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成形袋的分配器和用于该分配器的袋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成形袋的分配器和用于该分配器的袋,预成形袋的叠层地放在该分配器中而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器和预成形袋通常用于用袋来装货物的商店、超市和其它销售货物的地方。它们还可用在其它地方,用袋来包装和储存各种物品。
通常需要方便地将袋从分配器中取出并打开来充装物品。本发明就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预成形袋的分配器包括一个容器、位于容器中的预成形袋地叠层和固定装置,所述容器具有一个入口,叠层中的袋都具平的袋体,所述袋体由平放在一起相对的前壁和后壁构成,并有一个封闭的底端和一个相对的开口端,袋的开口端在削弱线处可分离地连接到固定装置上,从而使袋在叠层中保持在一起,叠层具有一个连接在袋的底端和开口端之间的横向弯折部,这样,在袋后壁外表面面朝的方向上,包含底端的叠层第一部分与包含开口端的叠层第二部分背离开来,且位于第二部分的袋的前壁被拉紧,并在入口露出,以便于通过相对于固定装置来用手拉袋的前壁,从而将最靠近入口的袋从入口取出,袋与固定装置的可分离的连接可使袋依序地从固定装置上拉下并与其分离,并同时将袋的开口打开。
预成形袋可由塑料薄膜材料制成,它可通过公知的方式制成。袋由塑料薄膜材料制成,并保持在叠层中,叠层中相邻袋的表面之间会产生摩擦,由于袋的表面上存在静电,当经过入口将最靠近容器入口的袋取出时,相邻的袋上就会产生很大的牵制效应。这种牵制效应可使被拉的袋的前壁相对于该袋的后壁相对自由地滑动,这样就便于打开袋的开口。这也适用于每个最靠近入口的后续袋。
最好,叠层在横向弯折部附近进行折叠,这样,在容器中,第二部分就叠放在第一部分上。这就减小了叠层的整体尺寸和用于固定叠层的容器尺寸,另外,当袋经入口拉出时,处于叠层第一部分的袋部分可承受由于拉袋的前壁而产生的运动阻力,这就增强了前壁的拉紧。这种拉紧有助于打开袋的开口,运动阻力可避免一次从叠层中取出多个袋。
为了在使用分配器时容器大致设置成水平状态并使入口向上。在该结构中,当象刚才所描述的那样折叠叠层时,叠层第二部分的重量作用在第一部分上,这就进一步增强了处于叠层第一部分的被拉袋的运动阻力。尽管如此,在不需要人过度用力来从容器中拉袋的情况下,就可克服运动阻力,从而使袋与叠层完全分离。
然而,叠层的折叠形式是优选的,第一部分在横向弯折部附近很小的范围内就可脱离第二部分。这仍可提供有用的处于第一部分的袋部分的运动阻力,当袋经过入口拉出时,这有助于使袋的开口打开,并避免一次有多个袋与叠层分离。
叠层中相邻的袋可在靠近其开口端的袋体处局部地连接在一起,例如:通过粘结剂、焊接或其它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在经过入口将袋拉出过程中,上述方式可使被拉的袋和相邻袋之间的连接松开。
在袋的开口端处,袋可装有或不装有提手。如果装有提手,提手可分离地连接到固定装置上。这可单独在提手处进行连接或者在袋的提手和开口处进行连接。
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可分离地连接到袋体开口端的袋材料条形块。如果袋装有提手,条形块可分离地连接到袋体的开口和/或提手上。当连接到开口端和提手上时,条形块可以是一种T形条形块,T形条形块的横向部分在提手之间延伸并与其相连,T形条形块的杆部与提手中间的袋的开口相连。
另外,固定装置包括位于袋的开口端并与上述开口端连为一体的凸起。该凸起可位于袋的开口端和/或提手处。
固定装置还可包括一个结合部分,该结合部分是条形块和位于袋开口端的凸起两者的结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袋具有与袋体成一体的平行提手,该提手从开口端的两个相对末端伸出,固定装置包括T形条形块,每个袋体的提手和开口可分离地与T形条形块相连,提手位于T形条形块横向部分的相对两端,而开口位于T形条形块杆部的中间区域,每个袋的封闭底端可分离地与一个凸片相连,当叠层在弯折部折叠时,该凸片就相对于T形条形块的杆部定位。
袋的凸片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相对于T形条形块的杆部定位。例如:凸片可粘结、热销连接或焊接到杆部,或者可在杆部连接到一个针销或其它固定件上,或通过绳线进行连接。
T形条形块可用于将袋牢牢地固定在提手和开口端,并防止袋体在开口处下垂。凸片将袋的底端定位在T形条形块的杆部,这样就限制了底端的无意运动。这可使叠层在分配器容器中保持平整状态。
最好,凸片通过削弱线可分离地与袋的底端相连。
削弱线使袋与固定装置可分离地相连,削弱线在凸片处可由穿孔线方便地形成。
捏住并相对于固定装置拉袋的前壁就可将袋从容器中经入口拉出。使用者用一只手就可方便地实现。由于在将袋经入口拉出过程中袋的开口是打开的,因此,仅用单手操作即可,使袋的取出和打开简单易行。
不管袋是否具有提手,被拉袋的前壁相对于袋后壁的滑动在打开袋的开口过程中产生剥离作用。通过这种剥离作用,最靠近被拉袋的前壁的开口部分一开始就被打开,且这种打开作用沿离开该部分的开口传播。当开口打开时,前壁就与后壁分离,且后壁保持与叠层中下一个袋的前壁接触,直到被拉的袋与固定装置分离的最后阶段。
由于入口从袋的开口附近延伸到叠层的弯折部,因此,本发明可非常方便地接近和取出最靠近入口的袋,可在开口和弯折部之间的前壁的任何部分处或在弯折部处来拉袋。在此情况下,入口可在弯折部或向弯折部扩大。最好,入口的宽度、位置和长度,至少是入口的大部分限制成可伸入成人一只手的三个伸出的手指和大拇指,以避免人抓取除最靠近入口的袋以外的任何袋。
入口可使固定装置在容器中不露出或基本上不露出。入口在叠层中袋的开口处或其附近终止。当叠层中的袋在其开口端装有提手时,入口可具有一条刚性的棱边,或者在入口处设有约束件,从而避免人将他或她的手放入提手之间的容器中。
在入口或入口附近,将指示器装在容器上,从而来将所能接触到叠层的位置指示给使用者,以便于将袋从叠层中拉出。
容器可以是通常的盒状,它具有前壁,前壁上设有入口。在容器为盒状的情况下,容器可称为储存盒,该储存盒除入口外基本上是封闭的。
当叠层从容器中全部分配出去时,就可将容器清除掉,或者容器可以是重复使用的,在原先的叠层分配完后,可装入另一个叠层。容器可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制成,例如:纸板、塑料或金属,或这些材料的组合。至少当容器由纸板制成时,容器可由一单个整张纸板切制而成,所切纸板具有折叠线,以便可折叠成成形容器的形状。
在分配器的一个实施例中,容器是通常的盒形。位于容器中的袋的叠层在其一个相对端部处或附近具有可固定在容器中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可分离地与叠层中的袋相连的一个条形块或一个凸耳或多个凸耳。在凸耳形式的情况下,当袋经入口拉出时,在每个袋上的所述一个凸耳或所述多个凸耳中的每一个凸耳就可与固定在容器中的固定装置的另外部件分离。
叠层可折叠在容器内的一块支承板上。该支承板可以是一块板或大致是板状的,其上具有开口。在容器内,叠层可在支承板的一个端部处固定在支承板上,并从该端部沿支承板延伸到所述开口,然后在所述开口处穿过所述开口,并沿支承板折回,这样,叠层的弯折部就处于所述开口处。最好,支承板可从容器中卸下,以便于将叠层装在支承板上,如果需要,当叠层全部从容器中派发出去时,将替换的叠层装到支承板上。支承板可滑入到容器中并可从容器中滑出。它可具有手柄,以便于支承板相对于容器运动。当叠层装到位于容器外部的支承板上时,叠层在固定装置处保持在支承板上,其沿支承板的一个表面设置,并穿过支承板上的开口。当支承板插入到容器中时,穿过开口的叠层部分就折回靠在支承板的相反表面上,并形成叠层的第一部分。
容器可以是袋以代替通常的盒形,例如由塑料薄膜材料制成的袋,在其前部设有入口。
在容器中设有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可与固定装置配合,并可固定到容器上,从而将固定装置固定在容器中。例如,在通常的盒形容器中,当固定装置包括条形块时,保持装置可包括折叠在条形块周围的容器端板件或部件,以便将条形块固定在容器中。制造盒或浅容器的整体材料可用来形成该端板件。在另一种情况下,保持装置可包括一个针销或多个针销,这些针销穿透固定装置,并固定在容器的一个壁或多个壁上。
在另外一种情况下,保持装置可包括固定在容器中的固定元件,例如一个块体,在固定装置处或其附近,叠层具有一个孔,所述固定元件配合在该孔中。保持装置也可以是其它的适当形式。
在使用时,容器可固定在支架或其它安装件上。容器可拆卸和可更换地固定在安装件上。容器可通过安装件支承成水平、竖直或倾斜状态,从而便于使用者在入口处拿取容器中的叠层袋。在容器不固定在安装件上的情况下,分配器也可使用。该分配器可用在商店或操作台里的结帐柜台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适合于分配器使用的袋的叠层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提出的一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发明分配器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装在分配器中的袋的叠层的透视图;
图3是分配器的局部透视图,其中,示出叠层袋是怎样装入容器的;
图4是一个透视图,其显示了叠置在一起的袋是怎样从容器中取出的;
图5是取出袋的透视图;
图6-8与图1-3类似,显示了分配器的第二实施例;
图9是分配器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10是装在图9所示的分配器中未折叠的叠层袋的正视图;
图11和12是图10所示的叠层袋在折叠状态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13是分配器第四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分配器在打开位置时的截面图;
图15是分配器在闭合位置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分配器包括由纸板制成的容器1,容器1呈矩形的盒形,其具有前壁和后壁2、3、相对的第一和第二端壁4、5和相对的侧壁6、7。前壁2具有一个入口8。入口8是长形的,大致由直线围成,并大致从中间沿前壁延伸到第一端壁4,入口在第一端壁处延伸和扩展。
如图2所示,放置在容器1中的是袋10的叠层9。众所周知,袋10由塑料薄膜材料制成。它们相互平的叠放在一起,叠层9在横向弯折部11处折叠成两块,第一部分12折叠在第二部分13的下部。如图5所示,每个袋10具有平的矩形袋体14、封闭的底端17和相对的开口端18,袋体14由平放在一起的前壁15和后壁16构成,从开口端18的相对两端伸出一对平行的提手部分19。提手从前壁15延伸到后壁16,并折叠成两部分。袋的底端17位于折叠叠层的第一部分12上,开口端18和提手19是在第二部分13上。
叠层中相邻袋的袋体14可通过附着在开口端18附近中部的少量粘性物而粘结在一起,这样,袋就以菊花链的方式而相互连接在一起,且在粘结点处可很容易地将其分开。
如图2所示,由与袋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象袋的叠层部分那样的整体条形块20,并形成连接装置,条形块20在折叠提手19的外端之间延伸。提手19通过削弱线22与条形块20相联,削弱线可通过穿孔而成。在与条形块20相邻的地方,矩形槽23切透叠层,并在袋体14的开口端18和提手19的边缘内侧形成开口24。在折叠的叠层中,位于第一部分12的袋的底端处于槽23中间区域的下部,并缩回一个条形块20的间距。
如图3所示,叠层9通过端板25可靠地保持定位于容器中,端板25包在条形块20周围。端板25由从容器后壁3切下且左端与后壁相联的折板26形成,其宽度与叠层中袋9的提手19之间的条形块长度相一致。折板26折入到容器中,穿过叠层的槽23,并位于条形块之上和容器的前壁2之下。位于折板26端部的舌部27穿过容器第二端壁5上的狭缝28,以使端板保持在条形块周围,这样,条形块就牢牢地靠在第二端壁上。通过保护折板29使折板26进一步保持在条形块周围,保护折板29是第二端壁5的延伸部分,它折叠在前壁2的端部上方,并翻折穿过位于前壁上的另一个狭缝30,从而使其贴靠在端板折板26上,所述端板折板26延伸穿过叠层中的槽23。为便于将叠层放到容器中并使端板25与条形块接触,容器可由在第一端壁4处整体连接在一起的两个壳体构成,当叠层就位时,就将一个套在另一个上。壳体分别提供了容器的前壁和后壁2、3,并共同提供端壁和侧壁。保护折板29还可用于将两个壳体在第二端壁5处固定在一起,它是这样来实现的:象提供容器后壁3的壳体的端壁延伸部分一样形成保护折板29,然后将其从邻近第二端壁5的另一壳体前壁2上的第二狭缝插过,并折叠在前壁上方,再翻折到前壁的第一狭缝30中。
当叠层就位并将其封闭在容器中时,折叠的叠层在端壁之间容器内部的整个长度范围和侧壁之间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延伸。叠层中袋的条形块20、槽23和提手19就由入口和第二端壁之间的容器前壁部分遮掩或基本上遮掩起来。
袋的前壁2在折叠叠层的第二部分13处通过叠层的折叠而被张紧。直接与容器前壁2相邻的袋的前壁区域从开口端18到弯折部11露出于入口处。入口的尺寸限于基本上可由成人一只手的三个伸出的手指和大拇指来抓取袋。
叠层在容器中的折叠状态可阻止袋在叠层第一部分12处移动。当容器在折叠叠层处于水平或大致水平状态下使用时,在第一部分上的第二部分重量会使这种阻止作用增强。
为从容器中取出袋,如图4所示,使用者可在入口处捏住袋前壁的露出部分,并从入口向外拉。当向外拉时,袋的前壁就与后壁分离,且相对于后壁自由地滑动,而由于袋的塑料材料和制造方法方面的原因,由于叠层中存在静电,该袋的后壁与叠层中相邻的下一个袋的前壁保持接触。继续拉前壁部分,从最靠近开口端和提手周围的开口区域扩散的剥离作用就会使袋的开口打开。拉也会使提手与条形块20在削弱线22处分离开。当提手分离开时,进一步的拉使袋从入口外叠层第二部分中拉出,最后,袋的其余部分从第一部分处与叠层分离开。如图5所示,取出袋的开口24是张开的,可以用来充装东西。整个操作过程仅由使用者的一只手就可完成,借助于入口的大小和定位以及叠层在容器中的布置,可避免一次取出多个袋。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6-8所示,分配器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该实施例中所用的相同的标号代表相同的部件。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放入容器1中的叠层9的袋10没有提手。而代之以叠层具有在袋体14的开口端18的整个宽度范围延伸的整体条形块20,且开口端通过沿开口端整个长度延伸的削弱线32可分离地连接到条形块上。窄槽33大部分长度穿透条形块并平行于开口端。
折叠叠层从而使叠层第一部分12处的袋的底端靠近第二部分13处的袋的开口端。
在各方面,容器1都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容器。如图8所示,其端板折板25穿过条形块中的窄槽33插入,并折叠到条形块上方,象前面一样,舌部27穿过容器第二端壁上的狭缝28。保护折板29将折板26牢牢地保持在条形块中。
从容器中取出袋也类似于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图9-12所示的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相同的标号对应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
容器1基本上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容器,只是它不具有端板或保护折板。袋10的叠层9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的叠层类似,其区别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如图10所示,袋的底端17每个都具有一个小的中间整体凸片34,凸片34从底端伸出,并在由穿孔而成的削弱线35处与底端相联。凸片34上具有一个孔36。其次,T形条形块37由袋的提手19之间的叠层整体部分构成。T形条形块37具有横向部分38,该横向部分38在提手19之间延伸,并通过削弱线39可分离地连接到提手19外端。杆部40通过削弱线41可分离地连接到袋开口的中间区域。所有的削弱线39、41都通过穿孔形成。再者,在靠近提手横向部分38的相对两端穿有孔42,在靠近袋开口的杆部40穿有孔43。
如图11和12所示,叠层在横向弯折部11处进行折叠,叠层第一部分12处的凸片34靠近T形条形块37的杆部40,并使孔36与杆部的通孔43对齐。
与前述实施例类似,将折叠的叠层定位于容器中。然而,T形条形块37通过带有头部的止动针销44、45而定位在容器中。两个止动针销44穿过横向部分38处的孔42,并插入到容器前壁和后壁上的对齐孔(未示出)中。第三止动针销45穿过杆部40上的孔43和袋的凸片34上的孔36,并插入到容器前壁和后壁上的对齐孔(未示出)中。未示出的止动件在后壁外侧连接在针销44、45的端部,从而将针销牢牢地固定就位,并将T形条形块37牢牢地固定在容器中。凸片和T形条形块杆部中的第三针销使袋的底端保持到杆部上,这样,叠层就牢牢地在容器中保持折叠状态。可以与前述相类似的方式将袋从容器中取出。在将袋经入口8拉出的后部阶段,取出的袋的底端17在削弱线35处与其凸片34分离开,因此,袋就完全脱离了叠层,并从容器中取出。分离的凸片仍连接在第三针销上。
叠层的其它袋仍整齐地折叠在分配器中。这由固定在第三针销45处的固定凸片保证,三个针销将T形条形块保留在分配器中。叠层中袋的开口保持封闭,直到将袋顺次捏住并拉出容器为止。当所有的袋从容器中拉出时,拆下针销就可将保留在容器中的T形条形块和凸片取下。然后再将更换的袋的叠层放入容器中用针销固定,或者可将容器扔掉。
在图13-15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分配器具有容器46,容器46呈矩形的盒形盖状,它具有一个开口端47、一个相对的封闭底端48、两个相对的封闭侧壁49、50和前、后壁51、52。前壁51包括一个长形的入口53,并有朝向容器开口端47的圆形端部54,入口53的大部分长度是从该端部出发的平行侧边,并在靠近容器封闭端48的两个相对端部处扩张开来。如图14和15所示,在开口端和向外弯曲的后壁自由端57之间,按透视法缩小绘制的后壁52朝向开口端47留有间隙56。
在容器46中可滑动的是支承板58,支承板58为伸长的平板状,并在其一半长度处具有矩形开口59。靠近其长度另外一半的端部处,支承板58具有一个定位块60,定位块60固定在其一个表面上,并平行于支承板的端部侧边。L形手柄固定在同一端部支承板58的另一相对表面上。如图13所示,在靠近该端部处设有凹槽62。
容器侧壁49、50上设有锁扣63,当支承板完全滑入容器中时,锁扣63就卡在凹槽62中并与凹槽62接合在一起,从而使支承板58可靠地保持在容器46中。
容器和支承板可由纸板制成。也可使用其它适当的材料,两者材料也可互不相同。
袋65的叠层64支承在支承板58上。袋65大致与第一实施例叠层中的袋类似,每个袋具有袋体66、封闭的底端69和开口端70,袋体66具有前、后壁67、68,平行的提手71位于开口端70处。与叠层形成一个整体的条形块72横跨并延伸穿过提手71的外端,并通过削弱线73可分离地连接到提手71上,削弱线73可通过穿孔而成。在靠近条形块72的地方,形成穿透叠层的矩形槽74,它确定了袋的开口75和提手71。槽74与支承板58上的定位块60的大小和形状是互补的。
为了将叠层装在支承板58上,在开口端47处,支承板从容器中滑出。如图14所示,将叠层提供给支承板,定位块60与槽74接合,且将叠层放在支承板上,其相对自由端包括袋的底端69穿过并挂在开口59上。然后将支承板插入容器的开口端,离开定位块60的支承板相对端导入到封闭盒中,且叠层部分在支承板上从定位块延伸到对着容器前壁51的开口59。当支承板滑入到容器中时,如图15所示,叠层的自由端碰到容器后壁52的弯曲自由端57,这使得叠层的自由端折叠回来靠在支承板上,而不会将袋绊住或卡住。当支承板完全装入到容器中时,叠层大致折叠成U形。锁扣63卡在凹槽62中,从而将支承板牢牢地固定封闭在封闭盒中。象在其它实施例中的那样,折叠的叠层具有第一部分76和第二部分77,第一部分76包括封闭的底端69,第二部分77包括开口端70,两者相会在叠层的横向弯折部78处,横向弯折部78位于支承板的开口59中。位于叠层第二部分的袋的前壁67通过叠层的折叠而拉紧。
当支承板58完全装入容器中时,定位块60和开口59之间的叠层第二部分77露出在容器前壁51的入口53处。叠层通过定位块和折叠在容器中而牢牢地定位在支承板上。条形块隐藏在容器中。
如同其它实施例所描述的袋一样,在入口处将袋从容器叠层中取出。袋的提手在削弱线73处于条形块分离开,且将袋从入口拉出时,袋的开口75是张开的。当打开锁扣63时,就可方便地将支承板从封闭盒中取出,根据需要,可将新的叠层装到支承板上来补充给分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