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及其菱形组团.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603954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63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200173.9

申请日:

2005.03.24

公开号:

CN1670325A

公开日:

2005.09.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H1/02

主分类号:

E04H1/02

申请人:

王治国; 李维

发明人:

王治国; 李维

地址:

100021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农光里207楼140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朱丽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全向采光交联别墅及其菱形组团,在基础上有墙体,在墙体上开设门窗,每户为一至四层,每户有屋顶,每户有花园、停车位,它由至少三个矩形的住宅体段在进深方向逐一退后、侧向局部交联形成独联体,即:在相邻两住宅体段的搭接面上,其中一个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前部,另一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后部。由双排全向采光高容积率独联体别墅平行设置而成菱形组团,该组团的交通道路呈菱形。本发明在联排别墅与独栋别墅之间增加了一个别墅新品种,缩小了联排别墅与独栋别墅的品质差距,使该独联体别墅能够具有独栋别墅的优点,全向采光,私密性好,用间距换面宽,在保证别墅品质的同时,减少占地面积、降低造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在基础上有墙体,在墙体上开设门窗,每户为一至四层, 每户有屋顶,每户有花园、停车位,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三个矩形的住宅体段在进深方向 逐一退后、侧向局部交联形成独联体,即:在相邻两住宅体段的搭接面上,其中一个住宅体 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前部,另一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后 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其特征在于:上述独 联体的排列方向是与东西向有一个小于60度大于20度的夹角α,α=arctg(进深-搭接长度 )/面宽〕+90度-面宽的垂线与东西向的夹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其特征在于:上述各 住宅体段都是南北朝向或与南北朝向有一个小于30度的夹角。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其特征在于:上述各 住宅体段是独户住宅、双拼住宅或者分别用两个相邻住宅体段各自一部分组成一个独户住 宅,使得体段搭接的错台落在一户面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其特征在于:上述各 住宅体段的搭接长度最佳范围是1/3体段进深至2/3体段进深。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其特征在于:上述住 宅体段端头边线的形状是直线、凹凸曲线或弧线。
7: 一种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其特征在于:它由双排全 向采光高容积率独联体别墅平行设置而成,四周为该组团的交通道路;每排全向采光高容积 率独联体别墅由至少三个矩形的住宅体段在进深方向逐一退后、侧向局部交联形成,即:在 相邻两住宅体段的搭接面上,其中一个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前部,另一 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后部,独联体的排列方向是与东西向有一个小于60 度大于20度的夹角α,α=arctg(进深-搭接长度)/面宽〕+90度-面宽的垂线与东西向的 夹角。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其特征在 于:上述每一矩形住宅体段的四个向外的墙角削平或为圆角。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其特征在 于:上述双排独联体在两个相邻最近的墙角之间由墙体连接,使双排独联体连为一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其特征 在于:上述独联体端头的两住宅体段平齐。

说明书


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及其菱形组团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住宅,特别是一种介于独栋别墅和联排别墅之间的住宅。

    (二)背景技术

    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住宅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现有城市住宅包括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和多层住宅楼。独栋别墅虽然好,但占地面积巨大,售价高昂。因此,联排别墅风行于世。联排别墅(TOWNHOUSE)是一种介于独栋别墅与多层住宅楼之间的过渡产品,现有TOWNHOUSE产品在国内、国外均有以下共同特点:

    1、每户有天、有地、有庭院,比多层住宅楼有更大生活空间。每户层数1-3层,层数1-2层(有坡屋顶阁楼的为2.5层)为品质较高的TOWNHOUSE;三层以上的TOWNHOUSE因为交通分摊面积大,上下不便等原因,被视为低档TOWNHOUSE。在楼层即定的前提下,面宽越大,品质越高。

    2、容积率(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比独栋别墅高,节约土地、每平米建筑面积所含的土地成本低。

    3、由于降低了土地成本,售价比独栋别墅低,从而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4、私密性比独栋别墅差。竖向分户,户与户之间共用隔墙较长,且不作保温,邻户之间在入口处和隔音方面均有一定的干扰。

    5、直列形式单调,引起审美疲劳。一般三至八户联成一排,沿东西向或者与东西向夹一个较小的角度兵营式排列,俗称排子房。现有联排别墅如图1所示。

    6、采光有局限。中单元两面采光,端单元三面采光。采光靠南北方向的窗子,或者开天窗,进深中部无法实现侧向采光。虽然某些TOWNHOUSE中单元外开采光槽,但开槽深度有限通常不超2米,采光数量有限,住宅品质较四面采光的独栋别墅低。

    7、进深有局限。由于受到只能南北采光、侧向不能采光的限制,因此进深一般以14米为上限,几乎没有做到进深15米的,否则房子品质就会显著下降。

    8、交通组织方式只能是沿东西向两种,如图2、图3。

    9、花园分为南北花园,品质有较大差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向采光交联别墅,解决住宅品种较少、形状和结构单调的问题;解决联排别墅采光较独栋别墅少的技术问题;并解决联排别墅私密性较别墅差的问题;解决在保证别墅品质地同时,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降低造价的问题。解决花园分为南北花园,品质有较大差异的问题;解决容积率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这种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在基础上有墙体,在墙体上开设门窗,每户为一至四层,每户有屋顶,每户有花园、停车位,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三个矩形的住宅体段在进深方向逐一退后、侧向局部交联形成独联体,即:在相邻两住宅体段的搭接面上,其中一个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前部,另一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后部。

    上述独联体的排列方向是与东西向有一个小于60度大于20度的夹角α,α=arc tg(进深-搭接长度)/面宽〕+90度-面宽的垂线与东西向的夹角。

    上述各住宅体段都是南北朝向或与南北朝向有一个小于30度的夹角。

    上述各住宅体段是独户住宅、双拼住宅或者分别用两个相邻住宅体段各自一部分组成一个独户住宅,使得体段搭接的错台落在一户面宽内。

    上述各住宅体段的搭接长度最佳范围是1/3体段进深至2/3体段进深。

    上述住宅体段端头边线的形状是直线、凹凸曲线或弧线。

    这种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其特征在于:它由双排全向采光高容积率独联体别墅平行设置而成,四周为该组团的交通道路;每排全向采光高容积率独联体别墅由至少三个矩形的住宅体段在进深方向逐一退后、侧向局部交联形成,即:在相邻两住宅体段的搭接面上,其中一个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前部,另一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后部,独联体的排列方向是与东西向有一个小于60度大于20度的夹角α,α=arc tg(进深-搭接长度)/面宽〕+90度-面宽的垂线与东西向的夹角。

    上述每一矩形住宅体段的四个向外的墙角削平或为圆角。

    上述双排独联体在两个相邻最近的墙角之间由墙体连接,使双排独联体连为一体。

    上述独联体端头的两住宅体段平齐。

    本发明在联排别墅与独栋别墅之间增加了一个独联体别墅新品种,缩小了联排别墅与独栋别墅的品质差距,使该独联体别墅能够同时达到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减少日照间距,用间距换面宽。本发明的排列方向不是沿正西到东,而是与东西向有一个小于60度大于20度的夹角。国家规定为了保证日照时间,板式楼南北向对列时要有较大的间距系数,但当垂直于面宽的垂直线与南北有夹角时,间距系数适当缩小也能保证足够日照。如图15、16(原理说明图),日照间距小,在容积率不变的情况下,本来做两排的用地,可以作成三排因此缩小进深扩大面宽。由于间距在侧面,因此可以利用东侧地界道路或者西侧地界道路以及景观带当日照间距,这样就又可节约土地,提高容积率。

    2、所有体段都是正南、正北朝向或与正南、正北朝向夹角小于30度,因此,尽管体段联体是东北西南向或者东南西北向排列走向,但所有户型由都是朝南的正房或者接近正房。

    3、全向采光,品质达到或者接近独栋别墅的品质,摆脱TOWNHOUSE产品不能中部侧向采光的缺憾,独户住宅体段可以四面采光,双拼住宅体段(两户一个体段的)可以三面采光。

    4、在全向采光的前提下,大面宽、小进深不仅提高容积率,而且提高住宅品质。大面宽可以提高与体段排列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住宅纵深,从而减少住宅排数,减少日照间距的土地,如图17、18。大面宽、小进深大纵深住宅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并不影响房子的采光品质。纵深的扩大有如下好处:针对一定南北长度的地块,可以减少房子的排数,从而节约出用于道路和日照间距的土地。图17比图18由于纵深加大,在保证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节约了一个日照间距和一条道路用地(本处举例用的是直排方式,但道理同样适合错排情况)。

    5、进一步降低建安造价,大幅度降低设计费,缩小单户面积,让更多的人买得起别墅。

    6、若将本发明独联体中各住宅体段四周对外的墙角削平或做成圆角,就可以用损失很少建筑面积的方法节约用地,提高容积率。这在现有直联式联排别墅中是无法做到的,如图19。    

    7、本发明的菱形组团由两排独联体别墅之间用墙体连接,使之一体化,可以避免消防间距不足的问题;若在连接时满足日照间距,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的长高比值,使力学结构更合理,从而节约造价。

    8、解决了联排别墅私密性较别墅差的问题,入户相距较远,不会相互干扰。

    9、交联的各住宅体段逐一退后,进一步扩大了私家花园的面积,特别是双排独联体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些内庭院,使土地利用率更加提高,边角损耗大大减少。

    10、本发明的菱形组团路网与建筑物距离为0-10米,组团路网呈菱形,组团用地也呈菱形,见图10至14,彻底改变了TOWNHOUSE大横排兵营式建筑景观。组团路网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联排别墅排列形式示意图;

    图2是现有联排别墅的交通组织方式示意图;

    图3是现有联排别墅的交通组织方式示意图;

    图4是由三个住宅体段交联成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示意图;

    图5是由三个住宅体段在另一方向交联成的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示意图;

    图6是单一住宅体段上下分户的示意图;

    图7是双拼住宅体段的示意图;

    图8是单一住宅体段不同层数的示意图;

    图9是两个相邻住宅体段各自一部分组成一个独户住宅,使得体段搭接的错台落在一户面宽内的示意图。

    图10是双排互联形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是另一双排互联形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双排双拼互联形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实施例示意图;

    图13是双排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实施例示意图;

    图14是双排双拼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的菱形组团实施例示意图;

    图15现有联排别墅间距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间距的示意图;

    图17是现有联排别墅的进深和间距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进深和间距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菱形组团将向外的墙角削平的示意图;

    图20是角度窗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21是独联体端头和侧面可以有各种局部形状变化的示意图。

    1-住宅体段、2-搭接面、3-花园和车位、4-上层住户、5-下层住户、6-双拼住宅体段、7-道路、8-现有联排别墅、9-异形住宅体段、10-连墙、11-内庭院、12-削角、13-圆角、14-住宅体段端头边线。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住宅体段交联成的独联体别墅”,二是“由双排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形成的菱形组团。

    (一)、这种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参见图4、图5,在基础上有墙体,  在墙体上开设门窗,每户为一至三层,每户有屋顶,每户有花园、停车位3,它由三个至十五个矩形的住宅体段1在进深方向逐一退后、侧向局部交联搭接形成独联体,即:在相邻两住宅体段的搭接面2上,其中一个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前部,另一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后部。体段与体段之间的墙按外墙设计,体段与体段搭接部分可不做保温。体段搭接有图4、图5两种方式。体段可以实现中部一侧较大范围的侧向采光。体段与体段搭接长度在0-15米之间,体段搭接长度最佳范围是1/3体段进深至2/3体段进深。体段搭接要满足下面公式:

    60度>α>20度;

    α=arc tg〔面宽/(进深-搭接长度)〕。

    各住宅体段都是南北朝向或接近南北朝向。即体段进深沿着南北方向或者体段进深与东西方向夹角按小于60度大于20度的方向布置。

    住宅体段东西向为面宽,南北向为进深,体段面宽与进深比大于1∶1,一般在1∶1至1∶4之间,最佳比例是1∶1.2至1∶3。

    各住宅体段进深范围在7米-20米之间;一般大于8米,进深最佳范围是8-18米之间。

    单户体段面宽在4-10米范围,最佳范围是5-8米。

    参见图6,一个住宅体段可以是一户,也可以竖向分为两户。即包含上层住户4和下层住户5。

    参见图7,上述各住宅体段可以是独户住宅或双拼住宅体段6。

    参见图8,一个住宅体段的每个体段层数可以不同;同一体段层数也可以不同。一个体段联体的每个体段的长度、宽度(进深面宽)可以不同。即异形住宅体段9。

    一个体段竖向分为两户时,每户面宽进深层数均可以不同(当进深不同时应理解为两个体段);同一体段各层进深也可以不同。

    参见图9,图中斜线部分是一个竖向分割的独立分户,搭接错台落在在一户面宽内。

    (二)、这种由双排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形成的菱形组团共有两种排列方式:

    第一种参见图10、图11、图12,全部或者部分连接的一体化双排互联形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面宽3.5米-10米,每户最佳面宽5-8米。体段进深范围在8米-20米之间;最佳进深范围8-16米。搭接长度最佳范围是1/3体段进深至2/3体段进深;路宽4-8米,最佳宽度4-6米。该组团不仅有前后花园和车位3,还可在两排别墅之间由数道连墙10分隔成数个内庭院11,也可由两边的连墙围成一个大的公共内庭院11,大幅度增加了住户的花园面积。

    第二种参见图13、14,双排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面宽3米-10米,每户最佳面宽5-8米;体段进深范围在8米-20米之间;最佳进深范围8-18米。路宽4-8米,最佳宽度4-6米。搭接长度最佳范围是1/3体段进深至2/3体段进深。

    参见图18,为节省用地,住宅体段向外的四角可以有削角12。

    参见图19,住宅体段向外的四角可以是圆角13。

    典型实施例参见图21,每个体段一户,三层,进深12.3米,面宽6.5米,搭接长度6米,日照间距系数1.4,间距13米,首层层高3.5米,二、三层层高3米,别墅外角侧均为直角,路网和地块呈菱形,每户240平米,容积率1.1。

    为了提高容积率,住宅体段端头的拼接可采用特殊拼接方式,详见图21的端头搭接方法。体段一定是进深远大于面宽的长方体,但端头和侧面可以有各种局部形状变化。住宅体段端头边线14的形状可以选择直线、凹凸曲线或弧线。独联体端头的两住宅体段可以平齐。有A、B、C、D四种户型,层高三层,即F3。每个住宅体段均可四面开窗,实现全向采光,提高别墅品质。

    本发明的菱形组团当双排独联体之间采用单户体段全连接一体化时,内体段东西窗宜采用角度窗,该角度窗可以让天空漫射光无阻拦地进入室内,使室内人无阻拦地观看整个花园景观,但同时又避免相邻户视线干扰,该角度窗应用区域见图21。两个体段联体不连接时,最小间距应大于等于六米,同时满足日照间距。

    在本发明的构思下,每个住宅体段的立面结构可以有很多变体,形状不限。屋顶、门窗、阳台、露台也可以多种多样。

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及其菱形组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及其菱形组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及其菱形组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及其菱形组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向采光独联体别墅及其菱形组团.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全向采光交联别墅及其菱形组团,在基础上有墙体,在墙体上开设门窗,每户为一至四层,每户有屋顶,每户有花园、停车位,它由至少三个矩形的住宅体段在进深方向逐一退后、侧向局部交联形成独联体,即:在相邻两住宅体段的搭接面上,其中一个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前部,另一住宅体段的侧向交联部位在该体段的侧面后部。由双排全向采光高容积率独联体别墅平行设置而成菱形组团,该组团的交通道路呈菱形。本发明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