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68205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75051.X

申请日:

2010.04.29

公开号:

CN101812489A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12P 17/04申请公布日:201008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P 17/04申请日:20100429|||公开

IPC分类号:

C12P17/04

主分类号:

C12P17/04

申请人:

赤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董茗菊; 于广成; 高峰

地址:

02400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一东街84号赤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它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总糖降至2.0~3.0%时添加的补料培养基;使用玉米为主要碳源配制发酵培养基,更进一步方案,种子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也使用玉米为主要碳源来配制。其优点在于玉米粉价格低于大米粉,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玉米粉的货源充足,质量稳定,保证发酵生产的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13~17%、碳酸钙0.5~0.7%、磷酸二氢钾0.6~1%、氯化钠0.3~0.5%、氯化钾0.5~0.7%、硫酸镁0.06~0.14%、硫酸亚铁0.06~0.14%、硫酸铵0.06~0.14%、硝酸钠0.06~0.14%、余量为水。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8~12%、碳酸钙0.3~0.5%、磷酸二氢钾0.3~0.5%、氯化钠0.15~0.25%、氯化钾0.15~0.25%、硫酸镁0.06~0.14%、硫酸亚铁0.06~0.14%、硫酸铵0.06~0.14%、硝酸钠0.06~0.14%、余量为水。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料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15~40%、淀粉酶0.02~0.1%、消沫剂0.05~0.3%、余量为水。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粉是选用黄色马牙玉米,或者粉质玉米经过脱皮、脱胚、粉碎而成;玉米粉的细度80目过筛60%以上,糖含量80%以上,蛋白质含量小于9%,水分小于9%。
5: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粉是选用黄色马牙玉米,或者粉质玉米经过脱皮、脱胚、粉碎而成;玉米粉的细度80目过筛60%以上,糖含量80%以上,蛋白质含量小于9%,水分小于9%。

说明书


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灰黄霉素(griseoflvin)属芳香族衍生物类的抗生素,是一种抗真菌抗生素,主要治疗皮肤廯菌属引起的感染,在农业上用于抗植物真菌病。国内灰黄霉素的发酵生产使用的产生菌均是由我国自行筛选的野生Penicillumpatulum4541菌株经过多代诱变及定向选育获得,本发明使用的菌种也是该菌株的后代。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灰黄霉素工业发酵生产以来,一直使用南方盛产的籼米加工成的籼米粉(或称大米粉)作为主要碳源。大米做为主要碳源生产灰黄霉素,货源不充足、原料质量没保障,而且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充足,生产成本低廉的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13~17%、碳酸钙0.5~0.7%、磷酸二氢钾0.6~1%、氯化钠0.3~0.5%、氯化钾0.5~0.7%、硫酸镁0.06~0.14%、硫酸亚铁0.06~0.14%、硫酸铵0.06~0.14%、硝酸钠0.06~0.14%、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8~12%、碳酸钙0.3~0.5%、磷酸二氢钾0.3~0.5%、氯化钠0.15~0.25%、氯化钾0.15~0.25%、硫酸镁0.06~0.14%、硫酸亚铁0.06~0.14%、硫酸铵0.06~0.14%、硝酸钠0.06~0.14%、余量为水。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补料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15~40%、淀粉酶0.02~0.1%、消沫剂0.05~0.3%、余量为水。

    所述的玉米粉是选用黄色马牙玉米,或者粉质玉米经过脱皮、脱胚、粉碎而成;玉米粉的细度80目过筛60%以上,糖含量80%以上,蛋白质含量小于9%,水分小于9%。

    所述发酵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各自的制备方法都是按上述比例称取各原料,投入发酵罐中,搅拌均匀,加盖密封灭菌制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使用物产丰富的玉米为原料加工成玉米粉,替代长期以大米粉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原料,经过发酵生产灰黄霉素。其优点在于以下几点:玉米粉价格低于大米粉,大大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玉米粉的货源充足,质量稳定,保证发酵生产的稳定;采购部门可就近收购玉米,降低采购成本;物流部门不需要大批的铁路运输大米,减轻了运输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10%、碳酸钙0.4%、磷酸二氢钾0.4%、氯化钠0.2%、氯化钾0.2%、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铵0.1%、硝酸钠0.1%、余量为水;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15%、碳酸钙0.6%、磷酸二氢钾0.8%、氯化钠0.4%、氯化钾0.6%、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铵0.1%、硝酸钠0.1%、余量为水;所述的补料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28%、淀粉酶0.05%、消沫剂0.15%、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的玉米粉是选用黄色马牙玉米经过脱皮、脱胚、粉碎而成;玉米粉的细度80目过筛60%以上,糖含量80%以上,蛋白质含量小于9%,水分小于9%。

    实施例2:一种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9%、碳酸钙0.35%、磷酸二氢钾0.35%、氯化钠0.16%、氯化钾0.17%、硫酸镁0.08%、硫酸亚铁0.07%、硫酸铵0.09%、硝酸钠0.08%、余量为水。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13%、碳酸钙0.55%、磷酸二氢钾0.7%、氯化钠0.35%、氯化钾0.56%、硫酸镁0.08%、硫酸亚铁0.09%、硫酸铵0.07%、硝酸钠0.08%、余量为水;所述的补料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25%、淀粉酶0.03%、消沫剂0.1%、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的玉米粉是选用粉质玉米经过脱皮、脱胚、粉碎而成;玉米粉的细度80目过筛60%以上,糖含量80%以上,蛋白质含量小于9%,水分小于9%。

    实施例3:一种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所述的种子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11%、碳酸钙0.42%、磷酸二氢钾0.45%、氯化钠0.22%、氯化钾0.21%、硫酸镁0.12%、硫酸亚铁0.13%、硫酸铵0.11%、硝酸钠0.12%、余量为水;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17%、碳酸钙0.65%、磷酸二氢钾0.9%、氯化钠0.45%、氯化钾0.65%、硫酸镁0.11%、硫酸亚铁0.12%、硫酸铵0.10%、硝酸钠0.11%、余量为水;所述的补料培养基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配制而成,玉米粉30%、淀粉酶0.08%、消沫剂0.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的玉米粉是选用粉质玉米经过脱皮、脱胚、粉碎而成;玉米粉的细度80目过筛60%以上,糖含量80%以上,蛋白质含量小于9%,水分小于9%。

    

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生产灰黄霉素的培养基,它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在发酵培养过程中,总糖降至2.03.0时添加的补料培养基;使用玉米为主要碳源配制发酵培养基,更进一步方案,种子培养基和补料培养基也使用玉米为主要碳源来配制。其优点在于玉米粉价格低于大米粉,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玉米粉的货源充足,质量稳定,保证发酵生产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