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包装物的烘烤发泡工艺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植物类降解型泡沫包装物。
目前,泡沫包装物发泡塑型都采用压机固定模具上下运动模压塑型。热量大量散发,能源消耗多,压机工作面积有限,产量低。尤其不能使植物纤维为主的材料成为高发泡塑型的包装物,如纸浆模塑专利:99202625.3。
微波技术用于降解泡沫包装物生产,尚无先例可考。
烘烤工艺方法一般用于物料的消毒、干燥及食品生产。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含有发泡剂的植物类粉末为主的混合原料封装在模具内,一并进入微波和其它热能并用的烘烤设备中烘烤后受热发泡塑型制造泡沫包装物的方法,以实现植物类可降解包装物的高发泡率和快速发泡。使降低能源消耗,使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可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选用桔杆、毛竹、木屑、炭等植物材料的一种或几种粉末与含淀粉物粉末及聚乙稀醇粉沫混合、添加发泡,防腐、交联、阻燃等添加剂和水的混合原料,装入一定密封度的模具内,输送入微波和其它热能并用的烘烤设备内烘烤。在一定温度下烘烤发泡成型,输出开模取出泡沫包装物。其特征是:植物类原料为主的混合料,封装在模具内,进入微波和其它热能并用的烘烤设备内烘烤,模内混合料在烘烤热量下,产生汽压膨化和发泡剂分解发气,共同作用而发泡塑型为泡沫包装物。
所述烘烤设备可烘道输送方式和烘箱、烘房内多层固定及多层压力方式。
所述烘烤热量有:采用导热油加热、蒸汽加热、电热丝加热、红外线灯管加热的其中一种加热方式和微波加热并用烘烤。
所述聚乙稀醇应采用皂化度97%以下的细粉末或液体。
所述的混合原料应有一定的含水量,视产品不同而含水量不同,普通电器类包装物混合原料含水量应在总干料的60%--180%之间,优选100-140%。包装纸、片、膜则水含量在150%以上。
所述模具应有一定密封度,公模与母模应压紧,防止烘烤后产生的气体大量泄漏。
所述的发泡剂有碳酸氢钠、尿素、甲苯磺酰肼及H系列等发泡剂,用量在1-8%之间,优选3-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现有压机提起上模加料和脱模取制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很大,本发明可将加料脱模等工序在烘道外操作,始终保持烘道内温度匀衡,热量少散发,根据二者对比试验,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节约能源50%以上。
2、采用微波和其它热能并用的烘烤方法,可加快发泡速度,减少加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10倍左右,使规模连续化生产成为可能。
3、现有淀粉、纤维类制品,只能硬压和发泡率在5倍以下,难以做到在模具内直接高发泡塑型,采用本发明可将发泡率接近塑料泡沫的发泡率达5-40倍以上。适合厚薄不一,深度大,型状复杂的制品生产。
4、可生产仿竹、仿木包装物,添加炭可生产防潮、去湿,有利于食品、电子产品防静电等的质量防护。可生产泡沫包装板,泡沫包装纸、膜、片等。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以生产电器包装为例:
(1)选用桔杆、毛竹、木屑、炭等植物类纤维的粉末一种或几种,用量在10-60%之间,优选30-50%。
(2)选用皂化度97%以下的聚乙稀醇粉末用量10-40%,优选20-30%。
(3)选用含淀粉物如:小麦粉、大麦粉、玉米粉、薯粉等,优选小麦粉,用量在20-40%,优选30%。
(4)以上各种原料应粉碎至50目细度以上,甲苯磺酰肼发泡剂用量在1-8%之间,优选2-5%,可根据制品用途和质量要求在以上用量范围内调节配伍,并混合均匀。再配以适量的发泡助剂、交联剂、防腐、防水、阻燃等添加剂,和150%水进一步混合匀均。
(5)将以上混合材料装入一定密封度的模具内,固定上下模,送入微波和导热油加热的烘道烘烤。烘烤温度应在80-230℃,优选100-150%℃。
(6)出烘道,开模取出制品,包装进仓为产品。
(7)也可根据用户要求在制品表面喷胶、植绒、油漆及和其它材料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