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903840 上传时间:2021-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872184.9

申请日:

20180802

公开号:

CN109135664A

公开日:

2019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189/00,C09J11/06,C09J11/04

主分类号:

C09J189/00,C09J11/06,C09J11/04

申请人:

佛山皖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茂龙,刘侠

地址: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江湾路78号405号第4卡

优先权:

CN20181087218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0:1~12:1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1~0.2倍的环氧大豆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08~0.10倍的催化剂,于温度为45~7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60min后,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本发明所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粘结牢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将大豆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1~3:1混合,并加入大豆粉质量3~4倍的水,搅拌反应后,再加入大豆粉质量0.8~1.0倍的尿素溶液,搅拌混合后,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2)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3:1~4:1混合,冷冻干燥后,得大豆粉混合物坯料,将大豆粉混合物坯料于含有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进行反应,得大豆粉混合物,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20:1~40:1混合,并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3~8倍的水,搅拌反应后,得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3)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100~1:110混合,并调节pH至9.8~10.0,得聚烯丙胺溶液,于剧烈搅拌条件下,向聚烯丙胺溶液中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1~2倍的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搅拌反应后,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08~0.10倍的硼氢化钠,继续搅拌反应,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4)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0:1~12:1混合,并加入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搅拌反应后,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5)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0:1~12:1混合,并加入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1~0.2倍的环氧大豆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08~0.10倍的催化剂,搅拌混合后,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200~1:300混合,超声分散后,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0~80倍的三乙烯四胺,搅拌反应后,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10:1~20:1混合,静置,去除上层液,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80中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或氯化镁中任意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是一种环保型胶黏剂,具有原料丰富、反应活性高和操作简单及胶接产品无游离甲醛释放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但是,胶合强度低和耐水性能较差一直是限制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人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研究证实,诸如乙二醛、戊二醛、双氰胺、马来酸酐、多异氰酸酯等官能度≥2的交联剂,都能与大豆蛋白残基反应。此类交联剂通过与残基的交联反应,对大豆蛋白易破坏的次级结构进行补充和增强,从而增加胶黏剂本身的内聚强度,最终改善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耐水性和胶合强度。

有研究者前期在碱降解改性基础上通过交联改性制备了耐水性能较好的大豆蛋白胶黏剂。研究中,碱的作用主要在于破坏蛋白质分子间的氢键,降低胶黏剂的黏度。在实际研发过程中,为了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黏度,使用的碱量通常较高,达固体豆粉量的8%甚至更高。但是,使用碱降解改性的豆胶因碱的长期存在而不断降解,使体系变得不稳定,严重影响豆胶的储存稳定性。在降解的豆蛋白液中加入稳定剂,豆胶中的功能基团得到改善,储存稳定性提高,还能激活与后续交联剂的进一步反应。降解的大豆蛋白,暴露出-NH2、-CONH、-SH等基团,可能与-CH2OH具有极强的亲和力,为大豆蛋白降解液的稳定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其中却加入了甲醛,不环保。并且,目前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普遍存在耐水性不高的问题,所以还需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的大豆蛋白胶黏剂亲水基团较多,导致胶黏剂耐水性不高,且粘结强度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大豆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1~3:1混合,并加入大豆粉质量3~4倍的水,搅拌反应后,再加入大豆粉质量0.8~1.0倍的尿素溶液,搅拌混合后,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

(2)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3:1~4:1混合,冷冻干燥后,得大豆粉混合物坯料,将大豆粉混合物坯料于含有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进行反应,得大豆粉混合物,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20:1~40:1混合,并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3~8倍的水,搅拌反应后,得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

(3)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100~1:110混合,并调节pH至9.8~10.0,得聚烯丙胺溶液,于剧烈搅拌条件下,向聚烯丙胺溶液中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1~2倍的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搅拌反应后,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08~0.10倍的硼氢化钠,继续搅拌反应,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

(4)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0:1~12:1混合,并加入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搅拌反应后,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

(5)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0:1~12:1混合,并加入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1~0.2倍的环氧大豆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08~0.10倍的催化剂,搅拌混合后,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

步骤(1)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步骤(4)所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200~1:300混合,超声分散后,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0~80倍的三乙烯四胺,搅拌反应后,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10:1~20:1混合,静置,去除上层液,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

步骤(5)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80中任意一种。

步骤(5)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或氯化镁中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制备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时加入葡萄糖,聚烯丙胺和氨基化氧化石墨烯,首先,加入的葡萄糖可使大豆蛋白糖基化,从而可使大豆蛋白在后续处理中接枝聚烯丙胺,进而在后续处理中,可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进而使产品的粘结强度提高,其次,加入的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可在加入的水溶性碳二亚胺的作用下与葡萄糖及蛋白质表面的羟基进行反应,进而使产品的交联程度提高,并且由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具有一定的疏水性,从而使得产品的粘结强度和耐水性提高;

(2)本发明在制备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时加入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分级,产生气体和碳酸钙,一方面,产生的气体可促使大豆蛋白表面接枝的聚烯丙胺进行交联,使产品的粘结强度提高,另一方面,产生的碳酸钙可对产品内部的孔隙进行填充,进而使产品的防水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200~1:300混合于烧杯中,于频率为45~5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30~140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0~80倍的三乙烯四胺,于温度为120~125℃,转速为300~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40~50h后,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10:1~20:1混合,于室温条件下静置12~15h后,去除上层液,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得滤饼,将滤饼用无数乙醇洗涤5~8次后,再用水洗涤5~8次,并将洗涤后的滤饼于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1~2h后,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5~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1~3:1混合于烧瓶中,并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3~4倍的水,于温度为30~40℃,转速为300~4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0~40min后,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0.8~1.0倍的质量分数为10~12%的尿素溶液,于温度为45~55℃,转速为200~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20~30min后,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3:1~4:1混合,于温度为45~55℃,转速为400~500r/min的条件下,搅加入含有40℃的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于温度为55~60℃的条件下反应5~8h后,得大豆粉混合物,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20:1~40:1混合,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3~8倍的水,于温度为30~40℃,转速为250~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0~12h后,得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100~1:110混合,于温度为30~3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60min后,用质量分数为10~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聚烯丙胺与水混合物的pH至9.8~10.0,得聚烯丙胺溶液,于转速为800~1000r/min的条件下,向聚烯丙胺溶液中以5~12mL/min的速率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1~2倍的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于温度为25~38℃,转速为300~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3h后,再向聚烯丙胺溶液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08~0.10倍的硼氢化钠,继续于温度为30~4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0~12h后,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0:1~12: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于温度为45~55℃,转速为28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后,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0:1~12:1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1~0.2倍的环氧大豆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08~0.10倍的催化剂,于温度为45~7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60min后,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80中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或氯化镁中任意一种。

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300混合于烧杯中,于频率为5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40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80倍的三乙烯四胺,于温度125℃,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0h后,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20:1混合,于室温条件下静置15h后,去除上层液,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得滤饼,将滤饼用无数乙醇洗涤8次后,再用水洗涤8次,并将洗涤后的滤饼于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2h后,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1混合于烧瓶中,并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4倍的水,于温度为40℃,转速为4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40min后,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12%的尿素溶液,于温度为5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后,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4:1混合,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搅加入含有40℃的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8h后,得大豆粉混合物,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40:1混合,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于温度为4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2h后,得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110混合,于温度为3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聚烯丙胺与水混合物的pH至10.0,得聚烯丙胺溶液,于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向聚烯丙胺溶液中以12mL/min的速率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2倍的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于温度为38℃,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h后,再向聚烯丙胺溶液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10倍的硼氢化钠,继续于温度为4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后,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2: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于温度为5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h后,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2:1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2倍的环氧大豆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10倍的催化剂,于温度为7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

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1混合于烧瓶中,并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4倍的水,于温度为40℃,转速为4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40min后,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12%的尿素溶液,于温度为5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后,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4:1混合,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搅加入含有40℃的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8h后,得大豆粉混合物,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40:1混合,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于温度为4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2h后,得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110混合,于温度为3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聚烯丙胺与水混合物的pH至10.0,得聚烯丙胺溶液,于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向聚烯丙胺溶液中以12mL/min的速率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2倍的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于温度为38℃,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h后,再向聚烯丙胺溶液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10倍的硼氢化钠,继续于温度为4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后,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2:1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0.2倍的环氧大豆油,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0.10倍的催化剂,于温度为7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

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300混合于烧杯中,于频率为5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40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80倍的三乙烯四胺,于温度125℃,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0h后,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20:1混合,于室温条件下静置15h后,去除上层液,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得滤饼,将滤饼用无数乙醇洗涤8次后,再用水洗涤8次,并将洗涤后的滤饼于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2h后,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1混合于烧瓶中,并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4倍的水,于温度为40℃,转速为4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40min后,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12%的尿素溶液,于温度为5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后,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4:1混合,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搅加入含有40℃的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8h后,得大豆粉混合物,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40:1混合,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于温度为4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2h后,得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将预改性大豆蛋白混合物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2: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预改性大豆蛋白混合物质量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于温度为5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h后,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2:1混合于搅拌机中,并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2倍的环氧大豆油,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10倍的催化剂,于温度为7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

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300混合于烧杯中,于频率为55kHz的条件下,超声分散140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80倍的三乙烯四胺,于温度125℃,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0h后,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20:1混合,于室温条件下静置15h后,去除上层液,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得滤饼,将滤饼用无数乙醇洗涤8次后,再用水洗涤8次,并将洗涤后的滤饼于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2h后,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1混合于烧瓶中,并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4倍的水,于温度为40℃,转速为4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40min后,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12%的尿素溶液,于温度为5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min后,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4:1混合,于温度为55℃,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搅加入含有40℃的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8h后,得大豆粉混合物,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40:1混合,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于温度为40℃,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12h后,得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110混合,于温度为3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聚烯丙胺与水混合物的pH至10.0,得聚烯丙胺溶液,于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向聚烯丙胺溶液中以12mL/min的速率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2倍的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于温度为38℃,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3h后,再向聚烯丙胺溶液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10倍的硼氢化钠,继续于温度为4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2h后,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2: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于温度为5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2h后,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2:1混合于搅拌机中,于温度为7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min后,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对比例:上海某胶黏剂公司生产的大豆蛋白胶黏剂。

将实例1至4所得大豆蛋白胶黏剂和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实验板材为刨花板,尺寸规格为250mm×250mm×10mm,以喷胶方式施胶,施胶量10%(胶固体含量占绝干刨花)。采用三段式热压工艺曲线,热压压力1.6MPa,热压温度为180℃,热压时间为9min。制备好的板材经表面砂光处理后,测量其干状内胶合强度、2h吸水厚度膨胀率。测量方法参见GB/T17657。

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大豆蛋白胶黏剂具体检测结果

检测内容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实例4 对比例 内结合强度/MPa 0.80 0.47 0.55 0.35 0.12 2h吸水厚度膨胀率/% 7.53 10.09 11.75 10.24 18.29

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粘结牢度。

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72184.9 (22)申请日 2018.08.02 (71)申请人 佛山皖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 道江湾路78号405号第4卡 (72)发明人 刘茂龙刘侠 (51)Int.Cl. C09J 189/00(2006.01) C09J 11/06(2006.01) C09J 1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 的制备方法, 属于。

2、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将改性 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0: 112: 1混合于搅拌机中, 并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大豆 蛋白胶黏剂0.10.2倍的环氧大豆油, 改性大豆 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 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080.10倍的催化剂, 于温 度为4575, 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3060min后, 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 剂。 本发明所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具有良好 的耐水性和粘结牢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9135664 A 2019.01.04 CN 109135664 A 1.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

3、其特征在于, 具体制备步骤为: (1) 将大豆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 13: 1混合, 并加入大豆粉质量34倍的水, 搅拌反应后, 再加入大豆粉质量0.81.0倍的尿素溶液, 搅拌混合后, 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 物; (2) 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3: 14: 1混合, 冷冻干燥后, 得大豆粉混 合物坯料, 将大豆粉混合物坯料于含有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进行反应, 得大豆粉混 合物, 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20: 140: 1混合, 并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38 倍的水, 搅拌反应后, 得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 (3) 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 1001: 110混合。

4、, 并调节pH至9.810.0, 得聚烯丙胺 溶液, 于剧烈搅拌条件下, 向聚烯丙胺溶液中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12倍的预改性大豆 粉混合物, 搅拌反应后, 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080.10倍的硼氢化钠, 继续搅拌反应, 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 (4) 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0: 112: 1混合, 并加入 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 搅拌反应后, 得改性大豆蛋白 胶黏剂; (5) 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0: 112: 1混合, 并加入改性大豆蛋 白胶黏剂0.10.2倍的环氧大豆油,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

5、.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080.10倍的催化剂, 搅拌混合后, 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所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 2001: 300混合, 超声分散后, 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080倍的三乙烯四胺, 搅拌反应后, 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 10: 120: 1混合,。

6、 静置, 去除上层液,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 合物过滤, 洗涤, 干燥,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80中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5) 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或氯化镁中任意一种。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9135664 A 2 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属于高分子材。

7、料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是一种环保型胶黏剂, 具有原料丰富、 反应活性高和操作简单 及胶接产品无游离甲醛释放等特点,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但是, 胶合强度低和耐水 性能较差一直是限制大豆蛋白基胶黏剂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此人们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其进 行改性。 研究证实, 诸如乙二醛、 戊二醛、 双氰胺、 马来酸酐、 多异氰酸酯等官能度2的交联 剂, 都能与大豆蛋白残基反应。 此类交联剂通过与残基的交联反应, 对大豆蛋白易破坏的次 级结构进行补充和增强, 从而增加胶黏剂本身的内聚强度, 最终改善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耐 水性和胶合强度。 0003 有研究者前期在碱降解改。

8、性基础上通过交联改性制备了耐水性能较好的大豆蛋 白胶黏剂。 研究中, 碱的作用主要在于破坏蛋白质分子间的氢键, 降低胶黏剂的黏度。 在实 际研发过程中, 为了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黏度, 使用的碱量通常较高, 达固体豆粉量的8%甚 至更高。 但是, 使用碱降解改性的豆胶因碱的长期存在而不断降解, 使体系变得不稳定, 严 重影响豆胶的储存稳定性。 在降解的豆蛋白液中加入稳定剂, 豆胶中的功能基团得到改善, 储存稳定性提高, 还能激活与后续交联剂的进一步反应。 降解的大豆蛋白, 暴露出NH2、 CONH、 SH等基团, 可能与CH2OH具有极强的亲和力, 为大豆蛋白降解液的稳定提供了理 论基础。 但是。

9、其中却加入了甲醛, 不环保。 并且, 目前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普遍存在耐水性 不高的问题, 所以还需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针对传统的大豆蛋白胶黏剂亲水基团较多, 导致 胶黏剂耐水性不高, 且粘结强度无法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 剂的制备方法。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具体制备步骤为: (1) 将大豆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 13: 1混合, 并加入大豆粉质量34倍的水, 搅拌反应后, 再加入大豆粉质量0.81.0倍的尿素溶液, 搅拌。

10、混合后, 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 物; (2) 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3: 14: 1混合, 冷冻干燥后, 得大豆粉混 合物坯料, 将大豆粉混合物坯料于含有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进行反应, 得大豆粉混 合物, 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20: 140: 1混合, 并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38 倍的水, 搅拌反应后, 得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 (3) 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 1001: 110混合, 并调节pH至9.810.0, 得聚烯丙胺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9135664 A 3 溶液, 于剧烈搅拌条件下, 向聚烯丙胺溶液中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12倍的预改性大豆。

11、 粉混合物, 搅拌反应后, 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080.10倍的硼氢化钠, 继续搅拌反应, 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 (4) 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0: 112: 1混合, 并加入 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 搅拌反应后, 得改性大豆蛋白 胶黏剂; (5) 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0: 112: 1混合, 并加入改性大豆蛋 白胶黏剂0.10.2倍的环氧大豆油,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080.10倍的催化剂, 搅拌混合后, 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 0006 步骤 (。

12、1) 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0007 步骤 (4) 所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 按质量比1: 2001: 300混合, 超声分散后, 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080倍的三乙烯四胺, 搅 拌反应后, 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 按质量比10: 120: 1混合, 静置, 去除上层液,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氨基化氧化 石墨烯混合物过滤, 洗涤, 干燥,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 0008 步骤 (5)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80中任意 一种。 0009 步骤 (5) 所述催。

13、化剂为氯化锌或氯化镁中任意一种。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发明在制备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时加入葡萄糖, 聚烯丙胺和氨基化氧化石墨 烯, 首先, 加入的葡萄糖可使大豆蛋白糖基化, 从而可使大豆蛋白在后续处理中接枝聚烯丙 胺, 进而在后续处理中, 可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交联反应, 进而使产品的粘结强度提 高, 其次, 加入的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可在加入的水溶性碳二亚胺的作用下与葡萄糖及蛋白 质表面的羟基进行反应, 进而使产品的交联程度提高, 并且由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具有一 定的疏水性, 从而使得产品的粘结强度和耐水性提高; (2) 本发明在制备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时加入碳酸氢钙, 。

14、碳酸氢钙可在产品制备过 程中分级, 产生气体和碳酸钙, 一方面, 产生的气体可促使大豆蛋白表面接枝的聚烯丙胺进 行交联, 使产品的粘结强度提高, 另一方面, 产生的碳酸钙可对产品内部的孔隙进行填充, 进而使产品的防水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 2001: 300混合于烧杯中, 于频率 为4555kHz的条件下, 超声分散130140min后, 向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2080倍 的三乙烯四胺, 于温度为120125, 转速为30038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4050h 后, 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

15、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 比10: 120: 1混合, 于室温条件下静置1215h后, 去除上层液,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 物, 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 得滤饼, 将滤饼用无数乙醇洗涤58次后, 再用水洗 涤58次, 并将洗涤后的滤饼于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12h后,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 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5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 13: 1混合于烧瓶中, 并向烧瓶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9135664 A 4 中加入大豆粉质量34倍的水, 于温度为3040, 转速为3004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 反应3040min后, 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0.81。

16、.0倍的质量分数为1012%的尿素溶 液, 于温度为4555, 转速为2003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2030min后, 得预处理 大豆粉混合物; 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3: 14: 1混合, 于温度为4555 , 转速为400500r/min的条件下, 搅加入含有40的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 于温 度为5560的条件下反应58h后, 得大豆粉混合物, 将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 20: 140: 1混合, 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豆粉混合物质量38倍的 水, 于温度为3040, 转速为2503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1012h后, 得。

17、预改性大 豆粉混合物; 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 1001: 110混合, 于温度为3035, 转速为300 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3060min后, 用质量分数为10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聚烯丙胺与水混合物的pH至9.810.0, 得聚烯丙胺溶液, 于转速为8001000r/min的条件 下, 向聚烯丙胺溶液中以512mL/min的速率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12倍的预改性大豆 粉混合物, 于温度为2538, 转速为3005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23h后, 再向聚 烯丙胺溶液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080.10倍的硼氢化钠, 继续于温度为3045, 转 速为300。

18、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1012h后, 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 将预处理大 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0: 112: 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 并向三口烧瓶 中加入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 于温度为4555, 转 速为280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12h后, 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 将改性大豆蛋白 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0: 112: 1混合于搅拌机中, 并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大豆蛋白 胶黏剂0.10.2倍的环氧大豆油,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1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 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080.10倍的催化剂, 于温。

19、度为4575, 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 件下, 搅拌混合3060min后, 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 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所述表 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吐温-80中任意一种。 所述催化剂为氯化 锌或氯化镁中任意一种。 0012 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 300混合于烧杯中, 于频率为55kHz 的条件下, 超声分散140min后, 向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80倍的三乙烯四胺, 于温度 125, 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50h后, 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 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20。

20、: 1混合, 于室温条件下静置15h后, 去除 上层液,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 得滤饼, 将滤饼用 无数乙醇洗涤8次后, 再用水洗涤8次, 并将洗涤后的滤饼于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2h后,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 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 1混合于烧瓶 中, 并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4倍的水, 于温度为40, 转速为4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 应40min后, 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12%的尿素溶液, 于温度为55 , 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30min后, 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 。

21、将预处理大豆粉 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4: 1混合, 于温度为55, 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 搅加入含有 40的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 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8h后, 得大豆粉混合物, 将 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40: 1混合, 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 豆粉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 于温度为40, 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12h后, 得预 改性大豆粉混合物; 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 110混合, 于温度为35, 转速为400r/min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9135664 A 5 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60min后, 用质量分。

22、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聚烯丙胺与水混合物 的pH至10.0, 得聚烯丙胺溶液, 于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 向聚烯丙胺溶液中以12mL/ min的速率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2倍的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 于温度为38, 转速为500r/ 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3h后, 再向聚烯丙胺溶液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10倍的硼氢化 钠, 继续于温度为45, 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12h后, 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 剂; 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2: 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 并向 三口烧瓶中加入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 于。

23、温度为55, 转速 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2h后, 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 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 酸氢钙按质量比12: 1混合于搅拌机中, 并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2倍的环 氧大豆油,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0.10倍的 催化剂, 于温度为75, 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60min后, 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 黏剂。 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所述催化剂为氯化 锌。 0013 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 1混合于烧瓶中, 并向烧瓶 中加入大豆粉质。

24、量4倍的水, 于温度为40, 转速为4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40min后, 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12%的尿素溶液, 于温度为55, 转速为 3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30min后, 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 将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与 葡萄糖按质量比4: 1混合, 于温度为55, 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 搅加入含有40的饱 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 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8h后, 得大豆粉混合物, 将大豆粉混 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40: 1混合, 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豆粉混合 物质量8倍的水, 于温度为40, 转速为350。

25、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12h后, 得预改性大豆 粉混合物; 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 110混合, 于温度为35, 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60min后, 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聚烯丙胺与水混合物的pH至 10.0, 得聚烯丙胺溶液, 于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 向聚烯丙胺溶液中以12mL/min的速 率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2倍的预改性大豆粉混合物, 于温度为38, 转速为500r/min的条 件下, 搅拌反应3h后, 再向聚烯丙胺溶液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10倍的硼氢化钠, 继续于 温度为45, 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

26、12h后, 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 将预处 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2: 1混合于搅拌机中, 并向搅拌机中加入预处理大 豆蛋白胶黏剂0.2倍的环氧大豆油, 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预处 理大豆蛋白胶黏剂0.10倍的催化剂, 于温度为75, 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 60min后, 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 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 基苯磺酸钠。 所述催化剂为氯化锌。 0014 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 300混合于烧杯中, 于频率为55kHz 的条件下, 超声分散140min后, 向烧杯中加入氧。

27、化石墨烯质量80倍的三乙烯四胺, 于温度 125, 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50h后, 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 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20: 1混合, 于室温条件下静置15h后, 去除 上层液,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 得滤饼, 将滤饼用 无数乙醇洗涤8次后, 再用水洗涤8次, 并将洗涤后的滤饼于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2h后,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 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 1混合于烧瓶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9135664 A 6 中, 并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4倍。

28、的水, 于温度为40, 转速为4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 应40min后, 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12%的尿素溶液, 于温度为55 , 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30min后, 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 将预处理大豆粉 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4: 1混合, 于温度为55, 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 搅加入含有 40的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 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8h后, 得大豆粉混合物, 将 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40: 1混合, 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 豆粉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 于温度为40, 转速为350r/。

29、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12h后, 得预 改性大豆粉混合物; 将预改性大豆蛋白混合物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2: 1混合于三 口烧瓶中, 并向三口烧瓶中加入预改性大豆蛋白混合物质量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 于温 度为55, 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2h后, 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 将改性大豆 蛋白胶黏剂与碳酸氢钙按质量比12: 1混合于搅拌机中, 并向搅拌机中加入改性大豆蛋白胶 黏剂0.2倍的环氧大豆油, 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表面活性剂和改性大豆蛋白胶 黏剂0.10倍的催化剂, 于温度为75, 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60min后, 得防。

30、水 型大豆蛋白胶黏剂。 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所述 催化剂为氯化锌。 0015 将氧化石墨烯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 300混合于烧杯中, 于频率为55kHz 的条件下, 超声分散140min后, 向烧杯中加入氧化石墨烯质量80倍的三乙烯四胺, 于温度 125, 转速为38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50h后, 得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 预处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与乙醇按质量比20: 1混合, 于室温条件下静置15h后, 去除 上层液,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 将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混合物过滤, 得滤饼, 将滤饼用 无数乙醇洗。

31、涤8次后, 再用水洗涤8次, 并将洗涤后的滤饼于温度为70的条件下干燥2h后, 得氨基化氧化石墨烯; 将大豆粉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3: 1混合于烧瓶 中, 并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4倍的水, 于温度为40, 转速为4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 应40min后, 再向烧瓶中加入大豆粉质量1.0倍的质量分数为12%的尿素溶液, 于温度为55 , 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30min后, 得预处理大豆粉混合物; 将预处理大豆粉 混合物与葡萄糖按质量比4: 1混合, 于温度为55, 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 搅加入含有 40的饱和溴化钾溶液的干燥器内,。

32、 于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8h后, 得大豆粉混合物, 将 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按质量比40: 1混合, 并向大豆粉混合物与碘酸钾的混合物中加入大 豆粉混合物质量8倍的水, 于温度为40, 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12h后, 得预 改性大豆粉混合物; 将聚烯丙胺与水按质量比1: 110混合, 于温度为35, 转速为400r/min 的条件下, 搅拌混合60min后, 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聚烯丙胺与水混合物 的pH至10.0, 得聚烯丙胺溶液, 于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 向聚烯丙胺溶液中以12mL/ min的速率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2倍的预改性大豆粉混。

33、合物, 于温度为38, 转速为500r/ 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3h后, 再向聚烯丙胺溶液加入聚烯丙胺溶液质量0.10倍的硼氢化 钠, 继续于温度为45, 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12h后, 得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 剂; 将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与氨基化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2: 1混合于三口烧瓶中, 并向 三口烧瓶中加入预处理大豆蛋白胶黏剂质量0.2倍的水溶性碳二亚胺, 于温度为55, 转速 为400r/min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2h后, 得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 将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与碳 酸氢钙按质量比12: 1混合于搅拌机中, 于温度为75, 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

34、, 搅拌混合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9135664 A 7 60min后, 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 所述大豆粉为脱脂大豆粉。 0016 对比例: 上海某胶黏剂公司生产的大豆蛋白胶黏剂。 0017 将实例1至4所得大豆蛋白胶黏剂和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 具体检测方法如 下: 实验板材为刨花板, 尺寸规格为250mm250mm10mm, 以喷胶方式施胶, 施胶量10% (胶 固体含量占绝干刨花) 。 采用三段式热压工艺曲线, 热压压力1.6MPa, 热压温度为180, 热 压时间为9min。 制备好的板材经表面砂光处理后, 测量其干状内胶合强度、 2h吸水厚度膨胀 率。 测量方法参见GB/T17657。 0018 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大豆蛋白胶黏剂具体检测结果 检测内容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对比例 内结合强度/MPa0.800.470.550.350.12 2h吸水厚度膨胀率/%7.5310.0911.7510.2418.29 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 本发明所得防水型大豆蛋白胶黏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粘结牢 度。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9135664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