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配型驱油剂。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一般只能采出原油原始量的 30%~40%,剩余油以不连续的油块被圈捕在油藏砂岩的孔隙中,此 时采出液中含水85%~90%。为此,约有60%~70%的原油只能依 靠其它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开采,这样的开采称之为三次采油。
为增加老油田的原油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的石 油化学研究者们根据不同的油藏条件采用过许多不同的三次采油方 法,如热力驱、化学驱、混相驱和微生物驱等。我国油田多为陆相 沉积,原油性质和油层条件均较复杂,根据我国石油部门的研究, 认为大多数油田适合用化学驱,所以化学驱成为我国三次采油的主 要发展方向。而在化学驱中,复合驱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驱油方法。
专利文献CN1789368A公开了一种造纸黑液改性驱油剂,该驱油 剂是由质量百分比为1.5~2.0%的造纸黑液,0.5~1.0%的十二烷基苯磺 酸钠,0.2~0.5%的固体NaOH和水组成;然而,现有技术提供的驱油 剂存在配方成本高,采收率偏低、稳定性不理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复配型驱 油剂。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包含如下重量份的 成分:造纸黑液15~20份,石油磺酸钠5~10份,固体NaOH2~5份。
本发明对所述造纸黑液的pH以及具体组成进行优化选择。具体 而言,所述造纸黑液的pH值为8~9。所述造纸黑液中碱木素的含量为 30~40%,糖类化合物含量为5~15%;优选其中碱木素的含量为35%, 糖类化合物含量为10%。本发明所述糖类化合物选自多戊糖或/和糖尾 酸等化合物;所述糖尾酸是指由羟基氧化得到的羧基,区别于醛基氧 化得羧基的糖首酸类化合物。
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在种类繁多的表面活性剂中,石油磺 酸钠具有浊点高、在砂岩表面上吸附少、界面活性高、耐温性能好成 本低等特点,将石油磺酸钠与适量的固体NaOH以及本发明提供的特 定pH值和具体组成的造纸黑液复配后,可以提高所得复配型驱油剂 的采收率,并使其稳定性显著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配型驱油剂中包含如下质量 百分含量的成分:造纸黑液15~16份,石油磺酸钠5~7份,固体NaOH 2~4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配型驱油剂中包含如下质量 百分含量的成分:造纸黑液17~18份,石油磺酸钠8~10份,固体 NaOH3~5份。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复配型驱油剂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适量的 水;水的用量优选为95~98份。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复配型驱油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对造纸厂排出的造纸黑液进行预处理,使其pH值为8~9、 碱木素的含量为30~40%、糖类化合物含量5~15%;
(2)将经步骤(1)预处理后的造纸黑液与其余成分混合均匀, 即得。
步骤(1)所述造纸厂排出的造纸黑液具体是指造纸厂在造纸工 序中最先排出的制浆蒸煮废液,即造纸黑液。
步骤(1)所述预处理可以为浓缩等本领域对液体原料的常规操 作。
本发明同时保护所述复配型驱油剂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所述复配型驱油剂的使用方法具体为:用水稀释3~7倍,过滤后 加入到柴油中。所述复配型驱油剂的用量优选为柴油体积的1.2~1.7 倍。
本发明提供的复配型驱油剂对造纸黑液中的组分含量和pH值进 行限定,并与石油磺酸钠和氢氧化钠复配,在协同效应下,可以产生 低界面张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时显著提高复配型驱油剂的稳 定性和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驱油剂制备方法简便、切实可行,经 济效益显著,在油田中推广应用后,每年可处理造纸黑液(固含量为 10%~15%)约1.5×108t,对造纸黑液的化害为利和合理利用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其组成为:造纸黑液1.5kg,石油磺酸钠0.6kg, 固体NaOH0.3kg,水97.6kg;所述造纸黑液pH值为8.5、碱木素的含 量为35%、糖类化合物含量为10%。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所述复配型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1)对造纸厂排出的造纸黑液进行预处理,使其pH值为8.5、 碱木素的含量为35%、糖类化合物含量为10%;
(2)将经步骤(1)预处理后的造纸黑液与其余成分混合均匀, 即得。
实施例2
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其组成为:造纸黑液1.5kg,石油磺酸钠0.5kg, 固体NaOH0.2kg,水97.8kg。
所述造纸黑液的组成以及复配型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其组成为:造纸黑液1.6kg,石油磺酸钠0.6kg, 固体NaOH0.4kg,水97.4kg。
所述造纸黑液的组成以及复配型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其组成为:造纸黑液1.7kg,石油磺酸钠0.8 kg,固体NaOH0.3kg,水97.2kg。
所述造纸黑液的组成以及复配型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其组成为:造纸黑液1.8kg,石油磺酸钠1.0kg, 固体NaOH0.5kg,水96.7kg。
所述造纸黑液的组成以及复配型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其组成为:造纸黑液2.0kg,石油磺酸钠0.5kg, 固体NaOH0.2kg,水97.7kg。
所述造纸黑液的组成以及复配型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其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所述造纸 黑液为造纸厂排出的未经过预处理的造纸黑液。
对比例2
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其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用十二烷 基磺酸钠代替所述石油磺酸钠。
对比例3
一种复配型驱油剂,其组成参考专利文献CN1789368A的实施例 1,具体为:造纸黑液1.5%,十二烷基磺酸钠1.0%,NaOH0.4%,余 量为水;所述造纸黑液为造纸厂排出的未经过预处理的造纸黑液。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所述复配型驱油剂的应用方法,具体为:将复配 型驱油剂用水稀释5倍,过滤后加入到柴油中;所述复配型驱油剂与 柴油的体积比为1.5。依据η=V驱出油/V饱和油×100%,计算复配型 驱油剂的采收率η。
采用上述方法应用实施例1~6以及对比例1~3提供的复配型驱油 剂,采收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复配型驱油剂采收率
采收率(%) 实施例1 87.66 实施例2 85.23 实施例3 84.26 实施例4 86.43 实施例5 88.60 实施例6 86.51 对比例1 81.25 对比例2 82.23 对比例3 82.51
实验例
本发明对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的复配型驱油剂的稳定性进行 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将复配型驱油剂在温度20℃、湿度50-60% 的条件下放置,分别在第0个月、第1个月和第3个月取样,检测样品 的外观、表面张力和粘度。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稳定性检测结果
由表1所示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复配型驱油剂稳定性优异, 显著优于对比例1~3。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 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 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 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