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刘** 文档编号:8690879 上传时间:2020-12-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9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08672.3

申请日:

20140928

公开号:

CN104312308B

公开日:

2016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D125/14,C09D133/12,C09D133/06,C09D101/18,C09D127/06,C09D7/12

主分类号:

C09D125/14,C09D133/12,C09D133/06,C09D101/18,C09D127/06,C09D7/12

申请人: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虞明东,谢允斌

地址:

201111 上海市闵行区昆阳路2055号

优先权:

CN201410508672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郭国中;陈少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息转移镀铝防伪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的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涂料包括:树脂部分:5~40%,由五种树脂组成,其中苯丙共聚物30~50%、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20~40%;丙烯酸酯共聚物占5~30%、硝基纤维素树脂占2~20%、氯醋树脂占5~20%;溶剂部分:60~95%,其中酮类溶剂占50%以上;助剂部分:0~2%。本发明还涉及前述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涂料有优异的流平性,经陶瓷辊涂布后所得涂膜表面光亮、无七彩等流平缺陷;所得涂膜经模压、镀铝后具有类似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呈现出独特的全息防伪效果,且模压适应范围宽;所得涂层可直接进行凹印印刷,具有较为广泛的凹印印刷适应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该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树脂组分5~40%;溶剂组分:60~95%;助剂:0~2%;其中,所述树脂组分由五种树脂组成,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苯丙共聚物30~50%;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20~40%;丙烯酸酯共聚物占5~30%;硝基纤维素树脂占2~20%;氯醋共聚树脂占5~20%;所述溶剂组分中,酮类溶剂的重量百分比占50%以上;所述的苯丙共聚物为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物,玻璃化温度范围在80~130℃,分子量在5万~15万;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Tg范围在100~130℃、分子量5万-15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单体两个以上聚合而成的共聚物,Tg范围在20℃~70℃,分子量在3万~25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基纤维素树脂选自以下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粘度为1/8s、1/4s、1/2s、5s、20s的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粘度为1/8s、1/4s、1/2s、5s、20s的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所述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0.7~11.4%;所述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1.5~1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醋共聚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共聚物或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Tg范围在50℃~90℃,分子量在2万~10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酮类溶剂为丙酮、丁酮、环己酮、四甲基二戊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组分还包括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醋酸乙酯、醋酸正丙酯、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为消泡剂、流平剂、抗擦伤剂、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百分比取各组分;步骤二,将溶剂组分置于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并加热至40~60℃;步骤三,将树脂组分投入反应釜,控制搅拌速率为600~800rpm,溶解3~5h至树脂组分完全溶解;步骤四,待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率为800~1200rpm搅拌至助剂分散均匀,得到样品;步骤五,控制搅拌速率为200~400rpm逐渐将反应釜冷却至30℃以下,过滤包装即得到最终产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息转移镀铝防伪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息转移镀铝防伪包装材料由于其亮丽的装饰效果及强烈的眼球吸引力,近年来在香烟外包、酒盒包装、高端的牙膏、化妆品等纸类包装领域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在众多的全息包装产品中,具有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全息产品(镀铝膜或通过镀铝膜复合剥离后得到转移纸)以其近乎完美的立体全息视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一度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

高光亮度产品的“高光亮”主要体现在全息效果均匀(几乎没有晶点、黑点、暗斑等常见缺陷)、高亮度(L值≥94)与高镜面反射率(≥90%)等三个方面,制作高亮度全息转移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全息防伪转移涂料的配方设计。

从资料检索的结果来看,虽然关于全息防伪转移涂料的研究在近几年越来越多,国内专利如《CN200810029355.8镭射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申请《CN201110270366.7适用于胶版印刷工艺的镭射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0910201061.3一种适合凹版印刷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0810029355.8镭射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0910201058.1一种适合无版缝模压工艺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及制备方法》、《CN200810202744.6一种环保型全息镀铝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等等,从树脂体系、印刷适应性、模压适应性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均对其亮度做专门研究或说明。国内专利《CN200910199797.1一种可镭射模压醇溶性镀铝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实施例中显示其亮度(L值)为89~93以说明其“模压镭射亮度高”(对比的水溶性镀铝转移涂料为70-86),但未对其镜面反射率作说明(实际研究结果<85%),而且该配方为醇溶性体系,相比以酯酮类为主溶剂的转移涂料而言虽然环保性提高了、但耐溶剂性却大大地牺牲了。

本发明从涂料用树脂结构与溶剂体系进行了综合优化,提供了一种全息效果均匀(几乎没有晶点、黑点、暗斑等常见缺陷)、高亮度(L值≥94)与高镜面反射率(≥90%) 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涂料有优异的流平性,经陶瓷辊涂布后所得涂膜表面光亮、无七彩等流平缺陷;所得涂膜经模压、镀铝后具有类似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呈现出独特的全息防伪效果,且模压适应范围宽;所得涂层可直接进行凹印印刷,具有较为广泛的凹印印刷适应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该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该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树脂组分5~40%;

溶剂组分:60~95%;

助剂:0~2%;

其中,所述树脂组分由五种树脂组合而成,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苯丙共聚物30~50%;

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20~40%;

丙烯酸酯共聚物占5~30%;

硝基纤维素树脂占2~20%;

氯醋共聚树脂占5~20%;

所述溶剂组分中,酮类溶剂的重量百分比占50%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苯丙共聚物为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物,玻璃化温度范围在80~130℃,分子量在5万~15万。

优选地,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Tg范围在100~130℃、分子量5万-15万。

优选地,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单体两个以上聚合而成的共聚物,Tg范围在20℃~70℃,分子量在3万~25万。

优选地,所述的硝基纤维素树脂选自以下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粘度为1/8s、1/4s、1/2s、5s、20s的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粘度为1/8s、1/4s、1/2s、5s、20s的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

所述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0.7~11.4%;

所述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1.5~12.2%。

优选地,所述的氯醋共聚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Tg范围在50℃~90℃,分子量在2万~10万。

优选地,所述的酮类溶剂为丙酮、丁酮、环己酮、四甲基二戊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溶剂组分还包括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醋酸乙酯、醋酸正丙酯、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助剂为消泡剂、流平剂、抗擦伤剂、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消泡剂与流平剂、抗擦伤剂均为改性硅氧烷型;所述的抗静电剂为市售常用的阴离子型抗静电剂,如如烷基磺酸盐。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前述的高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前述的涂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取各组分;

步骤二,将溶剂部分置于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并加热至40~60℃;

步骤三,将树脂组分投入反应釜,控制搅拌速率为600~800rpm,溶解3~5h至树脂组分完全溶解;所述溶解为直至无固体颗粒物残留为止;

步骤四,待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率为800~1200rpm搅拌至助剂分散均匀,得到样品;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

步骤五,控制搅拌速率为200~400rpm逐渐将反应釜冷却至30℃以下,过滤包装即得到最终产品。

优选地,步骤四之后还进行如下步骤,测量样品的固含量,与实际设计值对比,如有必要,通过补加溶剂将样品的固含量调整至设计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涂料有优异的流平性,经陶瓷辊涂布后所得涂膜表面光亮、无七彩等流平缺陷;

2、所得涂膜经模压、镀铝后具有类似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全息防伪效果,且模压适应范围宽;

3、所得涂层可直接进行凹印印刷,具有较为广泛的凹印印刷适应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3

以下实施例涉及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表1计算称量树脂组分:

(2)将溶剂部分置于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并加热至40~60℃;

(3)将树脂组分投入反应釜,控制搅拌速率为600~800rpm,溶解3~5h至树脂组分完全溶解(无固体颗粒物残留)为止;

(4)待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率为800~1200rpm搅拌30分钟左右至助剂分散均匀,得到样品;

(5)测量样品的固含量(根据实际设计值),如有必要通过补加溶剂将样品的固含量调整至设计值;

(6)控制搅拌速率为200~400rpm逐渐将反应釜冷却至30℃以下,过滤包装即得到最终产品。

(7)全息防伪转移纸的制作:采用陶瓷网纹辊涂布,涂膜干量控制在1~2g/m2范围,熟化24h后采用单版或双版模压机上机模压,随后进行真空镀铝得到镀铝膜;将镀铝膜与卡纸或铜版纸等通过胶水进行复合后得到全息防伪转移纸。

(8)性能测试:亮度值与镜面反射率值均采用爱色丽色差仪进行测试;还需要测试镀铝附着力、凹印印刷适应性的后道性能。

后道工艺及性能测试方案:采用陶瓷网纹辊涂布,涂膜干量控制在1~2g/m2范围,熟化24h后采用单版或双版模压机上机模压,随后进行真空镀铝得到镀铝膜;将镀铝膜与卡纸或铜版纸等通过胶水进行复合后得到全息防伪转移纸,其亮度值与镜面反射率值均采用爱色丽色差仪进行测试。

表1

现有市面常规全息防伪涂料的亮度L值通常≤92,镜面反射率通常≤85%;本发明得到高光亮度可能所选苯丙共聚物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硝基纤维素等刚性组合提供了良好的定型效果有关。

表1中所述苯丙共聚物Tg=110℃,分子量为13万;

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Tg=101℃,分子量为10万;

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Tg=66℃,分子量为5万;

硝基纤维素树脂为H型1/4s硝基纤维素;

氯醋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Tg=72℃,分子量为6万。

流平剂为聚醚改性硅氧烷共聚物;

消泡剂为聚硅氧烷-聚醚共聚物;

抗静电剂为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

表1中,树脂组分一栏中,如实施例1中,苯丙共聚物的含量为20*40%,其中20表示树脂组分在涂料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40%表示苯丙共聚物在树脂组分中的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4-7

以下实施例涉及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实施例1-3,各实施例涂料的组分如表2所示,表2中,所述数值均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树脂组分由5种树脂组合而成,包括如下组分:苯丙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硝基纤维素树脂、氯醋树脂;

其中,所述的苯丙共聚物为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物,玻璃化温度范围在80~130℃,分子量在5万~15万。

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Tg范围在100~130℃、分子量5万-15万。

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聚合而成的共 聚物,Tg范围在20℃~70℃,分子量在3万~25万。

所述的硝基纤维素树脂为粘度为1/8s的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和粘度为1/4s的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按质量比1:1混合;

所述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0.7~11.4%;

所述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1.5~12.2%。

所述的氯醋共聚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Tg范围在50℃~90℃,分子量在2万~10万。

苯丙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丙烯酸酯共聚物、硝基纤维素树脂、氯醋树脂。

表2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的涂料有优异的流平性,经陶瓷辊涂布后所得涂膜表面光亮、无七彩等流平缺陷;所得涂膜经模压、镀铝后具有类似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呈现出独特的全息防伪效果,且模压适应范围宽;所得涂层可直接进行凹印印刷,具有较为广泛的凹印印刷适应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508672.3 (22)申请日 2014.09.28 (73)专利权人 上海维凯光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01111 上海市闵行区昆阳路2055号 (72)发明人 虞明东谢允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36 代理人 郭国中陈少凌 (51)Int.Cl. C09D 125/14(2006.01) C09D 133/12(2006.01) C09D 133/06(2006.01) C09D 101/18(2006.01) C09D 12。

2、7/06(2006.01) C09D 7/12(2006.01) 审查员 钟燕妮 (54)发明名称 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息转移镀铝防伪包装材 料技术领域的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 备方法; 所述涂料包括: 树脂部分: 540, 由五 种树脂组成, 其中苯丙共聚物3050、 甲基丙 烯酸甲酯均聚物2040; 丙烯酸酯共聚物占5 30、 硝基纤维素树脂占220、 氯醋树脂占 520; 溶剂部分: 6095, 其中酮类溶剂占 50以上; 助剂部分: 02。 本发明还涉及前述 涂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涂料有优异的流平 性, 经陶瓷辊涂布后所得涂膜表面。

3、光亮、 无七彩 等流平缺陷; 所得涂膜经模压、 镀铝后具有类似 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 呈现出独特的全息防伪效 果, 且模压适应范围宽; 所得涂层可直接进行凹 印印刷, 具有较为广泛的凹印印刷适应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CN 104312308 B 2016.08.31 CN 104312308 B 1.一种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 其特征在于, 该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 分: 树脂组分540; 溶剂组分: 6095; 助剂: 02; 其中, 所述树脂组分由五种树脂组成, 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苯丙共聚物3050; 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2040; 丙烯酸酯共聚物占530。

4、; 硝基纤维素树脂占220; 氯醋共聚树脂占520; 所述溶剂组分中, 酮类溶剂的重量百分比占50以上; 所述的苯丙共聚物为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物, 玻璃化温度范围在80130, 分子量在5万15万; 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Tg范围在100130、 分子量5万-15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 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单体 两个以上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Tg范围在2070, 分子量在3万25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

5、述的硝基纤维素树 脂选自以下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 粘度为1/8s、 1/4s、 1/2s、 5s、 20s的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 粘度为1/8s、 1/4s、 1/2s、 5s、 20s的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 所述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0.711.4; 所述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1.512.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氯醋共聚树脂 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共聚物或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Tg范围在50 90, 分子量在2万10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酮类溶剂为丙 酮。

6、、 丁酮、 环己酮、 四甲基二戊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组分还包括 乙醇、 正丙醇、 异丙醇、 正丁醇、 醋酸乙酯、 醋酸正丙酯、 醋酸丁酯、 丙二醇甲醚、 丙二醇乙醚 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助剂为消泡 剂、 流平剂、 抗擦伤剂、 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百分比取各组分; 步骤二, 将溶剂组分置于反应釜中, 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均匀。

7、并加热至4060; 步骤三, 将树脂组分投入反应釜, 控制搅拌速率为600800rpm, 溶解35h至树脂组分 完全溶解;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4312308 B 2 步骤四, 待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 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 控制搅拌速率为8001200rpm 搅拌至助剂分散均匀, 得到样品; 步骤五, 控制搅拌速率为200400rpm逐渐将反应釜冷却至30以下, 过滤包装即得到 最终产品。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4312308 B 3 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全息转移镀铝防伪包装材料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光亮全息防。

8、伪 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全息转移镀铝防伪包装材料由于其亮丽的装饰效果及强烈的眼球吸引力, 近年来 在香烟外包、 酒盒包装、 高端的牙膏、 化妆品等纸类包装领域取得了飞速的进展。 在众多的 全息包装产品中, 具有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全息产品(镀铝膜或通过镀铝膜复合剥离后得 到转移纸)以其近乎完美的立体全息视感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一度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 0003 高光亮度产品的 “高光亮” 主要体现在全息效果均匀(几乎没有晶点、 黑点、 暗斑等 常见缺陷)、 高亮度(L值 94)与高镜面反射率( 90)等三个方面, 制作高亮度全息转移 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全息防伪转移涂料。

9、的配方设计。 0004 从资料检索的结果来看, 虽然关于全息防伪转移涂料的研究在近几年越来越多, 国 内 专 利 如 C N 2 0 0 81 0 0 2 9 3 5 5 .8 镭 射 转 移 涂 料 及 其 制备 方 法 、 专 利申 请 CN201110270366 .7适 用于胶版印 刷工艺的 镭射转移涂料及其 制备方法 、 CN200910201061 .3一种适合凹版印刷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0810029355.8镭射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0910201058.1一种适合无版缝模 压工艺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及制备方法 、CN200810202744.6。

10、一种环保型全息镀铝转移涂 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等等, 从树脂体系、 印刷适应性、 模压适应性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了 解决方案, 但均对其亮度做专门研究或说明。 国内专利 CN200910199797.1一种可镭射模压 醇溶性镀铝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实施例中显示其亮度(L值)为8993以说明其 “模压镭射亮度高” (对比的水溶性镀铝转移涂料为70-86), 但未对其镜面反射率作说明(实 际研究结果85), 而且该配方为醇溶性体系, 相比以酯酮类为主溶剂的转移涂料而言虽 然环保性提高了、 但耐溶剂性却大大地牺牲了。 0005 本发明从涂料用树脂结构与溶剂体系进行了综合优化, 提供了一种全息效。

11、果均匀 (几乎没有晶点、 黑点、 暗斑等常见缺陷)、 高亮度(L值 94)与高镜面反射率( 90)的高 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高光亮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 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涂料有优异的流平性, 经陶瓷辊涂布后所得涂膜表面光亮、 无七彩等流 平缺陷; 所得涂膜经模压、 镀铝后具有类似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 呈现出独特的全息防伪效 果, 且模压适应范围宽; 所得涂层可直接进行凹印印刷, 具有较为广泛的凹印印刷适应性。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 料, 该涂料包括如。

12、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0008 该涂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说明书 1/6 页 4 CN 104312308 B 4 0009 树脂组分540; 0010 溶剂组分: 6095; 0011 助剂: 02; 0012 其中, 所述树脂组分由五种树脂组合而成, 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0013 苯丙共聚物3050; 0014 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2040; 0015 丙烯酸酯共聚物占530; 0016 硝基纤维素树脂占220; 0017 氯醋共聚树脂占520; 0018 所述溶剂组分中, 酮类溶剂的重量百分比占50以上。 0019 优选地, 所述的苯丙共聚物为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

13、共聚物, 玻璃化温度范围 在80130, 分子量在5万15万。 0020 优选地, 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Tg范围在100130、 分子量5万-15万。 0021 优选地, 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 (甲基)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单体两个以上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Tg范围在2070, 分子量在3万25万。 0022 优选地, 所述的硝基纤维素树脂选自以下组合中的一种或几种: 粘度为1/8s、 1/ 4s、 1/2s、 5s、 20s的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 粘度为1/8s、 1/4s、 1/2s、 5s、 20s的H型硝基纤维素 树脂; 0。

14、023 所述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0.711.4; 0024 所述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1.512.2。 0025 优选地, 所述的氯醋共聚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Tg范围在 5090, 分子量在2万10万。 0026 优选地, 所述的酮类溶剂为丙酮、 丁酮、 环己酮、 四甲基二戊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7 优选地, 所述溶剂组分还包括乙醇、 正丙醇、 异丙醇、 正丁醇、 醋酸乙酯、 醋酸正丙 酯、 醋酸丁酯、 丙二醇甲醚、 丙二醇乙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8 优选地, 所述的助剂为消泡剂、 流平剂、 抗擦伤剂、 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9 进。

15、一步优选地, 所述的消泡剂与流平剂、 抗擦伤剂均为改性硅氧烷型; 所述的抗静 电剂为市售常用的阴离子型抗静电剂, 如如烷基磺酸盐。 0030 第二方面,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前述的高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的制备方法, 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 步骤一, 按照前述的涂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取各组分; 0032 步骤二, 将溶剂部分置于反应釜中, 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并加热至4060; 0033 步骤三, 将树脂组分投入反应釜, 控制搅拌速率为600800rpm, 溶解35h至树脂 组分完全溶解; 所述溶解为直至无固体颗粒物残留为止; 0034 步骤四, 待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 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

16、 控制搅拌速率为800 1200rpm搅拌至助剂分散均匀, 得到样品; 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 0035 步骤五, 控制搅拌速率为200400rpm逐渐将反应釜冷却至30以下, 过滤包装即 得到最终产品。 说明书 2/6 页 5 CN 104312308 B 5 0036 优选地, 步骤四之后还进行如下步骤, 测量样品的固含量, 与实际设计值对比, 如 有必要, 通过补加溶剂将样品的固含量调整至设计值; 0037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38 1、 涂料有优异的流平性, 经陶瓷辊涂布后所得涂膜表面光亮、 无七彩等流平缺陷; 0039 2、 所得涂膜经模压、 镀铝后具。

17、有类似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 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全 息防伪效果, 且模压适应范围宽; 0040 3、 所得涂层可直接进行凹印印刷, 具有较为广泛的凹印印刷适应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应当指出的是,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0042 实施例1-3 0043 以下实施例涉及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0044 (1)按照配方表1计算称量树。

18、脂组分: 0045 (2)将溶剂部分置于反应釜中, 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并加热至4060; 0046 (3)将树脂组分投入反应釜, 控制搅拌速率为600800rpm, 溶解35h至树脂组分 完全溶解(无固体颗粒物残留)为止; 0047 (4)待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 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 控制搅拌速率为8001200rpm 搅拌30分钟左右至助剂分散均匀, 得到样品; 0048 (5)测量样品的固含量(根据实际设计值), 如有必要通过补加溶剂将样品的固含 量调整至设计值; 0049 (6)控制搅拌速率为200400rpm逐渐将反应釜冷却至30以下, 过滤包装即得到 最终产品。 0050 (7)全。

19、息防伪转移纸的制作: 采用陶瓷网纹辊涂布, 涂膜干量控制在12g/m2范 围, 熟化24h后采用单版或双版模压机上机模压, 随后进行真空镀铝得到镀铝膜; 将镀铝膜 与卡纸或铜版纸等通过胶水进行复合后得到全息防伪转移纸。 0051 (8)性能测试: 亮度值与镜面反射率值均采用爱色丽色差仪进行测试; 还需要测试 镀铝附着力、 凹印印刷适应性的后道性能。 0052 后道工艺及性能测试方案: 采用陶瓷网纹辊涂布, 涂膜干量控制在12g/m2范围, 熟化24h后采用单版或双版模压机上机模压, 随后进行真空镀铝得到镀铝膜; 将镀铝膜与卡 纸或铜版纸等通过胶水进行复合后得到全息防伪转移纸, 其亮度值与镜面反。

20、射率值均采用 爱色丽色差仪进行测试。 0053 表1 说明书 3/6 页 6 CN 104312308 B 6 0054 0055 0056 现有市面常规全息防伪涂料的亮度L值通常 92, 镜面反射率通常 85; 本发明 得到高光亮度可能所选苯丙共聚物及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 硝基纤维素等刚性组合提供 了良好的定型效果有关。 0057 表1中所述苯丙共聚物Tg110, 分子量为13万; 0058 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Tg101, 分子量为10万; 0059 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 Tg66, 分子量为5万; 0060 硝基纤维素树脂为H型1/4s硝基纤维素; 006。

21、1 氯醋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Tg72, 分子量为6万。 0062 流平剂为聚醚改性硅氧烷共聚物; 0063 消泡剂为聚硅氧烷聚醚共聚物; 0064 抗静电剂为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 0065 表1中, 树脂组分一栏中, 如实施例1中, 苯丙共聚物的含量为20*40, 其中20表示 树脂组分在涂料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 40表示苯丙共聚物在树脂组分中的重量百分比。 0066 实施例4-7 0067 以下实施例涉及高光亮度全息防伪转移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通实施例1- 3, 各实施例涂料的组分如表2所示, 表2中, 所述数值均为重量百分比。 0068 所述树脂。

22、组分由5种树脂组合而成, 包括如下组分: 苯丙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 均聚物; 丙烯酸酯共聚物、 硝基纤维素树脂、 氯醋树脂; 0069 其中, 所述的苯丙共聚物为苯乙烯与丙烯酸酯单体的共聚物, 玻璃化温度范围在 说明书 4/6 页 7 CN 104312308 B 7 80130, 分子量在5万15万。 0070 所述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Tg范围在100130、 分子量5万-15万。 0071 所述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聚合而成的共聚 物, Tg范围在2070, 分子量在3万25万。 0072 所述的硝基纤维素树脂为粘度为1/8s的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和。

23、粘度为1/4s的H型 硝基纤维素树脂按质量比1:1混合; 0073 所述L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0.711.4; 0074 所述H型硝基纤维素树脂中含氮量为11.512.2。 0075 所述的氯醋共聚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Tg范围在5090 , 分子量在2万10万。 0076 苯丙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 丙烯酸酯共聚物、 硝基纤维素树脂、 氯醋树 脂。 0077 表2 说明书 5/6 页 8 CN 104312308 B 8 0078 0079 0080 综上所述, 本发明具的涂料有优异的流平性, 经陶瓷辊涂布后所得涂膜表面光亮、 无七彩等流平缺陷; 所得涂膜经模压、 镀铝后具有类似金属光泽的高光亮度, 呈现出独特的 全息防伪效果, 且模压适应范围宽; 所得涂层可直接进行凹印印刷, 具有较为广泛的凹印印 刷适应性。 0081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这并不影 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说明书 6/6 页 9 CN 104312308 B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