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88340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7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0789.3

申请日:

2014.09.23

公开号:

CN104317194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5B 13/04申请公布日:2015012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5B 13/04申请日:20140923|||公开

IPC分类号:

G05B13/04; G05D23/00

主分类号:

G05B13/04

申请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薛安克; 邹琴; 张日东; 王俊宏; 张乐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杜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在实际工业控制中,活性剂反应器温度控制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和时滞的过程,传统控制方法常常不能满足预期的控制效果。本发明通过反应器温度对象的阶跃响应数据建立反应器温度对象的模型,然后结合状态过程变量和输出误差建立了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依据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去优化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参数,最后对被控对象实施PID控制。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又保证了结构形式简单。

权利要求书

1.  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建立被控对象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具体步骤是:

1.
  1、通过被控对象的实时阶跃响应数据得到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G(s)=Ke-τsTs+1]]>
其中,G(s)为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s为拉普拉斯变换算子,K为模型增益,T为模型的时间常数,τ为模型的滞后时间;

1.
  2、将步骤1.1中得到的模型进行离散化,采样时间是Ts,得到差分模型形式:
Δy(k+1)+L1Δy(k)=Sd+1Δu(k-d)
其中,Δ是差分算子,L1,Sd+1为离散后得到的系数,Sd+1=K(1+L1),实际过程的时滞d=τ/Ts,y(k)表示k时刻实际过程的输出值,u(k)是k时刻的控制量;

1.
  3、选取如下状态空间变量:
Δxm(k)T=[Δy(k),Δu(k-1),Δu(k-2),…,Δu(k-d)]
进而将步骤1.2中的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其形式如下:
Δxm(k+1)=AmΔxm(k)+BmΔu(k)
Δy(k+1)=CmΔxm(k+1)
其中,
Am=-L10...0Sd+100...0001...00...............00...10]]>
Bm=[0 1 0 … 0]T
Cm=[1 0 … 0]

1.
  4、将步骤1.3中的状态空间模型转化成包含状态变量和输出误差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
z(k+1)=Az(k)+BΔu(k)+CΔr(k+1)
其中,
A=Am0CmAm1,B=BmCmBm,C=0-1]]>
z(k)=Δxm(k)e(k)]]>
e(k)=y(k)-r(k)
r(k)为k时刻的期望输出值,e(k)为k时刻的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之间的差值,0是维数为d+1的零矩阵;
步骤2、设计被控对象的PID控制器,具体步骤是:

2.
  1、选取过程对象的目标函数,形式如下:
minJ(k)=ΖTQΖ+Δu(k)TωΔu(k)

Q=block diag{Q1,Q2,…,QP}
其中,

ΔR=[Δr(k+1) Δr(k+2) … Δr(k+P)]T
r(k+i)=αiy(k)+(1-αi)c(k),i=1,2,…,P
ψ=[B,AB,A2B,…,AP-1B]T

P是预测时域,α是参考轨迹的柔化因子,c(k)是k时刻的设定值,ω是控制量的权重系数,Q是过程状态的权矩阵并为对称矩阵,min表示求最小值;

2.
  2、依据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求解PID控制器的参数,具体如下:先将控制量u(k)进行变换:
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
e1(k)=c(k)-y(k)
其中,Kp(k)、Ki(k)、Kd(k)分别是k时刻PID控制器的比例、微分、积分参数,e1(k)是k时刻设定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值;
进一步可以将控制量u(k)简化成矩阵形式:
u(k)=u(k-1)+w(k)TE(k)
w(k)=[w1(k),w2(k),w3(k)]T
w1(k)=Kp(k)+Ki(k)+Kd(k)
w2(k)=-Kp(k)-2Kd(k)
w3(k)=Kd(k)
E(k)=[e1(k),e1(k-1),e1(k-2)]T
结合控制量u(k)的矩阵形式和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可以求得:
w(k)=-ψTQ(APz(k)+θΔR)E(k)ψTQψE(k)TE(k)]]>
进一步可以得到:
Kp(k)=-w2(k)-2Kd(k)
Ki(k)=w1(k)-KP(k)-Kd(k)
Kd(k)=w3(k)

2.
  3、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Kp(k)、Ki(k)、Kd(k)后构成控制量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并将其作用于过程被控对象;

2.
  4、在k+j时刻,依照2.1到2.3中的步骤继续求解PID控制器新的参数Kp(k+j)、Ki(k+j)、Kd(k+j),j=1,2,3,…。

说明书

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扩展的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ENMSSMPC)优化的温度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急剧增长,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从日用化学工业发展到石油、食品、农业、卫生、环境、新型材料等技术部门,表面活性剂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极大方便。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应改善与表面活性剂生产力相关的控制性能,由此,活性剂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则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在实际化工过程中,受成本和硬件等因素的限制,模型预测控制(MPC)等先进控制方法的应用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然没有PID控制应用广泛。工业活性剂反应器温度控制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和时滞的过程,PID控制常常不能满足预期的控制效果。而MPC不需要很精确的过程模型就可以实现较好的控制性能。如果在工业表面活性剂反应器的温度控制过程中,对过程对象加上扩展的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将会得到很好的生产控制性能。如果能将扩展的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和PID技术结合,将进一步提高温度控制的性能,又能保证结构的形式简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PID控制的不足,通过数据采集、模型建立、预测机理、优化等手段,提供一种基于扩展的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的温度PID控制方法,以获得实际过程中良好的控制性能。
本发明首先通过反应器温度对象的阶跃响应数据建立反应器温度对象的模型,然后结合状态过程变量和输出误差建立了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依据MPC控制的方法去优化PID控制器的参数,最后对被控对象实施PID控制。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又保证了结构形式简单。
本发明的步骤包括:
步骤1、建立被控对象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具体步骤是:
1.1、通过被控对象的实时阶跃响应数据得到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G(s)=Ke-τsTs+1]]>
其中,G(s)为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s为拉普拉斯变换算子,K为模型增益,T为模型的时间常数,τ为模型的滞后时间。
1.2、将步骤1.1中得到的模型进行离散化,采样时间是Ts,得到差分模型形式:
Δy(k+1)+L1Δy(k)=Sd+1Δu(k-d)
其中,Δ是差分算子,L1,Sd+1为离散后得到的系数,Sd+1=K(1+L1),实际过程的时滞d=τ/Ts,y(k)表示k时刻实际过程的输出值,u(k)是k时刻的控制量。
1.3、选取如下状态空间变量:
Δxm(k)T=[Δy(k),Δu(k-1),Δu(k-2),…,Δu(k-d)]
进而将步骤1.2中的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其形式如下:
Δxm(k+1)=AmΔxm(k)+BmΔu(k)
Δy(k+1)=CmΔxm(k+1)
其中,
Am=-L10...0Sd+100...0001...00...............00...10]]>
Bm=[0 1 0 … 0]T
Cm=[1 0 … 0]
1.4、将步骤1.3中的状态空间模型转化成包含状态变量和输出误差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
z(k+1)=Az(k)+BΔu(k)+CΔr(k+1)
其中,
A=Am0CmAm1,B=BmCmBm,C=0-1]]>
z(k)=Δxm(k)e(k)]]>
e(k)=y(k)-r(k)
r(k)为k时刻的期望输出值,e(k)为k时刻的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之间的差值,0是维数为d+1的零矩阵。
步骤2、设计被控对象的PID控制器,具体步骤是:
2.1、选取过程对象的目标函数,形式如下:
minJ(k)=ΖTQΖ+Δu(k)TωΔu(k)

Q=block diag{Q1,Q2,…,QP}
其中,

ΔR=[Δr(k+1) Δr(k+2) … Δr(k+P)]T
r(k+i)=αiy(k)+(1-αi)c(k),i=1,2,…,P
ψ=[B,AB,A2B,…,AP-1B]T

P是预测时域,α是参考轨迹的柔化因子,c(k)是k时刻的设定值,ω是控制量的权重系数,Q是过程状态的权矩阵并为对称矩阵,min表示求最小值。
2.2、依据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求解PID控制器的参数,具体如下:先将控制量u(k)进行变换:
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
e1(k)=c(k)-y(k)
其中,Kp(k)、Ki(k)、Kd(k)分别是k时刻PID控制器的比例、微分、积分参数,e1(k)是k时刻设定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值。
进一步可以将控制量u(k)简化成矩阵形式:
u(k)=u(k-1)+w(k)TE(k)
w(k)=[w1(k),w2(k),w3(k)]T
w1(k)=Kp(k)+Ki(k)+Kd(k)
w2(k)=-Kp(k)-2Kd(k)
w3(k)=Kd(k)
E(k)=[e1(k),e1(k-1),e1(k-2)]T
结合控制量u(k)的矩阵形式和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可以求得:
w(k)=-ψTQ(APz(k)+θΔR)E(k)ψTQψE(k)TE(k)]]>
进一步可以得到:
Kp(k)=-w2(k)-2Kd(k)
Ki(k)=w1(k)-KP(k)-Kd(k)
Kd(k)=w3(k)
2.3、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Kp(k)、Ki(k)、Kd(k)后构成控制量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并将其作用于过程被控对象。
2.4、在k+j时刻,依照2.1到2.3中的步骤继续求解PID控制器新的参数Kp(k+j)、Ki(k+j)、Kd(k+j),j=1,2,3,…。
本发明将模型预测控制的性能赋给PID控制,有效地弥补了传统PID控制方法的不足,同时保证了良好的控制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工业活性剂反应器的温度控制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反应器的温度过程控制中,调节手段是调节循环水的旁路阀门开度。
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建立被控对象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具体步骤是:
1.1、通过被控对象的实时阶跃响应数据得到温度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G(s)=Ke-τsTs+1]]>
其中,G(s)为活性剂反应器温度对象的传递函数,s为拉普拉斯变换算子,K为温度模型增益,T为温度模型的时间常数,τ为滞后时间参数。
1.2、将步骤1.1中得到的反应器温度模型进行离散化,采样时间是Ts,得到差分模型形式:
Δy(k+1)+L1Δy(k)=Sd+1Δu(k-d)
其中,Δ是差分算子,L1,Sd+1为离散后得到的系数,Sd+1=K(1+L1),反应器温度过程的时滞d=τ/Ts,y(k)表示k时刻反应器的实际温度,u(k)是k时刻的阀门开度。
1.3、选取如下状态空间变量:
Δxm(k)T=[Δy(k),Δu(k-1),Δu(k-2),…,Δu(k-d)]
进而将步骤1.2中的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其形式如下:
Δxm(k+1)=AmΔxm(k)+BmΔu(k)
Δy(k+1)=CmΔxm(k+1)
其中,
Am=-L10...0Sd+100...0001...00...............00...10]]>
Bm=[0 1 0 … 0]T
Cm=[1 0 … 0]
1.4、将步骤1.3中的状态空间模型转化成包含状态变量和输出误差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
z(k+1)=Az(k)+BΔu(k)+CΔr(k+1)
其中,
A=Am0CmAm1,B=BmCmBm,C=0-1]]>
z(k)=Δxm(k)e(k)]]>
e(k)=y(k)-r(k)
r(k)为k时刻的期望温度,e(k)为k时刻的反应器实际温度与期望温度之间的差值,0是维数为d+1的零矩阵。
步骤2、设计反应器温度过程的PID控制器,具体步骤是:
2.1、选取反应器温度过程对象的目标函数,形式如下:
minJ(k)=ΖTQΖ+Δu(k)TωΔu(k)

Q=block diag{Q1,Q2,…,QP}
其中,

ΔR=[Δr(k+1) Δr(k+2) … Δr(k+P)]T
r(k+i)=αiy(k)+(1-αi)c(k),i=1,2,…,P
ψ=[B,AB,A2B,…,AP-1B]T

P是预测时域,α是参考轨迹的柔化因子,c(k)是k时刻温度过程的设定值,ω是温度过程控制量的权重系数,Q是过程状态的权矩阵并为对称矩阵,min表示求最小值。
2.2、依据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求解PID控制器的参数,具体如下:先将阀门开度控制量u(k)进行变换:
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
e1(k)=c(k)-y(k)
其中,Kp(k)、Ki(k)、Kd(k)分别是k时刻PID控制器的比例、微分、积分参数,e1(k)是k时刻反应器温度过程的设定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值。
进一步可以将控制量u(k)简化成矩阵形式:
u(k)=u(k-1)+w(k)TE(k)
w(k)=[w1(k),w2(k),w3(k)]T
w1(k)=Kp(k)+Ki(k)+Kd(k)
w2(k)=-Kp(k)-2Kd(k)
w3(k)=Kd(k)
E(k)=[e1(k),e1(k-1),e1(k-2)]T
结合控制量u(k)的矩阵形式和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可以求得:
w(k)=-ψTQ(APz(k)+θΔR)E(k)ψTQψE(k)TE(k)]]>
进一步可以得到:
Kp(k)=-w2(k)-2Kd(k)
Ki(k)=w1(k)-KP(k)-Kd(k)
Kd(k)=w3(k)
2.3、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Kp(k)、Ki(k)、Kd(k)后构成控制量u(k),并将其作用于反应器温度过程的阀门开度,
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
2.4、在k+j时刻,依照2.1到2.3中的步骤循环求解PID控制器新的参数Kp(k+j)、Ki(k+j)、Kd(k+j),j=1,2,3,…。

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17194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17194A21申请号201410490789322申请日20140923G05B13/04200601G05D23/0020060171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地址310018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72发明人薛安克邹琴张日东王俊宏张乐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代理人杜军54发明名称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在实际工业控制中,活性剂反应器温度控制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和时滞的过程,传统控制方法常常。

2、不能满足预期的控制效果。本发明通过反应器温度对象的阶跃响应数据建立反应器温度对象的模型,然后结合状态过程变量和输出误差建立了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依据模型预测控制的方法去优化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参数,最后对被控对象实施PID控制。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又保证了结构形式简单。51INTCL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3页说明书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17194ACN104317194A1/3页21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建立被控对象的。

3、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具体步骤是11、通过被控对象的实时阶跃响应数据得到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为其中,GS为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S为拉普拉斯变换算子,K为模型增益,T为模型的时间常数,为模型的滞后时间;12、将步骤11中得到的模型进行离散化,采样时间是TS,得到差分模型形式YK1L1YKSD1UKD其中,是差分算子,L1,SD1为离散后得到的系数,SD1K1L1,实际过程的时滞D/TS,YK表示K时刻实际过程的输出值,UK是K时刻的控制量;13、选取如下状态空间变量XMKTYK,UK1,UK2,UKD进而将步骤12中的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其形式如下XMK1AMXMKBMUKYK1CMX。

4、MK1其中,BM0100TCM10014、将步骤13中的状态空间模型转化成包含状态变量和输出误差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ZK1AZKBUKCRK1其中,EKYKRKRK为K时刻的期望输出值,EK为K时刻的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之间的差值,0是维数为D1的零矩阵;步骤2、设计被控对象的PID控制器,具体步骤是权利要求书CN104317194A2/3页321、选取过程对象的目标函数,形式如下MINJKTQUKTUKQBLOCKDIAGQ1,Q2,QP其中,RRK1RK2RKPTRKIIYK1ICK,I1,2,PB,AB,A2B,AP1BTP是预测时域,是参考轨迹的柔化因子,CK是K时刻。

5、的设定值,是控制量的权重系数,Q是过程状态的权矩阵并为对称矩阵,MIN表示求最小值;22、依据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求解PID控制器的参数,具体如下先将控制量UK进行变换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E1KCKYK其中,KPK、KIK、KDK分别是K时刻PID控制器的比例、微分、积分参数,E1K是K时刻设定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值;进一步可以将控制量UK简化成矩阵形式UKUK1WKTEKWKW1K,W2K,W3KTW1KKPKKIKKDKW2KKPK2KDKW3KKDKEKE1K,E1K1,E1K2T结合控制量UK的矩阵形式和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可以求。

6、得进一步可以得到KPKW2K2KDKKIKW1KKPKKDKKDKW3K23、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KPK、KIK、KDK后构成控制量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并将其作用于过程被控对权利要求书CN104317194A3/3页4象;24、在KJ时刻,依照21到23中的步骤继续求解PID控制器新的参数KPKJ、KIKJ、KDKJ,J1,2,3,。权利要求书CN104317194A1/6页5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扩展的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ENMSSMPC优化的温度比例。

7、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经济的急剧增长,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从日用化学工业发展到石油、食品、农业、卫生、环境、新型材料等技术部门,表面活性剂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极大方便。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应改善与表面活性剂生产力相关的控制性能,由此,活性剂反应器的温度控制则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在实际化工过程中,受成本和硬件等因素的限制,模型预测控制MPC等先进控制方法的应用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仍然没有PID控制应用广泛。工业活性剂反应器温度控制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和时滞的过程,PID控制常常不能满足预期的控制效果。而MPC不需要很精确的过程模型就可以实现较好的控制性。

8、能。如果在工业表面活性剂反应器的温度控制过程中,对过程对象加上扩展的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将会得到很好的生产控制性能。如果能将扩展的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和PID技术结合,将进一步提高温度控制的性能,又能保证结构的形式简单。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PID控制的不足,通过数据采集、模型建立、预测机理、优化等手段,提供一种基于扩展的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的温度PID控制方法,以获得实际过程中良好的控制性能。0004本发明首先通过反应器温度对象的阶跃响应数据建立反应器温度对象的模型,然后结合状态过程变量和输出误差建立了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依据。

9、MPC控制的方法去优化PID控制器的参数,最后对被控对象实施PID控制。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又保证了结构形式简单。0005本发明的步骤包括0006步骤1、建立被控对象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具体步骤是000711、通过被控对象的实时阶跃响应数据得到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为00080009其中,GS为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S为拉普拉斯变换算子,K为模型增益,T为模型的时间常数,为模型的滞后时间。001012、将步骤11中得到的模型进行离散化,采样时间是TS,得到差分模型形式0011YK1L1YKSD1UKD0012其中,是差分算子,L1,SD1为离散后得到的系数,SD1K1L1。

10、,实际过程的时滞D/TS,YK表示K时刻实际过程的输出值,UK是K时刻的控制量。说明书CN104317194A2/6页6001313、选取如下状态空间变量0014XMKTYK,UK1,UK2,UKD0015进而将步骤12中的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其形式如下0016XMK1AMXMKBMUK0017YK1CMXMK10018其中,00190020BM0100T0021CM100002214、将步骤13中的状态空间模型转化成包含状态变量和输出误差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0023ZK1AZKBUKCRK10024其中,002500260027EKYKRK0028RK为K时刻的期望输出值。

11、,EK为K时刻的实际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之间的差值,0是维数为D1的零矩阵。0029步骤2、设计被控对象的PID控制器,具体步骤是003021、选取过程对象的目标函数,形式如下0031MINJKTQUKTUK00320033QBLOCKDIAGQ1,Q2,QP0034其中,0035说明书CN104317194A3/6页70036RRK1RK2RKPT0037RKIIYK1ICK,I1,2,P0038B,AB,A2B,AP1BT00390040P是预测时域,是参考轨迹的柔化因子,CK是K时刻的设定值,是控制量的权重系数,Q是过程状态的权矩阵并为对称矩阵,MIN表示求最小值。004122、依据步骤2。

12、1中的目标函数求解PID控制器的参数,具体如下先将控制量UK进行变换0042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0043E1KCKYK0044其中,KPK、KIK、KDK分别是K时刻PID控制器的比例、微分、积分参数,E1K是K时刻设定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值。0045进一步可以将控制量UK简化成矩阵形式0046UKUK1WKTEK0047WKW1K,W2K,W3KT0048W1KKPKKIKKDK0049W2KKPK2KDK0050W3KKDK0051EKE1K,E1K1,E1K2T0052结合控制量UK的矩阵形式和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可以求得00530。

13、054进一步可以得到0055KPKW2K2KDK0056KIKW1KKPKKDK0057KDKW3K005823、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KPK、KIK、KDK后构成控制量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并将其作用于过程被控对象。005924、在KJ时刻,依照21到23中的步骤继续求解PID控制器新的参数KPKJ、KIKJ、KDKJ,J1,2,3,。0060本发明将模型预测控制的性能赋给PID控制,有效地弥补了传统PID控制方法的不足,同时保证了良好的控制性能。具体实施方式0061下面以工业活性剂反应器的温度控制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反应器的温度。

14、过程控制中,调节手段是调节循环水的旁路阀门开度。说明书CN104317194A4/6页80062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控制优化的温度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0063步骤1、建立被控对象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具体步骤是006411、通过被控对象的实时阶跃响应数据得到温度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为00650066其中,GS为活性剂反应器温度对象的传递函数,S为拉普拉斯变换算子,K为温度模型增益,T为温度模型的时间常数,为滞后时间参数。006712、将步骤11中得到的反应器温度模型进行离散化,采样时间是TS,得到差分模型形式0068YK1L1YKSD1UKD0069其中,是差分算子,L1,SD1为离。

15、散后得到的系数,SD1K1L1,反应器温度过程的时滞D/TS,YK表示K时刻反应器的实际温度,UK是K时刻的阀门开度。007013、选取如下状态空间变量0071XMKTYK,UK1,UK2,UKD0072进而将步骤12中的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其形式如下0073XMK1AMXMKBMUK0074YK1CMXMK10075其中,00760077BM0100T0078CM100007914、将步骤13中的状态空间模型转化成包含状态变量和输出误差的扩展非最小化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如下0080ZK1AZKBUKCRK10081其中,008200830084EKYKRK0085RK为K时刻的期望温度,E。

16、K为K时刻的反应器实际温度与期望温度之间的差值,0是维数为D1的零矩阵。说明书CN104317194A5/6页90086步骤2、设计反应器温度过程的PID控制器,具体步骤是008721、选取反应器温度过程对象的目标函数,形式如下0088MINJKTQUKTUK00890090QBLOCKDIAGQ1,Q2,QP0091其中,00920093RRK1RK2RKPT0094RKIIYK1ICK,I1,2,P0095B,AB,A2B,AP1BT00960097P是预测时域,是参考轨迹的柔化因子,CK是K时刻温度过程的设定值,是温度过程控制量的权重系数,Q是过程状态的权矩阵并为对称矩阵,MIN表示求最。

17、小值。009822、依据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求解PID控制器的参数,具体如下先将阀门开度控制量UK进行变换0099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0100E1KCKYK0101其中,KPK、KIK、KDK分别是K时刻PID控制器的比例、微分、积分参数,E1K是K时刻反应器温度过程的设定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值。0102进一步可以将控制量UK简化成矩阵形式0103UKUK1WKTEK0104WKW1K,W2K,W3KT0105W1KKPKKIKKDK0106W2KKPK2KDK0107W3KKDK0108EKE1K,E1K1,E1K2T0109结合控制量UK的矩阵形式和步骤21中的目标函数,可以求得01100111进一步可以得到说明书CN104317194A6/6页100112KPKW2K2KDK0113KIKW1KKPKKDK0114KDKW3K011523、得到PID控制器的参数KPK、KIK、KDK后构成控制量UK,并将其作用于反应器温度过程的阀门开度,0116UKUK1KPKE1KE1K1KIKE1KKDKE1K2E1K1E1K2011724、在KJ时刻,依照21到23中的步骤循环求解PID控制器新的参数KPKJ、KIKJ、KDKJ,J1,2,3,。说明书CN104317194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控制;调节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