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分离装置.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895727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7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80000495.7

申请日:

2005.03.08

公开号:

CN1805774A

公开日:

2006.07.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D17/00(2006.01); B01D17/025(2006.01); B01D17/032(2006.01); B01D17/04(2006.01)

主分类号:

B01D17/00

申请人:

笹仓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寺田英敏; 泽田磐雄; 足立昌弘; 桥本馨; 樱井富康; 宫地清; 中岛正希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优先权:

2004.03.10 JP 067058/2004; 2005.03.07 JP 062408/2005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刘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在通过前级分离室(4)的粗粒化元件(9)和后级分离室(5)的粗粒化元件(16)的两级而分离被处理水中的油分时,可避免后级分离室(5)的粗粒化元件(16)的筛眼发生堵塞,同时,提高油分的分离率。通过将从所述前级分离室(4)到达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被处理水用过滤器(20)的过滤元件进行过滤,可分离含在该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内置筛眼比较粗的粗粒化元件而构成的前级分离室、和内置筛眼比所述前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细的粗粒化元件而构成的后级分离室;对前级分离室供给被处理水,然后,将从所述前级分离室排出的被处理水送入所述后级分离室,
具有过滤器,该过滤器,通过用过滤元件过滤从所述前级分离室到达所述后级分离室的被处理水,可分离含在所述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

2.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设置成纵型的密闭容器内用隔板分隔为上部的前级分离室和下部的后级分离室,在所述前级分离室内,设置有筛眼比较粗的粗粒化元件,并在所述前级分离室内,使从其上部的供给口供给的被处理水,通过该前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后,从设置在其下方的排出口排出,
另一方面,在所述后级分离室内,设置有筛眼比所述前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小的粗粒化元件,并在所述后级分离室内,使从其上部的流入口流入的被处理水,通过该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后,从设置在所述后级分离室的下方的排出口排出,
进而,配备有独立于所述密闭容器的过滤器,该过滤器,通过将从所述前级分离室的排出口到达所述后级分离室的流入口的被处理水用过滤元件过滤,来分离含在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元件,是具有与所述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相同的筛眼的过滤元件,或者是具有比所述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小的过滤元件。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是亲水性的材料。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元件是亲水性的材料。

说明书

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在如船舶的舱底水那样的油混在废水等被处理水中的情况下,可将该被处理水分离为油分和水。
背景技术
在作为先行技术的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所述的方案,即:首先,将含有油分的被处理水导入前级分离室内,并在此使其通过筛眼比较大的粗粒化元件(是具有在使极细微的油滴通过透孔时互相聚集而粗大化的功能的材料),由此,将油滴粗大化而上浮分离,其次,将来自所述前级分离室的被处理水导入后级分离室内,并在此使其通过具有比所述前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细小的粗粒化元件,由此,使油滴粗大化并上浮分离,从而,以高分离率分离被处理水中的油分。
【专利文献1】特开平8-309102号公报
但是,在该先行技术中,通过把所述各分离室中的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形成得细小,能够进一步提高油分的分离率,但在被处理水中含有油分的同时还含有固态粒子,因此,导致该固态粒子成分堵塞所述后级的筛眼细小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
即,为了提高所述油分的分离率而把所述后级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形成得细小,就有该后级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会被含在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堵塞而存在局限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由含在所述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导致的堵塞,可以通过预先将所述被处理水用过滤器过滤而分离、除去固态粒子成分可得以解除,但预先对被处理水进行过滤处理,就会造成含在该被处理水中的油分急剧堵塞过滤元件或显著增大过滤阻抗,从而显著阻碍了该被处理水的过滤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解除这些问题的油分分离装置。
为了解决该技术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油水分离装置,
具有:内置筛眼比较粗的粗粒化元件而构成的前级分离室、和内置筛眼比所述前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细的粗粒化元件而构成的后级分离室;对前级分离室供给被处理水,然后,将从所述前级分离室排出的被处理水送入所述后级分离室;
并且,具有过滤器,该过滤器,通过用过滤元件过滤从所述前级分离室到达所述后级分离室的被处理水,可分离含在所述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油水分离装置,
将设置成纵型的密闭容器内用隔板分隔为上部的前级分离室和下部的后级分离室,在所述前级分离室内,设置有筛眼比较粗的粗粒化元件,并在所述前级分离室内,使从其上部的供给口供给的被处理水,通过该前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后,从设置在其下方的排出口排出,
另一方面,在所述后级分离室内,设置有筛眼比所述前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小的粗粒化元件,并在所述后级分离室内,使从其上部的流入口流入的被处理水,通过该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后,从设置在所述后级分离室的下方的排出口排出,
进而,配备有独立于所述密闭容器的过滤器,该过滤器,通过将从所述前级分离室的排出口到达所述后级分离室的流入口的被处理水用过滤元件过滤,来分离含在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
(发明效果)
根据所述技术方案1记载的构成,含有油分及固态粒子成分的被处理水首先被供给到前级分离室内,使之通过内置于该前级分离室内的粗粒化元件,由此,使该被处理水中的油滴聚集而变得粗大,上浮在前级分离室内的上部而被分离。
这样,在前级分离室中分离了油分的被处理水,从该前级分离室到达过滤器,在此,用过滤元件进行过滤,由此,分离、除去含在该被处理水中地固态粒子成分。
其次,所述被处理水从所述过滤器流入后级分离室内,使之通过内置于该后级分离室的筛眼细的粗粒化元件,由此,使该被处理水中的细微油滴互相聚集而变得粗大,上浮到后级分离室内的上部而被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后级分离室的筛眼细的粗粒化元件的被处理水,预先由所述过滤器分离、除去固态粒子成分,由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在所述筛眼细的粗粒化元件上发生筛眼被固态粒子成分堵塞的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用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元件过滤的被处理水处于油分浓度只降低在所述前级分离室所被除去的油分的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减少在该过滤器的过滤元件上由于油分而发生的筛眼堵塞,以及由于油分而使过滤阻抗增大的现象。
然而,所述过滤器,不是只通过分离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来分离油分,而如在实施方式中详细所述,从实验可知,通过在前级分离室和后级分离室之间设置所述过滤器,能够比没有设置该过滤器的情况整体上提高油分的分离率。
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构成可知,能够将所述前级分离室和后级分离室一体地构成为一个纵型的密闭容器,因此,相比分别构成前级分离室和后级分离室的情况,能够大幅度实现小型、轻量化,同时,可缩小所设置的地面的面积。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过滤器独立于所述密闭容器,因此,能够易于更换该过滤器中的过滤元件。
另外,如技术方案3所述,作为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元件,使用具有与所述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相同的筛眼的过滤元件,或者使用具有比所述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还小的过滤元件,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所述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的筛眼堵塞。
还有,所述粗粒化元件,存在与水的相互作用强的所谓亲水性的材料做成的元件和与油的相互作用强的所谓亲油性的材料做成的元件。
因此,如技术方案4所述,通过将所述后级分离室的粗粒化元件由亲水性的材料构成,使得在通过该粗粒化元件时相互聚集而变得粗大的油滴不附着在该具有亲水性的粗粒化元件上,迅速脱离上浮而被分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油分的分离率。
另外,如技术方案5所述,通过将所述过滤器的过滤元件也由亲水性的材料构成,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降低由于油分而在该过滤元件上发生的筛眼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纵剖面的主视图。
图2是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过滤器的放大纵剖面的主视图。
图中:1-密闭容器,3-隔板,4-前级分离室,5-后级分离室,6-被处理水的供给口,9-粗筛眼粗粒化元件,10-被处理水的排出口,14-被处理水的流入口,16-细筛眼粗粒化元件,17-被处理水的排出口,12、13、18、19-油抽出口,20-过滤器,20e-过滤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图1及图2进行说明。
在图1中,符号1表示由竖立设置在底面2上的纵型的圆筒形构成的密闭容器。
该密闭容器1的内部,通过设置隔板3而被划分为上部的前级分离室4和下部的后级分离室5。
在所述前级分离室4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将含有油分及固态粒子成分的被处理水导入该前级分离室4内的供给口6,通过将该供给口6设置在从所述密闭容器1的轴线方向观察时的切线方向上,可使从该供给口6导入的被处理水在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围绕所述密闭容器1的轴线旋绕。
另外,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在比所述供给口6靠向下方的部位,设置有金属筛网层7,在该金属筛网层7下方的部位设置有中心具有贯通孔的支撑板8,在该支撑板8的下面,设置有被形成为圆筒形的粗粒化元件9,使向下流过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的被处理水从所述粗粒化元件9其内侧朝向外部通过。
在该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的粗粒化元件9,由与水相互作用强的所谓亲水性纤维构成。
进而,在所述前级分离室4的底部、即所述隔板3的上侧,设置有被处理水的排出口10,同时,在该前级分离室4的顶板11的下侧,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油抽出口12,而在所述支撑板8的下侧,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油抽出口13。
另一方面,在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顶部,即,在所述隔板3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将来自所述前级分离室4的排出口10的被处理水导入该后级分离室5内的流入口14。
另外,在所述后级分离室5内,在比所述流入口14靠下方的部位,设置有具有贯通孔的支撑板15,在该支撑板15的下面,设置有被形成为圆筒形的粗粒化元件16,使由下流过所述后级分离室5内的被处理水从所述粗粒化元件16的内侧朝向外部通过。
该后级分离室5内的粗粒化元件16,也与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的粗粒化元件9相同,由与水相互作用强的所谓亲水性纤维构成。
进而,在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底部,设置有被处理水的排出口17,同时,在所述隔板3的下侧,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油抽出口18,而在所述支撑板15的下侧,设置有具有开口的油抽出口19。
在这种情况下,将所述前级分离室4的粗粒化元件9设置成比较粗的筛眼,例如,使其筛眼为50微米,但将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粗粒化元件16设置成较细的筛眼,例如,使其筛眼为2微米。
还有,在所述各油抽出口12、13、18、19上设置有开关阀12a、13a、18a、19a。
还有,在自所述前级分离室4的排出口10和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流入口14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0,该过滤器20被用于分离在过滤中含在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
该过滤器20具有如图2所示的结构。
即,该过滤器20,由具有与所述排出口10连接的入口20a和与所述流入口14连接的出口20b的主体20c、通过螺栓20d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该主体20c上的圆筒形的过滤元件20e、和以可密闭整个所述过滤元件20e的方式可自由装卸地安装在所述主体20c上的罩箱20f构成,并在使自所述入口20a进入的被处理水从内侧向外侧通过过滤元件20e后,从出口20b流出。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过滤器20的过滤元件20e与所述两个粗粒化元件9、16相同,由与水相互作用强的所谓亲水性纤维构成,并且,该过滤器20上的过滤元件20e的筛眼,例如若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粗粒化元件16的筛眼为2微米,则为1~2微米,使得过滤元件20e的筛眼相同于或小于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粗粒化元件16的筛眼。
在该构成中,含有油分及固态粒子成分的被处理水,首先由供给口6向切线向方向供给到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通过在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旋转,使大油滴的一部分向所述前级分离室4的顶部上浮,由此进行分离。
其次,在通过内置于所述前级分离室4的金属筛网7时,油滴的一部分互相聚集而粗大化为大油滴,并向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的顶部上浮,由此进行分离。
其次,通过内置于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的粗粒化元件9,由此,将该被处理水中的油滴互相聚集而粗大化,然后,不附着在该由亲水性纤维做成的粗粒化元件9上而迅速离开,向所述前级分离室4内的顶部及支撑板8的下面浮动,由此分离。
这样,在所述前级分离室4中,分离了油分的被处理水,从该前级分离室4的底部的排出口10到达过滤器20,并通过在该过滤器20中由其过滤元件20c过滤,含在该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被分离、除去。
在这种情况下,该过滤器20的过滤元件20c,由于由亲水性纤维构成,因此,能够可靠降低因油分的附着而将该过滤元件20c堵塞的情况。
其次,从所述过滤器20流出的被处理水,从流入口14流入后级分离室5,并通过内置于所述后级分离室5内的细筛眼的粗粒化元件16,由此,使该被处理水中的细微油滴相互聚集而变得粗大,其次,不附着在该由亲水性纤维做成的粗粒化元件16上而迅速离开,朝向后级分离室5内的顶部及支撑板15的下面浮动,由此分离。
还有,通过该分离而油分浓度降低的被处理水,从后级分离室5的底部的排出口17排出,另一方面,在将上浮到所述前级分离室4的顶部、所述支撑板8的下面、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顶部及所述支撑板15的下面的油分积存适当的量时,通过分别打开其各油抽出口12、13、18、19的开关阀12a、13a、18a、19a,而排出到外侧。
根据使用所述构成的装置的实验,在对所述前级分离室4供给油分浓度大约为2400~3400ppm的被处理水的情况下,从所述后级分离室5排出的被处理水的油分浓度可以下降到大约7~9ppm。
然而,在所述实验中,在将自所述前级分离室4的排出口10排出的被处理水不实行过滤就向所述后级分离室5内的流入口14导入的情况下,不能使自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排出口17排出的被处理水的油分浓度下降到大约30ppm左右。
由此可知,所述过滤器20虽然只分离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且不进行油分的分离,但通过使用该过滤器20,可以进而降低被处理水中的油分浓度。
还有,所述各粗粒化元件9、16及所述过滤元件20c,如上所述,不仅限于亲水性的纤维,可以为对疏水性纤维实施亲水性处理的纤维,或也可以构成为开有无数个微小透孔的亲水性的膜片。

油水分离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油水分离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油水分离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水分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水分离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在通过前级分离室(4)的粗粒化元件(9)和后级分离室(5)的粗粒化元件(16)的两级而分离被处理水中的油分时,可避免后级分离室(5)的粗粒化元件(16)的筛眼发生堵塞,同时,提高油分的分离率。通过将从所述前级分离室(4)到达所述后级分离室(5)的被处理水用过滤器(20)的过滤元件进行过滤,可分离含在该被处理水中的固态粒子成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