层与基体的附着力相当牢固,实践证明,对被镀后的板材进行压力加工(如卷板、折弯)及锤击,镀层随同基体发生变形而设有出现起层,脱落,裂纹等现象。
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采用锡黄铜HSn62-1∶氧化亚铜Cu2O=95%∶5%的配料用热喷镀工艺作四块试件(20×40)工艺条件同上述。分别作耐腐蚀及抗生物附着寄生实验。将试件在浓缩15倍的海水中经3个月保温20℃+0.2℃浸泡,未发现有腐蚀痕迹。另外两块试件放入装有营养液的培养皿内,接种绿毛霉菌,经保温20℃的三个月培养,皿内菌丝膨出皿体,而试件上没发现菌丝附着。将上述工艺制做试件下海,历经拾多年的天然条件下海水浸泡,未发现海水腐蚀及海生物附着寄生。今天可得出肯定结论,本发明镀层,其防止海水腐蚀,防止海生物附着寄生能力在10年以上。考虑工业化生产与试验条件的差异,保守的说本镀层有效期7年是有把握的。本发明镀层之所以有强抗海水腐蚀及防海生物附着寄生能力,是由于HSn62-1本身具有很强的耐腐性,通常用来制造与海水直接接触的船舶零部件,加上其本身具有塑性好,强度高的特性,这决定了由它形成的镀层可随基体变形而不脱落。氧化亚铜的微毒性破坏了海生物的生存环境,因而海生物不敢附着寄生,但镀层不会毒杀海生物。氧化亚铜的难溶性,决定了镀层长效,且不污染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