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孔曝气器.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865894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23354.6

申请日:

2010.10.22

公开号:

CN101982429A

公开日:

2011.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3/02公开日:201103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02申请日:20101022|||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02; C02F7/00

主分类号:

C02F3/02

申请人:

中国人民大学

发明人:

王洪臣; 齐鲁; 程荣

地址:

10087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曝气池的超微孔曝气器,包括曝气盘片(1)和曝气盘片支撑座(2),所述曝气盘片(1)设置于所述曝气盘片支承座(2)上,所述曝气盘片(1)的曝气孔径为100-120μm。本发明的超微孔曝气器通过采用锥形螺纹接口,提高了曝气管与曝气器底座之间的密封性,通过使曝气盘片的曝气孔径为100-120μm,使所产生的气泡直径在0.5-1mm,提高了氧气利用率,使其大于5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曝气池的超微孔曝气器, 包括曝气盘片 (1) 和曝气盘片支撑座 (2), 所述曝气盘片 (1) 设置于所述曝气盘片支承座 (2) 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盘片 (1) 的曝气孔径为 100-120μm。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盘片 (1) 为刚玉曝气盘 片。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盘片 (1) 为钟罩形结 构。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微孔曝气器还包括密封止 回阀, 设置在所述超微孔曝气器内部。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微孔曝气器还包括曝气管 (4) 和曝气器底座 (5), 所述曝气管 (4) 通过所述曝气器底座 (5) 与空气管道 (6) 连通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管 (4) 通过螺纹接口 (3) 与所述曝气器底座 (5) 连接。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接口 (3) 为锥形螺纹接 口。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器底座 (5) 与所述空气管 道 (6) 固定连接。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器底座 (5) 半包围地与所 述空气管道 (6) 固定连接。

说明书


超微孔曝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曝气装置,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曝气池的超微 孔曝气器。
     背景技术 目前, 我国已有大批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 全国污水处理率约为 70%, 污水处 理的节能降耗将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污水处理厂近 1/2 的运行费用是电费, 而其中 鼓风曝气所耗电费占总电费的 50%~ 60%, 因此优化曝气系统成为污水处理节能降耗的 重中之重。
     现在采用的曝气器种类较多, 如散流式曝气器、 微孔曝气器、 管式曝气器等, 而微 孔曝气由于气液相接触面积较大, 充氧性能较好, 动力效率较高, 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 现 有的微孔曝气器存在孔眼容易堵塞等缺陷, 其充氧效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 一 )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如何优化微孔曝气器的结构, 提高氧气的利用率。
     ( 二 )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曝气池的超微孔曝气器, 包括曝气盘片和曝 气盘片支撑座, 所述曝气盘片设置于所述曝气盘片支承座上, 所述曝气盘片的曝气孔径为 100-120μm。
     优选地, 所述曝气盘片为刚玉曝气盘片。
     优选地, 所述曝气盘片为钟罩形结构。
     优选地, 所述超微孔曝气器还包括密封止回阀, 设置在所述超微孔曝气器内部。
     优选地, 所述超微孔曝气器还包括曝气管和曝气器底座, 所述曝气管通过所述曝 气器底座与空气管道连通
     优选地, 所述曝气管通过螺纹接口与所述曝气器底座连接。
     优选地, 所述螺纹接口为锥形螺纹接口。
     优选地, 所述曝气器底座与所述空气管道固定连接。
     优选地, 所述曝气器底座半包围地与所述空气管道固定连接。
     ( 三 )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超微孔曝气器通过在超微孔曝气器内部设置密封止回阀, 当空气管道停 止供气时阻止污水进入空气管道 ; 并且曝气盘片的曝气孔径为 100-120μm, 使所产生的气 泡直径在 0.5-1mm, 提高了氧气利用率, 使其大于 50%, 而且, 由于气泡很小, 且非常密集, 水中杂质难以在盘片上沉积 ; 通过采用锥形螺纹接口, 提高了曝气管与曝气器底座之间的 密封性。附图说明
     图 1 为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超微孔曝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超微孔曝气器,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 1 所示, 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超微孔曝气器, 包括刚玉曝气盘片 1、 曝 气盘片支撑座 2、 螺纹接口 3、 曝气管 4、 曝气器底座 5 和空气管道 6。 刚玉曝气盘片 1 为钟罩 形结构, 采用 40-50 目刚玉砂高温烧制而成, 在曝气盘片 1 上均匀地打孔, 孔眼均匀, 曝气盘 片的曝气孔径为 100-120μm, 产生的气泡直径在 0.5-1mm, 工作时, 气流在整个膜片上的分 布十分均匀, 使气流与污水稳定地、 全面地接触。曝气管 4 设置在曝气盘片支撑座 2 中央, 刚玉曝气盘片 1 设置在曝气盘片支撑座 2 上。在超微孔曝气器内部设置密封止回阀, 以有 效防止污水倒流。曝气器底座 5 与曝气管 4 之间具有螺纹接口 3, 优选为锥形螺纹接口, 以 便曝气器底座 5 与曝气管 4 互相连接, 使曝气器底座 5 与曝气管 4 的连接更加紧密, 不会产 生漏气现象, 曝气管 4 的下端与空气管道 6 连通, 曝气器底座 5 半包围地与空气管道 6 固定 连接, 这样, 空气管道 6 中的空气通过曝气管 4 并最终通过刚玉曝气盘片 1 扩散到水体中。 本发明的超微孔曝气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
     由鼓风机提供气源, 空气通过空气管道 6。 空气经曝气管 4 并经密封止回阀均匀地 进入曝气盘片 1 与曝气盘片支承座 2 之间的空间, 然后通过曝气孔进入污水中, 达到曝气扩 散的目的 ; 停止供气时, 曝气器内部压力下降, 密封止回阀闭合, 防止回水。
     本实施方式的曝气器的具体参数如下 :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 因此所有
     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超微孔曝气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超微孔曝气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超微孔曝气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微孔曝气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微孔曝气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82429A43申请公布日20110302CN101982429ACN101982429A21申请号201010523354622申请日20101022C02F3/02200601C02F7/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人民大学地址100872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72发明人王洪臣齐鲁程荣54发明名称超微孔曝气器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曝气池的超微孔曝气器,包括曝气盘片1和曝气盘片支撑座2,所述曝气盘片1设置于所述曝气盘片支承座2上,所述曝气盘片1的曝气孔径为100120M。本发明的超微孔曝气器通过采用锥形螺纹接口,提高了曝气管与曝气器底座之间的密。

2、封性,通过使曝气盘片的曝气孔径为100120M,使所产生的气泡直径在051MM,提高了氧气利用率,使其大于50。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1982431A1/1页21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曝气池的超微孔曝气器,包括曝气盘片1和曝气盘片支撑座2,所述曝气盘片1设置于所述曝气盘片支承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片1的曝气孔径为100120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片1为刚玉曝气盘片。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盘片1为钟罩形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

3、,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孔曝气器还包括密封止回阀,设置在所述超微孔曝气器内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孔曝气器还包括曝气管4和曝气器底座5,所述曝气管4通过所述曝气器底座5与空气管道6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4通过螺纹接口3与所述曝气器底座5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接口3为锥形螺纹接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底座5与所述空气管道6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微孔曝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底座5半包围地与所述空气管道6固定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19824。

4、29ACN101982431A1/3页3超微孔曝气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的曝气装置,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曝气池的超微孔曝气器。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已有大批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营,全国污水处理率约为70,污水处理的节能降耗将成为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污水处理厂近1/2的运行费用是电费,而其中鼓风曝气所耗电费占总电费的5060,因此优化曝气系统成为污水处理节能降耗的重中之重。0003现在采用的曝气器种类较多,如散流式曝气器、微孔曝气器、管式曝气器等,而微孔曝气由于气液相接触面积较大,充氧性能较好,动力效率较高,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微孔曝气器存在孔眼容易堵塞等缺陷,。

5、其充氧效率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发明内容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优化微孔曝气器的结构,提高氧气的利用率。0006二技术方案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曝气池的超微孔曝气器,包括曝气盘片和曝气盘片支撑座,所述曝气盘片设置于所述曝气盘片支承座上,所述曝气盘片的曝气孔径为100120M。0009优选地,所述曝气盘片为刚玉曝气盘片。0010优选地,所述曝气盘片为钟罩形结构。0011优选地,所述超微孔曝气器还包括密封止回阀,设置在所述超微孔曝气器内部。0012优选地,所述超微孔曝气器还包括曝气管和曝气器底座,所述。

6、曝气管通过所述曝气器底座与空气管道连通0013优选地,所述曝气管通过螺纹接口与所述曝气器底座连接。0014优选地,所述螺纹接口为锥形螺纹接口。0015优选地,所述曝气器底座与所述空气管道固定连接。0016优选地,所述曝气器底座半包围地与所述空气管道固定连接。0017三有益效果0018本发明的超微孔曝气器通过在超微孔曝气器内部设置密封止回阀,当空气管道停止供气时阻止污水进入空气管道;并且曝气盘片的曝气孔径为100120M,使所产生的气泡直径在051MM,提高了氧气利用率,使其大于50,而且,由于气泡很小,且非常密集,水中杂质难以在盘片上沉积;通过采用锥形螺纹接口,提高了曝气管与曝气器底座之间的密。

7、封性。说明书CN101982429ACN101982431A2/3页4附图说明0019图1为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超微孔曝气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本发明提出的超微孔曝气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0021如图1所示,依照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超微孔曝气器,包括刚玉曝气盘片1、曝气盘片支撑座2、螺纹接口3、曝气管4、曝气器底座5和空气管道6。刚玉曝气盘片1为钟罩形结构,采用4050目刚玉砂高温烧制而成,在曝气盘片1上均匀地打孔,孔眼均匀,曝气盘片的曝气孔径为100120M,产生的气泡直径在051MM,工作时,气流在整个膜片上的分布十分均匀,使气流与污水稳定地、全面地接触。曝气。

8、管4设置在曝气盘片支撑座2中央,刚玉曝气盘片1设置在曝气盘片支撑座2上。在超微孔曝气器内部设置密封止回阀,以有效防止污水倒流。曝气器底座5与曝气管4之间具有螺纹接口3,优选为锥形螺纹接口,以便曝气器底座5与曝气管4互相连接,使曝气器底座5与曝气管4的连接更加紧密,不会产生漏气现象,曝气管4的下端与空气管道6连通,曝气器底座5半包围地与空气管道6固定连接,这样,空气管道6中的空气通过曝气管4并最终通过刚玉曝气盘片1扩散到水体中。0022本发明的超微孔曝气器的工作原理如下0023由鼓风机提供气源,空气通过空气管道6。空气经曝气管4并经密封止回阀均匀地进入曝气盘片1与曝气盘片支承座2之间的空间,然后通过曝气孔进入污水中,达到曝气扩散的目的;停止供气时,曝气器内部压力下降,密封止回阀闭合,防止回水。0024本实施方式的曝气器的具体参数如下00250026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说明书CN101982429ACN101982431A3/3页5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说明书CN101982429ACN101982431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8242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