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改进.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97664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95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810566.X

申请日:

1999.07.07

公开号:

CN1316963A

公开日:

2001.10.1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11.27|||发明专利公报更正卷=20号=36页码=560更正项目=专利权的终止误=错公告正=删除|||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11.2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7.7|||公开

IPC分类号:

B65D19/12; B65D88/52

主分类号:

B65D19/12; B65D88/52

申请人:

L·S·卡尔皮塞克;

发明人:

L·S·卡尔皮塞克

地址: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优先权:

1998.07.07 AU PP451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松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集装箱(1)包括底座(2)和四个侧面板(6,7,8,9),两个相对的侧面板(6,8)连接到底座(2)的直立角柱(10),其余的一对侧面板(7,9)连接到直立于底座(2)的导轨(5)。连接机构(14,17和44,19)通常允许侧面板在直立状态和储存状态之间变换,处于直立下状态下面板互相锁定并被挡板(12)固定在底座(2)和导轨(5),处于储存状态下面板互相重叠在底座上。连接是通过固定在面板的导槽导块(14,44)分别与位于角柱(10)和导轨(5)的L形导槽(17,19)接合来实现的。L形导槽(17,19)的第一部分(17a,19a)有开口的端部,通过使导轨导块(14,44)经过导轨(17,19)的开口端允许侧面板(6,8和7,9)与底座脱离。通常与角柱连接的侧面板(6,8)已经解除与底座(2)的固定后,与导轨(5)连接的侧面板(7,9)才可以解除固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集装箱,包括一个有四个边的底座,四个侧面板,分别将所 述侧面板连接到所述底座四个边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允许所述 侧面板在侧面板直立于底座的工作状态和侧面板互相重叠在所述底座 上的储存状态之间转换,可解除的固定机构将直立于所述底座的所述 侧面板的相邻边固定在一起,所述侧面板是成对布置的,第一高度的 第一对侧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个相对边并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到所述底座上的角柱,所述第一对侧面板在直立时靠在在所述底座的 角柱间延伸的相对边上伸出的导轨上,并与在所述导轨上的挡板接 合,所述另一对侧面板的高度高过所述第一对侧面板,分别被所述连 接机构连接到所述导轨相应的端部,在直立时靠在所述底座上并与在 所述底座上的挡板接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所述侧面板上的导槽导块 和在所述角柱和所述导轨上的导槽,所述导块可以在所述导槽内转动 使所述侧面板可作弧形运动,各所述导槽具有一端有开口在第二端连 通导槽下一部分的第一部分,与导槽第一部分接合的导槽导块可以按 朝着和离开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使侧面板在弧形运动之后互相重叠于 所述底座之上,所述导槽导块与所述导槽的下一部分接合时,可以在 基本平行于所述底座平面的方向移动使直立的所述侧面板与所述挡板 接合或脱离接合,通过使各自导槽导块经所述开口端脱离所述导槽的 第一部分,全部侧面板可以与所述底座解除固定,所述第一对侧面板 的面板阻塞了所述导轨导槽的第一部分的开口端,因此在所述第一对 侧面板的面板解除与所述底座的固定之前阻止所述另外一对侧面板的 面板的移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是L形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各有 至少一个直立的内壁和一个顶面,当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直立时其面板 靠在所述顶面上,所述导轨导槽的第一和下一部分位于所述导槽的内 壁,在所述导轨的顶面设置有槽口成为所述各导轨导槽第一部分的开 口端,与所述另一对侧面板的导槽导块接合的导槽透过和超过所述导 轨的内壁延伸和位于所述导轨的顶面之下,所述另一对侧面板的导槽 导块从导轨导槽的移出被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的面板阻挡。
4: 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底座的角柱是直立的角构件,各角构件有两个侧边,各角构件的侧边 分别叠加两个位于所述底座角部的相邻底座的边,各角柱有一条边是 导槽边,设有第一和下一个角柱导槽部分,其具有位于所述角柱上端 的导槽第一部分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的导槽导块接合的导槽 透过所述导槽边延伸,各导槽边在所述导槽第一部分开口端的各个面 有过渡连接导槽区,所述过渡区从所述导槽边向外扩出,使得所述第 一对侧面板的导槽导块可以从所述导槽移出。
5: 一集装箱,包括一个有四个边的底座,四个侧面板,分别将 所述侧面板连接到所述底座四个边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允许所 述侧面板在侧面板直立于底座的工作状态和侧面板互相重叠在所述底 座上的储存状态之间转换,可释放的固定机构将直立于所述底座的所 述侧面板的相邻边固定在一起,所述侧面板是成对布置的,第一高度 的第一对侧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个相对边并通过连接机构连 接到所述底座上的角柱,所述第一对侧面板在直立时靠在在所述底座 的角柱间延伸的相对边上伸出的导轨上,并与在所述导轨上的挡板接 合,所述另一对侧面板的高度高过所述第一对侧面板,分别被所述连 接机构连接到所述导轨的相应端部,在直立时靠在所述底座并与在所 述底座上的挡板接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所述侧面板上的导槽导块和 在所述角柱和所述导轨上的导槽,所述导块可以在所述导槽内转动使 所述侧面板可作弧形运动,所述各导槽具有一端有开口在第二端连通 导槽下一部分的第一部分,与导槽第一部分接合的导槽导块可以按朝 着和离开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使侧面板在弧形运动之后互相重叠于所 述底座之上,所述导槽导块与所述导槽的下一部分接合时,可以在基 本平行于所述底座平面的方向移动使直立的所述侧面板与所述挡板接 合或脱离接合,所述挡板包括可与之钩状连接的位于所述侧面板、所 述导轨和所述底座上的互补形状的钩状构件,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所述 第一对侧面板上的有凹槽的构件和在所述另一对侧面板上的突出部, 其形状要加工成可与所述有凹槽构件的凹槽相接合,当接合以后就成 为侧面板作旋转运动的旋转点与所述挡板进行钩状接合和脱离接合。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所述第一 对侧面板的第一支座和位于所述另外一对侧面板的第二支座,其中互 补形状的钩状构件可以呈现重叠的关系或钩状连接的关系,所述支 座、凹槽构件以及所述凸块的位置使得当所述另一对侧面板的面板从 储存位置作弧形运动到工作位置时,钩状构件处于重叠状态,当所述 凸块朝着与凹槽构件接合对齐的位置运动时,将作进一步的弧形运动 使支座接合,接合的支座作为旋转支点,可使所述凸块与凹槽构件对 齐并接合的所述侧面板又进一步的弧形运动将造成所述钩状构件脱离 接合,接下来所述侧面板朝着底座向下运动使凸块与凹槽构件接合并 将所述支座脱离接合,接合的凸块和凹槽构件可作为旋转点供所述侧 面板作弧形运动,与所述挡板的钩状构件作钩状接合。
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各凹槽构件的 凹槽是V形,各突出部有可与所述V形槽接合的V形表面,所述V 形形状能够通过在所述侧面板的所述突出部区域施加推动力用人力快 速地使所述突出部脱离所述凹槽构件。
8: 一集装箱,包括一个有四个边的底座,四个侧面板,分别将所 述侧面板连接到所述底座四个边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允许所述 侧面板在侧面板直立于底座的工作状态和侧面板互相重叠在所述底座 上的储存状态之间转换,可解除的固定机构将直立于所述底座的所述 侧面板的相邻边固定在一起,所述侧面板是成对布置的,第一高度的 第一对侧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个相对边并通过连接机构连接 到所述底座上的角柱,所述第一对侧面板在直立时靠在在所述底座的 角柱间延伸的相对边上伸出的导轨,并与在所述导轨上的挡板接合, 所述另一对侧面板高度高过所述第一对侧面板,分别被所述连接机构 连接到所述导轨的相应的端部,在直立时靠在所述底座上并与在所述 底座上的挡板接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所述侧面板上的导槽导块和在 所述角柱及所述导轨上的导槽,所述导槽导块可以在所述导槽内转动 使所述侧面板所作形运动,各所述导槽具有一端有开口在第二端连通 导槽下一部分的第一部分,与导槽第一部分接合的导槽导块可以按朝 着和离开所述底座的方向移动使侧面板在弧形运动之后互相重叠于所 述底座之上,所述导槽导块与所述导槽的下一部分接合时,可以在基 本平行于所述底座平面的方向移动使直立的所述侧面板与所述挡板接 合或脱离接合,通过将各自的导槽导块经开口端与所述导槽的第一部 分脱离接合,全部侧面板可以与所述底座解除固定,所述第一对侧面 板的面板阻塞了所述导轨导槽第一部分的开口端,因此在所述第一对 侧面板的面板解除与所述底座的固定之前阻止所述另外一对侧面板的 导槽导块从相关的导槽移出,并且其中所述另一对侧面板的至少一个 面板是滑动板,其具有至少一个可收回的导槽导块,当所述第一对侧 面板的面板仍旧与所述底座连接时,允许其后操作滑动板与所述底座 脱离接合。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回的导槽 导块是弹性地偏向于未收回位置。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插销凸块设置于滑 动面板,通过所述导槽导块的侧边进行接合,当所述滑动面板与所述 挡板脱离时可以保持所述导槽导块处于收回的位置。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插销释放机构设 置在所述底座,当所述滑动面板与所述挡板接合时,将所述导槽导块 边与所述插销凸块脱离。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释放机 构是位于所述底座之上的凸块。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释放机 构是底座角柱。
14: 如前面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其与顶 盖凸块和插口相配合,在所述顶盖相对所述集装箱滑动时,将所述顶 盖连接到直立的集装箱侧面板,而且可释放的顶盖插销机构将所述顶 盖锁住,防止未连接的所述顶盖相对所述集装箱作滑动运动。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集装箱和顶盖的结合体,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顶盖插销机构包括可滑动并可转动地固定到所述顶盖的轴, 所述顶盖还有可在基本平行于所述顶盖平面的平面上滑动的小轴,在 所述轴的远端的钩状物,在所述轴另一端的手柄,朝着将所述钩状物 与框架板钩状连接的方向推动所述轴的弹簧装置,和固定所述顶盖插 销机构的轴防止滑动运动出现的可释放的保险机构。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装箱和顶盖结合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保险机构包括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轴的构件,可在保险位置和所述 轴可以作滑动运动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保险位置所述构件位于所 述手柄和所述顶盖的框架之间来防止所述轴作滑动运动造成所述钩状 物与框架板脱钩。

说明书


集装箱的改进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类型的集装箱,其包括一个底座和四个连接到底座的侧面板,以便能够将侧面板折叠到另外的侧面板上并整体置于底座,而且还可以设置顶盖。发明的技术背景

    通常使用者会发现申请人熟知的上述类型集装箱有缺点。一个缺点是侧面板永久连接到底座或其固定到底座的方式需要作出大量工作才能解除固定。很希望可以快速解除侧面板的固定以方便在各次使用之间进行清扫。在一些应用场合需要将一个侧面板快速解除固定以便有衬里的袋在集装箱内进行精确定位。

    另一个缺点是将侧面板从折叠的存储状态竖立起来到固定直立工作状态涉及大量的人工劳动。对于已知的集装箱,竖立集装箱的操作者必须将沉重的侧面板吊起来将其固定在工作状态下的位置。某些集装箱的侧面板尺寸是不同的,在人力作出适当的努力可以对较小地侧面板操作的同时,仍需要减少竖立较大的侧面板所用的人力劳动。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侧面板与底座的连接,其允许侧面板进行折叠和快速解除侧面板与底座的固定。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其可以减少操作者竖立侧面板所需要的劳动和极大改善操作者操作侧面板作弧形运动的动作。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是提供使集装箱的一个侧面板可以与底座解除固定而其余三个侧面板仍保持处于工作状态的机构,并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顶盖插销。本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一个有四个边的底座,四个侧面板,分别连接所述侧面板到底座的四个边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允许侧面板在侧面板直立于底座的工作状态和侧面板互相重叠在底座上的存储状态之间变换。可解除的固定机构将竖立于底座的侧面板的相邻边固定在一起。侧面板成对设置,第一高度的第一对侧面板分别固定在底座的相对边并被连接机构连接到底座的角柱,所述第一对侧面板在直立时靠在在所述底座两个角柱之间延伸的相对边的伸出的导轨上并与在导轨上的挡板接合。高度高过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的另一对侧面板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到所述导轨的相应端部,在直立时靠在底座上并与在底座上的挡板接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侧面板的导槽导块和在所述角柱和所述导轨的导槽,所述导槽导块可以在所述导槽内旋转使所述侧面板作弧形运动,各个所述导槽有第一部分,在其一端有开口和在其第二端与导槽的下一部分连通,与所述导槽第一部分接合的导槽导块可以朝向或反向底座的方向移动,以便在侧面板作弧形运动之后可以相互重叠到底座上。与所述导槽下一部分接合时的所述导槽导块可以沿基本平行于底座平面的方向移动,允许直立的侧面板与所述挡板接合或脱离接合。所有的侧面板可以通过将导槽导块经所述导槽第一部分的开口端与所述导槽脱离接合来与底座脱离固定。所述第一侧面板对的侧面板阻塞导轨导槽第一部分的开口端,因此在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的面板与底座脱离固定之前阻止了所述另外一对侧面板的面板移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一个有四个边的底座,四个侧面板,分别连接所述侧面板到底座四条边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允许侧面板在直立于底座的工作状态和侧面板互相重叠于底座的储存状态之间变换。可解脱的固定机构将直立于底座的侧面板的相邻边固定到一起。侧面板是成对设置的,第一高度的第一对侧面板分别固定到底座的两个相对边并被连接机构连接到底座的角柱,直立的所述第一对侧面板靠在在两个角柱之间延伸的所述底座相对边上伸出的导轨上并与在所述导轨上的挡板接合。高度高过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的另一对侧面板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到所述导轨的相应端部,在直立时靠在底座上并与在底座上的挡板接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侧面板的导槽导块和在所述角柱和所述导轨的导槽,所述导槽导块可以在所述导槽内旋转使所述侧面板作弧形运动,各个所述导槽有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在其一端有开口在其第二端与导槽的下一部分连通,与所述导槽第一部分接合的导槽导块可以按朝向或离开底座的方向移动,以便侧面板作弧形运动之后可以相互重叠到底座上。与所述导槽的下一部分接合的所述导槽导块可以沿基本平行于底座平面的方向移动,允许直立的侧面板与所述挡板接合或脱离接合。所述挡板包括所述底座、所述导轨和所述侧面板上的可以进行钩状接合的互补形状的钩状元件,所述保险机构包括在第一对侧面板的面板上的凹槽元件和在另外一对侧面板的面板上形状可以与所述凹槽元件的凹槽接合的凸台,接合后就提供了一个旋转支点供侧面板作旋转运动来钩状接合和脱离接合所述挡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一个有四个边的底座,四个侧面板,分别将所述侧面板连接到底座四条边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允许侧面板在侧面板直立于底座的工作状态和侧面板互相重叠于底座的储存状态之间变换。可解脱地固定机构将直立于底座的侧面板相邻边固定到一起。侧面板是成对设置的,第一高度的第一对侧面板分别固定到底座的两个相对边并被连接机构连接到底座的角柱,直立的所述第一对侧面板被靠在在两个角柱之间延伸的所述底座的相对边上伸出的导轨上并与在导轨上的挡板接合。高度高过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的另一对侧面板分别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到所述导轨的相应端部,直立时靠在底座上并与在底座上的挡板接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侧面板的导槽导块和在所述角柱和所述导轨的导槽,所述导槽导块可以在所述导槽内旋转使所述侧面板作弧形运动,各个所述导槽有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在其一端有开口和在其第二端与导槽的下一部分连通,与所述导槽第一部分接合的导槽导块可以按朝向或离开底座的方向移动,以便侧面板作弧形运动之后可以相互重叠到底座上。与所述导槽的下一部分接合的所述导槽导块可以沿基本平行于底座平面的方向移动,允许直立的侧面板与所述挡板接合或脱离接合。所有的侧面板可以通过将导槽导块经所述导槽第一部分开口端与所述导槽脱离接合来与底座脱离固定。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的侧面板阻塞导轨导槽第一部分的开口端,因此在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的面板与底座脱离固定之前阻止了所述另外一对侧面板的导槽导块从与它们相关的导槽移出。其中所述另外一对侧面板的至少一个面板是滑动面板,其具有至少一个可收回的导槽导块,当所述第一对侧面板的面板仍保持与底座连接时,允许其后操作滑动面板使其与所述底座脱离接合。附图图面的简要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的视图;

    图2是显示不带有图1集装箱顶盖的集装箱的与图1相似的视图;

    图3是显示侧面板折叠成存储状态的集装箱的与图2相似的视图;

    图4是显示底座角柱细节的集装箱底座角落部分的局部视图;

    图5是显示将侧面板从折叠状态升起到直立于集装箱底座状态过程初始阶段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6是显示侧面板升起过程稍后阶段的与图5相似的视图;

    图7是显示侧面板升起过程稍后于图6阶段的视图;

    图8是显示侧面板升起过程稍后于图7阶段的视图;

    图9是显示侧面板处于竖立于底座的直立状态的视图;

    图10显示侧面板从直立的工作状态变换到折叠的存储状态过程的第一阶段;

    图11是显示侧面板处于直立状态时连接侧面板到底座的可收回的插销在第一形式时位置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12是显示收回的插销锁定可在收回状态的与图11相似的视图;

    图13是显示侧面板从图12的位置变动到图11位置的视图;

    图14是显示可收回的插销位于图11所示位置的局部前视图;

    图15是显示可收回的插销位于图12所示位置的与图14相似的视图;

    图16是显示侧面板处于直立状态时连接侧面板到底座的可收回的插销在第二形式时位置的局部侧剖视图;

    图17是显示可收回的插销锁定于收回状态的与图16相似的视图;

    图18是显示可收回的插销位于图16所示位置的局部前视图;

    图19是显示可收回的插销位于图17所示位置的与图18相似的视图;

    图20显示顶盖锁处在锁定状态的局部视图;

    图21是显示顶盖锁即将释放时的顶盖锁元件配置情况的与图20相似的图;

    图22是显示的释放的顶盖锁的与图21相似视图;和

    图23是显示顶盖锁处于未锁定的储存状态的视图。附图的详细说明

    图1概示了本发明的用1表示的直立的集装箱。集装箱包括一个有四个边的具有托盘形式的底座2,托盘形式允许托盘输送装置,如叉车或托盘手推车在四个方向上接近。底座2包括着地底杠结构3和支撑具有构件或底面平板形式的上部载荷承载结构的间隔件4。在底座2的两个相对边有两个直立于载荷承载结构的导轨5。

    集装箱有四个侧面板6、7、8、9。侧面板7和9要高于侧面板6和8。位于底座的挡板12与直立时的侧面板7和9的底边接合,这时侧面板7和9的底边靠在底座载荷承载结构上。位于导轨5之上的挡板12与直立时的侧面板6和8的底边接合,这时侧面板6和8的底边靠在导轨5上。

    侧面板7和9各侧边接合到两个导轨5的方式是使侧面板可转动到底座2上的折叠位置,侧面板6和8以允许侧面板6和8转动重叠于折叠到底座2时的侧面板7和9之上的方式将侧边连接到直立于导轨5各端部的一对角柱10。图中示出不是必不可少的顶盖11被固定在侧面板6到9的上边。

    侧面板6到9和顶盖11具有相同的普通的结构形式,包括矩形的构架,盖板以适当的方式固定于构架上。侧面板7和9的角铁框架带有共面的第一凸缘,盖板固定在该共面凸缘上。侧面板6和8有通过钢管框架连接的角钢顶边和底边,盖板固定在钢管件的共面表面和角钢顶边和底边的共面第一凸缘。顶盖11是矩形钢管件框架,带有固定在顶盖框架的盖板。这种结构简单而且坚固,盖板为集装箱提供了一个不受干扰的平滑内支撑表面。这种表面是合乎需要的,因为在许多情况下集装箱要装运需要避免破裂的置于有干净塑料膜衬里的袋内的材料或液体。

    保持侧面板在底座上直立的挡板12有内弯的钩状凸缘,侧面板7和9的角钢下导轨13的外弯凸缘钩在它的下面。同样的挡板12还设置在底座导轨5的顶部。导轨挡板12与侧面板6和8的角钢底导轨15的外弯凸缘接合。设置了一个手柄螺栓(shot bolt)16来防止导轨13侧向脱离挡板12。对于侧面板6和8则不需要有这样的固定,因为这些侧面板在直立时被侧面板7和9分别固定,因此防止了挡板侧向脱离侧面板6和8。

    因此,使侧面板6和8可以旋转和沿侧向及垂直方向移动的连接机构包括与导槽接合的导槽导块销14。可参阅图1,2,3特别是4和5,侧面板6和8的销14与角柱10的L形导槽17接合。长的部分17a在上端是敞开的(用于销通过),靠近槽上开口端的区域是通过折曲的过渡部分18来连接。这种设置使得当侧面板6和8垂直上升时销14可以通过导槽长的部分17a离开。通过这种方式侧面板6和8可以快速移开以便进行清洁、修理和更换。当侧面板6和8呈现重叠于前面已折叠好的侧面板7和9之上的折叠状态时,以及侧面板6或8是最后要进行折叠的也会进入重叠于其它先折叠的侧面板6或8之上的折叠状态时,凹槽长的部分17a允许侧面板6和8的销14向上滑动。开口槽17的水平部分17b允许侧面板6和8的外弯的框架凸缘15相对底座挡板12作侧向接合和脱离接合运动。

    侧面板7和9同样通过销44和开口槽19连接到底座。销44通常是固定的销,但一个或两个销44是可收回的,以便将侧面板7和/或9转换成滑动的侧面板。销44进入的开口槽19位于导轨5的内侧并具有L形以便允许侧面板6和8作转动及侧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如从图4和5所看到的,L形开口的长段19a较窄,短段19b相比之下在垂直方向较宽。显示出可收回的销44受到弹簧朝着未收回位置的方向的作用。当侧面板6和8处于锁定和直立的状态时,可通过将销44从共同作用的开口段19a收回,使侧面板7或9成为滑动侧面板并与底座解除固定。这是在使用初期要进入集装箱内部进行某些操作的使用者所希望具有的功能,一个例子是在灌满带有衬里的袋子之前要将用于液体的带塑料衬里的袋子固定到集装箱。在将带有突出于开口的排放喷嘴的带有衬里的袋子安放在侧面板7(未示出)后,侧面板9将复位并固定。设置的新机构保证弹簧加载的销44在上述操作中保持在收回状态,然后将被释放并在后面的侧面板重新固定的过程中与共同作用的开口槽19接合。这种设置将在后面介绍。侧面板7和9的销44进入的开口槽19还包括当侧面板6和8移开时使销44从开口部分19a直接移出的装置,如果侧面板7和9的销44不是可收回型的,该装置就是必须的。这种装置还允许带有可收回的销的侧面板7或9不需要收回销就可与底座脱离固定。

    将竖立于底座的集装箱侧面板固定到一起的机构包括位于侧面板6和8直立端边的钩状件20,其可与侧面板7和9框架的角钢直立端的外弯凸缘进行接合。同时这种结构限制了侧面板6和8以及侧面板7和9上边的向外分开。还要设置一些机构来防止侧面板7和9上边的合拢运动。这是通过位于侧面板7和9直立框架的突出部21来实现的,突出部21与钩状件20上边的槽22接合(采用的方式后面加以介绍)。

    顶盖11连接到侧面板是通过在侧面板7框架的顶轨之下进行连接的挂钩23和与侧面板6和8框架顶轨的座板25连接的挂钩24进行的。还设置了一个特殊类型的顶盖插销26(将在后面加以介绍)。

    本发明提供的部分改进重点在于简化侧面板的竖立,减少操作者竖立其后的更大的侧面板7和9所需的劳动。竖立较轻较小的侧面板6和8是通过将L形开口槽17的垂直段17a内的侧面板销14作为转动连接点从折叠状态旋转侧面板。当侧面板接近直立的位置,销14沿开口段17a向下运动与开口17的水平段17b平齐。通过施加外向的力,当销14在开口段17b来回移动时底轨15与挡板12的下部接合。

    参考图6到10,图中显示了竖立较重的和较难控制的侧面板7和9的方式。在图6中显示了侧面板9处于部分竖立的位置,它是被以箭头方向施加到侧面板9加强轨26的手柄30上的拉力拉到这个位置的。目的是当侧面板9被弧形移动到图7所示的基本垂直位置时将侧面板9的底轨13置于底座挡板12顶部,同时构件20和21接近对齐以便件21的V形端部垂直配合到V形槽28。为了有助于这些的实现,开口槽的短段17b要足够宽以能够容纳旋转销14。要指出的是在这个阶段侧面板9的中间加强构件26会与侧面板6和8的直立端边的突出部27对接,这个对接发生在侧面板9的突出部21的V形端部位于顶钩状件20的槽28之上但又没有直接对齐的时候。然后通过继续施加作用力,如图7中侧面板9的顶部的箭头所示,突出部21的V形端部将朝着与对应形状的槽28配合的方向移动。侧面板9将在保持构件26与突出部27接触,其作用就像杠杆支点,的同时转动,结果侧面板9的底导轨13将离开挡板12,见图8。导轨13不再受到挡板12的支撑,侧面板9马上就会掉落到图9所示的位置,其中突出部21的V形下端已经落到对应形状的槽28之中。这个下降行动使侧面板底导轨13低于挡板12,通过施加到手柄30的力使侧面板9进一步转动(突出部21与槽28接合后的作用就像杠杆的支点)将使底导轨13的外弯凸缘接合到挡板12的下面,见图10。侧面板通过一个手柄螺栓16固定在这个位置。上述的过程是一个平滑的连续的用力不大的操作过程,可以使操作者在侧面板6和8竖立起来后快速地将沉重的侧面板7和9竖立起来。

    图11和图12显示了相反的过程。在由操作者将手柄螺栓16释放后,导轨13“被踢”脱离挡板12,侧面板9从图11的位置移动到图12的位置。突出部21与凹槽28脱离配合而侧面板9以足部仍保持处于与挡板脱离的位置。然后将侧面板9的顶部倾斜几度,如图6所示,使导轨13的底边靠着挡板12的前缘位置。当导轨13不能再进入挡板12的下面时侧面板9可以转动到低于导轨13与挡板12对接接合的位置。应当指出使突出部21脱离槽28所需要的侧面板9移动量超过了导轨13和挡板12之间的间隔,所以只要导轨13与挡板12接合,配合的突出部21就不能脱离槽28。

    如前面简要地所提到的,销44如所图示的那样受到手柄螺栓弹簧的作用处于延伸的位置并与开口槽19接合。从图5可更清楚地看出,位于导轨顶面的槽19c可以使侧面板9通过垂直运动使销44经过开口槽19c而脱离(当侧面板6和8已除去时)。但是当侧面板6和8在位而侧面板9需要移开时,当手柄螺栓销44必须从开口19收回,侧面板9可以像滑动侧面板动作。出于安全原因的考虑,所介绍的设计只允许手柄螺栓销44在导轨13脱离挡板12时从开口槽19移开。

    图1和13显示了位于销44上的外弯端部31和位于导轨13上能够锁住收回的销端部31的突出部32,见图14。应当指出销端部31在被突出部32锁住(在后面被钩住)的时候与位于底座2靠近挡板12的另一个突出部33对齐。前面提到的构件的工作关系在图15到图17中有清楚的显示。当侧面板9处于图15的直立位置手柄螺栓销44可以收回,但是突出部33防碍了端部31被突出部32锁住。然而,当导轨13与挡板12脱离,锁住是可能的,见图16。可以得出当导轨-挡板接合13-12是脱离的,那么销端部31可以被突出部32锁住;和在侧面板9沿图17中箭头的方向作侧面板重新固定的操作动作时,将造成被突出部33锁住的销端31从突出部32释放。施加在手柄螺栓销44的弹簧载荷将使销进入导轨5的对齐的开口槽19。

    在图18到图19中可供选择的设置中,手柄螺栓端部31设置了扳手部分34。端部31可同前面一样与突出部32接合,但是不采用端部31与另外的突出部33相接合,而代之以扳手部分34与导轨边10的内表面接合来得到销端31与突出部33接合相同的结果。

    现在参考图20到23对前面提到的顶盖11的插销26进行详细地说明。数字36代表顶盖11的前框架,框架上的通孔固定了一端有手柄38在另一端有钩状物39的轴37。围绕轴37有弹簧40使钩状物39压靠框架36的外表面。轴37还通过弯曲如鹅颈的保险构件42的肢状物41上的孔。弹簧40朝框架36的内表面推动肢状物41。应当指出轴37没有位于钩状物39宽度的中间位置而是偏于中线的一侧。

    在图1和图20中所显示的插销处于工作位置,内弯边的钩状物位于框架36下面,也可参考图1进行理解,位于图1所示组件中的侧面板9的角钢顶轨的外弯凸缘的下面。钩状物39因此防止了顶盖向后滑出而脱离钩状物23和24。密封物或挂锁可以穿过构件38和41的通孔43来防止钩状物39的脱出。

    在钩状物的脱出过程中,保险构件42将绕轴37旋转到图21所示的位置,接下来如图22所示弹簧40被压缩,接着轴37转动180度将钩状物置于图23中的旋转后位置,现在钩状物39处于框架36之上。这样顶盖11就可以向后滑动将顶盖钩状物23和24从侧面板6、7、8的顶轨释放,其后顶盖11就可以移出。

    为了通过尽量减少使插销恢复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操作步骤来改进插销的操作,钩状物设置成与轴37不同心。原因在于从图23的位置进行的再锁定操作的弹簧压缩程序中,轴可以不动保险构件42就有足够大的转动使手柄件28跨过保险构件42。钩状物然后可以转动180度接合于框架39的下面(见图23),保险构件然后转动到图20的位置。如果轴不是相对钩状物偏心,在这个过程中保险构件42将有两倍的动作,首先将从图23的位置移动到图20的位置,弹簧40压缩的同时件38处于图23的位置。在件38转动180度之前保险构件42不得不转回到图22的位置,如果不这样作的话,钩状物件将接触38和保险构件42中间而不能转动。在保险构件42转回到图22的位置,钩状物可以转动,可以恢复到图23的位置。保险构件42然后再转回来实现图20的结构。可以看出通过采用将轴37相对钩状物39偏心的简单办法,顶盖插销的操作变的格外的简单。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出的包括防止未经许可断开相互连接部件安全机构的集装箱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允许侧面板快速拆装和坚固。但是应当清楚对优选的设置中给出的特定细节所作的改进和变化仍未脱离本文披露的发明构思,举例来说,许多在文中披露的有用的特征如销在开口槽中连接侧面板和底座,可以用其它允许侧面板相互折叠于底座之上的机构来代替。

集装箱的改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集装箱的改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集装箱的改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装箱的改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装箱的改进.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集装箱(1)包括底座(2)和四个侧面板(6,7,8,9),两个相对的侧面板(6,8)连接到底座(2)的直立角柱(10),其余的一对侧面板(7,9)连接到直立于底座(2)的导轨(5)。连接机构(14,17和44,19)通常允许侧面板在直立状态和储存状态之间变换,处于直立下状态下面板互相锁定并被挡板(12)固定在底座(2)和导轨(5),处于储存状态下面板互相重叠在底座上。连接是通过固定在面板的导槽导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