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872375.2 (22)申请日 2017.12.28 (73)专利权人 南京蓝色气候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滨大 道88号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总部大 厦B座708室 (72)发明人 宋龙刘梦奇阮仕攀黄加强 肖俊伟杨丰信程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企业) 37232 代理人 王宽 (51)Int.Cl. C12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57)摘要 本申。
2、请公开了一种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设 置于发酵罐罐体底板下部, 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 置的细石混凝土层、 挤塑板保温层、 防水层、 混凝 土垫层和级配砂石褥垫层。 通过多层级设置, 有 效及合理布置, 整体保温结构可承压整个发酵罐 罐体自重及其内沼液的重量, 保温性能佳, 抗水 性能好, 使用寿命长, 耐久性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008778 U 2018.10.26 CN 208008778 U 1.一种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底板的下部, 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石混凝土层、 挤塑板保温 层、 防水层、 混凝土垫层和级配砂石褥垫层。
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罐罐体底板为钢筋混凝土底板, 其厚度为400-6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石混凝土层的厚度为40-60mm, 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挤塑板保温层厚度为100mm-150mm, 由多层挤塑板通过分层铺设, 错缝搭接的方 式铺设而成, 挤塑板的拼接处密封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塑板的抗压强度大于500千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4、,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层采用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设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10, 厚度为80-1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级配砂石褥垫层的厚度为250-3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塑板保温 层与防水层间还设有一层无纺布隔离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08008778 U 2 一种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厌氧发酵领域, 尤其是涉及厌氧发酵罐, 具体是涉及。
5、发酵罐罐底保温 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物质能源迅速发展, 养殖业粪污及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运用促 进了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的快速发展。 秸秆厌氧发酵时, 中温发酵(30-35)处理原料 效率高, 处理时间短, 产气量高, 消耗的能量少。 但传统的发酵装置, 尤其是碳钢罐体或搪瓷 拼装罐体, 保温效果不好, 发酵过程中将会增大热量需求, 增加自用能耗。 0003 对于发酵罐罐身, 可通过包裹或加载保温材料来实现保温。 但由于发酵罐体自重 及满载液体后的重量较大, 罐底的保温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 容易出现罐底保温层坍塌及 破裂, 罐底很难实现持久保温。 发明内容 0004 本。
6、申请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保温效果 好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以有效解决发酵罐罐底保温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底板下部, 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的细石混凝土层、 挤塑板保温层、 防水层、 混凝土垫层和级配砂石褥垫层。 0007 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中, 所述发酵罐罐体底板为钢筋混凝土底板, 底板 的厚度为400-600mm。 0008 所述的发酵罐底保温结构, 其中, 所述细石混凝土层的厚度为40-60mm, 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C20。 0。
7、009 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中, 所述的挤塑板保温层厚度为100mm-150mm, 由 多层挤塑板通过分层铺设, 错缝搭接的方式铺设而成, 挤塑板的拼接处密封连接在一起。 0010 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中, 所述挤塑板的抗压强度大于500千帕。 0011 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中, 所述防水层采用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铺设而成。 0012 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中, 所述混凝土垫层的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10, 厚度为80-120mm。 0013 所述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其中, 所述级配砂石褥垫层的厚度为250-350mm。 0014 所述的发酵罐。
8、罐底保温结构, 其中, 所述挤塑板保温层与防水层间还设有一层无 纺布隔离层。 0015 本申请的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通过多层结构设计, 级配砂石褥垫层是在土方开 挖基础后采用换填夯实使地面或桩基受力更为均匀, 其上的混凝土垫层表面平整, 可有效 避免防水层因受尖锐物品刺穿破坏防水性能, 防水层即可避免罐体内部沼液渗漏污染地下 说明书 1/3 页 3 CN 208008778 U 3 水, 也可避免地下水对发酵罐结构中钢筋等部件腐蚀。 防水层上的挤塑板保温层既能承受 整个发酵罐体满载液体及罐体本身自重又可避免发酵罐热量损失较快, 对铺设好的拼接挤 塑板顶层密封固定后, 再浇筑细石混凝土以保护保。
9、温层和防水层, 避免施工时的破坏。 层级 布置合理, 可直接承压整个发酵罐的罐体, 保温性能佳、 抗水性能好, 耐久性强, 使用寿命 长。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申请的发酵罐底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级配砂石褥垫层, 2.混凝土垫层, 3.防水层, 4.挤塑板保温层, 5.细石混凝 土层, 6.钢筋混凝土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仅为方便本领域技术人 员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 实现或使用本申请所做的说明, 并不以此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19 参见图1所示, 一种发酵罐罐底保温结构, 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底板6下部。
10、, 包括从上 至下依次设置的细石混凝土层1、 挤塑板保温层2、 防水层3、 混凝土垫层4和级配砂石褥垫层 5五层结构。 其中级配砂石褥垫层5是在土方开挖基础后采用换填夯实以使地面或桩基受力 更为均匀, 其上的混凝土垫层4可保持表面平整, 以有效避免防水层3因受尖锐物品刺穿破 坏防水性能, 防水层3即可避免罐体内部沼液渗漏污染地下水, 也可避免地下水对发酵罐结 构中钢筋等部件腐蚀。 防水层3上的挤塑板保温层2既能承受整个发酵罐体满载液体及罐体 本身自重又可避免发酵罐热量损失较快, 对铺设好的拼接挤塑板顶层密封固定后, 再浇筑 细石混凝土1以保护保温层2和防水层3, 避免施工时的破坏。 整体结构设。
11、置合理, 可直接承 压整个发酵罐体及其内的沼液, 保温性能、 耐久性能和抗水性能均较佳。 0020 为提高本申请保温结构的综合性能, 细石混凝土层的厚度最佳为40-60mm, 强度等 级大于或等于C20。 挤塑板保温层最佳厚度为100mm-150mm, 保温层由多层挤塑板通过分层 铺设, 错缝搭接的方式铺设而成, 挤塑板的拼接处密封连接在一起, 挤塑板的抗压强度大于 500千帕。 防水层优选采用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设而成, 最佳铺设两层以上, 卷材 优选厚度3mm以上。 混凝土垫层的强度最佳等级大于或等于C10, 厚度为80-120mm, 最佳采用 100mm。 0021 同时为了保。
12、护防水层, 在挤塑板保温层4与防水层3间还可铺设一层无纺布隔离 层。 0022 具体施工时, 开挖土方基础后, 采用填充夯实的方式铺设级配砂石褥垫层1, 从而 使地面或桩基受力更均匀。 然后在级配砂石褥垫层1上涂覆混凝土垫层2, 要求表面涂覆平 整。 在铺设防水层3之前, 应检查混凝土垫层2平整度是否符合现行工程施工标准。 符合标准 后, 再铺设防水层。 0023 重中之重的挤塑板保温层的铺设可如同倒置式屋面施工, 保温材料可以直接在防 水层3(如SBS防水卷材)上铺设, 但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措施, 防止破坏防水层, 也 可以在防水层3上先铺设一层无纺布隔离层作为保护); 铺设挤塑板时。
13、要按照拼缝严密, 错 缝搭接的原则, 依次铺设各层挤塑板; 遇到地面凸出物(如: 柱子, 管道等), 按照凸出物的尺 说明书 2/3 页 4 CN 208008778 U 4 寸切割挤塑板; 在墙角, 凸出物四周等与挤塑板交界处, 可灌注PU发泡剂, 密实缝隙; 应弹设 好板底保温铺设的边缘控制线, 底板挤塑板因强度大, 应采用手工锯进行裁切, 如果遇到不 可避免的小块挤塑板, 可采用专用界面剂进行粘贴, 确保保温整体强度; 挤塑板铺设完毕 后, 应对最上层的拼缝进行宽面胶带密缝处理, 以防浇筑混凝土时产生漏浆渗水质量问题。 0024 最后再在密封处理好的保温层4上浇筑细石混凝土层5以保护保温层, 避免铺设底 板1时破坏保温层。 0025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 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 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08008778 U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08008778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