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升设备特别是客货电梯的行星齿轮驱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提升设备的行星齿轮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提升设备特别是客货电梯的行星齿轮驱动装置,属于起重运输机械领域。
在已有的技术中,蜗轮蜗杆式驱动装置,一般用在速度不超过2.5m/s的电梯上,属于垂直交错定轴传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一种,约有90%的电梯采用。但其传动效率低,体积较大。而斜齿轮式驱动装置是用在速度为2m/s~4m/s的电梯上,属于平行定轴齿轮传动,80年代初在日本首先应用在电梯上,目前使用以日本为代表,其他国家较少采用。一般采用高精度渐开线斜齿轮,2~3级减速,传动效率可达93%~94%。但由于齿轮和轴承等零件数目较多,因此其体积和重量与蜗轮蜗杆式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而且制造费用较前者高许多。
专利号为CN1081423A的发明专利“用于提升设备特别是客货电梯的驱动装置”中所叙述的驱动装置采用的是单级直齿轮行星传动。由于直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小,传动不够平稳,容易引起冲击、振动和噪音,并且单级行星传动不能够同时实现大传动比和高效率,难以满足电梯特别是客梯的严格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地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于提升设备特别是客货电梯的行星齿轮驱动装置,把传统的定轴线传动改为动轴线传动,采用功率分流,用数个行星轮分担载荷,合理利用内啮合,以及合理的均载装置,采用两级行星齿轮串联传动,驱动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范围大,效率高,承载能力不受限制,进出轴呈同一轴线,以满足电梯驱动装置高效、无机房或小机房化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驱动电机,制动装置,轴承,第一级小中心轮,第一级大中心轮,第一级行星齿轮,第一级行星架,第二级小中心轮,第二级大中心轮,第二级行星齿轮,第二级行星架,电机输出轴,绳轮等。两级小中心轮和行星齿轮采用外齿轮结构,大中心轮采用内齿圈结构,两级行星齿轮各有三只,呈均匀分布,以上所有齿轮均采用高精度渐开线斜齿轮。
由各种基本型式行星传动的特点和新型电梯驱动装置的高效率和长时间工作制要求,本发明采用NGW型2K-H行星传动,因一级传动范围较小,而采用两级串联传动来扩大传动比。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一级小中心轮,第一级小中心轮与第一级行星齿轮外啮合,第一级行星齿轮与第一级大中心轮内啮合,第一级大中心轮固定,第一级行星架上装有第二级小中心轮,第二级小中心轮与第二级行星齿轮外啮合,第二级行星齿轮与第二级大中心轮内啮合,第二级大中心轮固定,第二级行星架上装有绳轮,电机输出轴和两级行星传动均分别用轴承支撑。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装有制动装置。
由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级小中心轮输入,经第一级行星齿轮,由第一级行星架输出到第二级小中心轮,经第二级行星齿轮,传递到行星架,最后输出到绳轮驱动电梯运行。
除上述两级2K-H串联结构技术方案外,还有下述两种不同结构形式。
1.一级2K-H行星差速传动,一级定轴星型传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一级小中心轮,第一级小中心轮与第一级行星齿轮外啮合,第一级行星齿轮与第一级大中心轮内啮合,第一级行星架上装有第二级小中心轮,第二级小中心轮与第二级行星齿轮外啮合,第二级行星齿轮与第二级大中心轮内啮合,第二级行星架固定,第二级大中心轮与第一级大中心轮固接后,再与绳轮固接。电机输出轴和两级行星传动均分别用轴承支撑。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装有制动装置。
由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级小中心轮输入,经第一级行星齿轮,由第一级行星架输出到第二级小中心轮,经第二级行星齿轮,传递到第二级大中心轮(与第一级大中心轮固接),最后输出到绳轮驱动电梯运行。
2.一级2K-H行星传动,一级定轴星型传动
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装有第一级小中心轮,第一级小中心轮与第一级行星齿轮外啮合,第一级行星齿轮与第一级大中心轮内啮合,第一级大中心轮固定,第一级行星架上装有第二级小中心轮,第二级小中心轮与第二级行星齿轮外啮合,第二级行星齿轮与第二级大中心轮内啮合,第二级行星架固定,第二级大中心轮与绳轮固接。电机输出轴和两级行星传动均分别用轴承支撑。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装有制动装置。
由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级小中心轮输入,经第一级行星齿轮,由第一级行星架输出到第二级小中心轮,经第二级行星齿轮,传递到第二级大中心轮,最后输出到绳轮驱动电梯运行。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驱动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实现电梯小机房、无机房化;行星齿轮驱动装置传动效率高达95%,故可以配用较小容量的电机,节能效果明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两级2K-H串联行星传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一级2K-H行星差速传动,一级定轴星型传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为一级2K-H行星传动,一级定轴星型传动结构原理示意图。
本发明主要包括驱动电机1,制动装置2,轴承3、13、14,第一级小中心轮4,第一级大中心轮7,第一级行星齿轮5,第一级行星架6,第二级小中心轮8,第二级大中心轮11,第二级行星齿轮9,第二级行星架10,电机输出轴15,绳轮12。两级小中心轮4、8和行星齿轮5、9采用外齿轮结构,大中心轮7、11采用内齿圈结构,两级行星齿轮5、9各有三只,呈均匀分布,以上所有齿轮均采用高精度渐开线斜齿轮。
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15上装有第一级小中心轮4,第一级小中心轮4与第一级行星齿轮5外啮合,第一级行星齿轮5与第一级大中心轮7内啮合,第一级大中心轮7固定,第一级行星架6上装有第二级小中心轮8,第二级小中心轮8与第二级行星齿轮9外啮合,第二级行星齿轮9与第二级大中心轮11内啮合,第二级大中心轮11固定,第二级行星架10上装有绳轮12,电机输出轴和两级行星传动均分别用轴承3、13、14支撑。在驱动电机输出轴15上装有制动装置2。
由驱动电机1通过第一级小中心轮4输入,经第一级行星齿轮5,由第一级行星架6输出到第二级小中心轮8,经第二级行星齿轮9,传递到行星架10,最后输出到绳轮12,驱动电梯运行。
除上述两级2K-H串联行星传动结构形式外,还有两种可实施的传动方案。
1.如图2所示,采用一级2K-H行星差速传动,一级定轴星型传动。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15上装有第一级小中心轮4,第一级小中心轮4与第一级行星齿轮5外啮合,第一级行星齿轮5与第一级大中心轮7内啮合,第一级行星架6上装有第二级小中心轮8,第二级小中心轮8与第二级行星齿轮9外啮合,第二级行星齿轮9与第二级大中心轮11内啮合,第二级行星架10固定,第二级大中心轮11与第一级大中心轮7固接后,再与绳轮12固接。电机输出轴15和两级行星传动均分别用轴承3、13、14支撑。在驱动电机输出轴15上装有制动装置2。
由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级小中心轮4输入,经第一级行星齿轮5,由第一级行星架6输出到第二级小中心轮8,经第二级行星齿轮9,传递到第二级大中心轮11(与第一级大中心轮7固接),最后输出到绳轮12,驱动电梯运行。
2.如图3所示,采用一级2K-H行星传动,一级定轴星型传动。
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15上装有第一级小中心轮4,第一级小中心轮4与第一级行星齿轮5外啮合,第一级行星齿轮5与第一级大中心轮7内啮合,第一级大中心轮7固定,第一级行星架6上装有第二级小中心轮8,第二级小中心轮8与第二级行星齿轮9外啮合,第二级行星齿轮9与第二级大中心轮11内啮合,第二级行星架10固定,第二级大中心轮11与绳轮12固接。电机输出轴15和两级行星传动均分别用轴承3、13、14支撑。在驱动电机输出轴15上装有制动装置2。
由驱动电机1通过第一级小中心轮4输入,经第一级行星齿轮5,由第一级行星架6输出到第二级小中心轮8,经第二级行星齿轮9,传递到第二级大中心轮11,最后输出到绳轮12,驱动电梯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