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8875110 上传时间:2021-01-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37237.9

申请日:

20160224

公开号:

CN205473539U

公开日:

201608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F1/02,C09F3/00

主分类号:

C09F1/02,C09F3/00

申请人:

安远县松远林业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春旺

地址:

342100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版石镇工业园

优先权:

CN201620137237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和支脚。所述罐体上端为开口,该开口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所述罐体底端为漏斗状,该罐体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罐体上端设有物料进料管和进水管,所述物料进料管连接一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设有加热夹层和搅拌机构。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该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由上至下相互平行等距设置且通过支撑轴相互连接。所述小孔过滤板通过其左右两侧的弧形缺口设有的滑动块,分别与罐体内壁左右两侧相应设有的滑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还设有一透视窗。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提高提取有效资源的效率与质量,减少资源浪费,操作便捷,便于循环使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和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端为开口,该开口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所述罐体底端为漏斗状,该罐体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罐体上端设有物料进料管和进水管,所述物料进料管连接一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设有加热夹层和搅拌机构,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该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由上至下相互平行等距设置且通过支撑轴相互连接,所述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边沿均与罐体内壁相贴合,且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小孔过滤板通过其左右两侧的弧形缺口设有的滑动块,分别与罐体内壁左右两侧相应设有的滑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还设有一透视窗,所述透视窗由上至下等距设有一排取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进料管一端与罐体相互连接,其另一端向上倾斜且与进料斗底端固定连接,该物料进料管设有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设有水泵、流量测量计和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也设有加热夹层,所述加热夹层均设有热气进气管、排气管和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叶组成,所述搅拌桨叶呈倒V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轨和滑动块均与升降机构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管一端与罐体相互连接,其另一端设有排料管螺纹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物料进料管和取料管均设有独立阀门开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松脂加工工艺为松脂熔解,净制,蒸馏等工序,在制作松香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称为残渣。但该残渣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黑松香和松节油,现在有些企业直接将其排放或燃烧,对环境污染严重,有些企业只是用简单工具再进行加工,提取其中少量黑松香和松节油,不能充分循环利用废渣,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利于充分提取有效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的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包括罐体和支脚。所述罐体上端为开口,该开口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所述罐体底端为漏斗状,该罐体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罐体上端设有物料进料管和进水管,所述物料进料管连接一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设有加热夹层和搅拌机构。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该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由上至下相互平行等距设置且通过支撑轴相互连接。所述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边沿均与罐体内壁相贴合,且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小孔过滤板通过其左右两侧的弧形缺口设有的滑动块,分别与罐体内壁左右两侧相应设有的滑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罐体还设有一透视窗,所述透视窗由上至下等距设有一排取料管。

具体的,所述物料进料管一端与罐体相互连接,其另一端向上倾斜且与进料斗底端固定连接,该物料进料管设有流量计。

具体的,所述进水管设有水泵、流量测量计和加热器。

具体的,所述进料斗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也设有加热夹层,所述加热夹层均设有热气进气管、排气管和温度传感器。

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桨叶组成,所述搅拌桨叶呈倒V型。

具体的,所述滑动导轨和滑动块均与升降机构相互连接。

具体的,所述取料管一端与罐体相互连接,其另一端设有排料管螺纹接头。

具体的,所述排水口、物料进料管和取料管均设有独立阀门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轴的高度范围为30-9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通过进料管对残渣进行初次加热,再通过进料斗对残渣进行充分加热,最后与经过加热器加热的水混合提取,操作便捷,有利于提高提取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其次,通过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进行过滤,进一步提高提取质量的同时,通过对小孔过滤板的滑动块进行上下滑动实现大孔过滤板、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的升降,还有利于提高提取效率,将小孔过滤板上升至罐体顶端即开口处时,便于清理三块过滤板上的杂质,便于循环使用;最后,根据透视窗观察罐体内物料的情况,再根据不同的分层使用相应的取料管进行取料,再次提高提取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孔过滤板、中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在罐体上端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孔过滤板、中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在罐体内部时透视图。

图中:1.罐体,2.支脚,3.开口,4.密封盖,5.排水口,6.物料进料管,7.进水管,8.进料斗,9.加热夹层,10.大孔过滤板,11.中孔过滤板,12.小孔过滤板,13.支撑轴,14.弧形缺口,15.滑动导轨,16.透视窗,17.取料管,18.流量计,19.水泵,20.流量测量计,21.加热器,22.进料管,23.热气进气管,24.排气管,25.温度传感器,26.搅拌电机,27.搅拌轴,28.搅拌桨叶,29.升降机构,30.排料管螺纹接头,31.独立阀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包括罐体1和支脚2。罐体1上端为开口3,该开口3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4。罐体1底端为漏斗状,该罐体1底端设有排水口5。罐体1上端设有物料进料管6和进水管7,物料进料管6连接一进料斗8,进料斗8设有加热夹层9和搅拌机构。罐体1内部设有大孔过滤板10、中孔过滤板11和小孔过滤板12,该大孔过滤板10、中孔过滤板11和小孔过滤板12由上至下相互平行等距设置且通过支撑轴13相互连接。大孔过滤板10、中孔过滤板11和小孔过滤板12边沿均与罐体1内壁相贴合,且大孔过滤板10、中孔过滤板11和小孔过滤板12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缺口14。小孔过滤板12通过其左右两侧的弧形缺口14设有的滑动块(未图示),分别与罐体1内壁左右两侧相应设有的滑动导轨15固定连接。罐体1还设有一透视窗16,透视窗16由上至下等距设有一排取料管17。物料进料管6一端与罐体1相互连接,其另一端向上倾斜且与进料斗8底端固 定连接,该物料进料管6设有流量计18。进水管7设有水泵19、流量测量计20和加热器21。进料斗8设有进料管22,进料管22也设有加热夹层9,加热夹层9均设有热气进气管23、排气管24和温度传感器25。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26、搅拌轴27和搅拌桨叶28组成,搅拌桨叶28呈倒V型。滑动导轨15和滑动块均与升降机构29相互连接。取料管17一端与罐体1相互连接,其另一端设有排料管螺纹接头30。排水口5、物料进料管6和取料管17均设有独立阀门开关31。

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而不仅限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结构,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方案,而并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保护范围内。

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37237.9 (22)申请日 2016.02.24 (73)专利权人 安远县松远林业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342100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版石镇 工业园 (72)发明人 刘春旺 (51)Int.Cl. C09F 1/02(2006.01) C09F 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包括罐体和支脚。 所述罐体上端为开口, 该开口 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 所述罐体底端为漏斗状, 。

2、该罐体底端设有排水口。 所述罐体上端设有物料 进料管和进水管, 所述物料进料管连接一进料 斗, 所述进料斗设有加热夹层和搅拌机构。 所述 罐体内部设有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 滤板, 该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 由上至下相互平行等距设置且通过支撑轴相互 连接。 所述小孔过滤板通过其左右两侧的弧形缺 口设有的滑动块, 分别与罐体内壁左右两侧相应 设有的滑动导轨固定连接。 所述罐体还设有一透 视窗。 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提高提取有效资源的 效率与质量, 减少资源浪费, 操作便捷, 便于循环 使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473539 U 2016。

3、.08.17 CN 205473539 U 1.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包括罐体和支脚,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上端为开口, 该开 口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 所述罐体底端为漏斗状, 该罐体底端设有排水口, 所述罐体上端设 有物料进料管和进水管, 所述物料进料管连接一进料斗, 所述进料斗设有加热夹层和搅拌 机构, 所述罐体内部设有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 该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 板和小孔过滤板由上至下相互平行等距设置且通过支撑轴相互连接, 所述大孔过滤板、 中 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边沿均与罐体内壁相贴合, 且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 板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缺口, 所述小孔过。

4、滤板通过其左右两侧的弧形缺口设有的滑动块, 分别与罐体内壁左右两侧相应设有的滑动导轨固定连接, 所述罐体还设有一透视窗, 所述 透视窗由上至下等距设有一排取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料进料管一端与 罐体相互连接, 其另一端向上倾斜且与进料斗底端固定连接, 该物料进料管设有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管设有水泵、 流量测量计和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斗设有进料 管, 所述进料管也设有加热夹层, 所述加热夹层均设有热气进气管、 排气管和温度传。

5、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电 机、 搅拌轴和搅拌桨叶组成, 所述搅拌桨叶呈倒V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导轨和滑动块 均与升降机构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料管一端与罐体 相互连接, 其另一端设有排料管螺纹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口、 物料进料 管和取料管均设有独立阀门开关。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5473539 U 2 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6、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松脂加工工艺为松脂熔解, 净制, 蒸馏等工序, 在制作松香的同时, 产生了大 量的废弃物, 称为残渣。 但该残渣中仍然含有大量的黑松香和松节油, 现在有些企业直接将 其排放或燃烧, 对环境污染严重, 有些企业只是用简单工具再进行加工, 提取其中少量黑松 香和松节油, 不能充分循环利用废渣, 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有利于充分提取有效资 源, 减少资源浪费的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 一种。

7、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包括罐体和支脚。 所述罐体上端为开口, 该开口设有相适 配的密封盖。 所述罐体底端为漏斗状, 该罐体底端设有排水口。 所述罐体上端设有物料进料 管和进水管, 所述物料进料管连接一进料斗, 所述进料斗设有加热夹层和搅拌机构。 所述罐 体内部设有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 该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 板由上至下相互平行等距设置且通过支撑轴相互连接。 所述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 孔过滤板边沿均与罐体内壁相贴合, 且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左右两侧均 设有弧形缺口。 所述小孔过滤板通过其左右两侧的弧形缺口设有的滑动块, 分别与罐体内 壁左右两。

8、侧相应设有的滑动导轨固定连接。 所述罐体还设有一透视窗, 所述透视窗由上至 下等距设有一排取料管。 0006 具体的, 所述物料进料管一端与罐体相互连接, 其另一端向上倾斜且与进料斗底 端固定连接, 该物料进料管设有流量计。 0007 具体的, 所述进水管设有水泵、 流量测量计和加热器。 0008 具体的, 所述进料斗设有进料管, 所述进料管也设有加热夹层, 所述加热夹层均设 有热气进气管、 排气管和温度传感器。 0009 具体的, 所述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 搅拌轴和搅拌桨叶组成, 所述搅拌桨叶呈倒V 型。 0010 具体的, 所述滑动导轨和滑动块均与升降机构相互连接。 0011 具体的, 所。

9、述取料管一端与罐体相互连接, 其另一端设有排料管螺纹接头。 0012 具体的, 所述排水口、 物料进料管和取料管均设有独立阀门开关。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轴的高度范围为30-90mm。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 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通过进料管对残渣进行初次 加热, 再通过进料斗对残渣进行充分加热, 最后与经过加热器加热的水混合提取, 操作便 捷, 有利于提高提取质量, 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 通过大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 说明书 1/2 页 3 CN 205473539 U 3 进行过滤, 进一步提高提取质量的同时, 通过对小孔过滤板的滑动块进行上下滑动实现。

10、大 孔过滤板、 中孔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的升降, 还有利于提高提取效率, 将小孔过滤板上升至 罐体顶端即开口处时, 便于清理三块过滤板上的杂质, 便于循环使用; 最后, 根据透视窗观 察罐体内物料的情况, 再根据不同的分层使用相应的取料管进行取料, 再次提高提取质量。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孔过滤板、 中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在罐体上端时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孔过滤板、 中过滤板和小孔过滤板在罐体内部时透视图。 0017 图中: 1.罐体, 2.支脚, 3.开口, 4.密封盖, 5.排水口, 6.物料进料管, 7.进水管, 8. 进料斗, 9.加热夹层, 10.大。

11、孔过滤板, 11.中孔过滤板, 12.小孔过滤板, 13.支撑轴, 14.弧形 缺口, 15.滑动导轨, 16.透视窗, 17.取料管, 18.流量计, 19.水泵, 20.流量测量计, 21.加热 器, 22.进料管, 23.热气进气管, 24.排气管, 25.温度传感器, 26.搅拌电机, 27.搅拌轴, 28. 搅拌桨叶, 29.升降机构, 30.排料管螺纹接头, 31.独立阀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通过实施例, 并结合附图1和附图2,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 的说明。 0019 实施例: 0020 本实施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一种松香残渣处理装置, 包括罐体1。

12、和支脚2。 罐体1 上端为开口3, 该开口3设有相适配的密封盖4。 罐体1底端为漏斗状, 该罐体1底端设有排水 口5。 罐体1上端设有物料进料管6和进水管7, 物料进料管6连接一进料斗8, 进料斗8设有加 热夹层9和搅拌机构。 罐体1内部设有大孔过滤板10、 中孔过滤板11和小孔过滤板12, 该大孔 过滤板10、 中孔过滤板11和小孔过滤板12由上至下相互平行等距设置且通过支撑轴13相互 连接。 大孔过滤板10、 中孔过滤板11和小孔过滤板12边沿均与罐体1内壁相贴合, 且大孔过 滤板10、 中孔过滤板11和小孔过滤板12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缺口14。 小孔过滤板12通过其 左右两侧的弧形缺口1。

13、4设有的滑动块(未图示), 分别与罐体1内壁左右两侧相应设有的滑 动导轨15固定连接。 罐体1还设有一透视窗16, 透视窗16由上至下等距设有一排取料管17。 物料进料管6一端与罐体1相互连接, 其另一端向上倾斜且与进料斗8底端固定连接, 该物料 进料管6设有流量计18。 进水管7设有水泵19、 流量测量计20和加热器21。 进料斗8设有进料 管22, 进料管22也设有加热夹层9, 加热夹层9均设有热气进气管23、 排气管24和温度传感器 25。 搅拌机构由搅拌电机26、 搅拌轴27和搅拌桨叶28组成, 搅拌桨叶28呈倒V型。 滑动导轨15 和滑动块均与升降机构29相互连接。 取料管17一端与。

14、罐体1相互连接, 其另一端设有排料管 螺纹接头30。 排水口5、 物料进料管6和取料管17均设有独立阀门开关31。 0021 本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本 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 很容易做出各种类型的改进或变形, 而不仅限 于本实用新型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结构, 因此前面描述的方式只是优选方案, 而并 不具有限制性的意义, 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 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 求书的范围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05473539 U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5 CN 205473539 U 5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6 CN 205473539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