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徐敬 文档编号:8904028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16224.0

申请日:

20090613

公开号:

CN101921280B

公开日:

201208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D493/04,A01N43/90,A01P7/00

主分类号:

C07D493/04,A01N43/90,A01P7/00

申请人:

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发明人:

季乃云

地址: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优先权:

CN200910016224A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宗富;周秀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杀虫药物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结构式(I)所示,其制备方法为将海洋红藻齐腾凹顶藻经海水冲洗干净、除去表面附着的沙砾及杂藻,阴干、粉碎后浸取、溶剂分配和反复的层析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本发明所得化合物可作杀虫剂的药物。并且本发明通过海洋红藻齐腾凹顶藻经提取、分离纯化获得的聚醚类天然结构属于小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容易制备获得,并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可作为杀虫药物。结构式(I)其中:R=OH或OAc。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海洋红藻齐腾凹顶藻(Laurencia saitoi)冲洗、阴干、粉碎,而后用有机溶液提取2-5次,合并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粗提物;2)取步骤1)中所得粗提物的10-15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1)的粗提物中,而后用水体积1-1.5倍的乙酸乙酯萃取2-5次,萃取物浓缩得提取物,备用;3)取步骤2)中的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所述机溶剂为100∶0-0∶100梯度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或石油醚-丙酮;4)将步骤3)中以0-10∶100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行凝胶柱并薄层层析分离纯化得结构式(I)目标化合物,所述0-10∶100梯度洗脱液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或石油醚-丙酮;式(I)所示,结构式(I),其中:R=OH或OAc。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有机溶液为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或甲醇中一种或几种。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所述薄层层析分离纯化时,展开剂为乙酸乙酯,Rf为0.45-0.5的组分,即为纯化后的结构式(I)R为OH的目标化合物;展开剂为乙酸乙酯,Rf为0.65-0.7的组分,即为纯化后的结构式(I)R为OAc的目标化合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药物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一些常用杀 虫剂因残留问题而出现副作用,以及不断产生的昆虫抗药性等等,环 境友好的杀虫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 效、低毒和易降解等优点,其研究与开发尤其引人注目,显示出良好 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结构式(I)所示,

结构式(I),其中:R=OH或OAc。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将海洋红藻齐腾凹顶藻(Laurencia saitoi)冲洗、阴干、 粉碎,而后用有机溶液提取2-5次,合并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粗提 物;

2)取步骤1)中所得粗提物的10-15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1)的 粗提物中,而后用水体积1-1.5倍的乙酸乙酯萃取2-5次,萃取物浓 缩得提取物,备用;

3)取步骤2)中的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用有机溶剂进行洗 脱,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

所述机溶剂为100∶0-0∶100梯度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或石油醚- 丙酮;

4)将步骤3)中以0-10∶100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行凝胶柱并 薄层层析分离纯化得结构式(I)目标化合物。

步骤1)中的有机溶液可为氯仿、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或甲醇 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4)中硅胶层析所用的洗脱液可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或 石油醚-丙酮;所述步骤4)所述薄层层析分离纯化时,展开剂为乙 酸乙酯,Rf为0.45-0.5的组分,即为纯化后的结构式(I)R为OH 的目标化合物;展开剂为乙酸乙酯,Rf为0.65-0.7的组分,即为纯 化后的结构式(I)R为OAc的目标化合物。

所述化合物可作杀虫剂的药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涉及的海洋红藻齐腾凹顶藻(Laurencia saitoi)属于红 藻门、松节藻科、凹顶藻属海藻,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的中国、 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区,一般生长在潮间带的岩石上。本发明通过海 洋红藻齐腾凹顶藻经提取、分离获得的聚醚类天然化合物属于小分子 天然有机化合物,容易制备获得,经实验表明它们在10微克/毫升时 对卤虫的致死率均为100%,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可作为杀虫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将采集新鲜的齐腾凹顶藻(Laurencia saitoi)经海水清洗, 除去表面附着的沙砾及杂藻,阴凉处凉干备用。取凉干后的样品70 克,粉碎到60-80目后用约300毫升氯仿-甲醇(体积比为2∶1)在 常温下提取三次,每次48时,合并提取液,在温度40℃左右减压浓 缩获得粗提物。

2)取步骤1)中所得粗提物的10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1)的粗提 物中,而后用水体积1倍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萃取物浓缩得提取物, 备用;

3)将浓缩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1.1克)进行硅胶柱(200-300 目)层析,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100∶0、100∶1、30∶1、10∶1、 4∶1到0∶100的梯度进行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用薄层层 析(TLC)检测,根据Rf值来判断、合并相同或类似部分,薄层层析 (TLC)检测时用茴香醛-硫酸作为显色剂,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 酯(100∶0-0∶100),获得六个组分(I-VI)。

4)将组分VI,Rf=0.2-0.9(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即以纯乙酸 乙酯洗脱下的组分再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TLC检测,收集Rf为 0.45-0.5的组分且显黄色斑点的组分,并通过薄层(展开剂为氯仿- 乙酸乙酯4∶3)层析分离,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I)R为OH的目标 化合物为8.5毫克,Rf为0.65-0.7的组分,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I) R为OAc的目标化合物31.7毫克,经TLC检测,均呈单个、均匀黄 色斑点,确定为纯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其结构鉴定为如(I)所示,R分别为OH (thyrsiferol)或OAc(thyrsiferyl 23-acetate)。

R为OH或OAc时的理化性质:

结构式(I)R为OH的目标化合物:无色晶体,核磁共振氢谱数 据:1.09(s),1.12(s),1.15(s),1.18(s),1.19(s),1.21 (s),1.26(s),1.39(s),3.04(dd,11.5,2.1Hz),3.45(brd, 9.7),3.57(dd,11.0,7.2Hz),3.70(dd,12.8,2.5Hz),3.75 (dd,9.8,6.2Hz),3.89(dd,12.3,4.0Hz)ppm;核磁共振碳谱 数据:31.0(q),75.0(s),59.0(d),28.3(t),37.0(t),74.4 (s),86.6(d),23.0(t),38.6(t),72.0(s),76.4(d),21.2 (t),20.7(t),76.1(d),73.3(s),33.6(t),25.5(t),77.7 (d),86.1(s),32.5(t),26.6(t),87.5(d),70.5(s),24.0 (q),23.7(q),20.1(q),21.4(q),22.9(q),23.4(q),27.6 (q)ppm。

结构式(I)R为OAc的目标化合物:无色晶体,核磁共振氢谱 数据:1.08(s),1.15(s),1.17(s),1.18(s),1.26(s),1.38 (s),1.43(s),1.47(s),1.98(s),3.03(dd,11.5,2.5Hz), 3.44(dd,10.1,1.76Hz),3.56(dd,11.0,7.2Hz),3.69(dd, 12.8,2.8Hz),3.88(dd,12.3,4.1Hz),4.00(dd,9.7,6.1Hz) ppm;核磁共振碳谱数据:31.0(q),75.0(s),58.9(d),28.2(t), 37.0(t),74.4(s),86.5(d),23.0(t),38.5(t),71.9(s), 76.3(d),21.2(t),20.7(t),76.1(d),73.2(s),33.6(t), 25.4(t),77.5(d),86.3(s),31.9(t),26.8(t),85.8(d), 82.5(s),22.1(q),23.7(q),20.1(q),21.4(q),22.9(q), 23.2(q),22.4(q),22.0(q),170.4(s)ppm。

实施例2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将采集新鲜的齐腾凹顶藻(La urencia saitoi)经海水清洗, 除去表面附着的沙砾及杂藻,阴凉处凉干备用。取凉干后的样品,粉 碎到60-80目后用丙酮-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1)在常温下提取 五次,每次48时,合并提取液,在温度40℃左右减压浓缩获得粗提 物。

2)取步骤1)中所得粗提物的15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1)的粗 提物中,而后用水体积1.5倍的乙酸乙酯萃取5次,萃取物浓缩得提 取物,备用;

3)将浓缩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硅胶柱(200-300目)层析, 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100∶0、100∶1、30∶1、10∶1、4∶1到0∶ 100的梯度进行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用薄层层析(TLC) 检测,根据Rf值来判断、合并相同或类似部分,薄层层析(TLC)检 测时用茴香醛-硫酸作为显色剂,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0∶ 0-0∶100),获得六个组分(I-VI)。

4)将组分VI,Rf=0.2-0.9(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即以纯乙酸 乙酯洗脱下的组分再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TLC检测,收集Rf为 0.45-0.5的组分且显黄色斑点的组分,并通过薄层(展开剂为氯仿- 乙酸乙酯4∶3)层析分离,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I)R为OH的目标 化合物,Rf为0.65-0.7的组分,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I)R为OAc 的目标化合物,经TLC检测,均呈单个、均匀黄色斑点,确定为纯化 合物。

实施例3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将采集新鲜的齐腾凹顶藻(La urencia saitoi)经海水清洗, 除去表面附着的沙砾及杂藻,阴凉处凉干备用。取凉干后的样品,粉 碎到60-80目后用乙醇在常温下提取二次,每次48时,合并提取液, 在温度40℃左右减压浓缩获得粗提物。

2)取步骤1)中所得粗提物的12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1)的粗 提物中,而后用水体积1.2倍的乙酸乙酯萃取2次,萃取物浓缩得提 取物,备用;

3)将浓缩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硅胶柱(200-300目)层析, 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100∶0、100∶1、30∶1、10∶1、4∶1到0∶ 100的梯度进行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洗脱液用薄层层析(TLC) 检测,根据Rf值来判断、合并相同或类似部分,薄层层析(TLC)检 测时用茴香醛-硫酸作为显色剂,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00∶ 0-0∶100),获得六个组分(I-VI)。

4)将组分VI,Rf=0.2-0.9(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即以纯乙 酸乙酯洗脱下的组分再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TLC检测,收集Rf为 0.45-0.5的组分且显黄色斑点的组分,并通过薄层(展开剂为氯仿- 乙酸乙酯4∶3)层析分离,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I)R为OH的目标 化合物,Rf为0.65-0.7的组分,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I)R为OAc 的目标化合物,经TLC检测,均呈单个、均匀黄色斑点,确定为纯化 合物。

实施例4

杀虫活性实验:

卤虫毒性实验可用来评价化合物杀虫活性的强弱,操作简便,重 现性好。

实验方法:

卤虫卵的孵化:取卤虫卵100毫克置于500毫升烧杯中,加入 人工海水400毫升,用一小充气泵缓缓充气,室温孵化24小时,除 去卵壳及未孵化的卵,卤虫幼虫继续培养24小时,备用。

卤虫生物致死法:依照Solis的改良法,取96孔细胞培养板,每 孔加195微升含10个左右卤虫幼虫的人工海水液,制成测试培养板。 空白对照组和每个浓度的样品组各设三个平行孔,空白对照组加5微 升溶剂DMSO,样品组加5微升上述实施例中的聚醚类化合物待测样 品。测试样品溶解于DMSO,浓度为0.4毫克/毫升。室温培养24小 时后,在双目解剖镜下检测计数卤虫死亡个体数目。

卤虫生物致死活性以校正死亡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校正死亡率=(对照组存活率-处理组存活率)/对照组存活率 ×100%

实验结果:上述实施例中的获得的聚醚类化合物在10微克/毫升 时对卤虫的致死率均为100%。

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92128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8.22 CN 101921280 B *CN101921280B* (21)申请号 200910016224.0 (22)申请日 2009.06.13 C07D 493/04(2006.01) A01N 43/90(2006.01) A01P 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地址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 17 号 (72)发明人 季乃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21002 代理人 许宗富 周秀梅 Nai-Yun Ji et 。

2、al.Halogenated Terpenes and a C15-Acetogenin from the Marine Red Alga Laurencia saitoi.Molecules .2008, 第 13 卷 2894-2899. Nai-Yun Ji et al.Halogenated Terpenes and a C15-Acetogenin from the Marine Red Alga Laurencia saitoi.Molecules .2008, 第 13 卷 2894-2899. (54) 发明名称 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涉。

3、及杀虫药物领域, 具体说是一种海 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结 构式 (I) 所示, 其制备方法为将海洋红藻齐腾凹 顶藻经海水冲洗干净、 除去表面附着的沙砾及 杂藻, 阴干、 粉碎后浸取、 溶剂分配和反复的层析 分离, 得到单体化合物。本发明所得化合物可 作杀虫剂的药物。并且本发明通过海洋红藻齐 腾凹顶藻经提取、 分离纯化获得的聚醚类天然 结构属于小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 容易制备获 得, 并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 可作为杀虫药物。 结 构 式 (I) 其中 : R OH 或 OAc。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徐文亮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1 页 2 1. 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 将海洋红藻齐腾凹顶藻 (Laurencia saitoi) 冲洗、 阴干、 粉碎, 而后用有机溶液提 取 2-5 次, 合并提取液进行浓缩, 得到粗提物 ; 2) 取步骤 1) 中所得粗提物的 10-15 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 1) 的粗提物中, 而后用水体 积 1-1.5 倍的乙酸乙酯萃取 2-5 次, 萃取物浓缩得提取物, 备用 ; 3) 取步骤 2) 中的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 用有机溶剂进行洗脱, 收集洗脱液, 洗脱液 经薄层。

5、层析检测 ; 所述机溶剂为 100 0-0 100 梯度的石油醚 - 乙酸乙酯或石油醚 - 丙酮 ; 4)将步骤3)中以0-10100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行凝胶柱并薄层层析分离纯化得结 构式 (I) 目标化合物, 所述 0-10 100 梯度洗脱液为石油醚 - 乙酸乙酯或石油醚 - 丙酮 ; 式 (I) 所示, 结构式 (I), 其中 : R OH 或 OAc。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1) 中的有机溶液 为氯仿、 丙酮、 乙酸乙酯、 乙醇或甲醇中一种或几种。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步骤 4) 所述薄层层析。

6、分离纯化 时, 展开剂为乙酸乙酯, Rf 为 0.45-0.5 的组分, 即为纯化后的结构式 (I)R 为 OH 的目标化 合物 ; 展开剂为乙酸乙酯, Rf 为 0.65-0.7 的组分, 即为纯化后的结构式 (I)R 为 OAc 的目标 化合物。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921280 B 2 1/4 页 3 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杀虫药物领域, 具体说是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且一些常用杀虫剂因残留问题 而出现副作用, 以及不断产生的昆虫抗药性等等。

7、, 环境友好的杀虫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 视, 其中, 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 低毒和易降解等优点, 其研究与开发尤其引人注目, 显示 出良好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藻聚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0005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 : 结构式 (I) 所示, 0006 0007 结构式 (I), 其中 : R OH 或 OAc。 0008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0009 1) 将海洋红藻齐腾凹顶藻 (Laurencia saitoi) 冲洗、 阴干、 粉碎, 而。

8、后用有机溶 液提取 2-5 次, 合并提取液进行浓缩, 得到粗提物 ; 0010 2) 取步骤 1) 中所得粗提物的 10-15 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 1) 的粗提物中, 而后用 水体积 1-1.5 倍的乙酸乙酯萃取 2-5 次, 萃取物浓缩得提取物, 备用 ; 0011 3) 取步骤 2) 中的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 用有机溶剂进行洗脱, 收集洗脱液, 洗 脱液经薄层层析检测 ; 0012 所述机溶剂为 100 0-0 100 梯度的石油醚 - 乙酸乙酯或石油醚 - 丙酮 ; 0013 4)将步骤3)中以0-10100梯度洗脱下的组分进行凝胶柱并薄层层析分离纯化 得结构式 (I) 目标化合物。。

9、 0014 步骤 1) 中的有机溶液可为氯仿、 丙酮、 乙酸乙酯、 乙醇或甲醇中一种或几种。 0015 所述步骤4)中硅胶层析所用的洗脱液可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或石油醚-丙酮 ; 所 述步骤 4) 所述薄层层析分离纯化时, 展开剂为乙酸乙酯, Rf 为 0.45-0.5 的组分, 即为纯化 后的结构式 (I)R 为 OH 的目标化合物 ; 展开剂为乙酸乙酯, Rf 为 0.65-0.7 的组分, 即为纯 化后的结构式 (I)R 为 OAc 的目标化合物。 0016 所述化合物可作杀虫剂的药物。 说 明 书 CN 101921280 B 3 2/4 页 4 0017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 001。

10、8 本发明涉及的海洋红藻齐腾凹顶藻 (Laurencia saitoi) 属于红藻门、 松节藻科、 凹顶藻属海藻, 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的中国、 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区, 一般生长在潮间 带的岩石上。本发明通过海洋红藻齐腾凹顶藻经提取、 分离获得的聚醚类天然化合物属于 小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 容易制备获得, 经实验表明它们在 10 微克 / 毫升时对卤虫的致死 率均为 100, 具有显著的杀虫活性, 可作为杀虫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 0019 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20 实施例 1 0021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0022 1) 将采集新鲜的齐腾凹顶藻 (La。

11、urencia saitoi) 经海水清洗, 除去表面附着的 沙砾及杂藻, 阴凉处凉干备用。取凉干后的样品 70 克, 粉碎到 60-80 目后用约 300 毫升氯 仿 - 甲醇 ( 体积比为 2 1) 在常温下提取三次, 每次 48 时, 合并提取液, 在温度 40左右 减压浓缩获得粗提物。 0023 2)取步骤1)中所得粗提物的10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1)的粗提物中, 而后用水体 积 1 倍的乙酸乙酯萃取 3 次, 萃取物浓缩得提取物, 备用 ; 0024 3) 将浓缩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 (1.1 克 ) 进行硅胶柱 (200-300 目 ) 层析, 用石 油醚 - 乙酸乙酯以 100 0、。

12、 100 1、 30 1、 10 1、 4 1 到 0 100 的梯度进行洗 脱, 分别收集洗脱液, 洗脱液用薄层层析 (TLC) 检测, 根据 Rf 值来判断、 合并相同或类似 部分, 薄层层析 (TLC) 检测时用茴香醛 - 硫酸作为显色剂, 展开剂为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0 0-0 100), 获得六个组分 (I-VI)。 0025 4) 将组分 VI, Rf 0.2-0.9( 乙酸乙酯为展开剂 ), 即以纯乙酸乙酯洗脱下的组分 再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 TLC 检测, 收集 Rf 为 0.45-0.5 的组分且显黄色斑点的组分, 并通 过薄层 ( 展开剂为氯仿 - 乙酸乙酯 4 3。

13、) 层析分离, 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 (I)R 为 OH 的目 标化合物为 8.5 毫克, Rf 为 0.65-0.7 的组分, 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 (I)R 为 OAc 的目标化 合物 31.7 毫克, 经 TLC 检测, 均呈单个、 均匀黄色斑点, 确定为纯化合物。 0026 经 波 谱 分 析,其 结 构 鉴 定 为 如 (I) 所 示, R 分 别 为 OH(thyrsiferol) 或 OAc(thyrsiferyl 23-acetate)。 0027 0028 R 为 OH 或 OAc 时的理化性质 : 0029 结构式 (I)R 为 OH 的目标化合物 : 无色晶体, 核磁共振氢谱。

14、数据 : 1.09(s), 1.12(s), 1.15(s), 1.18(s), 1.19(s), 1.21(s), 1.26(s), 1.39(s), 3.04(dd, 11.5, 2.1Hz), 3.45(brd, 9.7), 3.57(dd, 11.0, 7.2Hz), 3.70(dd, 12.8, 2.5Hz), 3.75(dd, 9.8, 6.2Hz), 3.89(dd, 12.3, 4.0Hz)ppm ;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数 据 : 31.0(q), 75.0(s), 59.0(d), 28.3(t), 说 明 书 CN 101921280 B 4 3/4 页 5 37.0。

15、(t), 74.4(s), 86.6(d), 23.0(t), 38.6(t), 72.0(s), 76.4(d), 21.2(t), 20.7(t), 76.1(d), 73.3(s), 33.6(t), 25.5(t), 77.7(d), 86.1(s), 32.5(t), 26.6(t), 87.5(d), 70.5(s), 24.0(q), 23.7(q), 20.1(q), 21.4(q), 22.9(q), 23.4(q), 27.6(q)ppm。 0030 结构式 (I)R 为 OAc 的目标化合物 : 无色晶体, 核磁共振氢谱数据 : 1.08(s), 1.15(s), 1.1。

16、7(s), 1.18(s), 1.26(s), 1.38(s), 1.43(s), 1.47(s), 1.98(s), 3.03(dd, 11.5, 2.5Hz), 3.44(dd, 10.1, 1.76Hz), 3.56(dd, 11.0, 7.2Hz), 3.69(dd, 12.8, 2.8Hz), 3.88(dd, 12.3, 4.1Hz), 4.00(dd, 9.7, 6.1Hz)ppm ; 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 31.0(q), 75.0(s), 58.9(d), 28.2(t), 37.0(t), 74.4(s), 86.5(d), 23.0(t), 38.5(t), 71.9(s。

17、), 76.3(d), 21.2(t), 20.7(t), 76.1(d), 73.2(s), 33.6(t), 25.4(t), 77.5(d), 86.3(s), 31.9(t), 26.8(t), 85.8(d), 82.5(s), 22.1(q), 23.7(q), 20.1(q), 21.4(q), 22.9(q), 23.2(q), 22.4(q), 22.0(q), 170.4(s)ppm。 0031 实施例 2 0032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0033 1) 将采集新鲜的齐腾凹顶藻 (La urencia saitoi) 经海水清洗, 除去表面附着的 沙砾及杂藻, 阴。

18、凉处凉干备用。取凉干后的样品, 粉碎到 60-80 目后用丙酮 - 乙酸乙酯 ( 体 积比为 2 1) 在常温下提取五次, 每次 48 时, 合并提取液, 在温度 40左右减压浓缩获得 粗提物。 0034 2)取步骤1)中所得粗提物的15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1)的粗提物中, 而后用水体 积 1.5 倍的乙酸乙酯萃取 5 次, 萃取物浓缩得提取物, 备用 ; 0035 3)将浓缩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硅胶柱(200-300目)层析, 用石油醚-乙酸乙 酯以 100 0、 100 1、 30 1、 10 1、 4 1 到 0 100 的梯度进行洗脱, 分别收集洗脱 液, 洗脱液用薄层层析(TLC)检。

19、测, 根据Rf值来判断、 合并相同或类似部分, 薄层层析(TLC) 检测时用茴香醛 - 硫酸作为显色剂, 展开剂为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0 0-0 100), 获得 六个组分 (I-VI)。 0036 4) 将组分 VI, Rf 0.2-0.9( 乙酸乙酯为展开剂 ), 即以纯乙酸乙酯洗脱下的组分 再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 TLC 检测, 收集 Rf 为 0.45-0.5 的组分且显黄色斑点的组分, 并通 过薄层 ( 展开剂为氯仿 - 乙酸乙酯 4 3) 层析分离, 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 (I)R 为 OH 的目 标化合物, Rf 为 0.65-0.7 的组分, 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 (I)R。

20、 为 OAc 的目标化合物, 经 TLC 检测, 均呈单个、 均匀黄色斑点, 确定为纯化合物。 0037 实施例 3 0038 海藻聚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0039 1) 将采集新鲜的齐腾凹顶藻 (La urencia saitoi) 经海水清洗, 除去表面附着的 沙砾及杂藻, 阴凉处凉干备用。取凉干后的样品, 粉碎到 60-80 目后用乙醇在常温下提取二 次, 每次 48 时, 合并提取液, 在温度 40左右减压浓缩获得粗提物。 0040 2)取步骤1)中所得粗提物的12倍体积的水加入步骤1)的粗提物中, 而后用水体 积 1.2 倍的乙酸乙酯萃取 2 次, 萃取物浓缩得提取物, 备用 ;。

21、 0041 3)将浓缩后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硅胶柱(200-300目)层析, 用石油醚-乙酸乙 酯以 100 0、 100 1、 30 1、 10 1、 4 1 到 0 100 的梯度进行洗脱, 分别收集洗脱 液, 洗脱液用薄层层析(TLC)检测, 根据Rf值来判断、 合并相同或类似部分, 薄层层析(TLC) 说 明 书 CN 101921280 B 5 4/4 页 6 检测时用茴香醛 - 硫酸作为显色剂, 展开剂为石油醚 - 乙酸乙酯 (100 0-0 100), 获得 六个组分 (I-VI)。 0042 4) 将组分 VI, Rf 0.2-0.9( 乙酸乙酯为展开剂 ), 即以纯乙酸乙酯洗。

22、脱下的组分 再进行凝胶柱层析分离, TLC 检测, 收集 Rf 为 0.45-0.5 的组分且显黄色斑点的组分, 并通 过薄层 ( 展开剂为氯仿 - 乙酸乙酯 4 3) 层析分离, 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 (I)R 为 OH 的目 标化合物, Rf 为 0.65-0.7 的组分, 即得纯化后的结构式 (I)R 为 OAc 的目标化合物, 经 TLC 检测, 均呈单个、 均匀黄色斑点, 确定为纯化合物。 0043 实施例 4 0044 杀虫活性实验 : 0045 卤虫毒性实验可用来评价化合物杀虫活性的强弱, 操作简便, 重现性好。 0046 实验方法 : 0047 卤虫卵的孵化 : 取卤虫卵 100。

23、 毫克置于 500 毫升烧杯中, 加入人工海水 400 毫升, 用一小充气泵缓缓充气, 室温孵化 24 小时, 除去卵壳及未孵化的卵, 卤虫幼虫继续培养 24 小时, 备用。 0048 卤虫生物致死法 : 依照Solis的改良法, 取96孔细胞培养板, 每孔加195微升含10 个左右卤虫幼虫的人工海水液, 制成测试培养板。空白对照组和每个浓度的样品组各设三 个平行孔, 空白对照组加5微升溶剂DMSO, 样品组加5微升上述实施例中的聚醚类化合物待 测样品。测试样品溶解于 DMSO, 浓度为 0.4 毫克 / 毫升。室温培养 24 小时后, 在双目解剖 镜下检测计数卤虫死亡个体数目。 0049 卤虫生物致死活性以校正死亡率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 0050 校正死亡率 ( 对照组存活率 - 处理组存活率 )/ 对照组存活率 100 0051 实验结果 : 上述实施例中的获得的聚醚类化合物在10微克/毫升时对卤虫的致死 率均为 100。 说 明 书 CN 101921280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