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10310 上传时间:2018-03-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67840.9

申请日:

2010.05.11

公开号:

CN101816469A

公开日:

2010.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A41D 27/2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常州普灵仕制衣有限公司变更后:蓝豹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3013 江苏省常州市丁堰72号变更后:213013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区常丰路30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1D 27/24申请日:20100511|||公开

IPC分类号:

A41D27/24

主分类号:

A41D27/24

申请人:

常州普灵仕制衣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英; 曹炜术; 高桂芳; 赵春红

地址:

213013 江苏省常州市丁堰7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代理人:

沈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加工工艺领域,尤其是一种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其将衩角缝合时的缝线做成“J”形,步骤为:a.在右后片的背衩上打牵带;b.做缝1-3cm拼后背缝;c.衩边上层冒出0.1-0.5cm;d.在衩头处打45度角;e.衩头丝缕与正身顺直;f.烫下缉边时,将底边上折1-5cm压烫,内衩短于外衩0.1-0.5cm;g.在衩的反面从刀眼开始缝制衩角翻折线的交点;h.翻正衩角,斜45度封衩角;i.上后背衩,先上内衩,折缝1-3cm,再上后衩头里。采用此工艺,衩口的受力就得到分散转移,不会集中在直角点,不易撕裂,延长了衣服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其特征是:将衩角缝合时的缝线(1)做成“J”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右后片的背衩上打牵带(3),收量0.1-0.5cm,至下摆(2)以上1-5cm处止;
b.做缝1-3cm拼后背缝,衩口(5)处缝成圆角;
c.衩边(4)上层冒出0.1-0.5cm,上层衩边折进1-3cm,不打倒回针,要求做缝无吃势;
d.在衩头处打45度角,烫后中分开缝;
e.衩头丝缕与正身顺直,后背归量,内衩衩边折进1-3cm压烫;
f.烫下缉边时,将底边上折1-5cm压烫,内衩短于外衩0.1-0.5cm,外衩在折烫直角处打45度刀眼;
g.在衩的反面从刀眼开始缝制衩角翻折线的交点,袖缝头位1-3cm;
h.翻正衩角,斜45度封衩角,接着把后背头里按1-3cm做缝拼合,要求无吃势;
i.上后背衩,先上内衩,折缝1-3cm,再上后衩头里,做缝1-3cm,衩口接缝到位。

说明书

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加工工艺领域,尤其是一种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西服的背衩缝合方式为沿缝直角“L”形缝合,这样的缝合方式在穿着时不能着力,衩口易撕裂,缩短了衣服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背衩缝合方式易导致衩口开裂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将衩角缝合时的缝线做成“J”形,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右后片的背衩上打牵带,收量0.1-0.5cm,至下摆以上1-5cm处止;
b.做缝1-3cm拼后背缝,衩口处缝成圆角;
c.衩边上层冒出0.1-0.5cm,上层衩边折进1-3cm,不打倒回针,要求做缝无吃势;
d.在衩头处打45度角,烫后中分开缝;
e.衩头丝缕与正身顺直,后背归量,内衩衩边折进1-3cm压烫;
f.烫下缉边时,将底边上折1-5cm压烫,内衩短于外衩0.1-0.5cm,外衩在折烫直角处打45度刀眼;
g.在衩的反面从刀眼开始缝制衩角翻折线的交点,袖缝头位1-3cm;
h.翻正衩角,斜45度封衩角,接着把后背头里按1-3cm做缝拼合,要求无吃势;
i.上后背衩,先上内衩,折缝1-3cm,再上后衩头里,做缝1-3cm,衩口接缝到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把衩角缝合时的缝线做成“J”形,这样衩口的受力就得到分散转移,不会集中在直角点,不易撕裂,延长了衣服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工艺上做条纹面料时还起到了调节丝缕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缝线,2.下摆,3.牵带,4.衩边,5.衩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一种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将衩角缝合时的缝线1做成“J”形,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右后片的背衩上打牵带3,收量0.1-0.5cm,至下摆2以上1-5cm处止;
b.做缝1-3cm拼后背缝,衩口5处缝成圆角;
c.衩边4上层冒出0.1-0.5cm,上层衩边折进1-3cm,不打倒回针,要求做缝无吃势;
d.在衩头处打45度角,烫后中分开缝;
e.衩头丝缕与正身顺直,后背归量,内衩衩边折进1-3cm压烫;
f.烫下缉边时,将底边上折1-5cm压烫,内衩短于外衩0.1-0.5cm,外衩在折烫直角处打45度刀眼;
g.在衩的反面从刀眼开始缝制衩角翻折线的交点,袖缝头位1-3cm;
h.翻正衩角,斜45度封衩角,接着把后背头里按1-3cm做缝拼合,要求无吃势;
i.上后背衩,先上内衩,折缝1-3cm,再上后衩头里,做缝1-3cm,衩口接缝到位。
实施例:
一种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将衩角缝合时的缝线1做成“J”形,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右后片的背衩上打牵带3,收量0.2cm,至下摆2以上4cm处止;
b.做缝1.5cm拼后背缝,衩口5处缝成圆角;
c.衩边4上层冒出0.3cm,上层衩边折进1cm,不打倒回针,要求做缝无吃势;
d.在衩头处打45度角,烫后中分开缝;
e.衩头丝缕与正身顺直,后背归量,内衩衩边折进1cm压烫;
f.烫下缉边时,将底边上折4cm压烫,内衩短于外衩0.2cm,外衩在折烫直角处打45度刀眼;
g.在衩的反面从刀眼开始缝制衩角翻折线的交点,袖缝头位1.5cm;
h.翻正衩角,斜45度封衩角,接着把后背头里按1cm做缝拼合,要求无吃势;
i.上后背衩,先上内衩,折缝1cm,再上后衩头里,做缝1cm,衩口接缝到位。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加工工艺领域,尤其是一种背衩拐角圆形缝合工艺。其将衩角缝合时的缝线做成“J”形,步骤为:a.在右后片的背衩上打牵带;b.做缝1-3cm拼后背缝;c.衩边上层冒出0.1-0.5cm;d.在衩头处打45度角;e.衩头丝缕与正身顺直;f.烫下缉边时,将底边上折1-5cm压烫,内衩短于外衩0.1-0.5cm;g.在衩的反面从刀眼开始缝制衩角翻折线的交点;h.翻正衩角,斜45度封衩角;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