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小型散热扇的扇轮枢接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扇的扇轮。
目前,台湾专利公报公告第355037号“无刷直流风扇轴承润滑结构之改良”专利案,由含润滑油轴承设有枢接孔,使轴心旋转,轴承在枢接孔的中间设有一贮油槽,以形成保油区,风扇壳体的枢接座中孔设有数凹槽,以形成供油系统的贮油区。该轴承与轴心间有较大的枢接面,所以,二者的摩擦面也就增大,在长期使用后,易形成噪音、且其制造麻烦,有较大的成本。
鉴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小型散热扇的扇轮枢接装置,它是以轴与支持轴的承接件间有最少的接触面积,以使扇轮的旋转噪音减少且使用寿命增长,而且扇轮组装也容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薄小型散热扇的扇轮枢接触,包含壳座及扇轮,其特征是:壳座内设有电路板、定子线圈及一轴柱,该轴柱上设有一轴,该轴终端形成圆锥状支持部,壳座内还设有一平衡片;扇轮中心位置设有一承接座,该承接座固接承接件,该承接件与壳座的轴支持部顶接,扇轮具有环形磁铁、且与定子线圈相对应及壳座的平衡片相对应。
一种超薄小型散热扇的扇轮枢接装置,包含壳座及扇轮,其特征是:壳座内设有电路板、定子线圈座及一轴柱,该轴柱设有一承接件,壳座内还设有一平衡片,扇轮中心位置设有一轴,该轴终端形成圆锥状支持部、且顶接承接件,扇轮具有环形磁铁与定子线圈座相对应及壳座地平衡片相对应;所述承接件是由耐磨材质或轴承制成;所述承接件设有容纳空间、且其内伸入及顶接轴的支持部;所述容纳空间的壁上设有一环沟,该环沟容置有垫圈,该垫圈凸出于壁,又该垫圈直径大于轴的直径且其内穿过轴;所述垫圈内空穿过一轴的较小直径段,而轴以终端设有大于垫圈内径的较大直径及支持部;所述轴的支持部的凹孔内设置一球体、且该球体顶接承接件;所述壳座上结合一盖板,该盖板设有通孔,该通孔直径小于扇轮的最大直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噪音小,使用寿命延长,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剖面图。
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图1的2局部放大图。
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5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6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壳座、11电路板、12定子线圈座、13轴柱、14轴、141支持部、15平衡片、16盖板、161通孔、17轴、171支持部、172止缘、18轴、181凹孔、182球体、19承接件、191容纳空间、2扇轮、21环形磁铁、22叶片、23承接座、24承接件、25容纳空间、26环沟、27垫圈、28轴、281支持部。
如图1、2所示,第一实施例由壳座1及扇轮2构成,其中:
壳座1以轴柱13结合有电路板11及定位线圈座12,该轴柱13设有一轴14,由该轴14枢接扇轮2,为了使轴14与扇轮2间有较小摩擦,轴14端边形成较小直径的支持部141,该支撑部141可以形成锥状的与扇轮2内一承接件24顶接,以形成较小摩擦面积最佳;壳座1内设有一平衡片15,该平衡片15由导磁材质制成,如图1、2所示,平衡片15在电路板11上方,必要时平衡片15可与电路板11一体制成,且其直径约略等于扇轮2的环形磁铁21,形成接近在环形磁铁21位置下方,使环形磁铁21与平衡片15成不接触的对应相吸;另外在壳座1的上方,以一盖板16予以固定,该盖板16可以用各种固定方法固定在壳座1、且该盖板16设有通孔161供气流流通,通孔161直径小于扇轮2的最大直径,因此,盖板16可用以限制扇轮2的不可脱出。
扇轮2设有不形磁铁21与定子线圈座12形成相互感应,该扇轮2具有叶片22可做为气流的驱动,该扇轮由中心位置设有一承接座23,承接座23内置入一承接件24,该承接件24可以为轴承或耐摩材质制成,且其更可以设有适当的容纳空间25,供轴14伸入被轴14的支持部141顶接,以形成轴14与承接件24间的最小的摩擦面积,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在承接件24形成容纳空间25的壁,设有一环沟26,该环沟26内容置有垫圈27,该垫圈27可以由橡胶等材质制成、且凸出在形成容纳空间25的壁面,垫圈27内径略大于轴14直径,因此,扇轮2对轴14只有较小的偏斜量,形成扇轮2的环形磁铁21不会碰触到定子线圈座12,当扇轮2稳定旋转时,垫圈27与轴14间即不再有接触摩擦。
如图4所示,第三实施例,在承接件24形成容纳空间25位置设有环沟26,该环沟26内容入有垫圈27,该垫圈27可以由橡胶等材质制成、且凸出在形成容纳空间25的壁面;另外,轴17近端边位置则形成较大直径,以形成一环止缘172,以及轴17的端面形成圆锥状的支持部171,该支撑部171与承接件24顶接,二者有较佳的最小摩擦面积,垫圈27直径略大于轴17直径,因此,扇轮2对轴17只有较小的偏斜量,形成扇形2的环形磁铁21不会碰触到定子线圈座12,当扇轮2稳定旋转时,垫圈27与轴17即不再接触有摩擦,此外,该轴17设置止缘172的作用,更可以防止扇轮2脱出的作用。
如图5所示,第四实施例,在轴柱13设有一轴18,该轴18顶端设有凹孔181且容入一耐磨材质制成的球体182,由该球体182形成轴18与承接件24接触的支持部,承接件24则设置在承接座23内,该承接件24由耐磨材料所制成,且形成有容纳空间25,供轴18伸入及被球体182顶接,使二者有较佳的最小摩擦面积。
如图6所示,第五实施例,在轴柱13设有一承接件19,该承接件19可以为轴承或耐摩材质制成等,承接件19更可以形成容纳空间191,供扇轮2所设的轴28伸入及被轴28的支持部281顶接,以形成最小的摩擦面积。
如图1所示,扇轮2对壳座1的转动,由轴与承接件以最小摩擦的接触,也可说几乎是以点接触方式的支持扇轮旋转、且壳座上设有一导磁材质的平衡片15,因此,扇轮2以环形磁铁21与平衡片15可以产生对应相吸,所以,扇轮3可以形成定位且平衡的旋转因此,扇轮转动时可以有最小的摩擦,又扇轮2结合在壳座1后,顶部被一盖板16限制,因此,在搬运过程也不会脱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扇轮枢转可以获得最小的摩擦,所以,摩擦也相对地减少,如此,散热扇使用寿命可延长、且旋转噪音也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