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由六亚甲基二胺、氨基已腈和二羧酸制备聚酰胺的方 法。
己二腈在催化剂存在下的氢化反应曾做过广泛描述。例如,DE- A-196 31 521描述戊烯腈在一氧化碳存在下的催化氢化。生成的6- 氨基己腈和六亚甲基二胺的混合物经过分离后,可进一步转化生成尼 龙6和尼龙66。例如,DE-A-43 19 134公开一种方法,借此,氨基 己酸可在多相催化剂存在下起反应生成己内酰胺,后者又可用作生产 尼龙6的单体。六亚甲基二胺,还有己二酸,又是构成尼龙66的单 体结构单元。
另一种可能是氨基己腈直接水解聚合,在此情况下氨基己腈可在 催化剂存在下与水起反应,参见DE-A-197 09 390。
由氨基己腈和六亚甲基二胺生产尼龙6和尼龙66的现有方法的 缺点在于,氢化以后,这两种组分必须分别用于各自的聚合反应中。 另外,这些单体还必须具有高纯度,为此通常就必须实施能量-和成 本-密集的分离。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简便聚合方式,不涉及氢化后的分 离,用己二腈氢化产物生产聚酰胺的方法。
我们发现,按本发明,这一目的可通过一种生产聚酰胺的方法实 现,该方法包含:从己二腈氢化获得的含六亚甲基二胺和氨基己腈的 混合物与水和二羧酸进行反应。优选的是,所用氢化混合物直接来自 氢化步骤,并且未曾接受过任何进一步提纯。该方法提供以氨基腈、 己二酸和六亚甲基二胺为主要原料的聚酰胺。
6-氨基己腈和六亚甲基二胺组成的氢化混合物,可通过将其在诸 如己二酸或对苯二甲酸之类的双官能酸存在下经多个以特定温度和 压力为特征的步骤或阶段的反应,从而转化为聚酰胺混合物。
有多种多样的氢化混合物可供使用。按照本发明,6-氨基己腈与 六亚甲基二胺在氢化混合物中的摩尔比优选介于1∶99~99∶1,优选 5∶95~95∶5,尤其优选10∶90~90∶10。该氨基己腈-六亚甲基二胺混 合物通常由己二腈按已知方法的氢化反应获得,例如描述在DE-A 836,938、DE-A 848,654或US 5,151,543中。也可使用各种各样氨 基腈与二胺的混合物。
要求的话,该反应混合物可包括在本发明方法的任何反应阶段加 入其中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链-增长、-支化以及-调节物质,例 如单-、双-和三官能化合物,紫外和热稳定剂、颜料、加工助剂、阻 燃剂、染料或抗冲改性剂,例如公开在DE-A-197 09 390中。
链-增长、-支化和-调节物质优选在第一反应阶段之前、期间或 以后加入到反应混合物中,而颜料、加工助剂和染料则优选在包括催 化剂固定床的阶段以后加入到混合物中。
按照本发明,氢化混合物可与水和至少一种双官能酸在本发明各 种各样的实施方案中转化为聚酰胺。按照本发明,下面所描述的步骤 顺序既可间歇地进行,即,在单一反应器内依次进行,或者连续地进 行,即,在一系列彼此连接的反应器内进行。也可,某些步骤连续地, 而其余的则间歇地进行。
优选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1)六亚甲基二胺和氨基己腈的氢化混合物与水和二羧酸进行混 合形成反应混合物,随后在90~300℃的温度和能使反应混合物构成 单一液相的压力下进行转化,
(2)步骤(1)的转化混合物在230~400℃的温度和保证存在液相 和气相的压力下进一步转化,将气相从液相中分离出去,以及
(3)产物混合物在250~310℃的温度以及低于步骤(2)压力的压 力下进行后缩合。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些步骤。
(1)氢化混合物与双官能酸,优选与己二酸,还有水,借助例如 静态混合器或者在同时又可作为进料罐的搅拌釜中进行充分混合。确 定作为六亚甲基二胺浓度的函数的酸含量,其数值优选介于50~150 mol%,尤其优选90~110mol%,以六亚甲基二胺的摩尔用量为基准。 按照本发明,水的用量,按氨基己腈∶水的摩尔比计,介于1∶1~1∶6, 尤其优选1∶1~1∶4,最优选1∶1~1∶3,优选采用过量水,以上摩尔 比以氢化混合物中存在的氨基己腈为基准。
反应混合物的转化在90~300℃的温度,优选在150~230℃进 行。该反应步骤的压力优选应选择为,使得混合物形成单一液相。使 用的反应器可以例如是流动管。在该反应阶段中的停留时间最长10 h,优选0.1~3h,尤其优选0.1~1h。
(2)步骤1的转化混合物在230~400℃的温度,优选250~280 ℃以及保证存在液相和气相的压力下进一步转化,并可将气相从液相 中分离。在该反应阶段中的停留时间取决于混合物的水含量、反应温 度和反应器压力,以及产物在反应时间终点所要求的聚合度。该时间 最长10h,优选0.1~5h,尤其优选0.1~3h。
气相的移出可利用搅拌或无搅拌分离罐或罐组,以及利用蒸发器 设备,例如采用循环蒸发器或薄膜蒸发器,例如用filmtruders,或 者用能够扩大相界面的环状圆盘反应器来实现。在某些情况下,为扩 大相界面可能需要使反应混合物循环,或者使用环管反应器。另外, 气相的移出还可通过向液相中加入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来加速。如果聚 合度已足够,则可由第二阶段排出所获得的聚合物熔体,例如借助齿 轮泵,在水浴中冷却,然后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后续工艺步骤 中,例如通过挤出、萃取、加颜料、调质等步骤中进一步加工。
在一种可能的第二工艺步骤的实施方案中,压力对应于在预选的 温度下水的平衡蒸汽压,以便使水从反应混合物中的分离能够在有限 的时间内,例如100分钟内完成。然而,倘若聚合度或产物粘度高, 则要求进一步的、第三阶段,以便使反应混合物能在低压下进行高效 缩合。
(3)第三步骤中缩合生成水的移出与第二步骤中类似地进行,可 利用搅拌或无搅拌分离罐或者罐组,以及利用蒸发器设备,例如采用 循环蒸发器或薄膜蒸发器,例如用filmtruders,或者用能够扩大相 界面的环形圆盘反应器来实现。在某些情况下,为扩大相界面可能需 要使反应混合物循环,或者使用环管反应器。另外,水的移出还可通 过向液相和气相中加入惰性气体来加速。反应温度优选定在250~310 ℃,尤其优选270~290℃,并且反应压力优选低于2bar。
上面所描述的方法之前可采取下列步骤:
(a)六亚甲基二胺与氨基己腈的氢化混合物与水进行混合,随后 在90~400℃的温度和0.1~15×106Pa压力下进行转化,
(b)步骤(a)的转化混合物在200~350℃的温度和低于步骤(a)中 的压力并调节到存在液相和气相的压力下进一步转化,从液相中分离 出气相,
(c)生成的转化混合物与二羧酸进行混合形成反应混合物,随后 该反应混合物再类似于上面所描述的步骤(1)、(2)和(3)那样地进行 转化。
在该方法的该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氨基己腈-六亚甲基二胺 氢化混合物在一个或两个工艺预备阶段中与水起反应但不加双官能 酸,随后,生成的产物混合物再与要求的酸合并,优选与己二酸,并 在上面所描述的工艺阶段(1)~(3)中进行聚合:
1.预备阶段(a)
在第一预备阶段中,氢化混合物与水一起在90~400℃的温度, 优选180~310℃,尤其是220~270℃进行加热,其间压力设定在 0.1~15×106Pa,优选1~10×106Pa,尤其是4~9×106Pa。
按照本发明,水的用量,按氨基己腈∶水的摩尔比计,介于1∶1~ 1∶6,尤其优选1∶1~1∶4,最优选1∶1~1∶3,优选采用过量水,以氨 基己腈的用量为基准。
压力和温度优选彼此关联地进行调节,使得反应混合物构成单一 液相。该单一液相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是一种流动管,要求的话在其 中充填下面所描述的催化剂材料。
在该阶段的替代方案中,压力和温度也可彼此关联地进行调节, 以便获得液相和气相。在该实施方案中,液相对应于该转化混合物, 而气相则被移出。气相,主要由氨和术蒸气组成,通常采用蒸馏设备 连续地移出。任何可能在该蒸馏期间随同移出的馏出液的有机成分, 主要是未转化氨基腈和六亚甲基二胺,可全部或部分地循环返回到第 一预备阶段和/或加入到后续阶段中。
该两相程序在实施时优选采用大于与反应混合物本体温度相关 联的纯水和六亚甲基二胺的蒸汽压的压力,但小于氨的平衡蒸汽压的 压力。
该两相程序的尤其优选实施方案采用一种立式流动管,其中流动 沿着朝上的方向进行并且,要求的话,在产物出口的上方具有另一个 用于气相移出的开口。该管式反应器可完全或部分地充填催化剂材 料,尤其是催化剂丸粒。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两相程序使用的立式 反应器中最大限度地充填以催化剂材料,直至相边界。
按照本发明,氨基腈-六亚甲基二胺-水混合物在引入到第一阶段 之前利用热交换器进行加热。要知道,氨基腈-六亚甲基二胺氢化混 合物和水也可彼此分开加热,然后在第一阶段利用混合元件实现混 合。
反应混合物的停留时间通常应设定在10min~10h,优选30 min~6h。不存在对停留时间的限制。
2.预备阶段(b)
当第一预备阶段中的反应混合物形成单一液相时优选采用第二 预备阶段。按照本发明,从第一预备阶段获得的转化混合物,随后在 第二预备阶段进一步转化,其间温度介于200~350℃,优选在210~ 300℃的温度,尤其是230~270℃,并且压力应低于阶段1的压力。 优选的是,第二阶段的压力比阶段1的压力低至少0.5×106Pa,该 压力一般介于0.1~45×106Pa,优选0.5~15×106Pa,尤其是2~ 6×106Pa。
阶段2的温度和压力选择原则是保证气相和液相的共存,并使气 相能够从液相中分离出去。
气相的移出可利用搅拌或无搅拌分离罐或罐组,以及利用蒸发器 设备,例如采用循环蒸发器或薄膜蒸发器,例如用filmtruders,或 者用能够扩大相界面的环状圆盘反应器来实现。在某些情况下,为扩 大相界面可能需要使反应混合物循环,或者使用环管反应器。而且, 气相的移出还可通过向液相中加入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来加速。
优选的是,所选温度下,调节压力以便使该压力低于氨的平衡蒸 汽压,但高于该规定温度下反应混合物中其他组分的平衡蒸汽压。这 样可能尤其有利于氨的移出,从而进一步加速酰胺基团的水解。
转化混合物在阶段2中的优选停留时间应介于10min~5h,优 选30min~3h。该停留时间不受任何限制。
第一与第二预备阶段之间的产物管线中可装有填料元件,如拉西 环或苏尔兹混合元件,以便使转化混合物能够受控地膨胀为气相。这 尤其适用于第一阶段为单相程序的情况。
按照本发明进一步转化使用的双官能酸,如己二酸或对苯二甲 酸,在后续反应阶段(见上文)开始之前,与来自预备阶段的转化混合 物彼此混合。这可采用,例如将来自预备阶段的产物流与己二酸或对 苯二甲酸水溶液混合在一起的静态或动态混合器来完成。要求的话, 也可将酸直接计量加入到第二预备阶段中,此时第二预备阶段应备有 混合或搅拌元件。
转化可在金属氧化物固定床催化剂存在下、在一个或多个阶段中 完成。
固定床催化剂优选用在第一预备阶段和阶段(1)的反应器中。然 而,要求的话,它们也可用在其他工艺阶段中。充填催化剂的反应器 优选操作在单一液相的条件下。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优选采用选自β-沸石、片状硅酸盐、氧化 铝或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布朗斯台德酸催化剂。也可使用这些催化剂的 混合物。二氧化钛催化剂优选包含70~100wt%锐钛矿和0~30wt% 金红石,其中最多40wt%的二氧化钛可换成氧化钨。倘若使用非常纯 的氨基腈,则二氧化钛催化剂中锐钛矿的比例应尽可能高。优选采用 纯锐钛矿催化剂。如果使用的氨基腈含有杂质,例如1~3wt%杂质, 则优选使用的二氧化钛催化剂应包含锐钛矿与金红石的混合物。优选 的是,锐钛矿的比例介于70~80wt%,而金红石比例介于20~30 wt%。在此种情况下尤其优选的二氧化钛催化剂包含约70wt%锐钛矿 和约30wt%金红石。该催化剂优选具有0.1~5ml/g,尤其优选0.2~ 0.5ml/g的孔隙容积。平均孔隙直径优选介于0.005~0.1mm,尤其 优选0.01~0.06mm。倘若采用高粘度产物,则平均孔隙直径应大。 切削硬度优选高于20N,尤其优选>25N。BET表面面积优选高于40 m2/g,尤其优选高于100m2/g。如果选择的BET表面面积较小,则整 个体积应选择得较大,以保证足够的催化剂效果。尤其优选的催化剂 具有下列性质:100%锐钛矿;0.3ml/g孔隙容积;0.02mm平均孔隙 直径;32N切削硬度;116m2/g BET表面面积;或84wt%锐钛矿; 16wt%金红石;0.3ml/g孔隙容积;0.03mm平均孔隙直径;26N 切削硬度;46m2/g BET表面面积。该催化剂可由市售粉末制备,例 如从Degussa(公司)、Finnti或Kemira等公司购得粉末。当使用氧 化钨时,最多40wt%,优选最多30wt%,尤其优选15~25wt%二氧 化钛由氧化钨替代。该催化剂的制备可参照Ertl,Knzinger, Weitkamp:《多相催化手册(Handbook of heterogeous catalysis)》, VCH Weinheim,1997,自98页起。催化剂可以任何要求的有用形式使 用。
另一种优选的催化剂,如同二氧化钛一样(例如VKR 611),含有 约9%粘土、0.8%氧化铝和约4%氧化磷。该组成的催化剂,制备成4mm 挤出物并经过煅烧,乃是100%耐水的,其切削硬度大于53N。
优选的是,采用一定形状制品、挤出物或丸粒等形式的催化剂, 尤其是丸粒。丸粒优选应足够大,易于与产物混合物分开并且不妨碍 产物在转化期间的可流动性。催化剂的丸粒形式提供了在第一阶段出 口处用机械手段取出催化剂的可能。这可通过在包含催化剂的工艺阶 段的出口处设置机械过滤器或筛来实现。
下面的例子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例
分析
相对粘度(RV),作为分子量组成和聚合度的一种度量尺度,在萃 取材料的情况下,用1wt%浓度的溶液,而在未萃取聚合物的情况下, 用其1.1wt%浓度的溶液,在96%浓度硫酸中,在25℃利用乌氏粘度计 进行测定。未萃取的聚合物分析前应预先在减压下干燥20h。
为进行萃取,100重量份聚己内酰胺与400重量份完全不含铁的 水在100℃、回流下一起搅拌32h,并在脱掉水以后,在100℃、减 压下温和地,即,没有后缩合危险的情况下,干燥20h。
工艺管理
该方法实例是在1L搅拌压热釜中进行的。在实例6~10中,按 规定间隔通过反应器出口向反应混合物中连续地喂入水。
按照各个加工方法的反应物混合物的组成和生成产物的相对粘 度一并载于表中。
HMD是六亚甲基二胺;ACN,氨基己腈;ADA,己二酸。
实例1
将反应物引入到压热釜中,密封该压热釜,脱除空气并用氮气反 复吹洗。密封反应器中的混合物,随后在215℃反应温度下加热2h。 该反应温度随后升高到280℃,通过控制阀将反应器打开至内压刚好 调节在18bar的程度。反应进行1h时间以后,压热釜中的压力在 30min内降低到约1bar的环境压力。然后,聚合物熔体在280℃进 行60min的后缩合,继而挤出到水浴中,造粒并干燥。
实例2
将反应物引入到压热釜中,密封该压热釜,脱除空气并用氮气反 复吹洗。密封反应器中的混合物,随后在270℃反应温度下加热2h。 该反应温度随后升高到280℃,通过控制阀将反应器打开至内压刚好 调节在18bar的程度。反应进行1h以后,压热釜中的压力在30min 内降低到约5bar,继而在1h内降低到约1bar。然后,聚合物熔 体在280℃进行45min的后缩合,继而挤出到水浴中,造粒并干燥。
实例3
将反应物引入到压热釜中,密封该压热釜,脱除空气并用氮气反 复吹洗。密封反应器中的混合物,随后在215℃反应温度下加热2h。 该反应温度随后升高到280℃,通过控制阀将反应器打开至内压刚好 调节在18bar的程度。反应进行1h以后,压热釜中的压力在30min 内降低到约5bar,继而在1h内降低到约1bar。然后,聚合物熔 体在280℃进行20min的后缩合,继而挤出到水浴中,造粒并干燥。
实例4
将反应物引入到压热釜中,密封该压热釜,脱除空气并用氮气反 复吹洗。密封反应器中的混合物,随后在215℃反应温度下加热2h。 该反应温度随后升高到280℃,通过控制阀将反应器打开至内压刚好 调节在18bar的程度。反应进行1h以后,压热釜中的压力在30min 内降低到约5bar,继而在1h内降低到约1bar。然后,聚合物熔 体在280℃进行50min的后缩合,继而挤出到水浴中,造粒并干燥。
实例5
将反应物引入到压热釜中,密封该压热釜,脱除空气并用氮气反 复吹洗,然后加热。该反应温度随后升高到280℃,通过控制阀将反 应器打开至内压刚好调节在18bar的程度。反应进行1h以后,压 热釜中的压力在30min内降低到约5bar,继而在1h内降低到约1 bar。然后,聚合物熔体在280℃进行15min的后缩合,继而挤出到 水浴中,造粒并干燥。
表1: 实例 组成 相对粘度 1 150g of水 84g of ADA 66g of HMD 150g of ACN 2.47 2 150g of水 84g of ADA 66g of HMD 150g of ACN 2.15 3 150g of水 134g of ADA 106g of HMD 60g of ACN 2.42 4 150g of水 33g of ADA 27g of HMD 240g of ACN 1.88 5 150g of水 84g of ADA 66g of HMD 150g of ACN 1.88
实例6
将反应物引入到压热釜中,密封该压热釜,脱除空气并用氮气反 复吹洗。密封反应器中的混合物,随后在270℃反应温度下加热1h。 打开控制阀,以将反应器内压在30min内调节到30bar。随后,进 行水反萃取。柱塞泵以60g/h的速率将水计量注入到反应混合物中。 2h后,停止水反萃取,压热釜内压力在1h内降低到1bar。然后, 聚合物熔体在270℃再转化或后缩合2h,继而挤出,造粒并干燥。
实例7~9
将反应物引入到压热釜中,密封该压热釜,脱除空气并用氮气反 复吹洗。密封反应器中的混合物,随后在270℃反应温度下加热1h。 打开控制阀,以将反应器内压在30min内调节到30bar。随后,进 行水反萃取。柱塞泵以60g/h的速率将水计量注入到反应混合物中。 2h后,停止水反萃取,压热釜内压力在1h内降低到1bar。然后, 聚合物熔体在270℃再转化或后缩合1h,继而挤出,造粒并干燥。
实例10
将反应物引入到压热釜中,密封该压热釜,脱除空气并用氮气反 复吹洗。随后,反应混合物在密封的反应器中进行加热。产品温度一 旦到达270℃,立即打开控制阀,以将反应器内压在30min内调节到 30bar。随后,进行水反萃取。柱塞泵以60g/h的速率将水计量注 入到反应混合物中。2h后,停止水反萃取,压热釜内压力在1h内 降低到1bar。然后,聚合物熔体在270℃再转化或后缩合1h,继而 挤出,造粒并干燥。
表2: 实例 组成 相对粘度 6 150g of H2O 33g of ADA 27g of HMD 240g of ACN 2.61 7 150g of H2O 134g of ADA 106g of HMD 60g of ACN 3.60 8 150g of H2O 117g of ADA 93g of HMD 90g of ACN 2.98 9 150g of H2O 150g of ADA 120g of HMD 30g of ACN 3.73 10 150g of H2O 134g of ADA 106g of HMD 60g of ACN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