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877445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100190.2

申请日:

20180201

公开号:

CN108239489A

公开日:

201807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21,C09J7/30,C09J133/08,C09J11/06

主分类号:

C09J7/21,C09J7/30,C09J133/08,C09J11/06

申请人:

昆山汉品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邓联文,施艳萍,吴娜娜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五联路698号8号房

优先权:

CN20181010019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所述制造方法包括胶水备料,搅料釜中依次放入丙烯酸脂类共聚物、醋酸乙酯、甲苯进行搅拌,加入偶联剂进行搅拌,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制成胶层,将第一胶层与PET基材的一端面贴合,将第二胶层一端面与网格离型膜层贴合,将第二胶层另一端面与PET基材的另一端面贴合,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PET排气胶膜包括PET基材、使用权利要求1中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还包括网格离型膜层,所述网格离型膜层一端面依次设置有第二胶层、PET基材、第一胶层和离型膜层,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所述PET基材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提供了玻璃纤维的强度和聚酯纤维的柔韧性。

权利要求书

1.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胶水备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丙烯酸脂类共聚物10~50份、醋酸乙酯30~80份、甲苯5~50份和偶联剂1.0~2.5份,步骤二: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醋酸乙酯和甲苯进行搅拌,步骤三: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进行搅拌,步骤四: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50min,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层(4),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涂布速度为5~20m/min,步骤六: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将第二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型膜层(5)贴合,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第一胶层(2)厚度为0.005~0.0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第二胶层(3)厚度为0.005~0.0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偶联剂为异氰酸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1)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 6.PET排气胶膜,包括PET基材(1)、使用权利要求1中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格离型膜层(5),所述网格离型膜层(5)一端面依次设置有第二胶层(3)、PET基材(1)、第一胶层(2)和离型膜层(4),所述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的组分一致,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的重量份数包括:丙烯酸脂类共聚物10~50份、醋酸乙酯30~80份、甲苯5~50份以及偶联剂1.0~2.5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ET排气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2)的厚度为0.005~0.07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ET排气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3)的厚度为0.005~0.07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ET排气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1)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

背景技术

电子材料用胶带种类繁多,涉及电子工业多领域。PET双面胶由PET双面涂布丙烯酸胶制成,胶带颜色一般为透明和黑色两种,常见厚度规格为:0.03~0.25MM,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初粘性和持粘性好,易模切加工,对塑胶、橡胶、铭牌均有良好的粘性;能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环境;长期耐温100~120℃,短期耐温可达140~200℃。PET双面胶主要用于变压器、电视机、录音机零部件和外壳的的粘接,另外,该PET双面胶也可用于PET薄膜片材及相关PET材料的粘接。而现代各行业应用触摸屏,常见的超薄PET双面胶带具有非常好的粘接性、表面平整度,但贴合时容易产生气泡且不易排出,很难直接贴平,以致不良率较高或人力物力的浪费等情况。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胶水备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丙烯酸脂类共聚物10~50份、醋酸乙酯30~80份、甲苯5~50份和偶联剂1.0~2.5份,

步骤二: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醋酸乙酯和甲苯进行搅拌,

步骤三: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进行搅拌,

步骤四: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50min,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层,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涂布速度为5~20m/min,

步骤六:将第一胶层与PET基材的一端面贴合,将第二胶层一端面与网格离型膜层贴合,将第二胶层另一端面与PET基材的另一端面贴合。

进一步的是:步骤五中,所述第一胶层厚度为0.005~0.07mm。

进一步的是:步骤六中,所述第二胶层厚度为0.005~0.07mm。

进一步的是:步骤一中,所述偶联剂为异氰酸脂。

进一步的是:所述PET基材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的PET排气胶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PET排气胶膜包括PET基材、使用权利要求1中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还包括网格离型膜层,所述网格离型膜层一端面依次设置有第二胶层、PET基材、第一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组分一致,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重量份数包括:丙烯酸脂类共聚物10~50份、醋酸乙酯30~80份、甲苯5~50份以及偶联剂1.0~2.5份。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0.005~0.07mm。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0.005~0.07mm。

进一步的是:所述PET基材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确保第一胶层的粘附性能;确保第二胶层的粘附性能;采用异氰酸脂作为偶联剂,增加各个组分之间的结合能力;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提供了玻璃纤维的强度和聚酯纤维的柔韧性,提供支撑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贴合的服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PET排气胶膜的示意图。

图2为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流程图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PET基材1、第一胶层2、第二胶层3、离型膜层4、网格离型膜层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超薄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包括PET基材1、离型膜层4和网格离型膜层5,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胶水备料,丙烯酸脂类共聚物、醋酸乙酯、甲苯、偶联剂按重量配比依次为:10∶30∶5∶1,丙烯酸脂类共聚物指含有氢酯基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主体材料,并与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共聚而成,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可以为苯乙烯、丙烯腈或醋酸乙烯。

步骤二: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醋酸乙酯、甲苯进行进行高速搅拌25min,转速可以为800r/min,

步骤三: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低速搅拌2min,转速可以为300r/min,再转换为中速搅拌10min,转速可以为500r/min,

步骤四: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层4,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涂布速度为5~20m/min,涂布烘箱依次设置四个相连的烘烤区域,他们的温度依次为40摄氏度、65摄氏度、80摄氏度和95摄氏度,充分烘烤固化。

步骤六: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将第二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型膜层5贴合,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超薄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包括PET基材1、离型膜层4和网格离型膜层5,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胶水备料,丙烯酸脂类共聚物、醋酸乙酯、甲苯、偶联剂按重量配比依次为:30∶50∶30∶2,丙烯酸脂类共聚物指含有氢酯基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主体材料,并与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共聚而成,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可以为苯乙烯、丙烯腈或醋酸乙烯。

步骤二: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醋酸乙酯、甲苯进行进行高速搅拌25min,转速可以为800r/min,

步骤三: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低速搅拌2min,转速可以为300r/min,再转换为中速搅拌10min,转速可以为500r/min,

步骤四: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层4,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涂布速度为5~20m/min,涂布烘箱依次设置四个相连的烘烤区域,他们的温度依次为40摄氏度、65摄氏度、80摄氏度和95摄氏度,充分烘烤固化。

步骤六: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将第二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型膜层5贴合,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超薄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包括PET基材1、离型膜层4和网格离型膜层5,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胶水备料,丙烯酸脂类共聚物、醋酸乙酯、甲苯、偶联剂按重量配比依次为:50∶80∶50∶2.5,丙烯酸脂类共聚物指含有氢酯基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主体材料,并与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共聚而成,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可以为苯乙烯、丙烯腈或醋酸乙烯。

步骤二: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醋酸乙酯、甲苯进行进行高速搅拌25min,转速可以为800r/min;

步骤三: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低速搅拌2min,转速可以为300r/min,再转换为中速搅拌10min,转速可以为500r/min,

步骤四: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用于制成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层4,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涂布速度为5~20m/min,涂布烘箱依次设置四个相连的烘烤区域,他们的温度依次为40摄氏度、65摄氏度、80摄氏度和95摄氏度,充分烘烤固化。

步骤六: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将第二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型膜层5贴合,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

如图1所示,步骤五中,所述第一胶层2厚度为0.005mm~0.07mm,调整涂布头刮刀确保一胶层2厚度为0.005mm~0.07mm,确保第一胶层2的粘附性能。

如图1所示,步骤六中,所述第二胶层3厚度为0.005mm~0.07mm,调整涂布头刮刀确保一胶层2厚度为0.005mm~0.07mm,确保第二胶层3的粘附性能。

如图2所示,步骤一中,所述偶联剂为异氰酸脂,增加各个组分之间的结合能力。

如图2所示,所述PET基材1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提供了玻璃纤维的强度和聚酯纤维的柔韧性。提供支撑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贴合的服贴性。

如图1所示,PET排气胶膜,包括PET基材1、使用权利要求1中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还包括网格离型膜层5,所述网格离型膜层5一端面依次设置有第二胶层3、PET基材1、第一胶层2和离型膜层4。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将第二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型膜层5贴合,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所述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的组分一致,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的重量份数包括:丙烯酸脂类共聚物10~50份、醋酸乙酯30~80份、甲苯5~50份以及偶联剂1.0~2.5份。该PET排气胶膜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胶层2的厚度为0.01~0.012mm,调整涂布头刮刀确保一胶层2厚度为0.005mm~0.07mm,确保第一胶层2的粘附性能。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胶层3的厚度为0.01~0.012mm,调整涂布头刮刀确保一胶层2厚度为0.005mm~0.07mm,确保第二胶层3的粘附性能。

如图1所示,所述PET基材1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提供了玻璃纤维的强度和聚酯纤维的柔韧性。PET基材1也可以为聚酯薄膜。

结果:质量标准

外观:黑色双面PET排气胶膜

质量标准符合下表要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100190.2 (22)申请日 2018.02.01 (71)申请人 昆山汉品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 五联路698号8号房 (72)发明人 邓联文施艳萍吴娜娜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C09J 7/21(2018.01) C09J 7/30(2018.01) C09J 133/08(2006.01) C09J 11/06(2006.01) 。

2、(54)发明名称 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 PET排气胶膜。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胶水备料, 搅料 釜中依次放入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醋酸乙酯、 甲 苯进行搅拌, 加入偶联剂进行搅拌, 将搅拌完成 的溶液静置排气制成胶层, 将第一胶层与PET基 材的一端面贴合, 将第二胶层一端面与网格离型 膜层贴合, 将第二胶层另一端面与PET基材的另 一端面贴合, 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 PET排气胶 膜包括PET基材、 使用权利要求1中的制造方法制 造的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还包括网格离型膜 层, 所述网格离型膜层一端面依次设置有第二胶 层、。

3、 PET基材、 第一胶层和离型膜层, 无气泡且贴 附性能优良。 所述PET基材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 膜, 提供了玻璃纤维的强度和聚酯纤维的柔韧 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8239489 A 2018.07.03 CN 108239489 A 1.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胶水备料, 按重量份数包括: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1050份、 醋酸乙酯3080份、 甲苯550份和偶联剂1.02.5份, 步骤二: 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醋酸乙酯和甲苯进行搅拌, 步骤三: 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进行搅拌, 。

4、步骤四: 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50min,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层(4), 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2) 和第二胶层(3), 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 涂布速度为520m/min, 步骤六: 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 将第二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 型膜层(5)贴合, 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五中, 所述第一胶 层(2)厚度为0.0050.0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六中。

5、, 所述第二胶 层(3)厚度为0.0050.0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 所述偶联剂 为异氰酸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PET基材(1)为玻 璃纤维布聚酯薄膜。 6.PET排气胶膜, 包括PET基材(1)、 使用权利要求1中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第一胶层(2)和 第二胶层(3),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网格离型膜层(5), 所述网格离型膜层(5)一端面依次设 置有第二胶层(3)、 PET基材(1)、 第一胶层(2)和离型膜层(4), 所述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的组分一致, 第一胶层(2。

6、)和第二胶层(3)的重量份数 包括: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1050份、 醋酸乙酯3080份、 甲苯550份以及偶联剂1.02.5 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ET排气胶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胶层(2)的厚度为0.005 0.07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ET排气胶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胶层(3)的厚度为0.005 0.07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ET排气胶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PET基材(1)为玻璃纤维布聚 酯薄膜。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239489 A 2 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PET排气胶。

7、膜的制造方法和PET排气胶膜。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材料用胶带种类繁多, 涉及电子工业多领域。 PET双面胶由PET双面涂布丙烯 酸胶制成, 胶带颜色一般为透明和黑色两种, 常见厚度规格为: 0.030.25MM, 具有良好尺 寸稳定性、 热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初粘性和持粘性好, 易模切加工, 对塑胶、 橡胶、 铭牌均有 良好的粘性; 能适用于更宽的温度范围和恶劣环境; 长期耐温100120, 短期耐温可达 140200。 PET双面胶主要用于变压器、 电视机、 录音机零部件和外壳的的粘接, 另外, 该 PET双面胶也可用于PET薄膜片材及相关PET材料的粘接。 而现代各行业应用触摸屏。

8、, 常见的 超薄PET双面胶带具有非常好的粘接性、 表面平整度, 但贴合时容易产生气泡且不易排出, 很难直接贴平, 以致不良率较高或人力物力的浪费等情况。 0003 鉴于此, 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的PET排气胶膜的制造 方法。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 所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6 步骤一: 胶水备料, 按重量份数包括: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1050份、 醋酸乙酯30 80份、 甲苯550份和偶联剂1.02.5份, 0007 步骤二。

9、: 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醋酸乙酯和甲苯进行 搅拌, 0008 步骤三: 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进行搅拌, 0009 步骤四: 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50min, 0010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层, 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和 第二胶层, 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 涂布速度为520m/min, 0011 步骤六: 将第一胶层与PET基材的一端面贴合, 将第二胶层一端面与网格离型膜层 贴合, 将第二胶层另一端面与PET基材的另一端面贴合。 0012 进一步的是: 步骤五中, 所述第一胶层厚度为0.0050.07mm。 0013 。

10、进一步的是: 步骤六中, 所述第二胶层厚度为0.0050.07mm。 0014 进一步的是: 步骤一中, 所述偶联剂为异氰酸脂。 0015 进一步的是: 所述PET基材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 0016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的PET排气胶膜。 0017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PET排气胶膜包括PET基材、 使用权 利要求1中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还包括网格离型膜层, 所述网格离型膜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239489 A 3 层一端面依次设置有第二胶层、 PET基材、 第一胶层和离型膜层, 所述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的。

11、组分一致, 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的重量份数包括: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1050份、 醋酸乙酯 3080份、 甲苯550份以及偶联剂1.02.5份。 0018 进一步的是: 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0.0050.07mm。 0019 进一步的是: 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0.0050.07mm。 0020 进一步的是: 所述PET基材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 确保第一胶层的粘附性能; 确保第 二胶层的粘附性能; 采用异氰酸脂作为偶联剂, 增加各个组分之间的结合能力; 玻璃纤维布 聚酯薄膜提供了玻璃纤维的强度和聚酯纤维的柔韧性, 提供支撑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贴。

12、合 的服贴性。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PET排气胶膜的示意图。 0023 图2为PET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流程图的示意图。 0024 图中标记为: PET基材1、 第一胶层2、 第二胶层3、 离型膜层4、 网格离型膜层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6 实施例1: 0027 如图1和图2所示, 超薄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包括PET基材1、 离型膜层4和网格离型 膜层5, 还包括以下步骤: 0028 步骤一: 胶水备料,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醋酸乙酯、 甲苯、 偶联剂按重量配比依次 为: 10 30 5 1,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指含有氢酯基的丙烯酸。

13、酯单体为主体材料, 并与不饱和 烯烃类单体共聚而成, 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可以为苯乙烯、 丙烯腈或醋酸乙烯。 0029 步骤二: 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醋酸乙酯、 甲苯进行进 行高速搅拌25min, 转速可以为800r/min, 0030 步骤三: 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 低速搅拌2min, 转速可以为300r/min, 再转换为中速搅拌10min, 转速可以为500r/min, 0031 步骤四: 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 0032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层4, 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2 和第二胶层3, 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

14、, 涂布速度为520m/min, 涂布烘箱依次设置四个 相连的烘烤区域, 他们的温度依次为40摄氏度、 65摄氏度、 80摄氏度和95摄氏度, 充分烘烤 固化。 0033 步骤六: 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 将第二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型 膜层5贴合, 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 0034 实施例2: 0035 如图1和图2所示, 超薄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包括PET基材1、 离型膜层4和网格离型 膜层5, 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6 步骤一: 胶水备料,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醋酸乙酯、 甲苯、 偶联剂按重量配比依次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239。

15、489 A 4 为: 30 50 30 2,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指含有氢酯基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主体材料, 并与不饱和 烯烃类单体共聚而成, 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可以为苯乙烯、 丙烯腈或醋酸乙烯。 0037 步骤二: 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醋酸乙酯、 甲苯进行进 行高速搅拌25min, 转速可以为800r/min, 0038 步骤三: 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 低速搅拌2min, 转速可以为300r/min, 再转换为中速搅拌10min, 转速可以为500r/min, 0039 步骤四: 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 0040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

16、层4, 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2 和第二胶层3, 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 涂布速度为520m/min, 涂布烘箱依次设置四个 相连的烘烤区域, 他们的温度依次为40摄氏度、 65摄氏度、 80摄氏度和95摄氏度, 充分烘烤 固化。 0041 步骤六: 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 将第二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型 膜层5贴合, 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 0042 实施例3: 0043 如图1和图2所示, 超薄排气胶膜的制造方法包括PET基材1、 离型膜层4和网格离型 膜层5, 还包括以下步骤: 0044 步骤一: 胶水备料,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醋。

17、酸乙酯、 甲苯、 偶联剂按重量配比依次 为: 50 80 50 2.5, 丙烯酸脂类共聚物指含有氢酯基的丙烯酸酯单体为主体材料, 并与不饱 和烯烃类单体共聚而成, 不饱和烯烃类单体可以为苯乙烯、 丙烯腈或醋酸乙烯。 0045 步骤二: 搅料釜中依次放入步骤一中的丙烯酸脂类共聚物、 醋酸乙酯、 甲苯进行进 行高速搅拌25min, 转速可以为800r/min; 0046 步骤三: 搅料釜中加入步骤一中的偶联剂, 低速搅拌2min, 转速可以为300r/min, 再转换为中速搅拌10min, 转速可以为500r/min, 0047 步骤四: 将搅拌完成的溶液静置排气20min, 用于制成第一胶层2和。

18、第二胶层3, 0048 步骤五: 将步骤四中的溶液涂布于离型膜层4, 经过烘箱固化成膜制成第一胶层2 和第二胶层3, 设置烘箱温度为40120度, 涂布速度为520m/min, 涂布烘箱依次设置四个 相连的烘烤区域, 他们的温度依次为40摄氏度、 65摄氏度、 80摄氏度和95摄氏度, 充分烘烤 固化。 0049 步骤六: 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 将第二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型 膜层5贴合, 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 0050 如图1所示, 步骤五中, 所述第一胶层2厚度为0.005mm0.07mm, 调整涂布头刮刀 确保一胶层2厚度为0.005mm0。

19、.07mm, 确保第一胶层2的粘附性能。 0051 如图1所示, 步骤六中, 所述第二胶层3厚度为0.005mm0.07mm, 调整涂布头刮刀 确保一胶层2厚度为0.005mm0.07mm, 确保第二胶层3的粘附性能。 0052 如图2所示, 步骤一中, 所述偶联剂为异氰酸脂, 增加各个组分之间的结合能力。 0053 如图2所示, 所述PET基材1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 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提供了玻 璃纤维的强度和聚酯纤维的柔韧性。 提供支撑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贴合的服贴性。 0054 如图1所示, PET排气胶膜, 包括PET基材1、 使用权利要求1中的制造方法制造的第 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 。

20、还包括网格离型膜层5, 所述网格离型膜层5一端面依次设置有第二 说明书 3/4 页 5 CN 108239489 A 5 胶层3、 PET基材1、 第一胶层2和离型膜层4。 将第一胶层2与PET基材1的一端面贴合, 将第二 胶层2一端面与网格离型膜层5贴合, 将第二胶层2另一端面与PET基材1的另一端面贴合。 所 述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的组分一致, 第一胶层2和第二胶层3的重量份数包括: 丙烯酸脂 类共聚物1050份、 醋酸乙酯3080份、 甲苯550份以及偶联剂1.02.5份。 该PET排气胶 膜无气泡且贴附性能优良。 0055 如图1所示, 所述第一胶层2的厚度为0.010.012mm,。

21、 调整涂布头刮刀确保一胶层 2厚度为0.005mm0.07mm, 确保第一胶层2的粘附性能。 0056 如图1所示, 所述第二胶层3的厚度为0.010.012mm, 调整涂布头刮刀确保一胶层 2厚度为0.005mm0.07mm, 确保第二胶层3的粘附性能。 0057 如图1所示, 所述PET基材1为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 玻璃纤维布聚酯薄膜提供了玻 璃纤维的强度和聚酯纤维的柔韧性。 PET基材1也可以为聚酯薄膜。 0058 结果: 质量标准 0059 外观: 黑色双面PET排气胶膜 0060 质量标准符合下表要求: 0061 0062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 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凡 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239489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7 CN 108239489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