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867605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2430.3

申请日:

2015.03.25

公开号:

CN104804180A

公开日:

2015.07.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G 65/26申请日:20150325|||公开

IPC分类号:

C08G65/26

主分类号:

C08G65/26

申请人:

江苏佳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薛华; 仲艳; 郭朝彬

地址:

213000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滨北路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先将反应釜内空气抽出,开启真空;将一乙胺压入反应釜内,搅拌并升温到70~140℃的反应温度,并记录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值;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70~85℃,缓慢加入二分之一量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小于140℃,压力小于0.8Mpa;加入催化剂后搅拌,并抽出反应釜内空气至小于-0.08MPa负压状态;继续加入另二分之一量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小于140℃,保温并完全反应3~8小时;冷却至温度小于60℃。本发明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成品不需要脱色处理,工艺步骤简单,生产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1)、先将反应釜内空气抽出,开启真空;
(2)、将一乙胺压入反应釜内,搅拌并升温到70~140℃的反应温度 ,并记录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值;
(3)、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70~85℃ ,缓慢加入二分之一量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小于140℃,压力小于0.8Mpa;
(4)、加入催化剂后搅拌,并抽出反应釜内空气至小于-0.08MPa状态;
(5)、继续加入另二分之一量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小于140℃ ,保温并完全反应3~8小时;
(6)、冷却至温度小于6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乙胺和环氧乙烷的质量比为1:4.2~1:8.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质量为一乙胺和环氧乙烷质量之和的0.05%~0.1%。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碱金属化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化合物为KOH或NaOH或甲醇钠。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KOH。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乙胺的纯度大于98%。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乙胺的纯度大于99%。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乙烷的纯度大于98%。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乙烷的纯度大于99%。

说明书

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乙胺聚氧乙烯醚可作为乳化剂、纺织助剂应用在许多领域 ,同时还作为医药中间体。目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合成方法鲜有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合成方法鲜有文献报道),提供一种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且工艺步骤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先将反应釜内空气抽出,开启真空;
(2)、将一乙胺压入反应釜内,搅拌并升温到70~140℃的反应温度 ,并记录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值;
(3)、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70~85℃ ,缓慢加入二分之一量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小于140℃,压力小于0.8Mpa;
(4)、加入催化剂后搅拌,并抽出反应釜内空气至小于-0.08MPa负压状态;
(5)、继续加入另二分之一量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小于140℃ ,保温并完全反应3~8小时;
(6)、冷却至温度小于60℃。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乙胺和环氧乙烷的质量比为1:4.2~1:8.2。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催化剂的质量为一乙胺和环氧乙烷质量之和的0.05%~0.1%。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催化剂为碱金属化合物。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碱金属化合物为KOH或NaOH或甲醇钠,优选催化剂为KOH。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一乙胺的纯度大于98%,优选一乙胺的纯度大于99%。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环氧乙烷的纯度大于98%,优选环氧乙烷的纯度大于9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发明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成品不需要脱色处理,工艺步骤简单,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先将釜内空气抽出,开启真空。
2.将100Kg的一乙胺压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到80℃,记录釜内温度、压力。
3.加入环氧乙烷280Kg,控制釜温110℃以下。
4.加入KOH催化剂保持搅拌,适当抽真空至压力小于0.8Mpa,加入余下环氧乙烷280Kg。
5.控制釜温在130℃,保温使反应完全5小时。
6.冷却至60℃以下,取样测定指标。
(实施例2)
1.先将釜内空气抽出,开启真空。
2.将100Kg的一乙胺压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到100℃,记录釜内温度、压力。
3.加入环氧乙烷330Kg,控制釜温130℃以下。
4.加入KOH催化剂保持搅拌,适当抽真空至压力小于0.8Mpa,加入余下环氧乙烷330Kg。
5.控制釜温在140℃,保温使反应完全7小时。
6.冷却至60℃以下,取样测定指标。
(实施例3)
1.先将釜内空气抽出,开启真空。
2.将110Kg的一乙胺压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到70℃,记录釜内温度、压力。
3.加入环氧乙烷300Kg,控制釜温130℃以下。
4.加入KOH催化剂保持搅拌,适当抽真空至压力小于0.9Mpa,加入余下环氧乙烷300Kg。
5.控制釜温在140℃,保温使反应完全8小时。
6.冷却至60℃以下,取样测定指标。
(实施例4)
1.先将釜内空气抽出,开启真空。
2.将110Kg的一乙胺压入反应釜内。开启搅拌升温到140℃,记录釜内温度、压力。
3.加入环氧乙烷320Kg,控制釜温130℃以下。
4.加入KOH催化剂保持搅拌,适当抽真空至压力小于0.9Mpa,加入余下环氧乙烷320Kg。
5.控制釜温在140℃,保温使反应完全3小时。
6.冷却至60℃以下,取样测定指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乙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先将反应釜内空气抽出,开启真空;将一乙胺压入反应釜内,搅拌并升温到70140的反应温度,并记录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值;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为7085,缓慢加入二分之一量的环氧乙烷,控制反应釜内温度小于140,压力小于0.8Mpa;加入催化剂后搅拌,并抽出反应釜内空气至小于-0.08MPa负压状态;继续加入另二分之一量的环氧乙烷,控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