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93234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9322.7

申请日:

2010.10.28

公开号:

CN101983888A

公开日:

2011.03.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62D 55/10申请日:20101028授权公告日:20120229终止日期:201310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55/10申请日:20101028|||公开

IPC分类号:

B62D55/10; B62D55/30

主分类号:

B62D55/10

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发明人:

王国业; 赵建柱; 王德成; 肖航; 王芳; 玄国勋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由行走系和重心调节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行走系支架(10)可通过推进机构相对于车身(1)进行车辆纵向前后位置调整,从而调节车辆的重心位置,使拖拉机牵引不同负荷时的履带接地比压分布均匀,减小对土壤的破坏,并提高牵引效率;此外,通过调节轮(13)的上下位置调整可使履带(9)保持合适的张紧度,有利于减轻履带的磨损和提高履带的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所述车辆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 由车身 (1)、 驱动轮 (2)、 螺杆 (3)、 螺 母 (4)、 凸头 (5)、 大支重轮 (6)、 小支重轮 (7)、 悬架 (8)、 履带 (9)、 行走系支架 (10)、 导向轮 (11)、 紧固螺栓 (12)、 调节轮 (13) 组成 ; 其特征在于, 行走系支架 (10) 可相对于车身 (1) 进 行车辆纵向前后位置调整, 从而调节车辆的重心位置, 以使拖拉机牵引不同负荷时的履带 接地比压分布均匀, 减小对土壤的破坏, 并提高牵引效率。
2: 所述车辆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 其特征在于, 行走系支架 (10) 可通 过推进机构在车辆纵向相对于车身 (1) 作一定范围内的位置调整, 该机构一端连接于车身 (1), 一端连接于行走系支架 (10), 调节其长短尺寸可带动行走系支架 (10) 移动。
3: 所述车辆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 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轮 (13) 的上下 位置调整可使履带 (9) 保持合适的张紧度, 有利于减轻履带的磨损和提高履带的寿命。

说明书


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重心的调节技术。 车辆重心调节是指车辆的质心相对于行走系统 ( 如车轮或履带 ) 可前后移动的车辆调节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 国内外现有的各种拖拉机绝大部分是重心不可调节的, 车身相对于行走系 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 当拖拉机牵引不同的负荷时, 履带各接地点的比压将发生较大的变 化, 导致履带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 不仅加快了履带的磨损, 而且对土壤也造成严重破坏。 为减小履带的磨损和保护草地土壤, 本发明提出一种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 拖拉机牵引不同负荷时通过前后移动行走系支架可使履带接地比压分布接近均匀。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行履带拖拉机行走系存在履带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 对土壤破坏严重等 不足, 符合生态、 环保的要求, 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前后调节车辆重心的履带拖拉机行走系 统。
     所述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 如图所示, 由车身 (1)、 驱动轮 (2)、 推进 杆 (3)、 推进座 (4)、 凸头 (5)、 大支重轮 (6)、 小支重轮 (7)、 悬架 (8)、 履带 (9)、 行走系支架 (10)、 导向轮 (11)、 紧固螺栓 (12)、 调节轮 (13) 组成 ; 其特征在于, 行走系支架 (10) 可相对 于车身 (1) 进行车辆纵向前后位置调整, 从而调节车辆的重心位置, 使拖拉机牵引不同负 荷时的履带接地比压分布均匀, 减小对土壤的破坏, 并提高牵引效率。
     所述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 其特征在于, 行走系支架 (10) 可通过推 进机构在车辆纵向相对于车身 (1) 作一定范围内的位置调整, 该推进机构由推进杆 (3)、 推 进座 (4)、 凸头 (5) 组成, 其一端连接于车身 (1), 一端连接于行走系支架 (10), 调节其长短 尺寸可带动行走系支架 (10) 移动。
     所述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 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轮 (13) 的上下位 置调整可使履带 (9) 保持合适的张紧度, 有利于减轻履带的磨损和提高履带的寿命。 附图说明 :
     附图是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结构图。 图中, (1) 车身、 (2) 驱动轮、 (3) 推进杆、 (4) 推进座、 (5) 凸头、 (6) 大支重轮、 (7) 小 支重轮、 (8) 悬架、 (9) 履带、 (10) 行走系支架、 (11) 导向轮、 (12) 紧固螺栓、 (13) 调节轮。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结构如图所示, 由车身 (1)、 驱动轮 (2)、 推 进杆 (3)、 推进座 (4)、 凸头 (5)、 大支重轮 (6)、 小支重轮 (7)、 悬架 (8)、 履带 (9)、 行走系 支架 (10)、 导向轮 (11)、 紧固螺栓 (12)、 调节轮 (13) 组成 ; 其特征在于, 导向轮 (11)、 悬架(8)、 小支重轮 (7) 和大支重轮 (6) 安装在行走系支架 (10) 上, 行走系支架 (10) 可相对于 车身 (1) 进行前后位置调整, 从而调节车辆的重心位置, 以使拖拉机牵引不同负荷时的履 带接地比压分布均匀, 减小对土壤的破坏, 并提高牵引效率。
     行走系支架 (10) 的前后各有两个纵向长孔, 紧固螺栓 (12) 穿过长孔并旋入车身 的螺纹孔内, 当拧松紧固螺栓 (12) 后, 行走系支架 (10) 可通过推进机构在纵向作一定范围 内的位置调整。推进机构由推进杆 (3)、 推进座 (4)、 凸头 (5) 组成, 推进杆 (3) 与凸头 (5) 是一体的, 推进机构一端 ( 推进座 (4)) 连接在车身 (1) 上不动, 推进机构另一端有一个轴 线与推进杆 (3) 同轴线的圆孔, 凸头 (5) 装入圆孔的另一侧, 圆孔的作用是限制凸头 (5) 相 对于支架 (10) 的移动, 从而使行走系支架 (10) 始终保持与推进杆 (3) 的位移一致。驱动 轮 (2) 的驱动轴安装在车身 (1) 上, 行走系支架 (10) 移动后会导致履带 (9) 过紧或过松, 通过调节轮 (13) 的上下位置调整可使履带 (9) 保持合适的张紧度, 有利于减轻履带的磨损 和提高履带的寿命。
     由上所述可知, 通过本发明所设计的结构可以很容易实现车辆重心的前后调节, 使履带拖拉机不同牵引负荷和上下坡路面时的履带接地比压均匀分布。

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3888A43申请公布日20110309CN101983888ACN101983888A21申请号201010529322722申请日20101028B62D55/10200601B62D55/3020060171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地址100083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72发明人王国业赵建柱王德成肖航王芳玄国勋54发明名称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由行走系和重心调节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行走系支架10可通过推进机构相对于车身1进行车辆纵向前后位置调整,从而调节车辆的重心位置,使拖拉机牵引不同负荷时的履带。

2、接地比压分布均匀,减小对土壤的破坏,并提高牵引效率;此外,通过调节轮13的上下位置调整可使履带9保持合适的张紧度,有利于减轻履带的磨损和提高履带的寿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1983890A1/1页21所述车辆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由车身1、驱动轮2、螺杆3、螺母4、凸头5、大支重轮6、小支重轮7、悬架8、履带9、行走系支架10、导向轮11、紧固螺栓12、调节轮13组成;其特征在于,行走系支架10可相对于车身1进行车辆纵向前后位置调整,从而调节车辆的重心位置,以使拖拉机牵引不同负荷时的履带接地比压分布均匀。

3、,减小对土壤的破坏,并提高牵引效率。2所述车辆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其特征在于,行走系支架10可通过推进机构在车辆纵向相对于车身1作一定范围内的位置调整,该机构一端连接于车身1,一端连接于行走系支架10,调节其长短尺寸可带动行走系支架10移动。3所述车辆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轮13的上下位置调整可使履带9保持合适的张紧度,有利于减轻履带的磨损和提高履带的寿命。权利要求书CN101983888ACN101983890A1/2页3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重心的调节技术。车辆重心调节是指车辆的质心相对于行走系统如车轮或履带可。

4、前后移动的车辆调节技术。背景技术0002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各种拖拉机绝大部分是重心不可调节的,车身相对于行走系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当拖拉机牵引不同的负荷时,履带各接地点的比压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导致履带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不仅加快了履带的磨损,而且对土壤也造成严重破坏。为减小履带的磨损和保护草地土壤,本发明提出一种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拖拉机牵引不同负荷时通过前后移动行走系支架可使履带接地比压分布接近均匀。发明内容0003为克服现行履带拖拉机行走系存在履带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对土壤破坏严重等不足,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前后调节车辆重心的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统。0004所述重。

5、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如图所示,由车身1、驱动轮2、推进杆3、推进座4、凸头5、大支重轮6、小支重轮7、悬架8、履带9、行走系支架10、导向轮11、紧固螺栓12、调节轮13组成;其特征在于,行走系支架10可相对于车身1进行车辆纵向前后位置调整,从而调节车辆的重心位置,使拖拉机牵引不同负荷时的履带接地比压分布均匀,减小对土壤的破坏,并提高牵引效率。0005所述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其特征在于,行走系支架10可通过推进机构在车辆纵向相对于车身1作一定范围内的位置调整,该推进机构由推进杆3、推进座4、凸头5组成,其一端连接于车身1,一端连接于行走系支架10,调节其长短尺寸可带动行走。

6、系支架10移动。0006所述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轮13的上下位置调整可使履带9保持合适的张紧度,有利于减轻履带的磨损和提高履带的寿命。附图说明0007附图是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结构图。图中,1车身、2驱动轮、3推进杆、4推进座、5凸头、6大支重轮、7小支重轮、8悬架、9履带、10行走系支架、11导向轮、12紧固螺栓、13调节轮。具体实施方式000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0009重心前后可调式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结构如图所示,由车身1、驱动轮2、推进杆3、推进座4、凸头5、大支重轮6、小支重轮7、悬架8、履带9、行走系支架10、导向轮11、紧固螺栓1。

7、2、调节轮13组成;其特征在于,导向轮11、悬架说明书CN101983888ACN101983890A2/2页48、小支重轮7和大支重轮6安装在行走系支架10上,行走系支架10可相对于车身1进行前后位置调整,从而调节车辆的重心位置,以使拖拉机牵引不同负荷时的履带接地比压分布均匀,减小对土壤的破坏,并提高牵引效率。0010行走系支架10的前后各有两个纵向长孔,紧固螺栓12穿过长孔并旋入车身的螺纹孔内,当拧松紧固螺栓12后,行走系支架10可通过推进机构在纵向作一定范围内的位置调整。推进机构由推进杆3、推进座4、凸头5组成,推进杆3与凸头5是一体的,推进机构一端推进座4连接在车身1上不动,推进机构另一端有一个轴线与推进杆3同轴线的圆孔,凸头5装入圆孔的另一侧,圆孔的作用是限制凸头5相对于支架10的移动,从而使行走系支架10始终保持与推进杆3的位移一致。驱动轮2的驱动轴安装在车身1上,行走系支架10移动后会导致履带9过紧或过松,通过调节轮13的上下位置调整可使履带9保持合适的张紧度,有利于减轻履带的磨损和提高履带的寿命。0011由上所述可知,通过本发明所设计的结构可以很容易实现车辆重心的前后调节,使履带拖拉机不同牵引负荷和上下坡路面时的履带接地比压均匀分布。说明书CN101983888ACN101983890A1/1页5说明书附图CN10198388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