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896000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70314.1

申请日:

20151202

公开号:

CN105418608B

公开日:

2017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D471/04,A61P35/00

主分类号:

C07D471/04,A61P35/00

申请人:

广西中医药大学

发明人:

霍丽妮,陈睿,李培源,苏炜,钟伟鹏,覃方玲

地址:

5302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五合大道13号

优先权:

CN20151087031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靳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结构式为在苯并[b]‑[1,10]邻菲咯啉环的7‑位上连接活性基团酰胺基硫脲结构,合成新型吖啶衍生物,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活性,能够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中。

权利要求书

1.一种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其特征在于,所述吖啶衍生物的结构式为: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按照重量份在容器中加入20-30份邻溴苯甲酸和30-40份8-氨基喹啉作为原料,6-8份碳酸钾和0.2-0.4份铜粉为催化剂,继而加入20-50mL正戊醇或异戊醇作为溶剂,加热至130-150℃回流1.5-3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溶剂,然后向固体残留物中加入水继续继续反应15-30分钟,反应温度控制在70-90℃,过滤,将滤液调节pH,抽滤,得到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步骤二,将得到的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与7-7.5mL纯三氯氧磷混合,油浴加热,反应1-3小时,制得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步骤三,在容器中加入0.2-0.4份所述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和25-35mL丙酮,回流溶解后加入0.275份硫氰化钠和0.0075份四丁基溴化铵,继续回流反应2-4小时,至有黄色固体粉末析出,抽滤,水洗得到化合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酯;步骤四,在容器中加入0.2-0.3份将化合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酯和20-40mL乙腈,然后加入异烟肼,回流反应1-3小时,反应过程中有大量黄色粉末固体析出,抽滤洗涤后即得目标产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合成路线制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将滤液调节pH,向滤液中加入浓盐酸调节pH至1.5-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与三氯氧磷关环时,10-15min内油浴加热至85-90℃;当发生剧烈反应时,立即撤去热浴;若反应过于猛烈,可用冷水冷却烧瓶,待沸腾趋缓,油浴温度升高至135~140℃,反应1-3小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物倒入重量比为1:1-2:1-2的浓氨水、碎冰和氯仿的混合物中,固体物溶解,分离出氯仿层,水层继续用氯仿萃取2-3次,合并氯仿提取液,干燥10-24小时,过滤,蒸除溶剂,即得到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 6.一种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吖啶是一类受到广泛关注的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因其结构为大环共轭体系,具刚性平面结构,可作为DNA等大分子的嵌入体,在抗肿瘤、抗病毒、抗疟疾、抗菌、生物荧光探针和治疗艾滋病等方面均表现出很强的生理活性,人们已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或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大量的吖啶类化合物,研究了它们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理。为了改进它对DNA的亲和性能、多种酶的抑制性能和细胞毒性等,对其结构改造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改进,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在苯并[b]-[1,10]邻菲咯啉环的7-位上连接活性基团酰胺基硫脲结构,合成新型吖啶衍生物,该衍生物目前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在苯并[b]-[1,10]邻菲咯啉环的7-位上连接活性基团酰胺基硫脲结构,合成新型吖啶衍生物,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活性,能够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制备具有抗肿瘤活性药物的方法,对其结构改造改进了抗肿瘤活性药物对DNA的亲和性能、多种酶的一致性能和细胞毒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 胺基硫脲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一种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其结构式为:

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分子式为C23H16N6OS,相对分子量为424.48,理化性质为:黄色粉末,m.p.175-181℃;1H NMR(DMSO-d6,400M Hz),δ:12.89(br,s,1H,-NH),12.41(br,s,1H,-NH),11.07(br,s,1H,-NH),10.99(s,1H,ArH),10.22(d,1H,J=9.0,ArH),9.09(d,1H,J=8.5,ArH),8.82(s,1H,ArH),8.64(d,2H,J=7.2,ArH),8.47(d,1H,J=7.2,ArH),8.24-8.36(m,2H,ArH),7.86-7.96(m,2H,ArH),7.83(d,1H,J=7.2,ArH),7.77(d,1H,J=7.2,ArH),7.66-7.74(m,2H,ArH);13C NMR(DMSO-d6,100MHz),δ189.70,170.21,150.34,149.89,145.21,134.38,133.78,133.42,132.18,131.29,130.55,130.21,129.67,129.27,128.54,127.64,126.79,124.35,123.78。

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合成路线制得:

优选的是,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按照重量份在容器中加入20-30份邻溴苯甲酸和30-40份8-氨基喹啉作为原料,6-8份碳酸钾和0.2-0.4份铜粉为催化剂,加入20-50mL正戊醇或异戊醇作为溶剂,加热至130-150℃回流1.5-3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溶剂,然后向固体残留物中加入水继续继续反应15-30分钟,反应温度控制在70-90℃,过滤,将滤液调节pH,抽滤,得到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

步骤二,将得到的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与7-7.5mL纯三氯氧磷混合,油浴加热,反应1-3小时,制得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

步骤三,在容器中加入0.2-0.4份所述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和25-35mL丙酮,回流溶解后加入0.275份硫氰化钠和0.0075份四丁基溴化铵,继续回流反应2-4小时,至有黄色固体粉末析出,抽滤,水洗得到化合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酯;

步骤四,在容器中加入0.2-0.3份将化合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酯和20-40mL乙腈溶液,然后加入异烟肼,回流反应1-3小时,反应过程中有大量黄色粉末固体析出,抽滤洗涤后即得目标产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

优选的是,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一中将滤液调节pH,向滤液中加入浓盐酸调节pH至1.5-2.5。

优选的是,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二中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与三氯氧磷关环时,10-15min内油浴加热至85-90℃;当发生剧烈反应时,立即撤去热浴;若反应过于猛烈,可用冷水冷却烧瓶,待沸腾趋缓,油浴温度升高至135~140℃,反应1-3小时。

优选的是,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二中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物倒入重量比为1∶1-2∶1-2的浓氨水、碎冰和氯仿的混合物中,固体物溶解,分离出氯仿层,水层继续用氯仿萃取2-3次,合并氯仿提取液,干燥10-24小时,过滤,蒸除溶剂,即得到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

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苯并[b]-[1,10]邻菲咯啉环的7-位上连接活性基团酰胺基硫脲结构,合成新型吖啶衍生物,改进了吖啶衍生物对DNA的亲和性、多种酶的抑制性能和细胞毒性,为吖啶型抗肿瘤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

步骤一,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26g邻溴苯甲酸、34g(34mmoL)8-氨基喹啉、7.5g(36.2mmoL)碳酸钾和0.3g(4.7mmoL)铜粉,再加入30mL异戊醇作为溶剂,加热至140℃回流搅拌2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溶剂,所得残留物加600mL水,控制温度在80℃反应20min,趁热过滤,洗涤滤饼,合并水层,水层用浓盐酸酸化至pH2,析出大量黑色粉末,抽滤,所得固体用丙酮重结晶,得到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产率36%;

步骤二,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得到的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9moL)及7.2mL纯三氯氧磷,于15min内油浴上将反应物加热至85℃;当发生剧烈反应时,立即撤去热浴;若反应过于猛烈,可用冷水冷却烧瓶,待沸腾趋缓,油浴温度升高至135℃,反应2h。反应结束后,剩余物在冷却 后缓慢倾入充分搅拌的按照重量比为重量比为1∶1∶2的浓氨水、碎冰和氯仿的混合物中,用氯仿和氨水混合物洗涤烧瓶,30min后不再有未溶解的固体物,分离出氯仿层,水层继续用氯仿萃取3次,合并氯仿提取液,无水氯化钙干燥10小时,过滤,蒸除溶剂,得到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产率18%;

步骤三,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3g(1.1mmoL)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及30mL丙酮,回流溶解后加入0.275g NaSCN(3.3mmoL)和0.075g(0.23mmoL)四丁基溴化铵,回流反应3h后,有黄色固体粉末析出,抽滤,水洗涤后得到化合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酯,94%;

步骤四,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0.24g(0.8mmoL)化合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酯和35mL乙腈,后加入1mmoL苯甲酰肼,回流反应2h,反应过程中有大量固体析出,冷却抽滤得金黄色固体即为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产率57.2%,m.p.175-181℃;1HNMR(DMSO-d6,400M Hz),δ:12.89(br,s,1H,-NH),12.41(br,s,1H,-NH),11.07(br,s,1H,-NH),10.99(s,1H,ArH),10.22(d,1H,J=9.0,ArH),9.09(d,1H,J=8.5,ArH),8.82(s,1H,ArH),8.64(d,2H,J=7.2,ArH),8.47(d,1H,J=7.2,ArH),8.24-8.36(m,2H,ArH),7.86-7.96(m,2H,ArH),7.83(d,1H,J=7.2,ArH),7.77(d,1H,J=7.2,ArH),7.66-7.74(m,2H,ArH);13C NMR(DMSO-d6,100MHz),δ189.70,170.21,150.34,149.89,145.21,134.38,133.78,133.42,132.18,131.29,130.55,130.21,129.67,129.27,128.54,127.64,126.79,124.35,123.78;该药物可以制成药学上的常见剂型,包括制成注射剂、片剂、丸剂、胶囊、悬浮剂或乳剂。

实施例2

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

一、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所选细胞株均置于37℃、5%CO2充分湿化条件下的培养箱中,接种于含10%灭活新生牛血清的P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每周更换2~3次培养基,6~7天传代一次,接种时以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通常取传代3~4次,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

二、药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被测样品,加到灭菌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DMSO配成2mM化合物储备液,-20℃冷冻保存。临用前融化后用适量D-hanks稀释成相应浓度应用。实验测定选用的化合物浓度分别为20uM。

三、MTT实验方法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每孔180uL(约4500-5000个细胞)含细胞的培养基接种于96孔培养板,于37℃、5%CO2充分湿化条件下培养24h。待细胞贴壁后,按每孔20uL的量加入样品,每个样品设6个复孔,同时设定相应的空白对照。继续培养48h后,每孔加入10uL MTT试剂(浓度为2mg/mL),继续孵育4h后,吸弃上清液,每孔再加入150uL DMSO,轻微震荡反应5-8min,使结晶颗粒充分溶解。空白对照组调零,用酶标仪以490nm波长测定去除本底光吸收值后的吸光度值(值),用5个浓度梯度做相应细胞株的IC50值,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后取平均值。

表1 7-苯并[c]吖啶苯甲酰胺基硫脲对肿瘤细胞株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

表1

从实施例2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的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经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强的抗肿瘤活性。本发明为研究开发新的吖啶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870314.1 (22)申请日 2015.12.02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4186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3.23 (73)专利权人 广西中医药大学 地址 5302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 区五合大道13号 (72)发明人 霍丽妮陈睿李培源苏炜 钟伟鹏覃方玲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靳浩 (51)Int.Cl. C07D 471/04(2006.。

2、01) A61P 35/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4326979 A,2015.02.04,说明书第 0001、 0006-0010段, 实施例1, 权利要求1、 4. CN 104327050 A,2015.02.04,权利要求1- 3. 审查员 王瑞 (54)发明名称 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 硫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苯并b-1, 10邻菲 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其 结构式为在苯并 b-1, 10邻菲咯啉环的7-位上连接活性基团 酰胺基硫脲结构, 合成新型吖啶衍生物, 具有极 强的抗肿瘤活性, 。

3、能够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 中。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CN 105418608 B 2017.11.14 CN 105418608 B 1.一种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吖啶衍生物 的结构式为: 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 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 按照重量份在容器中加入20-30份邻溴苯甲酸和30-40份8-氨基喹啉作为原 料, 6-8份碳酸钾和0.2-0.4份铜粉为催化剂, 继而加入20-50mL正戊醇或异戊醇作为溶剂, 加热至130-150回流1.5-3小时, 反应结束后, 减压蒸除溶剂, 然后向固体残留物。

4、中加入水 继续继续反应15-30分钟, 反应温度控制在70-90, 过滤, 将滤液调节pH, 抽滤, 得到化合物 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 步骤二, 将得到的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与7-7.5mL纯三氯氧磷混合, 油浴加 热, 反应1-3小时, 制得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 步骤三, 在容器中加入0.2-0.4份所述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和25-35mL 丙酮, 回流溶解后加入0.275份硫氰化钠和0.0075份四丁基溴化铵, 继续回流反应2-4小时, 至有黄色固体粉末析出, 抽滤, 水洗得到化合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酯; 步骤四, 在容器中加。

5、入0.2-0.3份将化合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酯和 20-40mL乙腈, 然后加入异烟肼, 回流反应1-3小时, 反应过程中有大量黄色粉末固体析出, 抽滤洗涤后即得目标产物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合成路线制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一中将滤液调节pH, 向滤液中加入浓盐酸调节pH至1.5-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6、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与三氯氧磷关环时, 10-15min内油浴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5418608 B 2 加热至85-90; 当发生剧烈反应时, 立即撤去热浴; 若反应过于猛烈, 可用冷水冷却烧瓶, 待沸腾趋缓, 油浴温度升高至135140, 反应1-3小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步骤二中反应结束后, 将剩余物倒入重量比为1:1-2:1-2的浓氨水、 碎冰和氯 仿的混合物中, 固体物溶解, 分离出氯仿层, 水层继续用氯仿萃取2-3次, 合并氯仿提取液, 干燥1。

7、0-24小时, 过滤, 蒸除溶剂, 即得到化合物7-氯苯并b-1,10邻菲咯啉。 6.一种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5418608 B 3 7-苯并b-1,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及其制备方法 和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抗肿瘤药物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具有抗肿 瘤活性的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吖啶是一类受到广泛关注的含氮有机杂环化合物, 因其结构为大环共轭体系, 具 刚性平面结构, 可作为DNA等大分子的嵌入体,。

8、 在抗肿瘤、 抗病毒、 抗疟疾、 抗菌、 生物荧光探 针和治疗艾滋病等方面均表现出很强的生理活性, 人们已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或采用化学合 成的方法获得了大量的吖啶类化合物, 研究了它们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理。 为了改进它对 DNA的亲和性能、 多种酶的抑制性能和细胞毒性等, 对其结构改造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改 进, 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在苯并b-1, 10邻菲咯啉环的7-位上连接活性基团酰胺 基硫脲结构, 合成新型吖啶衍生物, 该衍生物目前尚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 在苯并 b-1, 10邻菲咯啉环的7-位上连接活性基团酰。

9、胺基硫脲结构, 合成新型吖啶衍生物, 具 有极强的抗肿瘤活性, 能够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制备中。 000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制备具有抗肿瘤活性药物的方法, 对其结构 改造改进了抗肿瘤活性药物对DNA的亲和性能、 多种酶的一致性能和细胞毒性。 000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 胺基 硫脲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0006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 提供一种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 酰胺基硫脲, 其结构式为: 0007 0008 所述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分子式为C23H16N6OS, 相对分。

10、子 量为424.48, 理化性质为: 黄色粉末, m.p.175-181; 1H NMR(DMSO-d6, 400M Hz), : 12.89 (br, s, 1H, -NH), 12.41(br, s, 1H, -NH), 11.07(br, s, 1H, -NH), 10.99(s, 1H, ArH), 10.22(d, 1H, J9.0, ArH), 9.09(d, 1H, J8.5, ArH), 8.82(s, 1H, ArH), 8.64(d, 2H, J7.2, ArH), 8.47(d, 1H, J7.2, ArH), 8.24-8.36(m, 2H, ArH), 7.86-7.。

11、96(m, 2H, ArH), 7.83(d, 1H, J 7.2, ArH), 7.77(d, 1H, J7.2, ArH), 7.66-7.74(m, 2H, ArH); 13C NMR(DMSO-d6, 100MHz), 说明书 1/4 页 4 CN 105418608 B 4 189.70, 170.21, 150.34, 149.89, 145.21, 134.38, 133.78, 133.42, 132.18, 131.29, 130.55, 130.21, 129.67, 129.27, 128.54, 127.64, 126.79, 124.35, 123.78。 0009 。

12、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由以下合成路线制 得: 0010 0011 优选的是, 所述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具体 步骤为: 0012 步骤一, 按照重量份在容器中加入20-30份邻溴苯甲酸和30-40份8-氨基喹啉作为 原料, 6-8份碳酸钾和0.2-0.4份铜粉为催化剂, 加入20-50mL正戊醇或异戊醇作为溶剂, 加 热至130-150回流1.5-3小时, 反应结束后, 减压蒸除溶剂, 然后向固体残留物中加入水继 续继续反应15-30分钟, 反应温度控制在70-90, 过滤, 将滤液调节pH, 抽滤, 得到化合物N- 。

13、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 0013 步骤二, 将得到的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与7-7.5mL纯三氯氧磷混合, 油浴 加热, 反应1-3小时, 制得化合物7-氯苯并b-1, 10邻菲咯啉; 0014 步骤三, 在容器中加入0.2-0.4份所述化合物7-氯苯并b-1, 10邻菲咯啉和25- 35mL丙酮, 回流溶解后加入0.275份硫氰化钠和0.0075份四丁基溴化铵, 继续回流反应2-4 小时, 至有黄色固体粉末析出, 抽滤, 水洗得到化合物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 酯; 0015 步骤四, 在容器中加入0.2-0.3份将化合物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异硫氰酸 酯和20-4。

14、0mL乙腈溶液, 然后加入异烟肼, 回流反应1-3小时, 反应过程中有大量黄色粉末固 体析出, 抽滤洗涤后即得目标产物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 0016 优选的是, 所述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所述 步骤一中将滤液调节pH, 向滤液中加入浓盐酸调节pH至1.5-2.5。 0017 优选的是, 所述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所述 步骤二中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与三氯氧磷关环时, 10-15min内油浴加热至85-90 ; 当发生剧烈反应时, 立即撤去热浴; 若反应过于猛烈, 可用冷水冷却烧瓶, 待。

15、沸腾趋缓, 油浴温度升高至135140, 反应1-3小时。 0018 优选的是, 所述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方法, 所述 步骤二中反应结束后, 将剩余物倒入重量比为1 1-2 1-2的浓氨水、 碎冰和氯仿的混合物 说明书 2/4 页 5 CN 105418608 B 5 中, 固体物溶解, 分离出氯仿层, 水层继续用氯仿萃取2-3次, 合并氯仿提取液, 干燥10-24小 时, 过滤, 蒸除溶剂, 即得到化合物7-氯苯并b-1, 10邻菲咯啉。 0019 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

16、通过在苯并b-1, 10邻菲咯啉环的7-位上连接活 性基团酰胺基硫脲结构, 合成新型吖啶衍生物, 改进了吖啶衍生物对DNA的亲和性、 多种酶 的抑制性能和细胞毒性, 为吖啶型抗肿瘤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 0022 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的制备 0023 步骤一, 在250mL三颈瓶中, 加入26g邻溴苯甲酸、 34g(34mmoL)8-氨基喹啉、 7.5g (36.2mmoL)碳酸钾和0.3g(4.7mmoL)铜粉, 再加入30mL异戊醇作为溶剂, 加热至140回流 搅拌2h。 反应结束后, 减压蒸除溶剂, 所得残留物加600mL水, 控制。

17、温度在80反应20min, 趁 热过滤, 洗涤滤饼, 合并水层, 水层用浓盐酸酸化至pH2, 析出大量黑色粉末, 抽滤, 所得固体 用丙酮重结晶, 得到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 产率36; 0024 步骤二, 在10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得到的化合物N-喹啉基邻氨基苯甲酸(9moL)及 7.2mL纯三氯氧磷, 于15min内油浴上将反应物加热至85; 当发生剧烈反应时, 立即撤去热 浴; 若反应过于猛烈, 可用冷水冷却烧瓶, 待沸腾趋缓, 油浴温度升高至135, 反应2h。 反应 结束后, 剩余物在冷却 后缓慢倾入充分搅拌的按照重量比为重量比为1 1 2的浓氨水、 碎 冰和氯仿的混合物。

18、中, 用氯仿和氨水混合物洗涤烧瓶, 30min后不再有未溶解的固体物, 分 离出氯仿层, 水层继续用氯仿萃取3次, 合并氯仿提取液, 无水氯化钙干燥10小时, 过滤, 蒸 除溶剂, 得到化合物7-氯苯并b-1, 10邻菲咯啉, 产率18; 0025 步骤三, 在10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0.3g(1.1mmoL)7-氯苯并b-1, 10邻菲咯啉 及30mL丙酮, 回流溶解后加入0.275g NaSCN(3.3mmoL)和0.075g(0.23mmoL)四丁基溴化铵, 回流反应3h后, 有黄色固体粉末析出, 抽滤, 水洗涤后得到化合物7-苯并b-1, 10邻菲咯 啉异硫氰酸酯, 94; 002。

19、6 步骤四, 在10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0.24g(0.8mmoL)化合物7-苯并b-1, 10邻菲 咯啉异硫氰酸酯和35mL乙腈, 后加入1mmoL苯甲酰肼, 回流反应2h, 反应过程中有大量固体 析出, 冷却抽滤得金黄色固体即为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硫脲, 产率 57.2, m.p.175-181; 1HNMR(DMSO-d6, 400M Hz), : 12.89(br, s, 1H, -NH), 12.41(br, s, 1H, -NH), 11.07(br, s, 1H, -NH), 10.99(s, 1H, ArH), 10.22(d, 1H, J9.0, A。

20、rH), 9.09(d, 1H, J 8.5, ArH), 8.82(s, 1H, ArH), 8.64(d, 2H, J7.2, ArH), 8.47(d, 1H, J7.2, ArH), 8.24- 8.36(m, 2H, ArH), 7.86-7.96(m, 2H, ArH), 7.83(d, 1H, J7.2, ArH), 7.77(d, 1H, J7.2, ArH), 7.66-7.74(m, 2H, ArH); 13C NMR(DMSO-d6, 100MHz), 189.70, 170.21, 150.34, 149.89, 145.21, 134.38, 133.78, 133.。

21、42, 132.18, 131.29, 130.55, 130.21, 129.67, 129.27, 128.54, 127.64, 126.79, 124.35, 123.78; 该药物可以制成药学上的常见剂型, 包括制成注射剂、 片 剂、 丸剂、 胶囊、 悬浮剂或乳剂。 0027 实施例2 0028 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 说明书 3/4 页 6 CN 105418608 B 6 0029 一、 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0030 所选细胞株均置于37、 5CO2充分湿化条件下的培养箱中, 接种于含10灭活 新生牛血清的P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每周更换23次 。

22、培养基, 67天传代一次, 接种时以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 通常取传代34次, 处于对 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 0031 二、 药液的配制 0032 准确称取被测样品, 加到灭菌的1.5mL离心管中, 加入DMSO配成2mM化合物储备 液, -20冷冻保存。 临用前融化后用适量D-hanks稀释成相应浓度应用。 实验测定选用的化 合物浓度分别为20uM。 0033 三、 MTT实验方法 0034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 每孔180uL(约4500-5000个细胞)含细胞的培养基接种 于96孔培养板, 于37、 5CO2充分湿化条件下培养24h。 待细胞贴壁后, 按每孔20uL的量加 入样。

23、品, 每个样品设6个复孔, 同时设定相应的空白对照。 继续培养48h后, 每孔加入10uL MTT试剂(浓度为2mg/mL), 继续孵育4h后, 吸弃上清液, 每孔再加入150uL DMSO, 轻微震荡反 应5-8min, 使结晶颗粒充分溶解。 空白对照组调零, 用酶标仪以490nm波长测定去除本底光 吸收值后的吸光度值( 值), 用5个浓度梯度做相应细胞株的IC50值, 所有实验均重复3次后 取平均值。 0035 表1 7-苯并c吖啶苯甲酰胺基硫脲对肿瘤细胞株的半数有效浓度(IC50) 0036 0037 表1 0038 从实施例2的结果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7-苯并b-1, 10邻菲咯啉吡啶甲酰胺基 硫脲经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 该化合物具有强的抗肿瘤活性。 本发明为研究开发新的吖啶 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0039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 特定的细节。 说明书 4/4 页 7 CN 105418608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