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注入施工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02959 上传时间:2018-02-25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5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73828.0

申请日:

2005.05.24

公开号:

CN1796665A

公开日:

2006.07.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3/12申请日:20050524授权公告日:20091104终止日期:201005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12(2006.01)

主分类号:

E02D3/12

申请人:

强化土工程株式会社;

发明人:

岛田俊介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4.12.27 JP 2004-37593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何腾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地基注入施工法,采用膨缩插件,将其做成长条状,可以堵住一部分外管排出口,并且,可以使内管排出口上下移动,由于备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所以,可同时地注入。外管(3)设置在地基(1)中,把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6)的内管(5),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3)内,将流体送到膨缩插件(6),使其膨胀,从内管排出口(7)将注入液同时注入,接着,从膨缩插件(6)排出流体,使其收缩,移动内管(5),移动了注入阶段后,使膨缩插件(6)膨胀,重新将注入液同时注入地基(1)。

权利要求书

1.  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的外管设置在地基中,把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并且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具有内管排出口的内管,存在间隙地插在上述外管内,把流体送到上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使该膨缩插件膨胀,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把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经过外管内空间和外管排出口注入地基。

2.
  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的外管设置在地基中,把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并且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具有内管排出口的内管,存在间隙地插在上述外管内,把流体送到上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使该膨缩插件膨胀,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把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经过外管内空间和外管排出口同时地注入地基,接着,从膨缩插件排出流体,使膨缩插件收缩,移动内管,使内管排出口与另一外管排出口对准,移动了注入阶段后,使膨缩插件膨胀,形成外管内空间,同样地,重新将注入液注入地基。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内管排出口是喷射口。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管备有与上述膨缩插件连通的插件流路,把流体送到上述膨缩插件,使该插件膨胀,或者,从上述膨缩插件排出流体,或者将该插件内的流体压减压,使该插件收缩。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流体是气体或水。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同时使用渗透性不同的灰浆时,作为注入液,先注入渗透性差的灰浆,接着,移动了注入阶段后,再注入渗透性好的灰浆。

7.
  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的外管设置在地基中,把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并且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分别具有内管排出口的若干根内管,存在间隙地插在上述外管内,把流体送到上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使该膨缩插件膨胀,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把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经过外管内空间和外管排出口注入地基。

8.
  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的外管设置在地基中,把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并且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分别具有内管排出口的若干根内管,存在间隙地插在上述外管内,把流体送到上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使该膨缩插件膨胀,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把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经过外管内空间和外管排出口同时注入地基,接着,从膨缩插件排出流体,使膨缩插件收缩,移动若干根内管,使内管排出口与别的外管排出口对准,移动了注入阶段后,使膨缩插件膨胀,形成外管内空间,同样地,重新将注入液注入地基。

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内管排出口是喷射口。

10.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把与膨缩插件连通的插件流路,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内,通过该插件流路把流体送到上述膨缩插件,使该插件膨胀,或者,从上述膨缩插件排出流体,或者将该插件内的流体压减压,使该插件收缩。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流体是气体或水。

12.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同时使用渗透性不同的灰浆时,作为注入液,先注入渗透性差的灰浆,接着,移动了注入阶段后,再注入渗透性好的灰浆。

13.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外管内空间内,还设有空间内膨缩插件,在由该空间内膨缩插件分隔成的各空间内,配置着一个内管排出口。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在由空间内膨缩插件分隔的空间内的内管排出口,是细孔。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空间内膨缩插件与插件流路连通,通过该插件流路将流体送到空间内膨缩插件,使该膨缩插件膨胀,或者,将流体从上述空间内膨缩插件中排出,或者将该插件内的流体压减压,使该插件收缩。

16.
  如权利要求4、10或15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内管备有脱压装置,随着膨缩插件的收缩,进行内管内注入液的脱压。

17.
  如权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膨缩插件是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性筒状袋体,借助插件内流体的内压而膨胀直至与外管内壁密接,借助内管内流体的压力降低而收缩,这样,内管可在外管内自由移动。

18.
  如权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内管用柔性接头连接。

19.
  如权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排出口附近的管壁上,设置电气土压计、应变计或间隙水压计中的任一种,以计测注入时的注入压。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地面上,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收集注入压信息,用于注入的控制。

21.
  如权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在内管排出口设置流量计测传感器,以计测注入时的注入速度和注入量。

说明书

地基注入施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弱地基、漏水地基等的地基注入施工法,详细地说,该地基注入施工法中,采用膨胀插件作为插件,插件可自由膨缩,因此,将插件做成为长条状并使其膨胀,可将一部分外管排出口堵住,并且,通过使其收缩,可将内管在外管内上下移动,而且,由于备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该膨缩插件,可以从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排出口同时注入,这样,不仅能将速凝性灰浆和渗透性灰浆重叠地复合注入,而且可以从若干个外管排出口同时进行注入。
背景技术
作为软弱地基、漏水地基等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已往有图11所示的采用注入管20的注入施工法(日本专利第2772637号)。
图11中,注入管20具有外管21和内管22,设置到该地基23中时,先把外管21设置到地基23中。在外管21的轴方向不同位置的管壁24上,开有任意的若干个排出口25、25...25。这些排出口25都由橡胶套筒26覆盖着。
接着,把内管22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21内。在内管21的轴方向不同位置的管壁27上,也开有任意的若干个喷射口28、28...28。这些喷射口28、28...28尽量地缩小开口,这样,对于内管22内的注入液的每份送液量,不产生管内压力,使注入液从喷射口28喷射到空间31内。
另外,在内管22与外管21的间隙内,形成管路29,在该管路29内的长度方向不同位置,隔开间隔地配置着至少三个插件30、30...30,这样,在相邻插件30、30之间、即在相邻的上下插件30、30之间,沿长度方向形成了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空间31。而且,插件30、30这样地配置:使得在各空间31内,分别至少配置着一个外管排出口25和内管喷射口28。
采用上述构造的注入管装置20进行注入时,先将套筒灰浆32注入外管21与地基23的间隙内,进行密封。接着,将注入液从内管22的管路22a导入,如箭头所示地,将注入液从内管22的喷射口28、28...28喷射到各空间31、31内,再经过位于各空间31、31...31的外管21的排出口25,推开橡胶套筒26,穿过套筒灰浆32渗透到地基23中。
但是,上述已往技术中,注入管20上的插件30是由橡胶环构成的,因此,内管22不能移动,而且,不能将插件做成为长条状,从而,不能将速凝性灰浆和渗透性灰浆重叠地复合注入。另外,上述公知的注入管20,当作用了土压而变形时,内管就完全不能移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77263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改良上述已往技术中缺点的地基注入施工法。该施工法中,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代替已往的作为插件的橡胶环,把插件做成为长条形,通过使其膨胀,可以将一部分外管排出口的堵住,并且,通过使其收缩,可以将内管上下移动,这样,不仅能将速凝性灰浆和渗透性灰浆重叠地复合注入,而且,也可以从若干个外管排出口同时者进行注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的外管,设置在地基中,把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并且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具有内管排出口的内管,存在间隙地插在上述外管内,把流体送到上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使该膨缩插件膨胀,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把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经过外管内空间和外管排出口同时注入地基。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的外管,设置在地基中,把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并且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具有内管排出口的内管,存在间隙地插在上述外管内,把流体送到上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使该膨缩插件膨胀,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把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经过外管内空间和外管排出口同时地注入地基,接着,从膨缩插件排出流体,使膨缩插件收缩,移动内管,使内管排出口与另一外管排出口对准,移动了注入阶段后,使膨缩插件膨胀,形成外管内空间,同样地,重新将注入液同时注入地基。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的外管,设置在地基中,把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并且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分别具有内管排出口的若干根内管,存在间隙地插在上述外管内,把流体送到上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使该膨缩插件膨胀,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把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经过外管内空间和外管排出口同时注入地基。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地基注入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的外管,设置在地基中,把在长度方向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并且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分别具有内管排出口的若干根内管,存在间隙地插在上述外管内,把流体送到上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使该膨缩插件膨胀,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把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经过外管内空间和外管排出口同时注入地基,接着,从膨缩插件排出流体,使膨缩插件收缩,移动若干根内管,使内管排出口与别的外管排出口对准,移动了注入阶段后,使膨缩插件膨胀,形成外管内空间,同样地,重新将注入液同时注入地基。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把在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并且在这些膨缩插件间具有内管排出口的内管,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内,向膨缩插件送入流体,使其膨胀,在相邻的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把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经过外管内空间和外管排出口,同时地注入地基。另外,从膨缩插件中排出流体,使其收缩,在该状态将内管移动到另一注入阶段后,使膨缩插件膨胀,同样地,重新将注入液同时注入。因此,即使将插件做成为长条状,插件也会因流体排出而缩小,内管可以上下移动,而且,一部分的外管排出口被膨缩插件堵住,可从其它排出口注入,可以将速凝性灰浆和渗透性灰浆重叠地复合注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地基注入施工法的工序的断面图。
图2是将流体从膨缩插件中排出、将内管移动到另一注入阶段状态的断面图。
图3是使图2中的膨缩插件膨胀、从另一注入阶段进行注入状态的断面图。
图4是使用若干根内管时的断面图。
图5是将流体从图4中的膨缩插件中排出、将若干根内管移动到另一注入阶段状态的断面图。
图6是使图5中的膨缩插件膨胀、从另一注入阶段进行注入状态的断面图。
图7是表示在外管空间内还备有膨缩插件的断面图。
图8是将流体从图7中的膨缩插件中排出、将若干根内管移动到另一注入阶段状态的断面图。
图9是使图8中的膨缩插件膨胀、从另一注入阶段进行注入状态地断面图。
图10是实际使用的注入管的断面图。
图11是公知注入管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地基注入施工法的工序的断面图。图2是将流体从膨缩插件中排出、将内管移动到另一注入阶段状态的断面图。图3是使图2中的膨缩插件膨胀、从另一注入阶段进行注入状态的断面图。图4是使用若干根内管时的断面图。图5是将流体从图4中的膨缩插件中排出、将若干根内管移动到另一注入阶段状态的断面图。图6是使图5中的膨缩插件膨胀、从另一注入阶段进行注入状态的断面图。图7是表示在外管空间内还备有膨缩插件的断面图。图8是将流体从图7中的膨缩插件中排出、将若干根内管移动到另一注入阶段状态的断面图。图9是使图8中的膨缩插件膨胀、从另一注入阶段进行注入状态的断面图。图10是实际使用的注入管的断面图。图11是公知注入管的断面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先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个外管排出口2、2...2的外管3,设置在地基1中。将外管3设置在地基1中时,先在地基1上形成挖掘孔,然后把外管3插入该挖掘孔内(此过程图未示)。外管排出口2、2...2分别由橡胶套筒4覆盖着。
接着,把内管5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3内。内管5,在其外侧长度方向不同的位置,隔开间隔地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6、6...6,而且,在相邻的膨缩插件6、6之间,具有由喷射口构成的内管排出口7。
本发明中,把空气、水等的流体,通过与膨缩插件6、6...6连通的插件流路8,送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6、6...6,使膨缩插件6、6...6膨胀。这样,在相邻膨缩插件6、6之间,形成了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9、9...9,将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7经过外管内空间9和外管排出口2,同时地注入地基1内,形成固结区域10、10...10。这时,存在于相邻膨缩插件6、6间的外管排出口2以外的排出口,被膨缩插件6堵住。
接着,如图2所示,将流体从膨缩插件6、6...6排出,膨缩插件6、6...6收缩,内管5可以自由移动。这样,将内管5朝上方移动,使内管排出口7与另一个外管排出口2对准,移动注入阶段。即,将内管5移动到使内管排出口7与被图1的膨缩插件6、6...6堵住的外管排出口2对准的位置后,如图3所示,使膨缩插件6、6...6膨胀,形成外管内空间9、9...9,与图1同样地,重新将注入液同时地注入地基1中,使固结区域10重叠。
上述本发明中,图1中的注入液是采用速凝性灰浆,图3中的注入液是采用渗透性灰浆,这样,可进行复合注入。即,在图1中,注入凝固时间短的速凝性灰浆,接着,移动注入阶段,在图3中,注入凝固时间长的渗透性灰浆,这样可进行复合注入。
图4是采用若干根内管5的实施例的断面图。如图4所示,与图1同样地,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2、2...2的外管3,设置在地基1中。把若干根内管7、7...7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3内。若干个内管7、7...7与图1同样地,在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6、6...6,而且,在相邻膨缩插件6、6间,分别具有内管排出口7、7...7。如图4所示,将流体送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6、6...6,使其膨胀,在相邻膨缩插件间形成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内空间9、9...9,将注入液从内管排出口7经过外管内空间9和外管排出口2,同时地注入地基,形成固结区域10。
接着,如图5所示,将流体从膨缩插件6、6...6排出,使其收缩,使内管5可以自由移动。然后,将若干根内管5、5...5向上方移动,使内管排出口7分别与另外的外管排出口对准,移动了注入阶段后,如图6所示,使膨缩插件6、6...6膨胀,形成外管内空间9,同样地,重新将注入液同时注入地基1中,形成重叠的固结区域。
图7是表示在图4的外管内空间9内,还设有空间内膨缩插件11的实施例的断面图。如图7所示,与图1同样地,或与图4同样地,把在轴方向不同位置具有若干外管排出口2、2...2的外管3,设置在地基1中,把若干根内管7、7...7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3内。若干根内管7、7...7,在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6、6...6,并且,在由空间内膨缩插件11分隔的空间12、12内,分别配置着一个内管排出口7。该内管排出口不一定要是喷射口,也可以是细孔。
如图7所示,把流体送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6、6...6和空间内膨缩插件11,使其膨胀,把注入液从膨缩插件6和空间内膨缩插件11间的分隔空间12的内管排出口7经过分隔空间12和外管排出口2,同时注入地基1,形成固结区域10。
接着,如图8所示,将流体从膨缩插件6、6...6和空间内膨缩11排出,使其收缩,使内管5可以自由移动。然后,将若干根内管5、5...5向上方移动,使内管排出口7分别与另一外管排出口对准,移动了注入阶段后,如图9所示,使膨缩插件6、6...6和空间内膨缩插件11膨胀,形成分隔空间12,同样地,重新将注入液同时注入地基1,形成重叠的固结区域10。
另外,图4中,把与膨缩插件6连通的插件流路8,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3内,通过插件流路8把流体送到膨缩插件6,使该插件膨胀,或者,从膨缩插件6中排出流体,使该插件收缩。另外,图7中,把与膨缩插件6和空间内膨缩插件11连通的插件流路8,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3内,通过插件流路8把流体送到膨缩插件6和空间内膨缩插件11,使该插件膨胀,或者,从这些插件6、11中排出流体,使该插件收缩。
图10是现场实际使用的注入管的断面图,本发明的施工法采用该注入管实施。内管5的前端部16,用橡胶管等可挠性部件13连接。另外,采用图未示的自动控制注入液送液装置,将注入液(A液、B液)从注入液槽15经过泵P、压力计P和流量计F,送到内管5的注入液流路17、18内,A液、B液分别从内管排出口7、7喷射,经过外管内空间9,从外管排出口注入地基1。接着,将内管5向上方移动,与上述同样地将注入液注入地基1中。
本发明中,采用膨缩插件作为插件,所以,插件可自由膨缩,因此,把插件做成为长条形,使其膨胀,可以将一部分外管排出口堵住,并且,使其收缩时,可以将内管在外管内上下移动,而且,由于备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该膨缩插件,可以从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外管排出口同时注入,因此,可以将速凝性灰浆和渗透性灰浆重叠地复合注入,在地基注入领域的利用性高。

地基注入施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基注入施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基注入施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注入施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注入施工法.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的地基注入施工法,采用膨缩插件,将其做成长条状,可以堵住一部分外管排出口,并且,可以使内管排出口上下移动,由于备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膨缩插件,所以,可同时地注入。外管(3)设置在地基(1)中,把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膨缩插件(6)的内管(5),存在间隙地插在外管(3)内,将流体送到膨缩插件(6),使其膨胀,从内管排出口(7)将注入液同时注入,接着,从膨缩插件(6)排出流体,使其收缩,移动内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