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13714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13714A21申请号201410509667422申请日20140929D01D10/0020060171申请人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地址212300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开发区齐梁路高新技术创业园B座72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8代理人季萍54发明名称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支承架上自上而下设有导向辊,上油辊组以及压合辊组,上油辊内部设有一条主通油道与多条分通油道,分通油道在上油辊外表面形成通油孔,通油孔外部设。
2、置有浸油刷;压合辊组包括第一压合辊和第二压合辊,第一压合辊外表面上设置有压合区,压合区上均匀设置有滚花纹;第二压合辊外部包覆有有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层;导向辊、上油辊组及压合辊组上均连接有电机,支承架后端还设置有油桶,通过油管与所述上油辊相连。上油辊内多重油道设置可以使得油液充分覆盖上油辊表面,做到有效上油;浸油刷可对纳米纤维进行刷涂,使得纳米纤维之间的缝隙也能充分上油,做到充分浸润,改善上油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13714ACN104313714A1/1页2。
3、1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上自上而下设有导向辊,上油辊组以及压合辊组,所述导向辊位于支承架顶部位置,所述上油辊组位于导向辊正下方位置,包括两个上油辊,所述上油辊呈圆柱形结构,所述上油辊内部设有通油道,所述通油道包括一条主通油道与多条分通油道,所述主通油道位于所述上油辊中心轴线位置贯穿整个上油辊内部,所述分通油道呈直线结构一端连接主通油道,另一端连接上油辊表面,在上油辊外表面形成通油孔,所述通油孔在所述上油辊外表面上呈螺旋状均匀分布,所述通油孔外部设置有由多根纳米短纤维组成的浸油刷,所述浸油刷在所述上油辊外表面上呈均匀分布,所述上油辊外表面上的多个浸油刷大小。
4、相等,长度相等;所述压合辊组位于所述上油辊组正下方,所述压合辊组包括第一压合辊和第二压合辊,所述第一压合辊外表面上设置有压合区,所述压合区上均匀设置有滚花纹;所述第二压合辊外部包覆有有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层;所述导向辊、上油辊组及压合辊组上均连接有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后端还设置有油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通过油管与所述上油辊相连。权利要求书CN104313714A1/3页3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油机,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属于化纤制造领域。背。
5、景技术0002纳米纤维经生产设备生产加工得到后,需要进行收集,在进行收集作业时,由于摩擦力过大,纳米纤维经常会发生折断的现象。为此,企业采取对纳米纤维上油的方法减小摩擦。而由于目前企业在对纳米纤维上油所采用的上油机为普通化纤上油机,通常使用简单的辊轮对纤维进行上油即可,其上油工序过于简单。而由于纳米纤维的纤维直径及其微笑,普通简单辊轮上油,很难做到让油充分浸润入纳米纤维中,往往上油后纳米纤维浸润度依然较低,上油效果不佳,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0004本发明的目的这样实现本发明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其中,包括支承架。
6、,所述支承架上自上而下设有导向辊,上油辊组以及压合辊组,所述导向辊位于支承架顶部位置,所述上油辊组位于导向辊正下方位置,包括两个上油辊,所述上油辊呈圆柱形结构,所述上油辊内部设有通油道,所述通油道包括一条主通油道与多条分通油道,所述主通油道位于所述上油辊中心轴线位置贯穿整个上油辊内部,所述分通油道呈直线结构一端连接主通油道,另一端连接上油辊表面,在上油辊外表面形成通油孔,所述通油孔在所述上油辊外表面上呈螺旋状均匀分布,所述通油孔外部设置有由多根纳米短纤维组成的浸油刷,所述浸油刷在所述上油辊外表面上呈均匀分布,所述上油辊外表面上的多个浸油刷大小相等,长度相等;所述压合辊组位于所述上油辊组正下方,。
7、所述压合辊组包括第一压合辊和第二压合辊,所述第一压合辊外表面上设置有压合区,所述压合区上均匀设置有滚花纹;所述第二压合辊外部包覆有有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层;所述导向辊、上油辊组及压合辊组上均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承架后端还设置有油桶,所述油桶通过油管与所述上油辊相连。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独特设计新型上油辊,上油辊内多重油道设置可以使得油液充分覆盖上油辊表面,做到有效上油;且出油孔在上油辊外部表面呈螺旋形设计,均匀分布的结构能够使得纳米纤维上油均匀,避免上油不均的情况发生,改善使用效果;出油孔外部设有浸油刷,浸油刷通过油道内的油实现充分浸润,在上油辊滚动上油的同时浸油刷可对。
8、纳米纤维进行刷涂,使得纳米纤维之间的缝隙也能充分上油,做到充分浸润,改善上油效果。00062、压合辊组采用不对称的第一压合辊与第二压合辊设计,使用时第一压合辊上的滚花纹和第二压合辊外部的弹性层互相压合,可有效将纳米纤维间多余的油排出,使得纤维得到润滑的同时,避免油液过多造成使用不便。说明书CN104313714A2/3页4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0008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0009图3是上油辊截面剖视图。0010图4是上油辊正视图。0011图5是上油辊侧视图。0012图6是第一压合辊正视图。0013图7是第二压合辊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
9、015如图所示,本发明一种高效的纳米纤维上油设备,其中,包括支承架1,所述支承架1上自上而下设有导向辊2,上油辊组3以及压合辊组6,所述导向辊2位于支承架1顶部位置,所述上油辊组3位于导向辊2正下方位置,包括两个上油辊31,所述上油辊31呈圆柱形结构,所述上油辊31内部设有通油道4,所述通油道4包括一条主通油道41与多条分通油道42,所述主通油道41位于所述上油辊31中心轴线位置贯穿整个上油辊31内部,所述分通油道42呈直线结构一端连接主通油道41,另一端连接上油辊31表面,在上油辊31外表面形成通油孔43,所述通油孔43在所述上油辊31外表面上呈螺旋状均匀分布,所述通油孔43外部设置有由多根。
10、纳米短纤维组成的浸油刷5,所述浸油刷5在所述上油辊31外表面上呈均匀分布,所述上油辊31外表面上的多个浸油刷5大小相等,长度相等;所述压合辊组6位于所述上油辊组3正下方,所述压合辊组6包括第一压合辊61和第二压合辊62,所述第一压合辊61外表面上设置有压合区7,所述压合区7上均匀设置有滚花纹71;所述第二压合辊62外部包覆有有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层8;所述导向辊2、上油辊组3及压合辊组6上均连接有电机9,所述支承架1后端还设置有油桶10,所述油桶10通过油管11与所述上油辊31相连。0016使用时纳米纤维12经过导向辊2导向,进入上油辊31之间进行上油,上油后通过底部压合辊61、62将多余油液。
11、排出。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独特设计新型上油辊,上油辊内多重油道设置可以使得油液充分覆盖上油辊表面,做到有效上油;且出油孔在上油辊外部表面呈螺旋形设计,均匀分布的结构能够使得纳米纤维上油均匀,避免上油不均的情况发生,改善使用效果;出油孔外部设有浸油刷,浸油刷通过油道内的油实现充分浸润,在上油辊滚动上油的同时浸油刷可对纳米纤维进行刷涂,使得纳米纤维之间的缝隙也能充分上油,做到充分浸润,改善上油效果。00182、压合辊组采用不对称的第一压合辊与第二压合辊设计,使用时第一压合辊上的滚花纹和第二压合辊外部的弹性层互相压合,可有效将纳米纤维间多余的油排出,使得纤维得到润滑的同时,。
12、避免油液过多造成使用不便。0019经过多进风口环吹风不同风速的冷却后,可以防止风速过低使凝固点下移,也可以防止风速过高有剩余的动能,避免发生在丝束中心湍动混合,提高原丝的质量。说明书CN104313714A3/3页50020每个进风口的风速都可以单独调节,不影响其他风道的风速。0021空调机组1处理后的空调供风经过总阀门2、分阀门3后分别进入第一进风管4,第二进风管5、第三进风管6、第四进风管7以及第五进风管8,每个进风管进入环吹装置9后,经环吹装置9均流后均匀的吹向从喷丝板挤出的丝束,从而完成冷却的过程。0022进风管风速从喷丝板出向下慢慢减速,第一进风管4风速为04米/分,第二进风管5风速为035米/分,第三进风管6风速为03米/分,第四进风管7风速为028米/分,第五进风管8风速为025米/分,每个进风管风管风速通过分阀门3调节。0023每个进风口予以不同的风速,大大提高原丝的成品质量,提高成品丝的质量。0024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313714A1/2页6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313714A2/2页7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31371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