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龙脉 文档编号:8889407 上传时间:2021-01-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05233.9

申请日:

20160608

公开号:

CN105860509A

公开日:

2016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L75/08,C08K9/08,C08K7/24

主分类号:

C08L75/08,C08K9/08,C08K7/24

申请人: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建雄,王一良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南丫工业区

优先权:

CN201610405233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巩克栋;侯桂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聚醚型TPU颗粒100份、改性碳纳米管2‑10份、抗氧剂0.1‑5份,其中,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柔韧性显著增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聚醚型TPU颗粒100份改性碳纳米管2-10份抗氧剂0.1-5份其中,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聚醚型TPU颗粒100份改性碳纳米管4-8份抗氧剂0.5-3份其中,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多酚抗氧剂与亚磷酸酯抗氧剂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多酚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或抗氧剂1076;优选地,所述亚磷酸酯抗氧剂为抗氧剂168和/或618;优选地,所述多酚抗氧剂与亚磷酸酯抗氧剂的摩尔比为1:0.2-5,优选为1:1-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单壁碳纳米管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然后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2)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二氯甲烷稀释,稀释后的溶液用微孔膜过滤;(3)过滤后的滤液干燥即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单壁碳纳米管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0.05-0.5;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90-110℃,反应的时间为24-72h,优选为36-50h。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为0.2-0.4μm,优选为聚偏二氟乙烯微孔膜;优选地,步骤(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110℃,干燥的时间为5-10h。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TPU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原料干燥后混合;(2)将混合后的料熔融共混得复合母料;(3)将母料进行吹膜、压延或流延成膜加工,得所述TPU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干燥在真空下在50-70℃下进行2h以上,优选3-6h。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时间为1min以上,优选3-5min;优选地,所述混合时混合机转速为20000r/min以上,优选为30000-5000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50-230℃,时间为0.5-5h,优选为1-2h。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主要分为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之分。它硬度范围宽(60HA-85HD)、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在日用品、体育用品、玩具、装饰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TPU薄膜是在TPU颗粒料基础上,经压延、流延、吹膜、涂覆等特殊工艺制成的薄膜。TPU(热可塑性聚氨酯)因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凡是使用PVC的地方,TPU均能成为PVC之替代品。但TPU所拥有的优点,PVC则望尘莫及。TPU不仅拥有卓越的高张力、高拉力、强韧和耐老化的特性,而且是种成熟的环保材料。目前,TPU已被广泛应用于:鞋材、成衣、充气玩具、水上及水下之运动器材、医疗器材、健身器材、汽车椅座材料、雨伞、皮箱、皮包等。

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自问世以来就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之一。碳纳米管的优良特性包括|各向异性、高的机械强度和弹性、优良的导热导电性等。如何将碳纳米管应用于TPU材料中也是该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

如CN 101724981A公开了一种负载多壁碳纳米管的热塑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对碳纳米管进行前期处理,获得羧基化碳纳米管,然后将对应TPU 质量0.1%-5%的羧基化碳纳米管加入对应TPU质量2-2.2倍的溶剂中超声分散0.5-2小时,再加入TPU继续超声搅拌1-2小时获得均一的CNTs/TPU复合溶液,并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得到膜状物。该发明所得薄膜的断裂强度、杨氏模量显著增强,但是断裂伸长率却显著下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韧性显著增加。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聚醚型TPU颗粒 100份

改性碳纳米管 2-10份

抗氧剂 0.1-5份

其中,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例如可为3、6份、8份、9份等。

所述抗氧剂例如可为0.2份、0.4份、0.6份、0.8份、1.0份、1.5份、2.0份、2.5份、3.1份、3.6份、4.0份、4.4份、4.8份等。

采用上述组分配比及特定的改性碳纳米管的结合可较大地提高制得薄膜的韧性。只有在本发明选定的组分和含量范围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在上述的组分和含量范围内则达不到预期的技术效果。可见,本发明的上述组分及含量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可见实施例部分的性能测试。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 分:

聚醚型TPU颗粒 100份

改性碳纳米管 4-8份

抗氧剂 0.5-3份

其中,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所述抗氧剂为多酚抗氧剂与亚磷酸酯抗氧剂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多酚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或抗氧剂1076。

优选地,所述亚磷酸酯抗氧剂为抗氧剂168和/或618。

优选地,所述多酚抗氧剂与亚磷酸酯抗氧剂的摩尔比为1:0.2-5,例如为1:0.4、1:0.7、1:1.1、1:1.5、1:2、1:2.6、1:3.3、1:3.8、1:4.2、1:4.7等,该比例下的多酚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组合可以取得优异的抗氧化效果,优选为1:1-3。

优选地,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壁碳纳米管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然后惰性气体保护下反应;

(2)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二氯甲烷稀释,稀释后的溶液用微孔膜过滤;

(3)过滤后的滤液干燥即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优选地,步骤(1)所述单壁碳纳米管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0.05-0.5。

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90-110℃,反应的时间为24-72h,优选为36-50h。

优选地,步骤(2)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为0.2-0.4μm,优选为聚偏二氟乙烯微孔膜。

优选地,步骤(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110℃,干燥的时间为5-10h。

本发明的薄膜加入上述方法改性的碳纳米管可大大增加制得薄膜的韧性。

本发明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这些其他组分赋予所述TPU薄膜不同的特性。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组成”。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干燥后混合;

(2)将混合后的料熔融共混得复合母料;

(3)将母料进行吹膜、压延或流延成膜加工,得所述TPU薄膜。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干燥在真空下在50-70℃,例如为53℃、57℃、60℃、64℃、68℃等下进行2h以上,例如为2.2h、2.6h、3.3h、3.9h、4.5h、5.7h、7.5h等,优选3-6h。

优选地,所述混合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时间为1min以上,例如为2min、2.5min、3.4min、4min、4.5min等,优选3-5min。

优选地,所述混合时混合机转速为20000r/min以上,优选为30000-50000r/min。

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50-230℃,例如为155℃、160℃、163℃、168℃、172℃、177℃、185℃、190℃、195℃、201℃、207℃、215℃、226℃等,时间为0.5-5h,例如为0.8h、1.5h、 3h、3.6h、4.5h等,优选为1-2h。

本发明在TPU颗粒中加入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使制得的TPU薄膜产品的韧性大大改。本发明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薄膜的抗张强度与对比例相当的情况下,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可见本发明制得薄膜的柔韧性显著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聚醚型TPU颗粒 100份

改性碳纳米管 10份

抗氧剂 0.5份

其中,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抗氧剂618摩尔比为1:5的组合;

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原料在真空下在60℃下干燥3h以上后混合;

(2)将混合后的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在170℃下,转速为40000r/min熔融共混3h得复合母料;

(3)将母料进行吹膜加工,得所述TPU薄膜。

实施例2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聚醚型TPU颗粒 100份

改性碳纳米管 2份

抗氧剂 5份

其中,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与亚磷酸酯抗氧剂168摩尔比为1:0.2的组合;

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原料在真空下在70℃下干燥5h以上后混合;

(2)将混合后的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在150℃下,转速为50000r/min熔融共混0.5h得复合母料;

(3)将母料进行流延成膜加工,得所述TPU薄膜。

实施例3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聚醚型TPU颗粒 100份

改性碳纳米管 5份

抗氧剂 0.1份

其中,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所述抗氧剂为多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抗氧剂168摩尔比为1:1的组合;

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将原料在真空下在50℃下干燥2h后混合;

(2)将混合后的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在230℃下,转速为20000r/min熔融共混2.5h得复合母料;

(3)将母料进行压延成膜加工,得所述TPU薄膜。

对比例1

CN 101724981A中实施例2。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抗氧剂618摩尔比为1:0.1的组合。

对比例3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618。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聚醚型TPU颗粒100份、改性碳纳米管1份、抗氧剂8份。

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制得的薄膜产品进行物性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的聚氨酯弹性体薄膜的抗张强度与对比例相当的情况下,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说明本发明制得薄膜的柔韧性显著增强。

对比例2的抗氧剂使用的物质的具体比例不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对比例3的则是使用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不是本申请限定的,对比例4的改性碳纳 米管、抗氧剂的量不在本申请的范围内。然而,结果却显示,本发明的产品的抗张强度与对比例相当的情况下,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可见只有在本发明限定的组分和相应的含量范围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申请人声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组分的具体含量点值,与发明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数值范围,也是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数值范围。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操作步骤,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操作步骤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05233.9 (22)申请日 2016.06.08 (71)申请人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南丫工 业区 (72)发明人 何建雄王一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巩克栋侯桂丽 (51)Int.Cl. C08L 75/08(2006.01) C08K 9/08(2006.01) C08K 7/2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 。

2、法 (57)摘要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按重量份 数包括以下成分: 聚醚型TPU颗粒100份、 改性碳 纳米管2-10份、 抗氧剂0.1-5份, 其中, 所述改性 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 米管。 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柔韧性显著增加。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5860509 A 2016.08.17 CN 105860509 A 1.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聚醚型TPU颗粒100份 改性碳纳米管2-10份 抗氧剂0.1-5份 其中,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

3、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份数包括以 下成分: 聚醚型TPU颗粒100份 改性碳纳米管4-8份 抗氧剂0.5-3份 其中,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氧剂为多 酚抗氧剂与亚磷酸酯抗氧剂的组合; 优选地, 所述多酚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或抗氧剂1076; 优选地, 所述亚磷酸酯抗氧剂为抗氧剂168和/或618; 优选地, 所述多酚抗氧剂与亚磷酸酯抗氧剂的摩尔比为1:0.2-5, 优选为1:1-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其。

4、特征在于, 所述聚甲 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包括如下步骤: (1)将单壁碳纳米管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 然后惰性气体保护下反 应; (2)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然后用二氯甲烷稀释, 稀释后的溶液用微孔膜过滤; (3)过滤后的滤液干燥即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1)所述单壁碳 纳米管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0.05-0.5; 优选地,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90-110, 反应的时间为24-72h, 优选为36-50h。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碳纳米管增。

5、韧改性TPU薄膜, 其特征在于, 步骤(2)所述微 孔膜的孔径为0.2-0.4 m, 优选为聚偏二氟乙烯微孔膜; 优选地, 步骤(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110, 干燥的时间为5-10h。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TPU薄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干燥后混合; (2)将混合后的料熔融共混得复合母料; (3)将母料进行吹膜、 压延或流延成膜加工, 得所述TPU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干燥在真空下在50-70 下进行2h以上, 优选3-6h。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混合在高速。

6、混合机 中进行; 优选地, 所述混合的时间为1min以上, 优选3-5min; 优选地, 所述混合时混合机转速为20000r/min以上, 优选为30000-5000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熔融共混的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5860509 A 2 温度为150-230, 时间为0.5-5h, 优选为1-2h。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5860509 A 3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

7、膜 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主要分为 有聚酯型和聚醚型之分。 它硬度范围宽(60HA-85HD)、 耐磨、 耐油, 透明, 弹性好, 在日用品、 体育用品、 玩具、 装饰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003 TPU薄膜是在TPU颗粒料基础上, 经压延、 流延、 吹膜、 涂覆等特殊工艺制成的薄膜。 TPU(热可塑性聚氨酯)因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 目前, 凡是使用 PVC的地方, TPU均能成为PVC之替代品。 但TPU所拥有的优点, PVC则望尘莫及。 TPU不仅拥有 卓。

8、越的高张力、 高拉力、 强韧和耐老化的特性, 而且是种成熟的环保材料。 目前, TPU已被广 泛应用于: 鞋材、 成衣、 充气玩具、 水上及水下之运动器材、 医疗器材、 健身器材、 汽车椅座材 料、 雨伞、 皮箱、 皮包等。 0004 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 化学特性, 自问世以来就成为世界范 围内的研究热点之一。 碳纳米管的优良特性包括|各向异性、 高的机械强度和弹性、 优良的 导热导电性等。 如何将碳纳米管应用于TPU材料中也是该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 0005 如CN101724981A公开了一种负载多壁碳纳米管的热塑性聚氨酯薄膜的制备方 法, 首先对碳纳米管进行前期处理,。

9、 获得羧基化碳纳米管, 然后将对应TPU质量0.1-5的 羧基化碳纳米管加入对应TPU质量2-2.2倍的溶剂中超声分散0.5-2小时, 再加入TPU继续超 声搅拌1-2小时获得均一的CNTs/TPU复合溶液, 并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得到膜状物。 该发明 所得薄膜的断裂强度、 杨氏模量显著增强, 但是断裂伸长率却显著下降。 发明内容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本发 明提供的TPU薄膜韧性显著增加。 0007 为达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0009 聚醚型TPU。

10、颗粒100份 0010 改性碳纳米管2-10份 0011 抗氧剂0.1-5份 0012 其中,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0013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例如可为3、 6份、 8份、 9份等。 0014 所述抗氧剂例如可为0.2份、 0.4份、 0.6份、 0.8份、 1.0份、 1.5份、 2.0份、 2.5份、 3.1 份、 3.6份、 4.0份、 4.4份、 4.8份等。 0015 采用上述组分配比及特定的改性碳纳米管的结合可较大地提高制得薄膜的韧性。 说明书 1/5 页 4 CN 105860509 A 4 只有在本发明选定的组分和含量范围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1、 不在上述的组分和含量范围 内则达不到预期的技术效果。 可见, 本发明的上述组分及含量相互配合, 共同作用, 取得了 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可见实施例部分的性能测试。 0016 作为优选, 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0017 聚醚型TPU颗粒100份 0018 改性碳纳米管4-8份 0019 抗氧剂0.5-3份 0020 其中,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0021 作为优选, 本发明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所述抗氧剂为多酚抗氧剂与亚磷 酸酯抗氧剂的组合。 0022 优选地, 所述多酚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和/或抗氧剂1。

12、076。 0023 优选地, 所述亚磷酸酯抗氧剂为抗氧剂168和/或618。 0024 优选地, 所述多酚抗氧剂与亚磷酸酯抗氧剂的摩尔比为1:0.2-5, 例如为1:0.4、 1: 0.7、 1:1.1、 1:1.5、 1:2、 1:2.6、 1:3.3、 1:3.8、 1:4.2、 1:4.7等, 该比例下的多酚抗氧剂与亚 磷酸酯组合可以取得优异的抗氧化效果, 优选为1:1-3。 0025 优选地,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包括如 下步骤: 0026 (1)将单壁碳纳米管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 然后惰性气体保护 下反应; 0027 (2)反应后。

13、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 然后用二氯甲烷稀释, 稀释后的溶液用微孔膜过 滤; 0028 (3)过滤后的滤液干燥即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0029 优选地, 步骤(1)所述单壁碳纳米管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0.05-0.5。 0030 优选地,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90-110, 反应的时间为24-72h, 优选为36-50h。 0031 优选地, 步骤(2)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为0.2-0.4 m, 优选为聚偏二氟乙烯微孔膜。 0032 优选地, 步骤(3)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110, 干燥的时间为5-10h。 0033 本发明的薄膜加入上述方法改性的碳纳米管可大大增加制得薄膜。

14、的韧性。 0034 本发明所述的 “包括” , 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 还可以包括其他组分, 这些其他组分 赋予所述TPU薄膜不同的特性。 除此之外, 本发明所述的 “包括” , 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 “为” 或 “由组成” 。 0035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还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述的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的制 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6 (1)将原料干燥后混合; 0037 (2)将混合后的料熔融共混得复合母料; 0038 (3)将母料进行吹膜、 压延或流延成膜加工, 得所述TPU薄膜。 0039 作为优选,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1)中所述干燥在真空下在50-70, 例如为 53。

15、、 57、 60、 64、 68等下进行2h以上, 例如为2.2h、 2.6h、 3.3h、 3.9h、 4.5h、 5.7h、 7.5h等, 优选3-6h。 0040 优选地, 所述混合在高速混合机中进行。 说明书 2/5 页 5 CN 105860509 A 5 0041 优选地, 所述混合的时间为1min以上, 例如为2min、 2.5min、 3.4min、 4min、 4.5min 等, 优选3-5min。 0042 优选地, 所述混合时混合机转速为20000r/min以上, 优选为30000-50000r/min。 0043 作为优选,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 步骤(2)中所述熔融共。

16、混的温度为150-230, 例 如为155、 160、 163、 168、 172、 177、 185、 190、 195、 201、 207、 215、 226等, 时间为0.5-5h, 例如为0.8h、 1.5h、 3h、 3.6h、 4.5h等, 优选为1-2h。 0044 本发明在TPU颗粒中加入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使制得的TPU薄膜产品的韧性大大 改。 本发明制得的聚氨酯弹性体薄膜的抗张强度与对比例相当的情况下, 断裂伸长率显著 增加, 可见本发明制得薄膜的柔韧性显著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 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 实施例如。

17、下: 0046 实施例1 0047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0048 聚醚型TPU颗粒100份 0049 改性碳纳米管10份 0050 抗氧剂0.5份 0051 其中,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0052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抗氧剂618摩尔比为1:5的组合; 0053 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0054 (1)将原料在真空下在60下干燥3h以上后混合; 0055 (2)将混合后的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在170下, 转速为40000r/min熔融共混3h得复 合母料; 0056 (3)将母料进行吹膜加工, 得所述TPU薄膜。

18、。 0057 实施例2 0058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0059 聚醚型TPU颗粒100份 0060 改性碳纳米管2份 0061 抗氧剂5份 0062 其中,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0063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与亚磷酸酯抗氧剂168摩尔比为1:0.2的组合; 0064 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0065 (1)将原料在真空下在70下干燥5h以上后混合; 0066 (2)将混合后的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在150下, 转速为50000r/min熔融共混0.5h得 复合母料; 0067 (3)将母料进行流延成膜加工, 得所述TPU。

19、薄膜。 0068 实施例3 0069 一种碳纳米管增韧改性TPU薄膜, 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说明书 3/5 页 6 CN 105860509 A 6 0070 聚醚型TPU颗粒100份 0071 改性碳纳米管5份 0072 抗氧剂0.1份 0073 其中, 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的单壁碳纳米管; 0074 所述抗氧剂为多酚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抗氧剂168摩尔比为1:1的组合; 0075 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0076 (1)将原料在真空下在50下干燥2h后混合; 0077 (2)将混合后的料在高速混合机中在230下, 转速为20000r/min熔融共混2.5h得 复合。

20、母料; 0078 (3)将母料进行压延成膜加工, 得所述TPU薄膜。 0079 对比例1 0080 CN101724981A中实施例2。 0081 对比例2 008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与亚磷酸酯抗氧剂618摩尔比为1: 0.1的组合。 0083 对比例3 0084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 抗氧剂为亚磷酸酯抗氧剂 618。 0085 对比例4 0086 与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聚醚型TPU颗粒100份、 改性碳纳米管1份、 抗氧剂8份。 0087 性能测试 0088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制得的薄膜产品进行物性测试, 结果见表1。 0。

21、089 表1 0090 0091 从表1可知, 本发明实施例1-3的聚氨酯弹性体薄膜的抗张强度与对比例相当的情 况下, 断裂伸长率显著增加, 说明本发明制得薄膜的柔韧性显著增强。 0092 对比例2的抗氧剂使用的物质的具体比例不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对比例3的则是使 用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不是本申请限定的, 对比例4的改性碳纳米管、 抗氧剂的量不在 本申请的范围内。 然而, 结果却显示, 本发明的产品的抗张强度与对比例相当的情况下, 断 裂伸长率显著增加, 可见只有在本发明限定的组分和相应的含量范围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 说明书 4/5 页 7 CN 105860509 A 7 果。 0093 申。

22、请人声明,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将上述实施例某 组分的具体含量点值, 与发明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 从而产生的新的数值范围, 也是 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 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 不再罗列这些数值范围。 0094 申请人声明, 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操作步骤, 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操作步骤才能实施。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该明了, 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 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 具体 方式的选择等,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0095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 的具体细节, 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 这 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96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 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97 此外, 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 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 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说明书 5/5 页 8 CN 105860509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