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苯磺酰胺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组合物.pdf

上传人:南*** 文档编号:8690880 上传时间:2020-12-08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0463.7

申请日:

19890127

公开号:

CN1016963B

公开日:

1992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311/17,A01N41/06

主分类号:

C07C311/17,A01N41/06

申请人:

三菱化成株式会社

发明人:

直原哲夫,桂田学,四家丰彦,池田修,渡辺久雄,竹松哲夫,米山弘一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8458/8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陈季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通式(I)代表的磺胺化合物,其中A代表可以被取代的苯基,B代表可以被取代的苯基,R代表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或低级卤代烷基。W代表羟基或卤原子,Z代表卤原子可以被取代的低级烷基磺酰氧基或可以被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一种含磺酰胺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除草组合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它含有除草有效量的通式(1)代表的磺胺化合物和可除草用的载体和/或表面活性剂,(1)式中A代表下式所示基团:式中X分别代表卤原子、C-C烷基、三氟甲基、C-C烷氧基或氰基;n为0或1-2的整数,两个相邻的X结合起来可代表下式表示的基团其中r和r分别代表氢原子,1为0或1,l′代表整数2-4,l和l′之和为3或4;B代表下式所示基团:式中y表示卤原子,m为0或1;R为C-C烷基,C-C烷氧基或二氟甲基;W表示羟基或溴原子;Z表示卤原子、可被氯原子取代的C-C烷基磺酰氧基,或在苯基对位可被C-C烷基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新型磺胺类和含磺胺作为活性成份的除莠剂。

许多磺胺化合物通常被推荐作为除莠剂。例如,日本专利公告56-8027(1981)披露了N-甲基-N-α,α-二甲基苄基苯基磺胺。本发明人已推荐N-(2,3-环氧丙烯)-N-芳烷基磺胺类,例如N-(2,3-环氧丙烯)-N-α-甲基苄基苯磺胺[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I),申请号58-131977(1983)]和N-2-(吡啶基)丙基]-N-取代的磺胺(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I),申请号63-215669(1988)和63-222158(1988)]作为一种选择性除莠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I),申请号57-32267(1982)和61-286366(1986),披露了含吡啶基的磺胺作为一种具有除莠活性或杀菌活性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莠剂,它比起常用的磺胺类化合物具有更高的除莠活性,并且在一个长的时间周期内,从出苗之前到生长早期对杂草例如稗属小腿鸡亚目(Crus-galli)具有连续的除莠活性。

由于本发明的人研究结果,发现下式(Ⅰ)代表的磺胺药物:

(Ⅰ)

(式中A代表可取代的苯基,B代表可取代的苯基,R代表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或低级卤代烷基,W代表羟基或卤原子,Z代表卤原子、可取代的低级烷基磺酰氧基,或可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对于稗属小腿鸡亚目,从出苗之前到生长早期具有很高的除莠效果,且对水稻作物的损害极小。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的发现完成的。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下式代表的磺胺化合物:

(1)

式中A代表可取代的苯基,B代表可取代苯基,R代表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或低级卤代烷基,W代表羟基或卤原子,Z代表卤原子,可取代的低级烷基磺酰氧基,或可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除莠组合物,它含有上式(Ⅰ)代表的有效除莠量的磺胺化合物和可除莠的载体或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杀死杂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淹没区域或农田上施用一种除莠有效量的式(Ⅰ)代表的磺胺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制备式(Ⅰ)代表的磺胺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详述如下。

本发明所使用的作为除莠剂的磺胺由下式(Ⅰ)代表。

(Ⅰ)

在式(Ⅰ)中,A代表可取代的苯基,最好是由如下分子式代表的基团:

式中X可任意代表卤原子、低级烷基、低级卤代烷基、低级烷氧基、低级烷基磺酰基、硝基或氰基,且n代表0或1到3的整数,两个相邻的X结合起来能代表下式基团:

式中r1和r2分别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基,最好是氢原子或甲基,最佳是氢原子;l代表0或1;l1代表一个2至4的整数,且l和l1之和为3或4。更好的是,X代表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具有1~6个碳原子低级烷基、具有1~2个碳原子的低级卤代烷基、具有1~6个碳原子的低级烷氧基、具有1~2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磺酰基,硝基或氰基,且n代表0或一个1~3的整数;或者两个相邻的X结合起来代表由如下分子式代表的基团:

式中l、l1、r1和r2定义如上。最佳的是,X代表氟原子、氯原子、具有1~4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C1-4低级烷氧基,三氟甲基、具有1~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者氰基,n代表0或整数1或2;或者两个相邻X结合起来代表由 表示的基团,式中l和l1定义如上。

在分子式(Ⅰ)中,B代表可取代的苯基,最好代表由下式表示的基团:

式中Y可任意代表卤原子、低级烷基、低级卤代烷基、或低级烷氧基;最好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具有1~3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具有1~2个碳原子的低级卤代烷基、或具有1~3个碳原子的低级烷氧基;最佳为氟原子、氯原子、甲基、三氟甲基或甲氟基,且m代表0、1或2。

R代表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或低级卤代烷氧基;最好为具有1~3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甲氧基或具有1~2个碳原子和2~5个氟原子的低级卤代烷基;更好的是具有1~2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甲氧基或二氟甲基。W代表羟基或卤原子,最好是羟基或溴原子。

Z代表卤原子、可取代的低级烷基磺酰氧基、或可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最好为氯原子、溴原子、磺原子、由一个或更多卤原子取代的具有1~4个碳原子的低级烷基磺酰氧基,或卤原子、低级烷基、低级卤代烷基、低级烷氧基或低级卤代烷氧基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最佳是溴原子、碘原子、可由1~5个卤原子取代的具有1~2碳原子的低级烷基磺酰氧基(特别是由1~3个氟原子或氯原子取代的甲烷磺酰氧基),或由卤原子或低级烷基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特别是由甲基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

例如,根据如下(1)~(4)的反应可合成本发明通式(Ⅰ)的化合物,

式中Z1代表卤原子,且A、B和R定义如上。

上述反应是一个次卤酸加成双键的反应,即烯烃化合物的卤代醇形成反应。在水或水溶剂中,在酸或/和氧化剂存在下,通过使次卤酸的碱金属盐、N-卤代琥珀酰亚胺、氯、溴、碘等等与化合物(Ⅱ)反应可有效地进行上述反应。作为含水溶剂的溶剂来说,有醇类、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等。就酸和氧化剂而言,可使用各种酸和氧化剂,它们通常用于次卤酸加成双键的反应。酸的例子有无机酸类和脂族酸类,例如乙酸,可指出的氧化剂的例子有乙酸汞、氧化汞等。反应温度为-30~100℃,最好为-10~60℃,且反应时间通常为 0.1~24小时,最好为0.5~6小时。

通过如下反应得到中间产物(Ⅱ)。

式中U代表卤原子,A、B和R与上述定义相同。

通过在相转变催化剂的存在下,在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和有机溶剂的两相溶液体系中,将磺酰胺与卤化物反应来进行这些烷基化反应。用于上述烷基化反应的相转变催化剂包括各种化合物,例如苄基三烷基卤化铵、四烷基卤化铵、甲基三烷基卤化铵、烷基三甲基卤化铵、(羟基烷基)三甲基卤化铵、四烷基硫酸氢铵类等等。更确切地说,可指出的有苄基三甲基(乙基)氯(溴)化铵、四正丁基氯(溴或碘)化铵、甲基三辛基(癸基)氯化铵等等。相转变催化剂用量为1/5~1/250摩尔当量,最好1/50~1/100摩尔当量(根据原料磺酰胺的量计)。

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包括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等等,且碱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的浓度最好为35~60%。

就有机溶剂而言,可举例为质子惰性的溶剂,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环己烷、环庚烷及二氯甲烷。

反应温度为10~100℃,最好为40~80℃,且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最好为1~6小时。

上述烷基反应也可通过另一途径进行,即磺胺在质子惰性溶剂(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乙腈、四氢呋喃、二噁烷、1,2-二甲氧基乙烷等等)中,在一种碱(例如氢化钠、氢化钾、金属钠、金属钾、碳酸钠、碳酸钾存在下,在-20~100℃下、最好在-10~80℃下,与卤化物反应0.5~24小时,最好0.5~6小时。

式中V代表卤原子或磺酰氧基(它相当于定义在Z21中的磺酰氧基),Z21代表可取代的低级烷基磺酰基或可取代的苯基磺酰基,且Z2代表可取代的低级烷基磺酰氧基或可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

上述磺酰化反应可在有或没有溶剂中,有碱或没有碱存在下进行。如果使用溶剂时,作为合适的溶剂,可提出的有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二噁烷、1,2-二甲氧基乙烷、苯、甲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就碱而言,可使用吡啶、三乙基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乙基苯胺、碳酸氢钠(或钾)、碳酸钠(或钾)、氢氧化钠(或钾)和氢化钠。反应温度为-20~100℃,最好为0~60℃,反应时间通常为1~ 24小时。

举例来说,通过如下反应得到中间产物(Ⅴ)。

(a)(Ⅱ) (氧化剂)/() (Ⅴ)

上述反应可分类为烯烃转化为1,2-二醇类的氧化反应。许多出版物中描述过该反应(例如AlanH.Hains。著的“有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PP73~93(1985),科学出版社)。例如,通过将中间产物(Ⅱ)、过氧化氢和一种脂肪酸(例如甲酸、乙酸等)的混合物在0~100℃、最好20~60℃下反应0.5~24小时、最好为1~12小时,然后用碱水溶液(例如氢氧化钠)在温度为0~100℃,最好为20~60℃下处理可得到中间产物(Ⅴ)。

式中G1代表氢原子或低级烷基,G2代表可取代的苯基或低级烷基,且A、B和R与上述定义相同。

通过在酸(例如甲酸、乙酸、盐酸、磺酸、硫酸等)的存在下,在温度为-20~100℃,最好为10~60℃,在一种溶剂或水、低级醇类(例如甲醇、乙醇等)、环醚类(例如四氢呋喃、二噁烷 等)的混合溶剂中处理化合物(Ⅷ)0.5~12小时,最好为1~6小时,进行上述反应。

根据如下反应式得到被保护的化合物(Ⅷ)

其中A,B,G1和G2与上述定义相同。

(Ⅱa)→(Ⅸ)的反应,可通过与上述(Ⅱ)→(Ⅴ)反应程序类似的方法进行。

通过在一种磺酸(例如对甲苯磺酸等)或无机酸(例如硫酸等)的存在下,在一种芳烃(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中,按普通方法回流化合物(Ⅸ)溶液1至36小时,最好回流1至18小时,将化合物(Ⅸ)转化成化合物(Ⅺ),如果需要的话,同时使用脱水反应的装置,例如丁和斯达克收集器(Dean-Stark    trap)。

通过与上述(Ⅲ)+(Ⅳ)→(Ⅱ)或(Ⅱa)+(Ⅳa)→(Ⅱ)反应程序类似的方法进行(Ⅺ)→(Ⅷ)反应。

式中A、B和R与上述定义相同。

通过在一种酸(例如盐酸、氢溴酸、硫酸等)的存在下,在水或含低级醇类(例如甲醇、乙醇等)、环醚类(例如四氢呋喃、二噁烷等)及其它类似物的含水溶剂中,在温度为-10~100℃,最好为10~80℃,处理化合物(Ⅵ)1~100小时,最好2~48小时可进行(Ⅵ)→(Ⅴ)的反应。

(Ⅵ)→(Ⅶ)→(Ⅴ)反应可进行如下。首先,通过在质子惰性溶剂(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酮等,低级脂肪酸或低级醇)中,在温度为10~200℃下,最好30~140℃,将化合物(Ⅵ)与无水乙酸钠反应1~36小时,最好2-24小时,得到化合物(Ⅶ)。然后,通过在水或含低级醇或环醚的含水溶剂中,在碱(例如氢氧化钠(钾),碳酸钠(钾),三乙胺等)。存在下,在温度为-20~100℃,最好为10~50℃,处理0.5~10小时,最好1~6小时,可将所得的化合 物(Ⅷ)水解成化合物(Ⅴ)。

根据如下反应式很容易得到环氧化合物(Ⅵ):

(Ⅱ) (氧化剂)/() (Ⅵ)

式中A、B、R和U与上述定义相同。

通过在溶剂(例如氯仿、二氯甲烷、四氯化碳、水等)中氧化剂对化合物(Ⅱ)的作用可进行(Ⅱ)→(Ⅵ)的上述氧化反应。就氧化剂而言,可使用间氯代过苯甲酸、过乙酸、过氧化氢等。这些氧化剂可单独使用,或者与各种防止付反应或稳定产物的缓冲剂一起使用。反应温度为-20~100℃,最好为10~90℃,反应时间为1~24小时,最好为2~12小时。

上述其它反应可在或不在溶剂中进行。就合适的溶剂而言,可举例的有质子惰性溶剂,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啉酮,二甲基亚砜乙腈、四氢呋喃、二噁烷、1,2-二甲氧基乙烷等。就碱而言,可举例的是氢化钠(钾)、氢氧化钠(钾)、钠(钾)金属、碳酸钠(钾)等等。反应温度为-20~100℃,最好-10~60℃,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最好为0.5~12小时。

这个反应也可以在相转变催化剂存在下,采用与上述(Ⅲ)+(Ⅳ)→(Ⅱ)或(Ⅱa)+(Ⅳa)→(Ⅱ)的相同方法进行。

(3)(Ⅵ) (HZ)/() (Ⅰ)

环氧化物(Ⅵ)与卤化氢或硫酸之间的反应如下:在一种有机碱(如吡啶、皮考啉、喹啉等)或无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存在(或不存在)下,将卤化氢或硫酸与环氧化合物(Ⅵ)在一溶剂或混合溶剂中进行反应;混合溶剂可含有水、乙醚、异丙醚、四氢呋喃、二噁烷、苯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醋酸乙酯、2-丙醇、2-甲基-2-丙醇等。反应温度为-120~150℃,最好为-60~80℃;反应时间为0.1~48小时,通常为0.5~12小时。

式中W1和Z2分别为卤原子。

上述反应是卤素与烯烃(Ⅱ)的加成反应,并在适当的惰性溶剂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乙烷等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50~150℃,通常为0~50℃。

由上述反应制备的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旋光异构体。因此,本发明化合物通常呈外消旋物形式,但是可以用已知方法如不对称合成法制备各种对映异构物。本发明化合物可呈外消旋物形式或呈各种对映异构物形式,适合用作除草剂。

当本发明化合物加入到除草组合物时,该化合物可按原有形式施用,或以可湿粉末、颗粒、可乳化浓缩物,或可流动形态加入(后者通过普通方法用适当的载体、表面活性剂、或类似物制备而成)。例如,载体和表面活性剂可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KOKAl),专利号60~25986中提到的化合物。而且,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除草组合物中也可含有用于同样领域的其他农业化学品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肥等。

根据本发明,该化合物在田间的施用量是不同的,这取决于所用化合物的品种,要除掉的杂草、处理时间、处理方法和土壤性质。通常用量为0.25~40克/公亩,最佳用量为1~20克/公亩。

可观察到本发明化合物的官能团种类及官能团的取代位置对生理活性有微小的影响,但是本发明任何一种化合物对稗属小腿鸡亚目都有非常高的除草活性,在水稻出苗和生长初期,这种杂草对水稻的危害最大,但是本发明化合物对水稻几乎没有影响。

本发明化合物对稗属小腿鸡亚目的除草范围最广泛。本发明化合物对莎草科类杂草(如Cyperus    difformis    scripus    Juncoides、Eleocharic    acicnlaris)和年生阔叶杂草类(如Rotalaidica和Monochoria    Vaginalis等)也有效,而且本发明化合物对Cyperus    serotinus有高的敏感性,后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多年生杂草。

本发明化合物作为一种除草活性组份,在各种杂草的出苗和生长早期施加小剂量即可有效,而且在选用推荐的化合物时有效期很长。此外,本发明化合物不仅在水稻条件而且在高原条件也具有除草活性。

本发明化合物对年生阔叶杂草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如Sagittaria    pygmaea)在早期生长阶段的除草活性稍低些,但是该化合物与对这类杂草有效的除草剂混合之后,可以大大扩大其除草范围及提高除草效应;以100克本发明化合物计,这类除草剂的加入量为0.1~1000克,最佳用量为1~500克。

在这种情况下,可优先选择下列除草剂与本发明化合物进行混合:

吡唑类除草剂:

4-(2,4-二氯苯酰基)-1,3-二甲基吡唑-5-基-对甲苯磺酸酯、4-(2,4-二氯苯酰基)-1,3-二甲基-5-苯甲酰氧基吡唑,4-(2,4-二氯-3-甲基苯酰基)-1,3-二甲基-5-(4-甲基苯甲酰氧基)吡唑,4-(2,4-二氯苯酰基)-1-甲基-5-苯甲酰氧基吡唑。

磺酰脲类除草剂:

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5-(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吡唑-4-羧酸乙酯。

苯氧基类除草剂:

2,4-二氯苯氧基乙酸及其衍生物;4-氯-2-甲基苯氧基乙酸及其衍生物;4-(4-氯-2-甲基苯氧基)丁酸及其衍生物; 4-氯-2-甲基苯氧基硫代乙酸乙酯;2-(2-萘氧基)丙酰苯胺;2-(2,4-二氯-3-甲基苯氧基)丙酰苯胺;2-〔4-(5-三氟甲基-2-吡啶氧基)苯氧基〕丙酸丁酯。

卤代乙酰苯胺类除草剂:

2-氯-2′,6′-二乙基-N-丁氧基甲基乙酰苯胺;2-氯-2′,6-二乙基-N-丙氧基乙基乙酰苯胺;N-氯乙酰-N-(2,6-二乙基苯基)氨基乙酸乙酯;

酰胺类除草剂:

3,4′-二氯丙酰苯胺;2′,3′-二氯-4-乙氧基甲基苯甲酰苯胺;2-溴-3,3-二甲基-N-(α,α-二甲基苄基)丁酰胺;2-苯并噻唑-2-基氧基-N-甲基乙酰苯胺;2′,4′-二氟-2-(3-三氟甲基苯氧基)烟酰苯胺。

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

S-(4-氯苄基)-N,N-二乙基硫羟氨基甲酸酯;S-乙基-N,N-六亚甲基硫羟氨基甲酸酯;N,N-六亚甲基-S-异丙基硫羟氨基甲酸酯;S-苯甲基-N-乙基-N-(1,2-二甲基丙基)硫羟氨基甲酸酯;S-(1-甲基-1-乙氧苯基)哌啶-1-硫代羧酸酯;O-(3-叔丁基苯基)-N-(6-甲氧基吡啶-2-基)-N-甲基硫代氨基甲酸酯。

脲类除草剂:

1-(α,α-二甲基苄基)-3-(4-甲基苯基)脲;3-(苯并噻唑-2-基)-1,3-二甲基脲;3-(3,4-二氯苯基)-1-甲氧基-1-甲基脲;3-(3,4-二氯苯基)-1,1-二甲基脲;3-〔4-(4-甲基二氧苯基)苯基〕-1-甲氧 基-1-甲基脲;1-(2-取代苯甲基)-3-(α,α-二甲基苯甲基)脲。

二苯醚类除草剂:

2,4,6-三氯-4′-硝基二苯醚;2,4-二氯-3′-甲氧基-4′-硝基二苯醚;5-(2,4-二氯苯氧基)-2-硝基苯甲酸甲酯;3-〔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2-硝基苯氧基〕四氢呋喃。

三嗪类除草剂:

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2,4-二(乙氨基)-6-甲硫基-1,3,5-三嗪;2-乙氨基-4-(1,2-二甲基丙氨基)-6-甲硫基-1,3,5-三嗪;2,4-二(异丙氨基)-6-甲硫基-1,3,5-三嗪;4-氨基-6-叔丁基-3-甲硫基-1,2,4-三嗪-5(4H)-酮。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

2,6-二硝基-N,N-二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N-(1-乙基丙基)-3,4-二甲基-2,6-二硝基苯胺;3,5-二硝基-N,N-二丙基磺胺。

腈类除草剂:

4-羟基-3,5-二碘苄腈;3,5-二溴-4-羟基苄腈;2,6-乙氯苄腈。

含磷类除草剂:

O-乙基-O-(5-甲基-2-硝基苯基)-N-仲丁基氨基磷酸酯;S-(2-苯磺酰氨乙基)-O,O-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 酯;S-(2-甲基哌啶-1-基)羰基甲基-O,O-二丙基二硫代磷酸酯;N-(膦羧甲基)甘氨酸;(3-氨基-3-羧基)丙基甲基次膦酸铵;(2-氨基-4-甲基膦基)丁酰丙氨酰丙氨酸钠;

季铵盐类除草剂:

1,1′-亚乙基-2,2′-二吡啶基二溴化物;1,1′-二甲基-4,4′-二吡啶基二氯化物。

其它类除草剂:

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

3,7-二氯喹啉-8-羧酸;

五氯苯酚;

2-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

2-氨基-3-氯-1,4-萘醌;

1,2-二氢哒嗪-3,6-二酮;

3-(2-甲基苯氧基)哒嗪;

3-异丙基-1H-2,1,3-苯并噻嗪-4(3H)-酮-2,2-二氧化物;

2,2-二氯丙酸;

2,2,3,3-四氟丙酸;

6-(4-异丙基-4-甲基-5-氧-2-咪唑啉-2-基)-3(4)-甲基苯甲酸甲酯;

2-(4-异丙基-4-甲基-5-氧-2-咪唑啉-2-基)烟酸及其盐;

2-(4-异丙基-4-甲基-5-氧-2-咪唑啉-2-基)喹啉-3-羧酸;

1-甲基-4-(1-甲基乙基)-2-(2-甲基苯基甲氧基)-7-氧杂二环〔2,2,1〕己烷;

1-〔3-甲基苯基〕-5-苯基-1H-1,2,4-噻唑-3-羧酰胺;

2-(N-乙氧基丁基亚氨基)-5-(2-乙基硫代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

2-(3,5-二氯苯基)-2-(2,2,2-三氯乙基)环氧乙烷;

N-〔4-(4-氯苄氧基)苯基〕-3,4,5,6-四氢酞酰亚胺;

N-(4-氯-2-氟-5-烯丙氧苯基)-3,4,5,6-四氢酞酰亚胺;

3-(2,4-二氯-5-异丙氧苯基)-5-叔丁基-1,3,4-噁二唑-2(3H)-酮;

4-甲氧基-3,3′-二甲基二苯甲酮;

2-乙氧基-2,3-二氢-3,3-二甲基-5-苯并呋喃甲磺酸酯;

1-甲基-3-苯基-5-(3-三氟甲基苯基)吡啶-4(1H)-酮。

上述除草剂可混合使用。在下述非限定例子中将详述。

参考例1:

4-氟-N-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将5.0克4-氟-N-甲基苯磺酰胺、5.8克α-(溴甲 基)苯乙烯、0.17克四正丁基溴化铵和15毫升甲苯混合物中加入10毫升浓度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该混合物在80℃下搅拌2小时。冷却之后,溶液用60毫升乙酸乙酯萃取,用水洗涤有机层,在无水硫酸钠上干燥并浓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提纯剩余物(展开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得到6.8克4-氟-N-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化合物。

红外光谱(KBr)cm-1:3060,1595,1500,1465,1340,1300,1240,1165。

1H核磁共振光谱(CDCl3-TMS)δ:

2.60(3H,S),4.05(2H,S),5.50(1H,S)

7.15~7.50(7H,m),7.80(2H,dd)。

参考例2:

4-氰基-N-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在2.30克4-氰基-N-甲基苯磺酰胺、2.40克α-(溴甲基)苯乙烯和2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构成的混合物中,在边冷搅拌条件下,慢慢加入0.63克浓度为50%的氢化钠(油分散的),然后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6小时。减压蒸发溶剂,将乙酸乙酯加到残余物中。用水洗涤有机层,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蒸发掉溶剂之后,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提纯剩余物(展开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得到1.70克4-氰基-N-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化合物。

红外光谱(KBr)cm-1:3100,2925,2220, 1460,1340。

核磁共振光谱(CDCl3-TMS)δ:

2.65(3H,S),4.10(2H,S),

5.22(1H,S),5.50(1H,S),

7.38(5H,m),7.82(4H,S)。

参考例3:

N-二氟甲基-4-甲基-N-(2-苯基丙烯-3-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将1.24克4-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1.24克氢氧化钠、1.24克四正丁基溴化铵和40毫升环己烷组成混合物,在搅拌下回流。一氯二氟甲烷从该混合物通过1小时。冷却之后,用水稀释反应混合物,再用醚萃取。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溶剂蒸发掉。用硅胶色层分离法提纯残余物(展开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1∶5)),得到0.92克N-二氟甲基-4-甲基-N-(2-苯基丙烯-3-基)苯磺酰胺化合物。

红外光谱(纯的)cm-1:1360,1160,1110,1090,1015。

1H-核磁共振光谱(CDCl3-TMS)δ:

2.45(3H,S),4.24(2H,S),

5.36(1H,S),5.42(1H,S),

7.09(1H,t),7.30(2H,d),

7.70(2H,d),7.33(5H,S)。

表1列出按参考例1~3合成的化合物。

                                                            表1

表1(续)

表1(续)

表1续

参考例4:

2,5-二甲基-N-甲基-N-(2,3-环氧-2-苯基丙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将3.0克2,5-二甲基-N-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溶于30毫升三氯甲烷中,再加入0.70克醋酸钠三水合物和5.3毫升浓度40%过醋酸并在60℃下搅拌3小时。接着用10%亚硫酸氢钠水溶液、10%碳酸钠水溶液和水洗涤反应混合物,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再经减压浓缩。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提纯残余物(展开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得到2.5克2,5-二甲基-N-甲基-N-(2,3-环氧基-2-苯基丙基)苯磺酰化合物。

红外光谱(KBr)cm-1:3040,2975,1330,1165。

1H核磁共振光谱(CDCl3-TMS)δ:

2.35(3H,S),2.36(3H,S),

2.72(1H,d),2.83(3H,S),

3.07(1H,d),3.34(1H,d),

4.08(1H,d),7.0~7.5(7H,m),

7.65(1H,m)。

参考例5:

N-甲基-N-(2,3-环氧-2-苯基丙基)对甲苯磺酰胺的制备。

将9.8克N-甲基-N-(2-苯基-2-丙烯基)对甲苯磺酰胺、9.36克间氯过苯甲酸和280毫升三氯甲烷组成的混合物, 在60℃下搅拌3小时。冷却之后,用10%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和水洗涤反应混合物,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发掉溶剂,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提纯残余物(展开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得到7.7克N-甲基-N-(2,3-环氧基-2-苯基丙基)对甲苯磺酰胺化合物。

红外光谱(KBr)cm-1:3050,2980,1595,1450,1345,1165。

1H-核磁共振光谱(CDCl3-TMS)δ:

2.44(3H,S),2.74(3H,S),

2.76(1H,d),3.09(1H,d),

3.15(1H,d),4.01(1H,d),

7.2-7.7(9H,m)。

参考例6:

N-〔2-(3-氯苯基)-2,3-环氧丙基〕-4-氰基-N-甲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将10.0克4-氰基-N-甲基苯磺酰胺和100毫升1,2-二甲氧基乙烷的混合物中,搅拌下,慢慢地加入3.5克浓度60%油分散的氢化钠。搅拌20分钟后,用冰浴冷却混合物。再将16.1克2-氯甲基-2-(3-氯苯基)环氧乙烷慢慢地加到混合物中,然后把温度恢复至室温,随之回流加热7小时。冷却之后,滤出不溶物,减压浓缩滤液。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提纯残余物(展开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可得11.5克N-〔2-(3-氯苯基)-2,3-环氧丙基〕-4-氰基-N-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

红外光谱(KBr)cm-1:3095,2240,1345,1160,1135,1085。

1H-核磁共振光谱(CDCl3-TMS)δ:

2.72(1H,d),2.80(3H,S),

3.03(1H,d),3.14(1H,d),

4.19(1H,d),7.32(4H,m),

7.82(4H,S)。

参考例7:

N〔2-(3-氯苯基)-2,3-环氧丙基〕-N-甲基对甲苯磺酰胺的制备:

在0.88克N-甲基对甲苯酰胺、1.04克2-(3-氯苯基)-1,3-二氯-2-丙醇和5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构成的混合物中,在搅拌下加入0.19克氢化钠。搅拌4小时后,滤出不溶物,减压浓缩滤液,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提纯残余物(展开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得到0.32克N-〔2-(3-氯苯基)-2,3-环氧丙基〕-N-甲基对甲苯磺胺化合物。

红外光谱(KBr)cm-1:3060,1335,1165,1160。

1H核磁共振光谱(CDCl3-TMS)δ:

2.46(3H,S),2.68(1H,d),

2.75(3H,S),3.09(1H,d),

3.10(1H,d),4.05(1H,d),

7.20~7.45(6H,m),

7.50~7.70(2H,m)。

参考例8:

4-溴-N-〔2-(3-氯苯基)-2,3-环氧丙基〕-N-甲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在2.0克4-溴-N-甲基苯磺酰胺,1.9克2-(3-氯苯基)-1,3-二氯-2-丙醇、0.05克四正丁基溴化铵和5毫升甲苯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浓度为40%氢氧化钠水溶液50ml。在80℃下搅拌混合物7小时,冷却之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混合物,用水洗涤有机层,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及减压浓缩。最后用硅胶型色层分离法。提纯残余物(展开溶剂:乙酸乙酯-正己烷),可得到1.02克4-溴-N-〔2-(3-氯苯基)-2,3-环氧丙基〕-N-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

红外光谱(KBr)cm-1:3070,1340,1165,1155。

1H核磁共振光谱(CDCl4-TMS)δ:

2.76(3H,S),2.76(1H,d),

3.06(1H,d),3.09(1H,d),

4.12(1H,d),7.15~7.50(4H,m),

7.67(4H,S)。

表2示出按对照例4~8制备的化合物。

表2

表2(续)

表2(续)

表2(续)

表2(续)

参考例9:

3-〔N-(4-氯苯基磺酰基)-4-甲基氨基〕-2-苯基丙烷-1,2-二醇的制备:

在40~50℃下,将一种由1.6g4-氯-N-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3ml二氯甲烷、3.60g的88%甲酸和0.79g的30%过氧化氢组成的混合物搅拌3小时。蒸发之后,将2ml三乙胺、2ml水和4ml甲醇加入到残余物中并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4小时。蒸发之后,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展开溶剂:氯仿-乙酸乙酯(10∶1))提纯残余物,得到1.09g标题化合物。

mp:122~123℃

IR谱(KBr)cm1:3500,3425,2930,1580,1470,1390,1325,1155,1090。

1H-NMR谱(CDCl3-TMS)δ:

2.50(3H,S),2.61(1H,dd),

3.19,3.51(2H,ABq),

3.57(1H,S),3.7~4.2(2H,ABqd),

7.3~7.8(9H,m)。

参考例10:

2-(3-氯苯基)-3-〔N-(4-氰基苯磺酰基)-N-甲基氨基〕丙烷-1,2-二醇的制备:

在60~70℃下,将一种由5.80gN-〔2-(3-氯苯基)-2-丙烯基〕-4-氰基-N-甲基苯磺酰胺和20ml的 88%甲酚构成的混合物搅拌6小时。蒸发之后,加入10ml三乙胺、10ml水和30ml甲醇并在40℃下搅拌混合物4小时。蒸发之后,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展开溶剂:氯仿-乙酸乙酯(5∶1)〕提纯残余物,得到4.56g标题化合物,

n25D1.5746

IR光谱(纯的)cm1:3500,2930,2235,1595,1570。

1H-NMR谱(CDCl3-TMS)δ:

2.63(3H,S),2.76(1H,br),

3.22,3.57(2H,ABq),3.65(1H,S),

3.8~4.1(2H,m),7.34(3H,br),

7.54(1H,br),7.90(4H,S)。

参考例11

3-〔N-(2,5-二甲基苯磺酰基)-N-甲基氨基〕-2-苯基丙烷-1,2-二醇的制备:

a)制备1-乙酰氧基-3-〔N-(2,5-二甲基苯磺酰基)-N-甲基氨基〕-2-苯基-2-丙醇

在100~110℃下,将一种由5.30g按参考例4~8制备的1,2-环氧-2-苯基-3-〔N-(2,5-二甲基苯磺酰基)-N-甲基氨基〕丙烷、3.30g无水醋酸钠和50ml乙酸构成的混合物搅拌2天。蒸发后,将残余物溶解在150ml苯中,随后用水、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发后,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展开溶剂:正己烷-乙酸乙酯(5∶1))提纯残余物,得到3.60g标题化合物。

mp:84~85℃

IR光谱(纯的)cm-1:3490,2930,1740,1490,1445,1375,1320,1145。

1H-NMR光谱(CDCl3-TMS)δ:

2.03(3H,S),2.36(3H,S),

2.53(3H,S),2.64(3H,S),

3.35,3.82(2H,ABq),3.72(1H,S),

4.47(2H,S),7.2~7.7(8H,m)。

b)制备3-〔N-2,5-二甲基苯基磺酸酰基)-N-甲基氨基〕-2-苯基丙烷-1,2-二醇

将一种由上述工序中制备的3.5g1-乙酰氧基-3-〔N-(2,5-二甲基苯基磺酰基)-N-甲基氨基〕-2-苯基-2-丙醇、3ml三乙胺、3ml水和6ml甲醇构成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小时。蒸掉溶液之后,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展开溶剂:苯-乙酸乙酯(4∶1)提纯残余物,得到2.80g标题化合物。

mp:114~115℃

IR光谱(KBr)cm-1:3400,2915,1485,1445,1340,1280,1205。

1H-NMR谱(CDCl3-TMS)δ:

2.38(3H,S),2.56(6H,S),

2.63(1H,t),3.41,

3.75(2H,ABq),3.71(1H,S),

3.7~4.2(2H,ABqd),

7.3~7.7(8H,m)。

参考例12:

3-〔N-(4-氯-3-甲基苯磺酰基)-N-二氟甲基氨基〕-1,2-二羟基-2-苯基丙烷的合成

a)制备3-〔N-(4-氯-3-甲基苯磺酰基)〕-氨基-2-苯基丙烷

在冰冷却下,将59g4-氯-3-甲基苯磺酰氯加入到一种由35g3-氨基-2-苯基丙烷、11.0g95%的氢氧化钠和500ml水构成的混合物中,并将所得到的混合物搅拌1小时。通过空吸收集析出的沉淀,经水洗和干燥,得到79.2g标题化合物。

mp:73~74℃

1H-NMR谱(CDCl3-TMS)δ:

2.4(3H,S),4.03(2H,S),

5.2(1H,S),5.36(1H,S),

7.2~7.7(8H,m)。

b)制备3-〔N-(4-氯-3-甲基苯磺酰基)〕-氨基-1,2-二羟基-2-苯基丙烷

将以上工序中制备的3-〔N-(4-氯-3-甲基苯磺酰基〕氨基-2-苯基丙烷(69.0g)加入到由36.3ml30%过氧化氢溶液和350ml甲酸构成的混合物中,并在50~60℃下搅拌所得的混合物3小时。减压浓缩反应混合物并在残余物中加入50ml三乙胺、50ml水和400ml甲醇,然后在60~ 70℃下搅拌混合物3小时。蒸发之后,用硅胶色层分离法(展开溶剂:氯仿-乙酸乙酯(5∶1))提纯残余物,得到26.7g标题化合物。

mp:105~106℃

1H-NMR谱(CDCl3,DMSO-d6-TMS):

2.4(3H,S),3.1~3.5(2H,ABqd),

3.73(1H,S),3.6~3.8(2H,m),

4.30(1H,S),6.26(1H,t),

7.2~7.8(8H,m)。

c)制备3-〔N-4-氯-3-甲基苯磺酰基)-N-二氟甲基〕氨基-1,2-二羟基-2-苯基丙烷

将按上述工序制备的24.0g3-〔N-(4-氯-3-甲基苯磺酰基〕氨基-1,2-二羟基-2-苯基丙烷、12.3g    2,4-二甲氧基苯甲醛、0.25g对苯磺酸和200ml甲苯的混合物回流4小时,不断除去共沸生成的水。冷却之后,加入150ml甲苯,随后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水溶液、水和饱和盐水洗涤所得的混合物,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将0.5g四正丁基溴化铵和20g5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到甲苯溶液中,并在80℃下,边搅拌边将氯二氟甲烷气通入混合物。冷却之后,用水和饱和盐水洗涤反应混合物。蒸发之后,加入100ml80%的乙酸,然后在40℃下搅拌混合物3小时。用500ml氯仿稀释反应混合物,随后用水、2N氢氧化钠、水和饱和盐水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掉溶剂后,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展开溶剂:氯仿-乙酸乙酯(25∶1))提纯残余物,得到13.8g目的化合物。

mp:77~78℃

1H-NMR谱(CDCl3-TMS)δ:

2.15(1H,t),2.46(3H,S),

3.53,3.73(2H,ABqd),

3.85(2H,S),3.93(1H,S),

6.87(1H,t),7.3~7.7(8H,m)。

按照参考实例9~12制备的化合物示于表3。

表3

表3(续)

参考实施例1~12表明了按照本发明化合物的中间体实例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参考实施例的限制。

实例1:

1-溴-3-〔N-(4-氯苯磺酰基)-N-甲基氨基〕-2-丙基-2-丙醇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0.70g4-氯-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制于参考实施例1)、2、2gN-溴代琥珀酰胺,6ml四氢呋喃和4ml水构成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并用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的混合物。随后,分别用水和饱和盐水洗涤萃取物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掉溶剂后,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展开溶剂:苯-乙酸乙酯(20∶1)提纯残余物,得到0.65g表4中4号化合物。

mp:84~85°

IR光谱(KBr)cm-1:3530,3100,3070 1585,1475,1335,1165,1095,985

1H-NMR谱(CDCl3-TMS)δ:2.68(3H,S)3.17(1H,S),3.14,3.68(2H,ABq),4.03(2H,S),7.2-7.7(9H,m)

实施例2:

1-溴-3-〔N-甲基-N-(4-甲基苯酰基)氨基〕-2-苯基-2-丙醇和N-(2,3-二溴-2-苯基丙基)-N-甲基-对甲苯磺酰胺的制备。

在室温下,将按照参照例2制备的N-甲基-4-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0.70g)、2.2g-N -溴代琥珀酰胺,6ml四氢呋喃、4ml水和1ml二甲基亚砜构成的混合物搅拌1小时。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并用乙酸乙酰苯萃取所得的混合物。随后,分别用水和饱和盐水溶液洗涤萃取物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掉溶剂后,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展开溶剂:氯仿-乙酸乙酯(30∶1)提纯残余物,得到表4中0.52g8号化合物和0.40g12号化合物。

8号化合物:

n2D61.5727

IR光谱(纯的)cm-1:3500,3030,2930,1595,1570,1430,1340,1160,1090

1H-NMR谱(CDCl3-TMS)δ:2.41(3H,S),2.70(3H,S),3.11、3.64(2H,ABq),3.32(1H,S),400(2H,S)7.2~7.7(9H,m)

12号化合物:

mp:83~84℃

IR光谱(纯的)cm-1:3025,2925,1595,1570,1475,1430,1342,1160

1H-NMR谱(CDCl3-TMS)δ:2.43(6H,S),3.62,3.98(2H,ABq),4,24,4.53(2H,ABq)7.27-7.7(9H,m)

实施例3.

1溴-3〔N-(4-氯-3-甲基苯基磺酰基)-N-甲基氨基〕-2-苯基-2-丙醇的制备

将1.3g溴化钠,3ml水和13.4ml次氯酸钠水溶液构成的混合物滴加到3.0g4-氯-N-甲基-3-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制于参考例1)、12ml四氢呋喃,3ml乙酸和3ml水的混合物中,并在室温下搅拌混合物2小时。用100ml乙酸乙酯稀释后,分别用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饱和盐水洗涤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有机层。蒸馏掉溶剂后,用硅胶柱色层分离法(展开溶剂:苯-乙酸乙酯(20∶1)提纯残余物,得到1.60g表4中的32号化合物。

mp:100.5~101.5℃

IR光谱(KBr)cm-1:3550,3030,1445,1340,1210,1160,1100,1045,980。

1H-NMR谱(CDCl3-TMS)δ:2.43(3H,S),2.70(3H,S),3.17,3.70(2H,ABq),3.20(1H,S),4.04(2H,S),7.3~7.7(8H,m)

实施例4:

1-氯-3-〔N-(4-氯-3-甲基苯基-磺酰基)-N-甲基氨基〕-2-苯基-2-丙醇

将4.5ml次氯酸钠水溶液加入到由1.0g4-氯-N-甲基-3-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4ml四氢呋喃,1ml乙酸和1ml水构成的水溶液中,并在室温下搅拌所得混合物10小时。用乙酸乙酯稀释后,分别用10%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和盐水洗涤有机层,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掉溶剂后,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展开溶剂:苯-乙酸乙酯(20∶1))提纯 残余物,得到0.35g表4中31号化合物。

mp:105~107℃

IR光谱(纯的)cm-1:3500,2925,1580,1560,1490,1465,1380,1335,115,

1H-NMR谱(CDCl3-TMS)δ:2.43(3H,S),2.68(3H,S),3.17,3.63(2H,ABq),3.27(1H,S),4.12(2H,S),7.3~7.7(8H,m)

实施例5:

1-甲基磺酰氧基-3-〔N-甲基-N-(4-甲基苯磺酰基)氨基〕-2-苯基-2-丙醇的制备

在0~5℃下,将0.60g按参考例9制备的3-〔N-甲基-N-(4-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2-苯基丙烷-1,2-二醇,0.3g甲烷磺酰氯和3ml吡啶的混合物静置过夜。反应混合物注入冰水中并用乙酸乙酯萃取。随后,分别用1N盐酸冰和饱和盐水洗涤萃取物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馏掉溶剂后,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展开溶剂:氯仿-乙酸乙酯(15∶1)提纯残余物,得到0.46g表4中的9号化合物。

mp:98~99℃

IR光谱(KBr)cm-1:3475,3030,2740,1595,1570,1490,1090,1040,

1H-NMR谱(CDCl3-TMS)δ:2.43(3H,S)2.61(3H,S)3.03(3H,S)3.12(1H,d),3.63(1H,d)4.01(1H,S),4.54 (2H,S),7.2~7.8(9H,m)

实施例6:

N-(2,3-二溴-2-苯基丙基)-4-氯-3-甲基-N-甲基苯磺酰胺的制备

将0.50g溴滴加到1.0g4-氯-N-甲基-3-甲基-N-(2-苯基-2-丙烯基)苯磺酰胺和5ml氯仿的混合物中,用氯仿释解反应混合物,随后,分别用水10%硫代硫酐钠和饱和盐水洗涤并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掉溶剂后,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展开溶剂:苯-乙酸乙酯(20∶1)〕提纯残余物,得到1.12g表4中36号化合物。

n2D51.6046

IR光谱(纯的)cm-1:3060,2980,2925,1580,1565,1490,1455,1440,1380,

1H-NMR谱(CDCl3-TMS)δ:2.37(3H,S),2.45(3H,S),3.65,4.05(2H,ABq),4.28,4.58(2H,ABq),7.3~7.8(3H,m)

实施例7:

1-溴-3-〔N-4-氯-3-甲基苯磺酰基)-N-二氟甲基〕氨基-2-苯基-2-丙醇

将6.7g3-〔N-4-氯-3-甲基苯磺酰基〕-N-二氟甲基〕氨基-2,3-环氧-2-苯基丙烷、3.04g盐酸吡啶、60ml氯仿和6mlN,N-二甲基甲酰胺构成的混合物回流5小时。冷却之后,用水和饱和盐水洗涤反应混合物并用无水硫酸镁干 燥,蒸掉溶剂之后,用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展开溶剂:正己烷-乙酸乙酯(20∶1)提纯残余物,得到3.4g表4中的33号化合物。

mp:90~92℃

IR光谱(KBr)cm-1:3520,1145,1350,1205,1160,1125,1100

1H-NMR谱(CDCl3-TMS)δ:2.45(3H,S)3.57(1H,S),3.60,3.78(2H,ABqd),3.92(2H,S)6.89(1H,t),7.3~7.7(8H,m)

示于表4中的其它化合物是以列于表4中的相应实施例号的同样方式制备的。通过IR光谱和1H-NMR谱证实所得化合物的结构。

下面说明从本发明化合物制备除草组化合物的配方工艺实例。以下所述的“份数”和“%”分别指的是“重量份数”和“重量百分率”。

配方实例1:可湿粉末。

将40份本发明的化合物(表4中的8号化合物)、20份Carplex#80(商品名Shionogi & Co Lta生产),35份N,-N-Kaolin clay(商品名,Tsuchiya Kaolin Co,Ltd生产)和5份高级醇硫酸盐Purfectant Sorpol 8070(商品名,Toho Kagaku Co,Ltd,生产)均匀混合研磨,得到一种含40%活性成份的可湿粉末。

配方实例2:颗粒

将4份本发明的化合物(表4中的24号化合物)、42份粘土(Nippon    Talc    Co,Ltd生产),52份膨润土(Hojun    Yoko    Co    Ltd生产)和2份琥珀酸酯表面活性剂Aerol    CT-1(商品名,Toho    Kagaku    Co    Ltd生产)混合并研磨。所得的混合物与20份水一起搅拌并从直径为0.6mm的挤出造粒机的喷嘴挤出。挤出的碎块在60℃干燥2小时,然后切割成1~2mm长,从而得到含4%活性成份的颗粒。

配方实例3:可乳化浓缩物

含30%活性成份的可乳化浓缩物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即先将30份本发明的化合物(表14中的8号化合物)溶解在一种由30份二甲苯和25份二甲基甲酰胺构成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15份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Sorpol    3005X(商品名,Toho    Kagaku    Co,Ltd生产)。

配方实例4:可流动浓缩物

将30份本发明的化合物(表4中的1号化合物)混合并分散在由8份乙二醇,5份Sorpol    AC    3032(商品名,Toho    Kagaku    Co    Ltd生产),0.1份黄原酸胶(Xanthanegum)和56.9份水构成的混合物中,由此得到的浆状混合物用Dyan研磨器(产于Symmal    Enteprise    Co,Ltd)湿磨,得到一种含30%活性成份的稳定的可流动的浓缩物。

实验:

在稻田条件下的盆式试验

将一个塑料盆〔面积(系数)为1/5000〕中装入稻田的淤泥沃土,将土壤施肥和耕犁,同时加入适量水。在按照这种方法制备的土壤上,播种杂草种(Echinochloa    Crus-galli,Rotalaindica和Scripus    juncoides)。在地表1cm内,将草种与土壤混匀,并在地深约1cm处种值2,1-叶期水稻籽苗(品种:Akinishiki,高度:13.5cm,品质:良好)(每盆4颗植株)。在此之后,将水深保持在3.5cm,并在土壤表面种植Cyperus晚物的块茎(每盆3块)。

在播种1天和7天之后,在水浸没的表面下,分别施用下述活性成份。含配方实例2中得到的1号化合物1粒,分别含2~43号化合物(以配方实例2同样方式制得的)各1粒和含4-正丙基-N-(2,3-环氧-2-苯基丙基)-N-α-甲基苄基苯磺酰掠(以下称作“参照A”)或N-(2,3-环氧亚丙基)-N-α-甲基苄基苯磺酰胺(以下称作“参照B”)(以配方实例2同样的方式制得)数粒。所用各粒分别预先确定含量,以便活性成份的剂量分别为 10和5g/a。施药时草种的叶期如下:

播种1天后在盆中施药:没有杂草发芽;种植7天后在盆中施药:Echinochloa    crus-galli:1~1.51,Rotala    indica    scripus    juncoides:li,Cypencs    serotinus:3~5cm。

在用药粒处理后,两天水的渍漏为3cm/天。处理28天后,观察除草效果和除草剂的植物毒性,结果示于表5和表6。

用下面的方程计算除草效果值:

(1- (处置过的盆中地面上的残存杂草重量)/(未处置的盆中地面上的残存杂草重量) )×100=Y%

除草指数    Y%

0    0~4

1    5~29

2    30~49

3    50~69

4    70~89

5    90~100

根据以下标准评价除草剂对水稻植株的植物毒性:

植物毒性指数    植物毒性程度

0    无损伤

1    轻微损伤

2    低度损伤

3    中度损伤

4    高度损伤

5    严重损伤致死

表6(续)

活性成    种植7天后

化合物号    份剂量    植物毒性    除草效果

Echino-chloa    Rotala    Scripus    Cyperus

(g/a)    crus-galli    indica    juncoides    serotnus

参照    10    0    0    1    0    0

A    5    0    0    1    0    0

参照    10    0    2    5    1    0

B    5    0    0    2    0    0

对照    -    0    0    0    0    0

*1 参照A: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未决58-131977(1983)中有描述

*2 参照B: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未决58-131977(1983)中有描述

以苯磺酰胺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以苯磺酰胺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以苯磺酰胺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苯磺酰胺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苯磺酰胺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组合物.pdf(7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通式(I)代表的磺胺化合物,其中A代表可以被取代的苯基,B代表可以被取代的苯基,R代表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或低级卤代烷基。W代表羟基或卤原子,Z代表卤原子可以被取代的低级烷基磺酰氧基或可以被取代的苯基磺酰氧基;一种含磺酰胺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除草组合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