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更具体的涉及在断电之后电源又重新恢复情况下的用于电冰箱的控制方法,如果在断电后重新向电冰箱提供电源,该方法根据在断电前存储的工作信息进行重新操作。
通常,具有两个蒸发器的电冰箱包括两个冷却风扇,用于将从蒸发器产生的冷气排进冷冻室和冷藏室及固定到电冰箱底部的压缩机。两个冷却风扇中的一个被固定到冷冻室中,而另外的一个被固定到冷藏室中。控制器根据每个室的温度和每个室的设定温度间的比较结果控制压缩机和冷冻及冷藏风扇的开/关操作。
下面将参考图1对现有技术的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进行描述。
参考图1,在电冰箱被通电后(S1),控制器确定是否由用户决定工作模式(S2)。
如果在步骤S2不由用户决定工作模式,控制器根据多个预-编程工作模式中的标准冷却工作模式启动冷却操作(S3)。但是,如果在步骤S2由用户决定工作模式,控制器根据用户设定的工作模式启动冷却操作(S4)。
在步骤S3或步骤S4电冰箱启动冷却操作,控制器通过使用时间累加器(未示出)累计压缩机的工作时间。
此后,控制器决定压缩机地累计工作时间是否达到了为除霜操作所设定的基准时间(S6)。即,控制器决定在步骤S6中是否提供除霜操作。
如果在步骤S6中提供除霜操作条件,通过加热器开始除霜操作(S7)。
在步骤S7之后,控制器通过借助蒸发器的温度或加热器的驱动时间确定是否完成了除霜的操作(S8)。
如果在步骤S8确定完成了除霜操作,删除掉当前所累计的压缩机工作时间(S9),然后步骤S9返回到步骤S4。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电冰箱中,如果由于电源的故障造成突然对电冰箱终止供电后又重新对电冰箱供电,在断电前所设定的工作模式和在断电前所累计的压缩机的工作时间都会被删除,自动启动将室设定温度设定到中间值的标准冷却操作,从而用户需要重新设定所需的冷却工作模式。
换句话说,对于现有技术的电冰箱,如果在通过强冷却模式驱动电冰箱时发生断电,然后重新向电冰箱供电,则会自动启动标准冷却工作模式而不是强冷却工作模式,从而冷却能力低于作为强冷却工作模式的原始工作模式。另外,如果在断电前用弱冷却工作模式驱动现有技术的电冰箱,在重新供电后,会自动启动标准冷却工作模式而不是弱冷却工作模式,从而冷却能力比作为弱冷却工作模式的原始工作模式要强。
此外,由于在最初的除霜操作空气湿度较大,蒸发器较容易凝结,最初的除霜操作的除霜周期被设定的比冷却操作中的正常的除霜操作周期短,在此情况下,如果在断电后重新向电冰箱供电,由于在断电前累计的压缩机的工作时间被删除,就会总是通过原始的除霜操作周期完成除霜操作。
因此,如果由于电源不稳定或暴风雨而造成频繁的发生断电,由于电冰箱的频繁的重新的操作会造成除霜操作的次数增加。结果,每个室的温度也升高,冷却能力变差。
相应的,本发明涉及在断电后重新供电情况下的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其基本上可消除掉由于相关现有技术中的限制和不足所造成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断电后重新供电情况下的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如果由于断电而需向电冰箱重新供电,其根据在断电前所存储的工作信息进行再启动操作,由此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恒定的维持电冰箱的冷却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在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中,将电冰箱的工作信息存储进信息存储部分中,并根据所存储的工作信息进行冷却操作和除霜操作,用于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包含如下的步骤:
(a)如果向电冰箱提供电源时,读取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中的工作信息;
(b)确定工作信息是否包括室设定温度信息和压缩机工作时间的累计信息;
(c)如果在步骤(b)中存在室设定温度信息和累计的压缩机的工作时间,根据室设定温度信息自动地设定工作模式,并检测电冰箱的室温度和蒸发器表面温度;
(d)确定室温度是否低于预定的室温,以确定断电时间的长短,或根据蒸发器的表面温度是否低于预定的表面温度确定断电时间的长短;
(e)如果在步骤(d)中室温低于预定的室温或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预定的表面温度,除了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中的压缩机工作时间以外累计压缩机工作时间;及
(f)如果在步骤(d)中室温不低于预定的室温或蒸发器表面温度不低于预定的表面温度,删除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中的压缩机工作时间,并重新累计压缩机的工作时间。
通过下面结合相应附图的详细描述会对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和优点有更清楚的认识。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冰箱的方框图;
图3为用于描述当发生断电时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电冰箱的方框图。
如图2中所示,电冰箱包括:被设置到机体上的功能设定部分10,并由用户选择冷冻室设定温度和冷藏室设定温度;室温传感器20,其被安装到每个室中,以便检测冷冻室和冷藏室温度;冷却风扇50,其被安装到每个室中,以便将由所安装的每个蒸发器所产生的冷气排放到每个室中;冷却风扇驱动器50a,用于向冷却风扇50输出驱动信号;压缩机60,用于压缩制冷剂,并向蒸发器中提供制冷剂;压缩机驱动器60a,用于向压缩机60输出驱动信号;除霜加热器70,其被安装在蒸发器的表面,以便去除形成在蒸发器表面的霜;除霜加热器驱动部分70a,用于向除霜加热器70输出驱动信号;及蒸发器温度传感器30,用于检测蒸发器的表面温度。
电冰箱还包含:信息存储部分40,用于存储断电前的工作信息(诸如压缩机工作时间累计信息、室设定温度、和当前的室温度);及控制器100,用于在如果发生断电时,在重新供电后,控制电冰箱的通常的操作,并有效的进行每个室的冷却操作和除霜操作。
信息存储部分40包括:时间累加器,用于累计压缩机工作时间;及EEPROM(电可擦及可编程只读存储器)42,用于存储工作信息,诸如压缩机工作时间累计信息、由功能设定部分10确定的每个室的设定温度和当前的室温。
EEPROM 42为非-易失存储器,即使在断电时,非-易失存储器也会保持住所存储的数据。EEPROM 42为固定的存储器件,用于通过使用电子装置记录或去除掉信息。
下面将参考图3描述在断电后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
图3为描述在如果发生断电时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中所示,如果在断电后将电源提供给电冰箱(S30),控制器100检查存储在信息存储部分40的EEPROM 42中的工作信息(S32),并检查在EEPROM 42的所存储的信息中是否存在所记忆的关于室温设定值的数据(S34)。
如果在步骤S34中存在所记忆的关于室温设定值的数据,则根据室温设定值自动设定工作模式(S36)。
相反的,如果在步骤S34中不存在所记忆的关于室温设定值的数据,这意味着为电冰箱生产后的原始工作时间点。此时,控制器100确定室温设定值为“中间值”(S35),并执行电冰箱的标准冷却工作模式。
此后,控制器100确定在EEPROM 42中是否存在压缩机工作时间累计信息(S38)。
如果在步骤S38中不存在压缩机工作时间累计信息,则表示是电冰箱生产后的原始工作时间点。此时,电冰箱根据在步骤S35所确定的室温设定值“中间值”执行标准冷却工作模式(S39),并累计压缩机工作时间。
然而,如果在步骤S38中存在压缩机工作时间累计信息,这表示在断电后电冰箱的重新工作。
相应的,控制器100通过使用室温传感器20和蒸发器温度传感器30检测室温T1和蒸发器表面温度T2(S40),并将每个温度T1和T2与每个基准温度T和Ta进行比较(S42)。
在步骤S42中,控制器100确定室温T1是否低于基准温度T(例如2摄氏度),以判定出断电时间的长短,或判断蒸发器的表面温度是否低于基准表面温度(例如O摄氏度)。每个基准温度T和Ta被确定为适宜的温度,从而在无须使用诸如加热器等除霜装置的情况下自然地进行除霜操作。
如果在步骤S42中室温T1低于基准温度T或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基准表面温度Ta,控制器100确定发生了几分钟的短时间的断电。当根据步骤S36的工作模式进行冷却操作时,步骤S44除了在断电前所存储的压缩机工作时间累计信息外还累计压缩机工作时间,并将所累计的压缩机工作时间存储进EEPROM中(S48)。
然而,如果在步骤S42中室温T1不低于基准温度T,且蒸发器表面温度不低于基准表面温度Ta,控制器100确定发生了长时间的断电,删除掉存储在EEPROM 42中的压缩机工作时间累计时间,启动标准冷却工作模式(S46),重新累计压缩机工作时间(S47),并将新累计的压缩机工作时间存储进EEPROM 42中。
换句话说,在步骤S42中两个条件都不满足表示由于长时间的断电,可自然去除蒸发器表面的霜,因此无须另外的除霜操作。其结果,步骤S45删除掉在断电前的累计的压缩机的工作时间。
除了步骤S44或步骤S47外,步骤S48检查在存储在EEPROM 42中的累计的压缩机工作时间的基础上是否满足除霜条件(S50)。
也即,如果在累计的压缩机工作时间的基础上通常的除霜周期被确定为10小时,控制器100在步骤S50中当总的压缩机工作时间达到10小时时就确定满足除霜条件,并进行到步骤S52。在步骤S52中,控制器100通过使用加热器70进行除霜操作。
上述的本发明可以很好的应用在永远保持电源接通状态的电子设备中,例如,自动售货机或水净化器等。在断电后不删除掉电子设备的前面的工作信息。在重新供电后,电子设备在断电前所设定的工作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冰箱的工作控制方法在由于断电而重新向电冰箱供电时,根据在断电前所存储的工作信息进行再启动工作,并防止由于断电所造成的室温设定温度的变化。同样,由于本发明在考虑到由于断电所造成的自然除霜的情况下累计压缩机工作时间,其可防止由于频繁的断电所导致的频繁的进行所不需要的除霜操作,并降低了能耗。
需明确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进行各种的修改。相应的,所附权利要求的目的不是限定本发明,而是包括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所有的等同的技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