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臭氧杀灭红虫的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杀灭水中红虫以便于其被有效去除的超声-臭氧杀灭红虫的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城市气候常年温暖潮湿,适于昆虫繁殖,在地表水体普遍受到污染的情况下,水源容易滋生红虫,进入供水系统,成为困扰国内供水界的一个难题。红虫在用户水中出现,不仅违反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红虫是水中致病生物的中间宿主,从而成为传播疾病的一个重要媒介,给人们的用水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针对上述问题,多数水厂采用预氯化工艺来进行控制,但是在10mg/L投氯量下,接触30min,红虫只有28.9%的死亡率,同时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采用预投氯的工艺增加了出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卤代乙酸等致癌、致突变物质的含量,对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此工艺不能对红虫进行完全有效的去除,在滤池出水中仍能检测到有少量红虫的存在,使水厂的安全供水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采用预氯化工艺来进行控制,在10mg/L投氯量的情况下,接触30min,红虫只有28.9%的死亡率,同时存在增加了出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卤代乙酸等致癌、致突变物质的含量,对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影响及不能对红虫进行完全有效的去除,在滤池出水中仍能检测到有少量红虫的存在,使水厂的安全供水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超声-臭氧杀灭红虫的水处理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向常规处理前的原水中预通臭氧,每升原水中臭氧通入量为1-2mg,同时使用频率为50Hz的超声波,超声功率为120W,作用时间为10-20min,被处理原水中的红虫全部死亡,并在后续的混凝、沉淀、过滤给水处理工艺中得到彻底有效的去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水中的红虫,保证出厂水的水质指标合格,具有现有工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采用超声-臭氧的水处理技术比现行预投氯化工艺在供水水质安全性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减少了高浓度氯化物或三卤甲烷等“三致”化合物的生成。操作安全、方便。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红虫,而且在除微污染物方面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超声降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超声-臭氧杀灭红虫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对红虫的杀灭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超声-臭氧杀灭红虫的水处理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首先向常规处理前的原水中预通臭氧,每升原水中臭氧通入量为1-2mg,同时使用频率为50Hz的超声波,超声功率为120W,作用时间为10-20min。
实施例1:结合附图1、图2,超声-臭氧杀灭红虫的水处理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首先通过与氧气瓶1连接的臭氧发生器2向常规处理前的反应器3中的原水4中预通臭氧,每升原水中臭氧通入量为1mg,同时使用频率为50Hz的超声探头5向原水中放射超声波,超声功率为120W,作用时间为20min。被处理原水中的红虫全部死亡。并在后续的混凝、沉淀、过滤给水处理工艺中得到彻底有效的去除。
实施例2:结合附图1、图2,超声-臭氧杀灭红虫的水处理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首先通过与氧气瓶1连接的臭氧发生器2向常规处理前的反应器3中的原水4中预通臭氧,每升原水中臭氧通入量为2mg,同时使用频率为50Hz的超声探头5向原水中放射超声波,超声功率为120W,作用时间为10min。被处理原水中地红虫全部死亡。并在后续的混凝、沉淀、过滤给水处理工艺中得到彻底有效的去除。
实施例1-2中的氧气瓶1、臭氧发生器2和超声探头5为市售产品,试验中采用的采用氧气瓶1为40升(沈阳烨驰气体有限公司),臭氧发生器2为CHYF-3A臭氧发生器(杭州荣欣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超声探头5为88-1型探头式超声波发生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