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 tandoii LJ-5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 tandoii LJ-5及其应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56167.6 (22)申请日 2016.03.18 GDMCC No : 60010 2016.03.01 C12N 1/20(2006.01) A62D 3/02(2007.01) C12R 1/01(2006.01) A62D 101/20(2007.01)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科华街 511 号 (72)发明人 李继兵 罗春玲 李军 张干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54) 发明名称 一种菲降解菌A。
2、cinetobacter tandoii LJ-5 及其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菲降解菌 Acinetobacter tandoii LJ-5 及其应用。本发明分离得到一 株以菲为碳源的降解菌株, 根据菌株形态、 生 理特征、 革兰氏反应、 16S rDNA 基因测序分析、 DNA-DNA 杂交实验及系统发育分析, 鉴定该菌株 为 Acinetobacter tandoii 种的不同株系并将 其命名为 Acinetobacter tandoii LJ-5。该菌 能够利用菲作为唯一碳源并且很快地降解菲 : 在 菲初始浓度为 100-200mgL-1环境下培养 3 天 后, 降解率均。
3、可达 80以上 ; 在菲的初始浓度为 400-1000mgL-1环境下培养 7 天后, 降解率均可 达到 60以上 ; 该菌株在生物修复方面具有较好 的应用潜力。 (83)生物保藏信息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序列表2页 附图4页 CN 105695360 A 2016.06.22 CN 105695360 A 1.一种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tandoiiLJ-5, 其保藏编号为: GDMCCNo: 6001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tandoiiLJ-5在降解。
4、多环芳烃中的应 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tandoiiLJ-5在 降解菲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695360 A 2 一种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tandoiiLJ-5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tandoiiLJ-5 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多环芳烃(PAHs)是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环境污染物质, 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且不断 积累。 菲(phenanthrene)是一种三环芳烃, 它与PAHs的致癌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5、, 凭借其 独特的化学结构, 菲成为PAHs研究的模式化合物(Lietal., 2010; 刘爽等, 2013)。 由于菲 具有持久性、 致癌、 致畸、 致突变性及生物累积性等特性, 能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 重大危害(杨轩等, 2012)。 0003 环境中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主要依赖相关微生物代谢作用, 生物修复 技术具有成本低、 效果好、 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因此该方法是目前菲污染修复最具潜力的修 复手段(Samantaetal .,1999; 杨秀虹等, 2012)。 目前, 已报道的菲降解菌株包括 Agmenellumsp.、 Aeromonassp.、 Alcalige。
6、nessp.、 Acinetobactersp.、 Bacillussp.、 Berjerinckiasp.、 Burkholderiasp.、 Corynebacteriumsp.、 Cyclotrophicussp.、 Flavobacteriumsp.、 Micrococcussp.、 Moraxellasp.、 Mycobacteriumsp.、 Nocardioidessp.、 Pseudomonassp.、 Lutibacteriumsp.、 Rhodococcussp.、 Streptomycessp .、 Sphingomonassp .、 Stenotrophomonassp。
7、 .、 Vibriosp .、 Paenibacillussp.等(Zhaoetal.,2008)。 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已从自然环境中分 离得到一些菲降解菌, 并对其降解性能进行初步研究(侯宁等, 2013)。 倪雪等从多环芳烃污 染区植物体内分离得到两株具有降解菲能力的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sp.)和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 .), 该两株菌在7d内可降解90无机盐培养基中的菲 (100mgL-1)(倪雪等, 2013)。 邓军等从长期受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菲降解菌氧 化节杆菌(Arthrobacteroxydans), 在菲初始质量浓。
8、度为50mgL-1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培养 5d后, 菲降解率为60左右(邓军等, 2010)。 田志刚等从胜利油田附近石油污染土壤采集土 样, 筛选到能以菲为唯一碳源的芽孢杆菌属, 在菲初始浓度为200mgL-1时, 培养96h后的菲 降解率为98.36(田智刚等, 2011)。 目前, 由于工矿业、 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 值高等因素已经造成了环境中多环芳烃的严重污染及严重超标, 并且化工类园区及周边土 壤、 采油区、 采矿区、 污水灌溉区的主要污染物都为多环芳烃(刘芳等, 2011)。 因此, 筛选出 能有效降解高浓度菲的菌株更具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
9、供一种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tandoiiLJ-5, 该菌是 从山东北部某石油污水处理厂中采集活性污泥, 以高浓度菲为碳源进行长期驯化, 通过多 次筛选和分离纯化得到高效的、 能降解高浓度菲的菲降解菌; AcinetobactertandoiiLJ- 5于2016年3月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地址: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说明书 1/9 页 3 CN 105695360 A 3 大院59号楼5楼,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保藏编号为: GDMCCNo: 60010。 0005 本发明的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tandoiiLJ-5的菌学特性描述。
10、如下: 0006 该菌经活化以后, 在30有氧的条件下在固体营养培养基制成的平板上生长24h 后, 能形成直径为0.5-2.0mm灰白色、 圆形、 表面光滑、 微微向上凸起的、 不透明、 边缘整齐、 无芽孢、 无鞭毛、 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菌株个体为杆状的菌落。 该菌为专性厌氧菌, 其细胞尺 寸大概为0.7-1.01.0-1.5 m。 其细胞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见图1。 0007 分子生物学特性: 该菌的DNAG+C含量为41.0, 这个含量正好落在已经报道过的 不动杆菌属的细菌DNAG+C含量所在的范围之内; 扩增该菌的16srRNA基因并测序, 得到如 SEQIDNO.1所示的DNA序列, 。
11、利用该序列采用邻位相接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的 结果表明, 该菌与AcinetobactertandoiiDSM14970T同源性最高, 达97.7; DNA-DNA杂 交实验表明该菌和AcinetobactertandoiiDSM14970T杂交结果为90.110.8, 高于杂 交阀值70, 说明该菌在分子生物学层面上是属于Acinetobactertandoii同一个种的不 同株系, 因此将本发明的菲降解菌LJ-5命名为AcinetobactertandoiiLJ-5。 0008 AcinetobactertandoiiLJ-5应用于菲降解的实验表明: 在30, pH7.0, 不添加。
12、 NaCl的液体营养培养基的培养条件下, AcinetobactertandoiiLJ-5能够很快地降解菲, 在菲初始浓度为100-200mgL-1的无机盐培养基培养3天后, 降解率均可达80以上; 在菲 的初始浓度在400-1000mgL-1的无机盐培养基培养7天后, 降解率均可达到60以上; 说明 AcinetobactertandoiiLJ-5是一种降解菲及耐受菲能力均很强的菌株。 菲常常作为多环 芳烃类的模式化合物, 因此可以预见该菌对多环芳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降解性。 因此, 本 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tandoiiLJ-5在降解多环芳烃中的应 用,。
13、 进一步的, 菲降解菌AcinetobactertandoiiLJ-5在降解菲中的应用。 0009 本发明的AcinetobactertandoiiLJ-5是在活性污泥中分离并鉴定的新型不动 杆菌属的菌株, 关于Acinetobactertandoii对PAHs降解研究国内外还未见报道; AcinetobactertandoiiLJ-5能以高浓度菲作为碳源从而有效降解, 该菌在菲初始浓度为 50-200mgL-1环境下培养3天后, 降解率均可达80以上; 在菲的初始浓度为400-1000mg L-1环境下培养7天后, 降解率均可达到60以上; 该菌是一种降解菲及耐受菲能力均很强的 菌株, 对多。
14、环芳烃适应性强; 在多环芳烃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0010 本发明的AcinetobactertandoiiLJ-5于2016年3月1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 种保藏中心(GDMCC), 地址: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保 藏编号为: GDMCCNo: 60010。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AcinetobactertandoiiLJ-5的形态, 其中(a)为固体营养培养基上生长的 AcinetobactertandoiiLJ-5群落; (b)为AcinetobactertandoiiLJ-5透射电子显微镜 图: 无鞭毛, 比例尺为0。
15、.5 m; (c)为AcinetobactertandoiiLJ-5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比例 尺为1 m。 0012 图2是利用邻接法构建的AcinetobactertandoiiLJ-5和其相关菌的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生关系, 自展值设定重复1000次, 图中仅展示了自展值大于50的 结果, 比例尺0.01代表每个核苷酸的替换率, LJ-5T代表AcinetobactertandoiiLJ-5。 说明书 2/9 页 4 CN 105695360 A 4 0013 图3是利用最小进化法构建的AcinetobactertandoiiLJ-5和其相关菌的基于 16srRNA基因序列。
16、的系统发生关系, 自展值设定重复1000次, 图中仅展示了自展值大于 50的结果, 比例尺0.005代表每个核苷酸的替换率, LJ-5T代表Acinetobactertandoii LJ-5。 0014 图4是不同生长条件对AcinetobactertandoiiLJ-5的影响, 其中(a)pH, (b)温 度, (c)耐盐度。 0015 图5是AcinetobactertandoiiLJ-5在含不同浓度菲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曲 线, 菲的初始浓度为100-1000mgL-1。 0016 图6是AcinetobactertandoiiLJ-5在含不同浓度菲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菲降解情 况, 菲的初。
17、始浓度为100-1000mgL-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8 实施例1 0019 1材料 0020 1.1样品来源 0021 从山东北部某石油污水处理厂中采集活性污泥, 以高浓度菲为碳源进行长期驯 化, 通过多次筛选和分离纯化得到高效的菲降解菌LJ-5。 0022 1.2培养基 0023 1.2.1无机盐培养基 0024 无机盐培养基用于样品中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和纯菌条件下菲降解实验。 该培养基 配方见表1(含菲溶液)。 0025 表1无机盐培养基配方 0026 0027 1.2.2营养培养基 说明书 3/9 页 5 CN 1。
18、05695360 A 5 0028 营养培养基(LB培养基)用于细菌的分离、 纯化、 保藏、 活化等常规微生物的培养。 本实验所用的液体营养培养基种类及成分见表2。 若实验需要配制固体营养培养基, 仅需在 原有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增添1.5-2的琼脂粉。 若菌株的培养条件无特别说明, 培养基pH 均调节至7.2。 0029 表2营养培养基成分 0030 0031 2方法 0032 2.1菌株的驯化、 筛选和分离 0033 将采集的活性污泥加入到无机盐培养基中, 以浓度为1000mgL-1的菲作为降解的 底物(即无机盐培养基中含有1000mgL-1的菲), 放置于30培养箱中避光震荡培养。 利用 。
19、以菲为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进行菌株驯化, 7d为一个驯化周期; 取10的接种量转接到具 有相同培养体系的新鲜以菲为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并重复上述富集过程, 如此重复三 次。 0034 将上述获得的第四代富集培养样品以稀释平板法进行涂布分离, 样品用营养培养 基分离。 将涂布好的样品置于原培养温度条件下培养, 经过48小时左右, 培养基表面形成明 显的单菌落, 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 颜色、 透明度等特征挑取不相同的若干单菌落, 并在营 养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划线纯化, 培养。 若经过划线纯化的平板上仍能观察到不同特征的单 菌落, 将其再次进行划线分离, 直至在同一平板上只能观察到相同特征的单菌落为止。。
20、 实验 中筛选得到1株对菲有高效降解性能的菌株LJ-5。 挑取纯化后的LJ-5单菌落到相应液体营 养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期, 将菌液和无菌的甘油混合分装至无菌的2ml冻存管中(甘油浓度 为15), 放置于-80长期保存。 0035 2.2菌株LJ-5的形态特征 0036 LJ-5是一株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细菌, 经活化以后, 在30有氧的条件下在固 体营养培养基制成的平板上生长24h后, 能形成直径为0.5-2.0mm灰白色、 圆形、 表面光滑、 微微向上凸起的、 不透明、 边缘整齐、 无芽孢、 无鞭毛、 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菌株个体为杆状 的菌落。 该菌为专性厌氧菌, 其细胞尺寸大概为0.7-。
21、1.01.0-1.5 m。 其细胞的透射电子显 微镜图见图1。 0037 2.3菌株LJ-5的生理特征 0038 本实验测试了许多LJ-5生理特性, 这些生理指标主要是测定菌株LJ-5的碳源利用 以及产酸等。 生理特性均列在表3中。 碳源利用、 产酸和其他试验均使用APIID32GN和API 20NE微生物鉴定试剂盒测试(生物梅里埃公司)。 0039 表3菌株LJ-5的生理特性 说明书 4/9 页 6 CN 105695360 A 6 0040 说明书 5/9 页 7 CN 105695360 A 7 0041 说明书 6/9 页 8 CN 105695360 A 8 0042 0043 注:。
22、 +, 阳性; W, 弱阳性; -, 阴性。 0044 2.4菌株LJ-5的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 0045 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研究, DNAG+C含量测定、 所分离的菌株 LJ-5与模式菌间的DNA-DNA杂交实验、 测序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这些实验都能为细菌在分 类学上的定位提供科学证据。 0046 2.4.1DNAG+C含量测定 0047 DNAG+C含量的测定主要运用到高效液相色谱法, 具体步骤参考Mesbahetal. (1989)的报告。 测定得到LJ-5的DNAG+C含量为41.0, 这个含量正好落在已经报道过的不 动杆 菌 属的 细菌 D N A G + C 含 。
23、量 所 在的 范围 之内( 3 8 .1 5 4 .7 ; h t t ps : / / olive.broadinstitute.org/)。 0048 2.4.2测序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0049 在进行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之前, 首先需要提取细菌的DNA(实验使用的细菌基 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来自北京艾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为了对细菌的分类学进行研 究, 通常需要扩增16srRNA基因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 扩增的基因为原核生物中编码rRNA 所组成部分中的一段DNA, 因其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特异性和较合适的序列长度, 通常被用 于检测和鉴定细菌。 0050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24、)主要是用来扩增不同的基因片段, PCR需要不同的引物(正 向和反向引物分别为27F和1492R; Bakeretal.,2003), PCR扩增反应的体系: 10buffer 2.5 l, Mg2+(25mmol/l)1.5 l, dNTP(25mmol/l)0.3 l, 正向引物(10mmol/l)0.5 l, 反向引物 (10mmol/l)0.5 l, Taq酶0.25 l, DNA组模板0.1 l, 去离子水19.35 l。 PCR扩增反应条件: 95 条件下变性, 55的条件下退火, 72的条件下延伸, 这个过程循环30次, 72的条件下 延伸10min, PCR反应结束后于4条件下。
25、保存。 扩增所需基因后用0.75-1的琼脂糖并加入 核酸染色剂GelRed配制成凝胶块, 在凝胶块中加入PCR产物和包含各种长度片段的DNA标记 物(maker)并放置于电泳仪内, 电泳仪内装入TBE(Tris硼酸)缓冲液, 使电泳仪在一定的电 压下工作20min后取出, 放置于300nm的紫外灯下进行观察以确定PCR产物扩增反应成功。 然 后将扩增成功的PCR产物送往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测序, 测序引物与扩增引物相同。 通过 将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得到的一个长为1437bp的LJ-516srRNA基因序列, 其序列如SEQ 说明书 7/9 页 9 CN 105695360 A 9 IDNO。
26、.1所示。 0051 将测序所得的细菌LJ-5的16srRNA基因序列上传到EzTaxon-e(http:/eztaxon- Kimetal.,2012)上, 此网站会将提交的序列与已被公认种的典型菌 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 得到序列间的相似度信息。 根据序列比对的结果分析即 可选取相应的典型菌株作为本实验分离菌株的模式菌, 同时还可以获得模式菌的16srRNA 基因序列, 构建系统发育分析以证明模式菌与实验分离菌株LJ-5具有差异, 从而来鉴定分 离的菌株LJ-5。 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MEGA5.05程序(Tamuraetal.,2011), 通常采用邻接 法、 最小进化法和最。
27、大简约法构建进化树, 其中最常用的为邻接法, 自展值常常设定为重复 1000次计算(Felsensteinetal.,1985)。 利用LJ-5的16srRNA基因序列和与其相似度较 高的16srRNA基因序列制作系统发育树, 从而获得LJ-5的16srRNA基因与其相似性较高的 16srRNA基因之间的同源性结果。 采用邻位相接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见图2 和3, 结果都表明LJ-5与AcinetobactertandoiiDSM14970T同源性最高, 达97.7。 0052 2.4.3DNA-DNA杂交实验 0053 DNA-DNA杂交是在模式菌和分离得到菌株LJ-5的16srR。
28、NA比对相似度高于97才 进行的, 它是证明两者在分子生物学层面上是属于两个不同种还是同一个种不同的变异 体。 DNA-DNA杂交实验的测定使用了光明生物素标记探针法, 每组DNA-DNA杂交实验需进行 三个重复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相互杂交的每对细菌需进行正交和反交两组实验, 具 体步骤参照Ezakietal. (1989)的描述进行。 DNA-DNA杂交实验是指在分子生物学层面上, 往往用于区分16srRNA基因相似性较高的细菌的方法, 其可靠性也比传统的方法高, LJ-5 因和它的一株模式菌的16srRNA基因相似性都超过了97, 故其需要和Acinetobacter tandoii。
29、DSM14970T(97.7)进行DNA-DNA杂交实验, 实验结果如下: LJ-5和Acinetobacter tandoiiDSM14970T杂交结果为90.110.8, 这些结果高于杂交阀值70, 当杂交试验结 果高于这个阀值时则能够说明相互杂交的两种细菌在分子生物学层面上是属于同一个种 不同的变异体。 从以上述结果可得出本实验所分离的细菌LJ-5为Acinetobactertandoii 种的不同株系。 由此将分离到的对菲有高效降解性能的菌株LJ-5命名为Acinetobacter tandoiiLJ-5。 0054 2.5菌株LJ-5的生长条件 0055 生长温度的测定: 配置菌株L。
30、J-5生长所需的液体营养培养基, 配好后拿到灭菌锅 进行灭菌。 将活化好的菌株LJ-5接入到培养基内(实验组), 用不接种细菌的培养基做为对 照(对照组), 将培养基放入不同温度下培养7d, 对照组和每个温度对应的实验组均有三个 重复, 每天都需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当遇到肉眼难以区分的结果时, 用可见-紫外分光光 度计测定培养基在波长 600nm处的吸光值, 最后得出LJ-5可生长温度和最适生长温度范 围。 测试温度如下: 4、 10、 15、 20、 25、 30、 37、 40、 42、 45、 50、 55和 60。 结果如图4b所示, 在液体营养培养基中, 菌株LJ-5能够在25-4。
31、0的温度条件下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为该菌的富集温度30。 0056 生长pH的测定: 配置菌株LJ-5生长所需的液体营养培养基, 用如下缓冲体系调节 培养液的pH, pH4.0-5.0, 0.1mol/l柠檬酸钠和0.1mol/l柠檬酸; pH6.08.0, 0.1mol/l NaOH和0.1mol/lKH2PO4; pH9.010.0, 0.1mol/lNaHCO3和0.1mol/lNa2CO3; pH11.0, 0.1mol/lNaOH和0.05mol/lNa2HPO4(Zhangetal.,2009)。 将菌株LJ-5接入到液体营养培 说明书 8/9 页 10 CN 105695360 。
32、A 10 养基内, 每个pH做三个重复, 用不接种细菌的培养基作为对照, 将液体营养培养基放入新菌 生长最适温度30下培养7d, 每天都需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当遇到肉眼难以区分的结果 时, 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基在波长 600nm处的吸光值, 最后得出菌株LJ-5可 生长pH和最适生长pH范围。 测试的pH如下: 4.0、 4.5、 5.0、 5.5、 6.0、 6.5、 7.0、 7.2、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结果如图4a所示, 菌株LJ-5能够在5.0-9.0的pH条件下生 长, 最适生长pH为7.0。 0057。
33、 盐浓度耐受: 配置菌株LJ-5生长所需的液体营养培养基, 调节培养基的盐浓度。 将 活化好的菌株LJ-5接入到已灭菌的液体营养培养基内, 每个盐浓度做三个重复, 用不接菌 的培养基作为对照, 将液体营养培养基放置在LJ-5生长最适条件(30、 pH7.0)下培养7d, 每天都需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当遇到肉眼难以区分的情况时, 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测 定培养基在波长 600nm处的吸光值, 最好得到新菌所能耐受的盐浓度范围。 测试盐浓度 (质量分数)如下: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结果如图4c所示, 菌 株LJ-5的盐耐受能力较弱, 能在盐浓度为。
34、0到3的条件下生长, 且在0的盐浓度下长势 最好。 0058 2.6不同菲浓度条件下菌株LJ-5的生长及降解 0059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 确定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 pH7.0, 不添加NaCl。 菌株LJ-5在不同菲浓度中的生长及降解实验均在这个条件下进行。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 株LJ-5按10的接种量(原菌液的吸光度OD为0.20, 根据传统平板计数法得到原菌液含有 的细胞数为1.1*107CFUmL-1)分别接种于含有初始菲浓度为100、 200、 400、 600、 800、 1000mgL-1的无机盐培养基中, 振荡培养, 并做平行实验3次。 0060 菲浓度的测定采用紫。
35、外分光光度法, 即将预先处理的菲溶液加入环己烷萃取, 充 分震荡后转入分液漏斗中静置。 分层后取上清液, 把下层液体放回摇瓶用等体积环己烷重 复萃取, 合并萃取液, 用无水硫酸钠过滤, 然后旋蒸、 氮吹后放入10mL容量瓶中, 用环己烷定 容。 本实验以环己烷为空白对照, 于251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0061 微生物细胞浓度的测定采用光电比浊法, 以OD来表示, 即波长为600nm时紫外光透 过所测定菌液样品的光密度值。 0062 菌株LJ-5的生长曲线如图5所示。 结果显示, LJ-5能够在高浓度菲条件下生长。 根 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分析得出菌株LJ-5能够很快地降解菲(图6), 在。
36、菲初始浓度在100 到200mgL-1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培养3天后, 降解率均可达到80以上; 在菲初始浓度在400 到1000mgL-1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培养7天后, 降解率均可达到60以上; 说明菌株LJ-5是一 种能降解菲且耐受菲能力很强的菌株, 对多环芳烃适应性强。 说明书 9/9 页 11 CN 105695360 A 11 0001 序列表 1/2 页 12 CN 105695360 A 12 0002 序列表 2/2 页 13 CN 105695360 A 13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14 CN 105695360 A 14 图3 说明书附图 2/4 页 15 CN 105695360 A 15 图4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6 CN 105695360 A 16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7 CN 105695360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