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石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钻石加工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09015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09015A21申请号201410513384722申请日20140930B28D5/00200601B24B9/1620060171申请人喻惠华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龙珠花园A区龙腾阁10D72发明人喻惠华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297代理人胡清方彭友华54发明名称一种钻石加工方法57摘要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桌面割切,腰部形成,底部加工,冠部加工,底部加工为复式加工法,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N个底面,其中,N大于。
2、等于6,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为,圆形钻石的比例为2040,椭圆形、榄尖形、梨形和心形钻石的比例为7080;在N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至少2N个底足面;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二夹角()的角度。本发明具有在保持钻石美好的亮光与火彩的同时,又兼顾保留钻石最大重量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09015ACN104309015A1/1页21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
3、下步骤,(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底部加工为复式加工法,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N个底面,其中,N大于等于6,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为,圆形钻石的比例为2040,椭圆形、榄尖形、梨形和心形钻石的比例为7080;在所述N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至少2N个底。
4、足面;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圆形钻石加工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为45度48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8个均等的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204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选取相互对称的4个底面以第二夹角()为40度42度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扒尖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8个第一底足面;再以相邻的两个第一底足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四夹角打磨出8个第二底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椭圆形或榄尖形钻石而言,以。
5、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6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为40度42度;第三底面至第六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6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和第二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3度35度;第三扒尖面至第六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梨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
6、部分打磨成7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至第五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为40度42度;第六个和第七个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7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至第五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3度35度;第六个和第七个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心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为42度45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第1个到第6个底面,用第。
7、一夹角()为38度41度打磨第7个和第8个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8个扒尖面,其中,第一个扒尖面至第六个扒尖面采用33度35度的第二夹角打磨,第七个扒尖面和第八个扒尖面采用32度34度打磨,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7个底足面。权利要求书CN104309015A1/5页3一种钻石加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尤其是可以增加钻石成品的重量的钻石加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一颗钻胚看起来并不起眼,必须经过仔细的切磨、加工,才会成为人们所惯见的闪烁生辉的钻石。因。
8、此,钻石的加工,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最理想的切割效果当然是保留钻石的最大重量、尽量减少瑕疵,并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以使钻石光彩照人。0003常见的钻石形状,一般分为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和梨形等。无论何总形状的钻石,其加工过程均包括如下基本步骤(1)、割切桌面,即按照设计要求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100(见图1,图1仅示出的圆形钻石的图形,其它形状的钻石加工步骤类同);(2)、形成腰部,即按照设计要求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200;(3)、加工底部,即按照设计要求在钻胚上加工底部300;(4)、加工冠部,即按照设计要求在钻胚上加工冠部400。0004具体地说,对于圆形钻石而言,其通常的加工方法是先定桌。
9、面100,即把桌面打磨出来,再打磨成圆形,形成腰部200,然后,用405度415度打磨角度(打磨角度是指底层面与腰部的横切面之间的夹角)在底层上打磨出8个扒尖底层面320,形成圆锥形的底部300,再加工出16个底足面310,再用315度345度打磨出8个冠面410;最后,在冠面的基础上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420和16个上腰刻面210,一共57个面,如果有底尖的小刻面,则为58个面。0005对于椭圆形、揽尖形或梨形钻石而言,其通常的加工方法是先定桌面,即把桌面打磨出来,再打磨成椭圆形、揽尖形或梨形,形成腰部,然后,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底层面用405度415度打磨,对于第三个至第六个底层面用37度39。
10、扒尖(对于梨形而言,采用第三个至第五个底层面与第一个底层面一样的角度),然后,加工出至少16个底足面;再用315度345度打磨出8个冠面;最后,在冠面的基础上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0006对于心形钻石这种特别形状而言,其通常的加工方法是先定桌面,即把桌面打磨出来,再打磨成心形,形成腰部,打磨底部时,第1个至第6个底层面用42度44度扒尖,最后,第7和第8个底层面采用38度41度扒尖,然后,再加工出18个底足面;再用315度345度打磨出8个冠面;最后,在冠面的基础上打磨出9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0007上述传统的加工方法,主要是以国际上公认的接近41度的打磨角度来对钻胚进行。
11、打磨,以这种方式进行打磨,可以使打磨出来的钻石具有美好的亮光与火彩,可是,这种打磨方式打磨出来的钻石存在不能保留钻石的最大重量的问题。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462311A所公开的钻石加工方法,就属于此类加工方法。对于椭圆形、揽尖形或梨形钻石,从桌面往里看,还存在领结效应的问题。说明书CN104309015A2/5页4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在保持钻石美好的亮光与火彩的同时,又兼顾保留钻石最大重量的钻石加工方法。000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3)、底部。
12、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40;所述第(3)步,底部加工为复式加工法,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N个底面,其中,N大于等于6,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为,圆形钻石的比例为2040,椭圆形、榄尖形、梨形和心形钻石的比例为7080;在所述N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至少2N个底足面;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0010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对于圆形钻石加工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
13、以第一夹角为45度48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8个均等的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204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选取相互对称的4个底面以第二夹角为40度42度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扒尖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8个第一底足面;再以相邻的两个第一底足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四夹角打磨出8个第二底足面。0011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对于椭圆形或榄尖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6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为40度42度;第三底面至第六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
14、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6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和第二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3度35度;第三扒尖面至第六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0012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对于梨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7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至第五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为40度42度;第六个和第七个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7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
15、尖面至第五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3度35度;第六个和第七个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0013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对于心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为42度45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第1个到第6个底面,用第一夹角为38度41度打磨第7个和第8个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8个扒尖面,其中,第一个扒说明书CN104309015A3/5页5尖面至第六个扒尖面采用33度35度的第二夹角打磨,第七个扒尖面和第八个扒尖面采用32度3。
16、4度打磨,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7个底足面。0014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复式加工法,即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出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为,圆形钻石的比例为2040,椭圆形、榄尖形、梨形和心形钻石的比例为7080,这一步不扒尖;再在所述底面的基础上以小于第一夹角的角度的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这样,使得钻石的靠近腰部的底部变得更加饱满,可以增加钻石成品的重量,可提高成品率1020。附图说明0015图1是现有57个面的圆形钻石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桌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1。
17、7图3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腰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18图4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底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19图5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扒尖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20图6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底足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21图7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冠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22图8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三角刻面和上腰刻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0023图9是椭圆形钻石底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榄尖形钻石底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梨形钻石底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心形钻石底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附图2至附图8,主要以圆形钻石加工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钻石加工方法,其它形状。
18、,如椭圆形、榄尖形、梨形或心形钻石的加工方法类似,所不同的是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角度不同;以及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不同。0025实施例1(圆形钻石)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桌面割切,在钻胚101上割切出桌面10(见图2);(2)、腰部形成,在钻胚101上打磨出腰部20(见图3);(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20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圆锥形的底部(30);具体地,以腰部20的基准面31为基准,以第一夹角为45度48度将紧接腰部20的部分打磨成8个均等的底面32,所述底面32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20的基准面31到底部30的顶尖33的高度。
19、H的2040(见图4和图5);(4)、在所述8个底面32的基础上,选取相互对称的4个底面32以第二夹角为40度42度打磨出扒尖面34(见图5);(5)、以相邻两扒尖面34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8个第一底足面35;再说明书CN104309015A4/5页6以相邻的两第一底足面35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四夹角打磨出8个第二底足面36(见图6)。0026(6)、底部打磨好后,以腰部20的基准面31为基准,以315度345度打磨出8个冠面41(见图7);(7)、在冠部40上再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42和16个上腰刻面21(见图8)。0027本发明由于底部是两个不同角度的两层形成,并实现提前扒尖,打。
20、磨出的钻石饱满度好,其成品率比常规打磨工艺加工出来的钻石提高1020;由于底面的高度只占整个底部高度的2040,且比传统的57个面多出了4个面,因此,按本发明打磨出来的钻石不会影响整个钻石的光亮和火彩效果。0028实施例2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具体地,对于椭圆形(图9)或榄尖形(图10)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6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51和第二底面52采用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0度42度;第三底面至第六底面53。
21、、54、55、56采用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6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511和第二扒尖面512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3度35度;第三扒尖面至第六扒尖面513、514、515、516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35;底部打磨完成后,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再用315度345度打磨8个冠面,最后,在冠部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0029实施例3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2)、。
2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具体地,对于梨形(图11)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7个底面,其中,第一个底面至第五个底面61、62、63、64、65采用的第一夹角为40度42度;第六个和第七个底面66、67采用的第一夹角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的7080;在所述7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至第五扒尖面71、72、73、74、75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3度35度;第六个扒尖面和第七个扒尖面76、77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0度33度;。
23、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底部打磨完成后,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再用315度345度打磨8个冠面,最后,在冠部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0030上述实施例2和实施例3由于底部是两个不同角度的两层形成,并实现提前扒尖,打磨出的钻石饱满度好,其成品率比常规打磨工艺加工出来的钻石提高1020;还可以领结效应减弱,使前后的闪亮度更加接近。说明书CN104309015A5/5页70031实施例4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
24、具体地,对于心形(见图12)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42度45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第1个至第6个底面81、82、83、84、85、86,用38度至41度打磨第7个底面87和第8个底面88,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的708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8个扒尖面,其中,第一个扒尖面至第六个扒尖面91、92、93、94、95、96采用33度35度的第二夹角打磨,第七个扒尖面97和第八个扒尖面98采用32度34度打磨,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7个底足面35。底部打磨完成后,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再用315度345度。
25、打磨8个冠面,最后,在冠部打磨出9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0032实施例4由于底部是两个不同角度的两层形成,并实现提前扒尖,打磨出的钻石饱满度好,其成品率比常规打磨工艺加工出来的钻石提高1020。0033总而言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40;所述第(3)步,底部加工为复式加工法,以腰部20的基准面31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20的部分打磨成N个底面32,其中,N大于等于。
26、6,所述底面32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20的基准面31到底部30的顶尖33的高度H的2080;在所述N个底面32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34;以相邻两扒尖面34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N个第一底足面35;再以相邻的两第一底足面35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四夹角打磨出N个第二底足面36;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一般来说,第三夹角的角度可以在对应的夹角(包括第一夹角或第二夹角)的基础上增加1度左右,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以相邻两个底面的棱的基础上加工底足面,则是以第一夹角为基础加1度左右,如果以相邻两个扒尖面的棱的基础上加工底足面,则是以第二夹角为基础加1度左右;类似的,而第四夹角的角度可以在对应夹角(包括第一夹角或第二夹角)的基础上增加3度左右。说明书CN104309015A1/8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309015A2/8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309015A3/8页10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309015A104/8页11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309015A115/8页12图9说明书附图CN104309015A126/8页13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309015A137/8页14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309015A148/8页15图12说明书附图CN104309015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