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益生菌冻干粉的制备工艺,与。
背景技术
冻干粉是将药液冷冻成固态,然后抽真空将水分升华干燥而成的无菌粉剂。传统冻干工艺,都是将益生菌发酵的发酵液进行离心,然后将离心得到的菌泥进行乳化,在菌体乳化后进行预冻。预冻是将乳化液倒入冻干盘内,然后放入冻干机或者预冷仓库进行冷冻。预冻时间长,冷冻的速度较慢,菌体体内会形成较大的冰晶,对菌体的损伤较大,菌体存活率低,冷冻干燥时间长,冻干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益生菌粉的微粒冻干工艺,将乳化后的菌泥冷冻成粒径更小的颗粒,然后再抽真空做成冻干粉产品,整个冷冻周期非常短,菌体的存活率更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益生菌粉的微粒冻干工艺将益生菌的发酵液进行离心,离心后得到的菌泥加入保护剂进行乳化,充分乳化后利用造粒装置将其造粒,其中颗粒的直径≤1.5mm,造粒结束后将颗粒入冻干机冻干,颗粒在冻干盘内的装料厚度≤3cm,将冻干盘放入冻干舱内,冻干盘和冻干机的隔板需提前预冷到 -25℃以下,放入后开始进行干燥,干燥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100Pa-150Pa,前舱隔板温度-20℃,干燥时间5h;
第二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60Pa-100Pa,前舱隔板温度-15℃,干燥时间8h;
第三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20Pa-40Pa,前舱隔板温度-10℃,干燥时间8h;
第四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10Pa-20Pa,前舱隔板温度10℃,干燥时间5h;
第五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0Pa-5Pa,前舱隔板温度25℃,干燥时间5h。
上述造粒装置包括进液管、蠕动泵、液体分散器、导液管、针头,所述蠕动泵设置在进液管上,液体分散器设置在进液管末端,所述导液管连接液体分散器的各出液嘴,所述针头设置在导液管末端,在蠕动泵的作用下,液体进入液体分散器再均匀流入导液管,最后在针头位置形成液滴,液滴滴入冷冻器皿内变成深冷冻颗粒。
优选地,所述液体分散器为圆形对称结构,所述出液嘴有多个,均匀布置在液体分散器的外周。
优选地,所述导液管竖直布置,且各导液管的长度一致从而确保液体在各导液管内的流程一致。
优选地,所述导液管下方设置有固定盘,所述针头插设固定在该固定盘上,便于固定针头,同时将所有的针头都固定在固定盘上,能够确保各针头的出液一致,提高液滴的均一性。
所述出液嘴为锥形,沿出液方向逐渐收窄。入口口径为3mm,出口口径为2mm,高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申请在冻干前先将乳化的菌泥造粒,将乳化液速冻成微粒,冷冻成颗粒的时间较短,菌种体内形成的冰晶更小,菌种的存活率更高。
(2)冻干获得的乳化液微粒比表面积更大,升华的时候速度更快,在冷冻过程当中比表面积的增大可以极大的缩短冻干所需要的时间,使冻干的时间更短,菌种存活率也就更高。
(3)本申请设计的微粒冻干设备,获得的冻干颗粒,尺寸更小、更加均一。
(4)深冷冻颗粒在产品的储存上投入较大,需要采用深冷冰箱或者特制的冷库,储存温度较低,在销售环节也需要深冷冰箱运输或者超低温运送车,客户储存也需要深冷冰箱。在使用时,产品取出后需在较短时间内投入使用,且一般只能投入到液体当中使用,无法在干粉类的产品中使用。本申请设计的经过冷冻干燥后,产品做成冻干粉在产品的储存、运输上成本较低,投入较少,在客户使用时也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深冷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散器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涉及的造粒设备包括进液管1、蠕动泵2、液体分散器3、若干导液管4、若干针头5、固定盘6,蠕动泵2设置在进液管1上,液体分散器 3设置在进液管2末端,导液管4竖直设置,其上端连接液体分散器3的各出液嘴301,出液嘴301为锥形,沿出液方向逐渐收窄,入口口径为3mm,出口口径为2mm,高15mm。针头5设置在导液管4末端,针头5固定在固定盘6上。
液体分散器3为中空的圆盘结构,各出液嘴301均匀设置在液体分散器的外周,各导液管的长度相同,各针头的型号相同。
液体分散器3和固定盘6均为圆形对称结构,确保各导液管4内的液体压力、流速相同,所有型号相同的针头5均固定在固定盘6上,可确保各针头出液速度和液滴大小一致,提高冷冻颗粒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稳定性。
分散器和固定盘为金属或耐低温材质。固定盘的材质不限于橡胶。
在蠕动泵的作用下,液体进入液体分散器3再均匀流入导液管4,最后在针头位置形成液滴,液滴滴入冷冻器皿内变成深冷冻颗粒。
通过上述装置所制得的深冷冻颗粒,粒径大小统一,菌种的存活率更高。设备无死角,易清洗,不易污染杂菌。
实施例2
一种益生菌粉的微粒冻干工艺,将益生菌的发酵液进行离心,离心后得到的菌泥加入保护剂进行乳化,充分乳化后利用造粒装置将其造粒,其中颗粒的直径1.2-1.3mm,造粒结束后将颗粒入冻干机冻干,颗粒在冻干盘内的装料厚度2cm,将冻干盘放入冻干舱内,冻干盘和冻干机的隔板需提前预冷到-25℃以下,放入后开始进行干燥,干燥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150Pa,前舱隔板温度-20℃,干燥时间5h;
第二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100Pa,前舱隔板温度-15℃,干燥时间8h;
第三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40Pa,前舱隔板温度-10℃,干燥时间8h;
第四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20Pa,前舱隔板温度10℃,干燥时间5h;
第五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5Pa,前舱隔板温度25℃,干燥时间5h。
本实施例相比传统的冻干工艺,在冻干时间上能够缩短24h,而获得的益生菌存活率更高,按照活菌浓度(CFU/g)计算,采用本实施例获得的冻干粉活菌浓度相比直接冻干的冻干粉活菌浓度提高36%。
实施例3
一种益生菌粉的微粒冻干工艺,将益生菌的发酵液进行离心,离心后得到的菌泥加入保护剂进行乳化,充分乳化后利用造粒装置将其造粒,其中颗粒的直径1.2-1.3mm,造粒结束后将颗粒入冻干机冻干,颗粒在冻干盘内的装料厚度2cm,将冻干盘放入冻干舱内,冻干盘和冻干机的隔板需提前预冷到-25℃以下,放入后开始进行干燥,干燥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150Pa,前舱隔板温度-20℃,干燥时间5h;
第二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100Pa,前舱隔板温度-15℃,干燥时间8h;
第三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40Pa,前舱隔板温度-10℃,干燥时间8h;
第四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20Pa,前舱隔板温度10℃,干燥时间5h;
第五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5Pa,前舱隔板温度25℃,干燥时间5h。
本实施例相比传统的冻干工艺,在冻干时间上能够缩短24h,而获得的益生菌存活率更高,按照活菌浓度(CFU/g)计算,采用本实施例获得的冻干粉活菌浓度相比直接冻干的冻干粉活菌浓度提高36%。
实施例3
一种益生菌粉的微粒冻干工艺,将益生菌的发酵液进行离心,离心后得到的菌泥加入保护剂进行乳化,充分乳化后利用造粒装置将其造粒,其中颗粒的直径1.2-1.3mm,造粒结束后将颗粒入冻干机冻干,颗粒在冻干盘内的装料厚度2cm,将冻干盘放入冻干舱内,冻干盘和冻干机的隔板需提前预冷到-25℃以下,放入后开始进行干燥,干燥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100Pa,前舱隔板温度-20℃,干燥时间5h;
第二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60Pa,前舱隔板温度-15℃,干燥时间8h;
第三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20Pa,前舱隔板温度-10℃,干燥时间8h;
第四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10Pa,前舱隔板温度10℃,干燥时间5h;
第五阶段,前舱的真空度控制在0Pa,前舱隔板温度25℃,干燥时间5h。
本实施例相比传统的冻干工艺,在冻干时间上能够缩短22h,而获得的益生菌存活率更高,按照活菌浓度(CFU/g)计算,采用本实施例获得的冻干粉活菌浓度相比直接冻干的冻干粉活菌浓度提高34.2%。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