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款式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89633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4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818389.7

申请日:

2003.07.14

公开号:

CN1671896A

公开日:

2005.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1F6/40; A41G3/00

主分类号:

D01F6/40; A41G3/00

申请人:

株式会社钟化;

发明人:

吉村悟; 藤原一晃

地址:

日本大阪

优先权:

2002.08.01 JP 225317/200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陈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课题为提供款式性、耐热性好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通过制成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为5.0~15.0μm、凹凸间隔为0.05~0.5mm、纤维的弯曲刚性值为7.0×10-7~10.0×10-7N·m2/m、扭转刚性值为5.0×10-9~10.0×10-9N·m2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且制成由丙烯腈的含量60mol%以上、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单体的硫含量0.15~0.50重量%、比粘度0.20~0.50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制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完成本课题。

权利要求书

1: 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为 5.0~15.0μm,凹凸间隔为0.05~0.5mm,且纤维的弯曲刚性值为7.0 ×10 -7 ~10.0×10 -7 N·m 2 /m,扭转刚性值为5.0×10 -9 ~10.0×10 -9 N·m 2 。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其中,由丙烯酸系共 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60mol%以上、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 的硫含量为0.15~0.50重量%、比粘度为0.20~0.50的丙烯系共聚物 制成。
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其中,前述丙烯 酸系合成纤维的10%收缩起始温度为150℃以上。
4: 由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制的人造毛发。
5: 0~15.0μm,凹凸间隔为0.05~0.5mm,且纤维的弯曲刚性值为7.0 ×10 -7 ~10.0×10 -7 N·m 2 /m,扭转刚性值为5.0×10 -9 ~10.0×10 -9 N·m 2 。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其中,由丙烯酸系共 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60mol%以上、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 的硫含量为0.15~0.50重量%、比粘度为0.20~0.50的丙烯系共聚物 制成。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其中,前述丙烯 酸系合成纤维的10%收缩起始温度为150℃以上。 4.由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制的人造毛发。

说明书


改善款式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假发、假发片、驳发(织发),与玩具娃娃用头发等使用的人造毛发用纤维,涉及款式性、耐热性好的人造毛发用纤维。

    技术背景

    作为人造毛发用纤维一般有市售的丙烯酸系纤维、氯乙烯系纤维、聚酰胺纤维或聚酯纤维等众多的纤维。然而,这些纤维由于不同时具有耐热性、卷曲性、触感等作为人造毛发用纤维所需的全部特性,故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适合的款式。例如,以往的纤维分成适用于卷发型的合成纤维,或适用于直发型的合成纤维等,但款式性(Styability)范围宽(做假发时可以做种种的发型的纤维功能)的合成纤维少,有待开发。因此,为了改善款式性,例如特开昭55-158322号公报、特开昭56-63006号公报、特开昭58-4809号公报公开了采用使纤维表面出现特有的凹凸方法达到目的。使纤维表面出现特有的凹凸的方法确实是改善款式性地有效方法,但只单一地呈现表面凹凸时,由于纤维的刚性弱故不能充分地满足直发型的商品性。另外,耐热性低故不能使用吹风机等热器具,不易作成符合个人喜好的发型,用户渴望要求改善这些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前述问题,使用在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且有特定范围的弯曲刚性、有扭转刚性值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提供用于假发、假发片、驳发(织发)与玩具娃娃头发等的人造毛发用纤维束,并且提供款式性、耐热性好的人造毛发用纤维。

    本发明者们发现通过使丙烯酸系共聚物制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使弯曲刚性与扭转刚性在某特定的范围,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涉及在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为5.0~15.0μm、凹凸间隔为0.05~0.5mm,且纤维的弯曲刚性值为7.0×10-7~10.0×10-7N·m2/m,扭转刚性值为5.0×10-9~10.0×10-9N·m2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

    优选丙烯酸系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60mol%以上,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系单体的硫含量为0.15~0.50重量%,比粘度为0.20~0.50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制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

    优选前述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10%收缩起始温度为150℃以上。

    优选人造毛发由前述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构成。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涉及纤维表面上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为5.0~15.0μm、凹凸间隔为0.05~0.5mm,且纤维的弯曲刚性值为7.0×10-7~10.0×10-7N·m2/m、扭转刚性值为5.0×10-9~10.0×10-9N·m2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

    本发明所谓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是指,如图1所示,在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纤维表面的凹部与凸部之差)为5.0~15.0μm,优选为6.0~12.0μm。另外,凹凸间隔(纤维表面的凸部与凸部的间隔)为0.05~0.5mm,优选为0.06~0.40mm。前述凹凸差小于5.0μmm时,不能获得所期望的款式性,大于15.0μm时,纤维表面的摩擦严重,假发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断丝等的故障。另外,前述凹凸间隔小于0.05mm时,纤维表面的摩擦变得严重,假发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断丝等的故障,大于0.5mm时不能获得所期望的款式性。

    本发明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弯曲刚性值是7.0×10-7~10.0×10-7N·m2/m,优选是7.0×10-7~9.0×10-7N·m2/m,更优选是7.5×10-7~8.5×10-7N·m2/m。弯曲刚性值小于7.0×10-7N·m2/m时,纤维的弯曲刚性差、缺乏款式性,大于10.0×10-7N·m2/m时纤维的触感硬不适用于人造毛发。

    另外,本发明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扭转刚性值是5.0×10-9~10.0×10-9N·m2以下,优选是5.0×10-9~9.6×10-9N·m2,更优选是5.0×10-9~9.3×10-9N·m2。扭转刚性值小于5.0×10-9N·m2时,纤维的扭转刚性差、缺乏款式性,大于10.0×10-9N·m2时纤维的触感硬,不适用于人造毛发用。

    本发明所说的纤维的弯曲刚性和扭转刚性如后述使用弯曲刚性测定仪(KES-FB2-S、Kato Tech公司制)利用将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弯曲时的各曲率下的排斥力测定弯矩。另外,扭转刚性使用扭转刚性测定机(KES-YN1、Kato Tech公司制)利用旋转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时的排斥力测定扭矩。

    本发明构成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中的丙烯腈含量优选60mol%以上,更优选65mol%以上。上限优选90mol%以下,更优选85mol%以下。丙烯腈的含量小于60mol%时,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存在缺乏耐热性的倾向。而,丙烯腈的含量大于90mol%时,存在破坏作为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特征的手感或阻燃性的倾向。本发明所要求的所谓耐热性意味着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可以耐吹风机的热,在此方面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10%收缩起始温度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155℃以上。10%收缩起始温度小于150℃时,由于纤维收缩产生卷曲与熔接存在降低商品价值的倾向。另外,10%收缩起始温度的上限值优选180℃。大于180℃时虽然耐热性提高,但存在卷儿难固定的倾向。

    这里,所谓10%收缩起始温度是指采用下述方法求出的温度。首先,在任意的温度条件下不拉伸而对纤维束热处理30分钟,测定冷却到室温后的试样长LD(mm),用下式求相对于热处理前的试样长L(mm)的干热收缩率。然后,由各温度与干热收缩率的关系外推求出10%收缩起始温度(T10)。

    干热收缩率(%)=[L(20.0cm)-LD]/L(20.0cm)]×100

    另外,构成本发明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作为其共聚成分使用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该单体的使用比例优选使丙烯酸系共聚物中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硫含量为0.15~0.50重量%,更优选为0.20~0.40重量%。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硫含量小于0.15重量%时,如后述难呈现对纤维表面赋予凹凸所需要的纤维的空孔且存在染色性降低的倾向,大于0.50重量%时无望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效果,在成本上不利。

    另外,丙烯酸系共聚物的比粘度,是控制纤维弯曲刚性与扭转刚性的因素。比粘度优选0.20~0.50,更优选0.22~0.45,进一步优选0.25~0.40。比粘度小于0.20时,弯曲刚性与扭转刚性降低、存在难获得所期望款式性的倾向,大于0.50时,丙烯酸系共聚物溶解于溶剂中得到的纺丝原液的粘度太高、存在生产上不利的倾向。

    这里,比粘度的测定使用丙烯酸系共聚物2g/二甲基甲酰胺1L的聚合物溶液,使用奥斯特瓦尔德型粘度计在30℃下进行测定。

    以下对本发明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一般制造法进行说明。

    制造丙烯酸系合成纤维使用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和装置等,可以使用公知的一般的聚合方法、后处理方法。

    作为丙烯腈的共聚成分可列举含卤素的乙烯基单体、单烯烃系单体等,丙烯酸系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只要是60mol%以上,则可以使用公知的乙烯基单体。其中含卤素的乙烯基单体,在将丙烯酸系聚合物制成纤维时作为赋予阻燃性的成分而有效。这种含卤素的乙烯基单体只要是可与丙烯腈共聚的单体则没有特殊限定。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偏氯乙烯、氯乙烯、偏溴乙烯、溴乙烯等,但不限定于这些物质。其中,着眼于容易获得而优选偏氯乙烯、氯乙烯。另外,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可与这些单体共聚的其他单烯烃系单体。作为其他的单烯烃性单体,例如可列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酯、丙烯酰胺、醋酸乙烯酯等,但不限定于这些。其中,着眼于良好的反应性、提高染色性而优选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

    另外,作为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对苯乙烯磺酸钠、甲基烯丙基磺酸钠、异戊二烯磺酸钠(2-甲基-1,3-丁二烯-1-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钠)、对苯乙烯磺酸、甲基烯丙基磺酸、异戊二烯磺酸(2-甲基-1,3-丁二烯-1-磺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等,但不限定于这些。其中,着眼于良好的反应性、容易获得方面,优选对苯乙烯磺酸钠、甲基烯丙基磺酸钠或异戊二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叔丁基磺酸)。

    作为使丙烯酸系合成纤维表面呈现绳结状凹凸的优选方法可列举以下的方法。例如,使用可溶于丙酮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场合,将丙烯腈含量60mol%以上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解于作为溶剂的丙酮中,制成树脂浓度20~35重量%,优选25~32重量%的纺丝原液。前述纺丝原液的粘度,使用TOKIMEC公司制的B型粘度计测定的粘度(12rpm、30秒)的值,湿式纺丝的场合优选40~50℃时为40泊以上,更优选50~70泊。使用前述纺丝原液采用湿式纺丝法进行制造。前述纺丝原液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使用紫外线吸收剂等其他的添加剂。

    这里使用的喷头的孔形状可列举圆型、哑铃型、*型的形状,但不限定于这些。另外,喷头牵引系数(所谓喷头牵引系数指喷孔喷出的纺丝原液的速度与缠绕速度的比)是控制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表面凹凸差与凹凸间隔的因数。例如使用前述*型异型喷头的纺丝喷头时的喷头牵引系数优选至少0.7以上,更优选0.80~1.3的范围。喷头牵引系数小于0.7时,不仅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表面凹凸差小,而且存在凹凸间隔变长而成为不利的倾向。

    凝固浴是丙酮的水溶液,优选丙酮浓度为30~50重量%浴温调节到15~30℃,更优选丙酮浓度为35~40重量%浴温调节到20~25℃。通过在这种条件下纺出可以对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截面赋予空孔。脱离前述凝固浴条件的范围时不能对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截面赋予空孔,存在不能利用干燥赋予空孔崩溃形成的表面凹凸的倾向。制得的丝条经水洗使用温度100℃以上,湿球温度60℃以上的湿热风进行干燥、恢复消光处理。然后对实施拉伸处理后的纤维实施热处理制得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此时通过在松弛率为5~30%条件下进行处理,可以降低热收缩率。脱离前述松弛率的范围时作为人造毛发用纤维有质量降低的倾向而不优选。此外,本发明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纤度优选25~75dtex、更优选是40~60dtex。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纤度小于25dtex时存在卷儿的保持力弱的倾向,大于75dtex时刚直性增大,存在破坏作为人造毛发的款式性的倾向。作为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截面形状优选马蹄型、哑铃形、圆形等,但不限定于这些。

    使用丙烯腈含量高的丙烯酸系共聚物的场合,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的溶剂中,使纺丝原液浓度为20~35重量%、使用圆型或*型异型喷头,喷头牵引系数为0.5~1.2,使用DMF、DMAc等的水溶液,在DMF、DMAc等的浓度为30~90重量%、浴温调节到15~30℃的凝固浴中将前述纺丝原液进行纺丝,然后通过采用公知的方法进行处理等可以制得所期望的纤维。这里,所谓丙烯腈含量高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指丙烯酸系共聚物中的丙烯腈含量70~90mol%的丙烯酸系共聚物。

    采用公知的方法将这样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用于生产假发、假发片、驳发(织发)、与玩具娃娃用头发等的头饰制品。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表面凹凸的照片。

    图2是表示比较例1中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表面凹凸的照片。

    图3是表示比较例3中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表面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此外,在实施例之前,先对测定法的定义进行说明。

    (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单体的硫含量的测定采用以下的方法实施。使用试样燃烧装置(QF-02、株式会社三菱化学制)、在氩/氧=100/100的环境气氛,加热温度900℃,加热时间35分钟的条件下使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0.1g燃烧,使燃烧得到的气体在0.3重量%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中吸收成为硫酸根离子,使用离子色谱仪(IC-7000、株式会社横河分析系统制)、由硫酸根离子的含量计算出硫含量。然后减去来自聚合引发剂的硫含量,算出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硫含量。此外,来自聚合引发剂的硫含量使用完全不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单体的丙烯酸系共聚物,采用前述的方法进行计算。

    (树脂组成的测定方法)

    树脂组成使用CHN Corder(株式会社Yanaco制)测定树脂中的氮含量,该氮比例作为来自丙烯腈的氮比例、计算丙烯腈含量。

    (比粘度的测定方法)

    比粘度使用奥斯特瓦尔德型粘度计在30℃下测定丙烯酸系共聚物2g/二甲基甲酰胺1L的聚合物溶液。

    (纺丝原液的粘度测定方法)

    使用B型粘度计(TOKIMEC公司制)、在40℃的条件下测定粘度(12rpm、30秒)

    (表面凹凸测定)

    使用放大纤维倍率100倍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凹凸差与凹凸间隔、进行测量算出。

    (弯曲刚性测定方法)

    弯曲刚性使用弯曲刚性测定机(KES-FB2-S、Kato Tech公司制),将长度1cm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每间隔1mm作成49根并排的试样,在弯曲曲率±2.5cm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算出测定3次的平均值为弯曲刚性值(单位:N·m2/m)。

    (扭转刚性测定方法)

    扭转刚性使用扭转刚性测定机(KES-YN1、Kato Tech公司制),在捻旋转数±3转、捻速度12°/秒的条件下测定长度2cm的试样的扭转刚性,算出测定10次的平均值为扭转刚性值(单位:N·m2)。

    (干热收缩率测定方法)

    所谓干热收缩率,是指在任意的温度条件下,不拉伸而对纤维束热处理30分钟,测定冷却到室温后的试样长LD(mm),按下式求出相对于热处理前试样长L(mm)的收缩率的值。另外,由各温度与干热收缩率的关系外推算出10%收缩起始温度,定为T10。

    干热收缩率(%)=[L(20.0cm)-LD]/L(20.0cm)]×100

    (款式性的评价方法)

    款式性的评价方法,由5名从事假发等美容评价的一般技术人员,制作内卷式齐肩发型、分别对卷儿的保持性、卷儿的稳定性、膨松性、表面的整齐进行5个等级的评价,所有的项目都在4分以上为合格。

    5:非常好

    4:好

    3:一般

    2:不好

    1:很不好

    (吹发性的评价方法)

    吹发性(耐热性)的评价方法,与款式性的评价方法同样地由5名从事假发等美容评价的一般技术人员,使用市售的吹风机(120~140℃)、从毛端的卷曲、熔接的角度进行评价。将这些综合进行以下所示的5个等级评价,4分以上为合格。

    5:完全没有毛发损伤

    4:基本上没有毛发损伤

    3:毛发损伤为毛端的一部分卷曲

    2:毛发损伤有毛端的卷曲和熔接

    1:毛发损伤为几乎所有的毛端都有卷曲和熔接。

    实施例1

    由丙烯腈52重量%、氯乙烯4重量%、偏氯乙烯42.6重量%、苯乙烯磺酸钠1.4重量%制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树脂的丙烯腈的含有率为66mol%,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硫含量为0.22重量%,比粘度为0.26。将前述树脂溶解于丙酮中制备纺丝原液使树脂浓度为26.0重量%。纺丝原液的粘度是55泊。使用*型异型截面喷头(孔径0.3mm、孔数25个)在喷头牵引系数0.90的条件下,丙酮浓度为36重量%,且在25℃的水溶液中将前述纺丝原液进行纺丝。

    再将纺出丝条导入50~60℃的水洗浴中,边水洗边拉伸1.93倍,然后在干燥温度125℃与湿球温度70℃下进行干燥恢复消光,按2.0倍进行热拉伸后,再进行160℃的热处理与8%的松弛处理。制得单丝纤度51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

    这样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截面形状是近圆形,且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为7.0μm、凹凸间隔为0.25mm。另外,弯曲刚性值为7.5×10-7N·m2/m、扭转刚性值为5.0×10-9N·m2、10%收缩起始温度(T10)为156℃。使用前述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制作内卷式齐肩发型,将进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图1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1的表面凹凸的照片。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再者,表1中VC表示氯乙烯、VD表示偏氯乙烯。

    实施例2

    由丙烯腈63重量%、偏氯乙烯35.5重量%、苯乙烯磺酸钠1.5重量%制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树脂的丙烯腈含有率为76mol%、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硫含量为0.23重量%,比粘度为0.40。将前述树脂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中制备纺丝原液使树脂浓度为20.0重量%。纺丝原液的粘度为70泊。使用圆型喷头(孔径0.3mm、孔数25个)在喷头牵引系数0.81的条件下,二甲基乙酰胺浓度为60重量%、25℃的水溶液中将前述纺丝原液进行纺丝。再将纺出丝条导入50~60℃的水洗浴中,边水洗边拉伸1.93倍,然后在干燥温度125℃与湿球温度70℃下进行干燥恢复消光,按2.5倍进行热拉伸后,再进行160℃的热处理与8%的松弛处理。制得单丝纤度51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

    这样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截面形状是近圆形,且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为8.0μm、凹凸间隔为0.27mm。另外,弯曲刚性值为8.4×10-7N·m2/m,扭转刚性值为9.2×10-9N·m2、10%收缩起始温度(T10)为165℃。将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前述丙烯酸系合成纤维进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1

    由丙烯腈48重量%、氯乙烯51重量%、苯乙烯磺酸钠1.0重量%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树脂的丙烯腈含有率为53mol%,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硫含量为0.16重量%,比粘度为0.18。将前述树脂溶解于丙酮中制备纺丝原液使树脂浓度为29.0重量%。纺丝原液的粘度为40泊。使用*型异型喷头(孔径0.3mm,孔数25个)在喷头牵引系数0.80的条件下,丙酮浓度为38重量%的25℃的水溶液中将前述纺丝原液进行纺丝。再将纺出丝条导入50~60℃的水洗浴中,边水洗边拉伸1.9倍,然后在干燥温度125℃及湿球温度70℃下进行干燥恢复消光,按2.0倍进行热拉伸后,再进行160℃的热处理与8%的松弛处理。制得单丝纤度53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

    这样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截面形状是近圆形,且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为5.5μm,凹凸间隔为0.30mm。另外,弯曲刚性值为6.5×10-7N·m2/m,扭转刚性值为4.7×10-9N·m2,10%收缩起始温度(T10)为138℃。将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丙烯酸系合成纤维进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图2是表示比较例1中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2的表面凹凸的照片。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

    比较例2

    由丙烯腈48重量%、氯乙烯51.5重量%、苯乙烯磺酸钠0.5重量%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树脂的丙烯腈含有率为53mol%、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硫含量为0.078重量%、比粘度为0.17。将前述树脂溶解于丙酮中制备纺丝原液使树脂浓度为28.0重量%。纺丝原液的粘度为45泊。使用圆型喷头(孔径0.3mm,孔数25个)在喷头牵引系数0.82的条件下,浓度为20重量%、25℃的丙酮水溶液中将该纺丝原液进行纺丝。再将纺出丝条导入50~60℃的水洗浴中,边水洗边拉伸1.9倍,然后在干燥温度125℃及湿球温度70℃下进行干燥恢复消光,按2.0倍进行热拉伸后,再进行160℃的热处理与8%的松弛处理。制得单丝纤度55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

    这样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是马蹄形、表面未见凹凸。另外,弯曲刚性为6.5×10-7N·m2/m、扭转刚性为4.5×10-9N·m2,10%收缩起始温度(T10)为138℃。将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丙烯酸系合成纤维进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

    比较例3

    由丙烯腈52重量%、氯乙烯4重量%、偏氯乙烯42.6重量%、苯乙烯磺酸钠1.4重量%制的丙烯酸系聚合物树脂的丙烯腈含有率为66mol%、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系单体的硫含量为0.22重量%、比粘度为0.26。将前述树脂溶解于丙酮中制备纺丝原液使树脂浓度为26.0重量%。纺丝原液的粘度为55泊。使用*型异型截面喷头(孔径0.4mm,孔数25个)在喷头牵引系数1.30的条件下,丙酮浓度25重量%、25℃的水溶液中将前述纺丝原液进行纺丝。再将纺出丝条导入50~60℃的水洗浴中,边水洗边拉伸2.0倍,然后在干燥温度125℃及湿球温度70℃下进行干燥恢复消光,按2.4倍进行热拉伸后,再进行160℃的热处理与8%的松弛处理。制得单丝纤度51dtex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

    这样制得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的截面形状是近圆形、表面没有绳结状的凹凸。另外,弯曲刚性值为7.5×10-7N·m2/m,扭转刚性值为5.0×10-9N·m2、10%收缩起始温度(T10)为156℃。将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丙烯酸系合成纤维进行评价的结果示于表1。图3是表示比较例3中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3的表面凹凸的照片。纤维表面没有绳结状的凹凸。

    [表1]             聚合物中的单体含有率       凹凸           刚性  T10                款式性  吹  发  性  丙烯腈 含 卤 素 的 单 体 wt% 来自 含磺 酸基 的乙 烯基 系单 体的 硫含 量 wt%  比  粘  度 差 μm  间  隔  mm  弯曲  ×10-7  (N·m2/m)    扭    转    ×10-9    (N·m2)    卷儿    保    持    性    卷儿    稳    定    性  膨  松  性  表  面  整  齐  实施  例1  66mol%  (52wt%) VC4 VD42.6 0.22  0.26 7.0  0.25    7.5    5.0  156    5    5  5  5  4  实施  例2  76mol%  (63wt%) VD35.5 0.23  0.40 8.0  0.27    8.4    9.2  165    4    5  4  5  5  比较  例1  53mol%  (48wt%) VC51.0 0.16  0.18 5.5  0.30    6.5    4.7  138    4    4  2  5  3  比较  例2  53mol%  (48wt%) VC51.5 0.078  0.17 0  0    6.5    4.5  138    4    3  4  3  2  比较  例3  66mol%  (52wt%) VC4 VD42.6 0.22  0.26 0  0    7.5    5.0  156    5    3  5  5  4

    (注)wt%=重量%、份=重量份

    由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实施例1与2的款式性和吹发性(耐热性)好。

    工业实用性

    使用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为5.0~15.0μm、凹凸间隔为0.05~0.5mm、且纤维的弯曲刚性值为7.0×10-7~10.0×10-7N·m2/m、扭转刚性值为5.0×10-9~10.0×10-9N·m2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可提供款式性、耐热性好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制的人造毛发。

改善款式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改善款式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改善款式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善款式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款式性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课题为提供款式性、耐热性好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通过制成纤维表面有绳结状的凹凸、凹凸差为5.015.0m、凹凸间隔为0.050.5mm、纤维的弯曲刚性值为7.010710.0107Nm2/m、扭转刚性值为5.010910.0109Nm2的丙烯酸系合成纤维,且制成由丙烯腈的含量60mol以上、来自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单体的硫含量0.150.50重量、比粘度0.200.50的丙烯酸系共聚物制的丙烯酸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