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8657831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457144.X

申请日:

20171228

公开号:

CN108084909A

公开日:

201805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J7/29,C09J7/38,C08L23/06,C08L75/04,C08K7/24,C08K3/04,C08J9/10,C08J7/12

主分类号:

C09J7/29,C09J7/38,C08L23/06,C08L75/04,C08K7/24,C08K3/04,C08J9/10,C08J7/12

申请人: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长顺

地址: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晨港路85号

优先权:

CN201711457144A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范晴;顾天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泡棉技术领域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于黑色基材层一侧贴合胶粘层,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黑色基材层的一侧设有凹槽结构,并且所述胶粘层是预先在模具中形成带有所述凹槽结构后与所述黑色基材层贴合的;S2,于所述黑色基材层上远离胶粘层一侧粘结改性泡棉层,所述的改性泡棉层主要由发泡母粒、助剂母粒和PE共混制得母片后,将母片经辐照交联制备得到;其中,所述发泡母粒主要由热塑性弹性体和PE制备得到;所述助剂母粒主要由PE、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制备得到;所述阻抗增强助剂包括碳基阻抗增强助剂。本发明通过制备带扩散微结构的黑色基材层以及改性泡棉,然后进行贴合,集阻抗、遮光和抗震功能于一体。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于黑色基材层一侧贴合胶粘层,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黑色基材层的一侧设有凹槽结构,并且所述胶粘层是预先在模具中形成带有所述凹槽结构后与所述黑色基材层贴合的;S,于所述黑色基材层上远离胶粘层一侧粘结改性泡棉层,所述的改性泡棉层主要由发泡母粒、助剂母粒和PE共混制得母片后,将母片经辐照交联制备得到;其中,所述发泡母粒主要由热塑性弹性体和PE制备得到;所述助剂母粒主要由PE、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制备得到;所述阻抗增强助剂包括碳基阻抗增强助剂,优选包括活性炭、石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包括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胶粘层通过胶粘剂对扩散膜母模翻模制得,翻模得到的胶粘层在一侧表面具有与扩散膜上微结构对应的凹槽结构;优选地,所述的胶粘层采用压敏胶;优选地,所述扩散膜母模上涂有离型剂,所述离型剂的离型力为5~20gf;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离型剂为硅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扩散膜母模通过将不同颗粒级配的PMMA粒子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优选地,第一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份,第二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3份、第三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3份;优选地,所述第一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为5μm,所述第二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为8μm,所述第三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母片中发泡母粒、助剂母粒和PE粒子的重量份数比例是1:(0.1~0.5):(0.8~3.3);优选地,所述的母片中发泡母粒、助剂母粒和PE粒子的重量份数比例是1:0.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发泡母粒通过PE粒子和热塑性弹性体共混混炼后造粒得到,其中,PE粒子与热塑性弹性体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4~1.8);优选地,所述PE粒子与热塑性弹性体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1;优选地,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为TPU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助剂母粒通过PE粒子、阻抗增强助剂、发泡剂共混混炼后造粒得到,其中,PE粒子、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的重量份数比例为(85~147):1:(0.6~2.2);优选地,PE粒子、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0: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辐照交联采用γ射线,γ射线的辐照量为30~80kGy。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改性泡棉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经电晕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遮光泡棉胶带的密度为0.15~0.75g/cm,雾度不小于99%,透光率不大于1%,180°剥离力为600~1500gf,25%压缩比为0.005~0.04MPa,阻抗为10~10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泡棉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OLED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显示设备中。由于显示设备发展的趋势是薄型化,OLED屏幕也做的越来越薄。但是轻薄的OLED屏幕存在易破碎等风险,因此常常采用泡棉贴在OLED屏幕背面,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OLED显示设备的基底一般采用玻璃或者PI,因此需要进行遮光处理以免漏光。

在有些OLED屏幕中采用遮光胶带和泡棉胶带复合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的工艺方案都是将泡棉胶带以及遮光胶带分步贴在OLED手机屏幕后面。该工艺消耗的工时较多,且泡棉胶带以及遮光胶带贴合完毕后,重工性较差。

另外泡棉胶带在显示设备组装过程中,容易吸附灰尘,因此对泡棉胶带也有阻抗的要求,这也是目前的泡棉胶带需要改善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黑色基材层上设置凹槽结构提高遮光性能并且设置高阻抗的改性泡棉,使得遮光泡棉胶带能够集阻抗、遮光和抗震功能于一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

A)于黑色基材层一侧贴合胶粘层,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黑色基材层的一侧设有凹槽结构,并且所述胶粘层是预先在模具中形成带有所述凹槽结构后与所述黑色基材层贴合的;

B)于所述黑色基材层上远离胶粘层一侧粘结改性泡棉层,所述的改性泡棉层主要由发泡母粒、助剂母粒和PE共混制得母片后,将母片经辐照交联制备得到;

其中,所述发泡母粒主要由热塑性弹性体和PE制备得到;

所述助剂母粒主要由PE、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制备得到;

所述阻抗增强助剂包括碳基阻抗增强助剂,优选包括活性炭、石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包括碳纳米管。

所述的黑色基材层采用黑色PET。

所述的发泡剂采用偶氮二甲酰胺。

所述的胶粘层通过胶粘剂对扩散膜母模翻模制得,翻模得到的胶粘层在一侧表面具有与扩散膜上微结构对应的凹槽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胶粘层采用压敏胶;

优选地,所述扩散膜母模上涂有离型剂,所述离型剂的离型力为5~10gf;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离型剂为硅油。

所述的扩散膜母模通过将不同颗粒级配的PMMA粒子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

优选地,第一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份,第二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3份、第三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3份;

优选地,所述第一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为5μm,所述第二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为8μm,所述第三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15μm。

所述的母片中发泡母粒、助剂母粒和PE粒子的重量份数比例是1:(0.5~1):(0.8~1.2);优选地,所述的母片中发泡母粒、助剂母粒和PE粒子的重量份数比例是1:0.2:2。

所述的发泡母粒通过PE粒子和热塑性弹性体共混混炼后造粒得到,其中,PE粒子与热塑性弹性体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4~1.8);优选地,所述PE粒子与热塑性弹性体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1;优选地,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为TPU粒子。

所述的助剂母粒通过PE粒子、阻抗增强助剂、发泡剂共混混炼后造粒得到,其中,PE粒子、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的重量份数比例为(85~147):1:(0.6~2.2);优选地,PE粒子、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0:1:1。

优选地,所述辐照交联采用γ射线,γ射线的辐照量为30~80kGy。

所述改性泡棉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经电晕处理,以提高与其他材料或结构的粘结力。

所述遮光泡棉胶带的密度为0.15~0.75g/cm3,雾度不小于99%,透光率不大于1%,180°剥离力为600~1500gf,25%压缩比为0.005~0.04MPa,阻抗为1011.5~1012.5Ω。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黑色基材层上设置的凹槽结构,使得胶粘层同时具有扩散膜的性质,光线经胶粘层到达黑色基材层时基本全部被吸收,增强了遮光性能,且本发明设置高阻抗的改性泡棉,使得遮光泡棉胶带能够集阻抗、遮光和抗震功能于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密度采用天平测得,依据标准ASTM D3574;雾度和透光率测试采用型号NDH2000的雾度计,测试依据标准JIS7136;180°剥离力测试采用万能拉力机,测试依据标准为GB/T-2792-2014;阻抗性能采用阻抗仪测得,测试依据标准ASTM D257;25%压缩比采用万能拉力机测得,测试依据标准JIS K6254。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A)遮光胶带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将1份粒径5μm的PMMA粒子、2份粒径8μm的PMMA粒子和2份粒径15μm的PMMA粒子混合,之后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雾度95%以上的扩散膜,在扩散膜上涂布硅油,制得离型力为5gf的扩散膜母模;

2)在制得的扩散膜母模上采用狭缝式模头挤出涂布10μm的压敏胶,再与12μm的黑色基材层进行贴合,撕掉扩散膜母模,制得带凹槽结构的遮光胶带。

优选地,在遮光胶带两侧贴合离型力10gf、厚度23μm的离型膜并收卷,可以更方便地贮存取用遮光胶带。

B)改性泡棉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粒子、TPU粒子按重量比1:1的比例进行共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然后造粒,得到发泡母粒;将PE粒子、碳纳米管和AC按重量比100:1:1的比例进行共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然后造粒,得到助剂母粒;

2)将得到的发泡母粒、碳纳米管母粒和PE粒子按重量比1:0.2:2的比例进行共混,制得母片;

3)将制得的母片通过γ射线进行辐照,辐照量为50kGy,制得0.1mm厚度的改性泡棉。

优选地,对改性泡棉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待用。

C)遮光胶带与改性泡棉贴合,包括以下步骤:

1)将遮光胶带上黑色基材层远离凹槽结构一侧的离型膜剥离;

2)采用贴合机将遮光胶带上剥离离型膜的一侧与表面经电晕处理的改性泡棉通过压敏胶贴合,收卷,得到遮光泡棉胶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泡棉胶带的密度为0.50g/cm3,雾度为99.9%,透光率为0.1%,180°剥离力为800gf,25%压缩比为0.02MPa,阻抗为1012.5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A)遮光胶带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将1份粒径5μm的PMMA粒子、1份粒径8μm的PMMA粒子和1份粒径15μm的PMMA粒子混合,之后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雾度95%以上的扩散膜,在扩散膜上涂布硅油,制得离型力为10gf的扩散膜母模;

2)在制得的扩散膜母模上采用狭缝式模头挤出涂布10μm的压敏胶,再与12μm的黑色基材层进行贴合,撕掉扩散膜母模,制得带凹槽结构的遮光胶带。

优选地,在遮光胶带两侧贴合离型力5gf、厚度25μm的离型膜并收卷,可以更方便地贮存取用遮光胶带。

B)改性泡棉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粒子、TPU粒子按重量比1:0.4的比例进行共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然后造粒,得到发泡母粒;将PE粒子、石墨烯和AC按重量比85:1:0.6的比例进行共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然后造粒,得到助剂母粒;

2)将得到的发泡母粒、石墨烯和PE粒子按重量比1:0.1:0.8的比例进行共混,制得母片;

3)将制得的母片通过γ射线进行辐照,辐照量为50kGy,制得0.1mm厚度的改性泡棉。

优选地,对改性泡棉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待用。

C)遮光胶带与改性泡棉贴合,包括以下步骤:

1)将遮光胶带上黑色基材层远离凹槽结构一侧的离型膜剥离;

2)采用贴合机将遮光胶带上剥离离型膜的一侧与表面经电晕处理的改性泡棉通过压敏胶贴合,收卷,得到遮光泡棉胶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泡棉胶带的密度为0.40g/cm3,雾度为99.9%,透光率为0.09%,180°剥离力为780gf,25%压缩比为0.015MPa,阻抗为1011.5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A)遮光胶带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将1份粒径5μm的PMMA粒子、3份粒径8μm的PMMA粒子和3份粒径15μm的PMMA粒子混合,之后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雾度95%以上的扩散膜,在扩散膜上涂布硅油,制得离型力为20gf的扩散膜母模;

2)在制得的扩散膜母模上采用狭缝式模头挤出涂布10μm的压敏胶,再与12μm的黑色基材层进行贴合,撕掉扩散膜母模,制得带凹槽结构的遮光胶带。

优选地,在遮光胶带两侧贴合离型力5gf、厚度25μm的离型膜并收卷,可以更方便地贮存取用遮光胶带。

B)改性泡棉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PE粒子、TPU粒子按重量比1:1.8的比例进行共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然后造粒,得到发泡母粒;将PE粒子、活性炭和AC按重量比147:1:2.2的比例进行共混,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然后造粒,得到助剂母粒;

2)将得到的发泡母粒、碳纳米管母粒和PE粒子按重量比1:0.5:3.3的比例进行共混,制得母片;

3)将制得的母片通过γ射线进行辐照,辐照量为50kGy,制得0.1mm厚度的改性泡棉。

优选地,对改性泡棉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待用。

C)遮光胶带与改性泡棉贴合,包括以下步骤:

1)将遮光胶带上黑色基材层远离凹槽结构一侧的离型膜剥离;

2)采用贴合机将遮光胶带上剥离离型膜的一侧与表面经电晕处理的改性泡棉通过压敏胶贴合,收卷,得到遮光泡棉胶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泡棉胶带的密度为0.25g/cm3,雾度为99.1%,透光率为0.2%,180°剥离力为800gf,25%压缩比为0.04MPa,阻抗为1012Ω。

可见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遮光泡棉胶带,其透光率不高于0.2%,遮光性能满足现在电子器件的高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57144.X (22)申请日 2017.12.28 (71)申请人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晨港 路85号 (72)发明人 李长顺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范晴顾天乐 (51)Int.Cl. C09J 7/29(2018.01) C09J 7/38(2018.01) C08L 23/06(2006.01) C08L 75/04(2006.01) C08K 7/24(2。

2、006.01) C08K 3/04(2006.01) C08J 9/10(2006.01) C08J 7/12(2006.01) (54)发明名称 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一种泡棉技术领域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 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于黑色基材层一侧贴合 胶粘层, 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黑色基材层的一侧 设有凹槽结构, 并且所述胶粘层是预先在模具中 形成带有所述凹槽结构后与所述黑色基材层贴 合的; S2, 于所述黑色基材层上远离胶粘层一侧 粘结改性泡棉层, 所述的改性泡棉层主要由发泡 母粒、 助剂母粒和PE共混制得母片后, 将母片经 辐照交联制备得到; 其中, 所述发泡母粒主。

3、要由 热塑性弹性体和PE制备得到; 所述助剂母粒主要 由PE、 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制备得到; 所述阻 抗增强助剂包括碳基阻抗增强助剂。 本发明通过 制备带扩散微结构的黑色基材层以及改性泡棉, 然后进行贴合, 集阻抗、 遮光和抗震功能于一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8084909 A 2018.05.29 CN 108084909 A 1.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于黑色基材层一侧贴合胶粘层, 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黑色基材层的一侧设有凹槽结 构, 并且所述胶粘层是预先在模具中形成带有所述凹槽结构后与所述黑色基材层贴合的; S2, 于所述黑。

4、色基材层上远离胶粘层一侧粘结改性泡棉层, 所述的改性泡棉层主要由发 泡母粒、 助剂母粒和PE共混制得母片后, 将母片经辐照交联制备得到; 其中, 所述发泡母粒主要由热塑性弹性体和PE制备得到; 所述助剂母粒主要由PE、 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制备得到; 所述阻抗增强助剂包括碳基阻抗增强助剂, 优选包括活性炭、 石墨、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 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包括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的胶粘层通过胶粘 剂对扩散膜母模翻模制得, 翻模得到的胶粘层在一侧表面具有与扩散膜上微结构对应的凹 槽结构; 优选地, 所述的胶粘层采用压敏胶; 优选地,。

5、 所述扩散膜母模上涂有离型剂, 所述离型剂的离型力为520gf;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离型剂为硅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的扩散膜母模通过 将不同颗粒级配的PMMA粒子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 优选地, 第一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份, 第二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3 份、 第三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3份; 优选地, 所述第一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为5 m, 所述第二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为8 m, 所 述第三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15 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的母片中发泡母 粒。

6、、 助剂母粒和PE粒子的重量份数比例是1:(0.10.5):(0.83.3); 优选地, 所述的母片 中发泡母粒、 助剂母粒和PE粒子的重量份数比例是1:0.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的发泡母粒通过PE 粒子和热塑性弹性体共混混炼后造粒得到, 其中, PE粒子与热塑性弹性体的重量份数比例 为1:(0.41.8); 优选地, 所述PE粒子与热塑性弹性体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1; 优选地, 所述 的热塑性弹性体为TPU粒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的助剂母粒通过PE 粒子、 阻抗增强助剂、 发泡剂共混混炼后。

7、造粒得到, 其中, PE粒子、 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的 重量份数比例为(85147):1:(0.62.2); 优选地, PE粒子、 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的重量 份数比例为100: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辐照交联采用射 线, 射线的辐照量为3080kGy。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改性泡棉层的至少 一侧表面经电晕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遮光泡棉胶带的密 度为0.150.75g/cm3, 雾度不小于99, 透光率不大于1, 180 剥离力为6001500g。

8、f, 25压缩比为0.0050.04MPa, 阻抗为1011.51012.5。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8084909 A 2 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泡棉领域的技术, 具体是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OLED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显示设备中。 由于显示设备发展的趋势是薄型化, OLED屏幕也做的越来越薄。 但是轻薄的OLED屏幕存在易破碎等风险, 因此常常采用泡棉贴 在OLED屏幕背面, 起到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 OLED显示设备的基底一般采用玻璃或者PI, 因 此需要进行遮光处理以免漏光。 0003 在有些OLE。

9、D屏幕中采用遮光胶带和泡棉胶带复合使用, 以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的 工艺方案都是将泡棉胶带以及遮光胶带分步贴在OLED手机屏幕后面。 该工艺消耗的工时较 多, 且泡棉胶带以及遮光胶带贴合完毕后, 重工性较差。 0004 另外泡棉胶带在显示设备组装过程中, 容易吸附灰尘, 因此对泡棉胶带也有阻抗 的要求, 这也是目前的泡棉胶带需要改善的地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提出了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通 过在黑色基材层上设置凹槽结构提高遮光性能并且设置高阻抗的改性泡棉, 使得遮光泡棉 胶带能够集阻抗、 遮光和抗震功能于一体。 000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

10、现的: 0007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包括: 0008 A)于黑色基材层一侧贴合胶粘层, 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黑色基材层的一侧设有凹 槽结构, 并且所述胶粘层是预先在模具中形成带有所述凹槽结构后与所述黑色基材层贴合 的; 0009 B)于所述黑色基材层上远离胶粘层一侧粘结改性泡棉层, 所述的改性泡棉层主要 由发泡母粒、 助剂母粒和PE共混制得母片后, 将母片经辐照交联制备得到; 0010 其中, 所述发泡母粒主要由热塑性弹性体和PE制备得到; 0011 所述助剂母粒主要由PE、 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制备得到; 0012 所述阻抗增强助剂包括碳基阻抗增强助剂, 优选包括活性炭、。

11、 石墨、 石墨烯和碳纳 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包括碳纳米管。 0013 所述的黑色基材层采用黑色PET。 0014 所述的发泡剂采用偶氮二甲酰胺。 0015 所述的胶粘层通过胶粘剂对扩散膜母模翻模制得, 翻模得到的胶粘层在一侧表面 具有与扩散膜上微结构对应的凹槽结构; 0016 优选地, 所述的胶粘层采用压敏胶; 0017 优选地, 所述扩散膜母模上涂有离型剂, 所述离型剂的离型力为510gf; 0018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离型剂为硅油。 说明书 1/4 页 3 CN 108084909 A 3 0019 所述的扩散膜母模通过将不同颗粒级配的PMMA粒子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 。

12、0020 优选地, 第一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份, 第二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 3份、 第三粒径PMMA粒子的重量份数为13份; 0021 优选地, 所述第一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为5 m, 所述第二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为8 m, 所述第三粒径PMMA粒子的粒径15 m。 0022 所述的母片中发泡母粒、 助剂母粒和PE粒子的重量份数比例是1:(0.51):(0.8 1.2); 优选地, 所述的母片中发泡母粒、 助剂母粒和PE粒子的重量份数比例是1:0.2:2。 0023 所述的发泡母粒通过PE粒子和热塑性弹性体共混混炼后造粒得到, 其中, PE粒子 与热塑性弹性体的重量份数。

13、比例为1:(0.41.8); 优选地, 所述PE粒子与热塑性弹性体的 重量份数比例为1:1; 优选地, 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为TPU粒子。 0024 所述的助剂母粒通过PE粒子、 阻抗增强助剂、 发泡剂共混混炼后造粒得到, 其中, PE粒子、 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的重量份数比例为(85147):1:(0.62.2); 优选地, PE粒 子、 阻抗增强助剂和发泡剂的重量份数比例为100:1:1。 0025 优选地, 所述辐照交联采用射线, 射线的辐照量为3080kGy。 0026 所述改性泡棉层的至少一侧表面经电晕处理, 以提高与其他材料或结构的粘结 力。 0027 所述遮光泡棉胶带的密度为0.1。

14、50.75g/cm3, 雾度不小于99, 透光率不大于 1, 180 剥离力为6001500gf, 25压缩比为0.0050.04MPa, 阻抗为1011.51012.5。 技术效果 002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在黑色基材层上设置的凹槽结构, 使得胶粘层同时具有 扩散膜的性质, 光线经胶粘层到达黑色基材层时基本全部被吸收, 增强了遮光性能, 且本发 明设置高阻抗的改性泡棉, 使得遮光泡棉胶带能够集阻抗、 遮光和抗震功能于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密度采用天平测得, 依据标准 ASTM D3574; 雾度和透光率测试采用型号NDH2000的。

15、雾度计, 测试依据标准JIS7136; 180 剥 离力测试采用万能拉力机, 测试依据标准为GB/T-2792-2014; 阻抗性能采用阻抗仪测得, 测 试依据标准ASTM D257; 25压缩比采用万能拉力机测得, 测试依据标准JIS K6254。 实施例1 0030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0031 A)遮光胶带制备, 包括以下步骤: 0032 1)按重量份数, 将1份粒径5 m的PMMA粒子、 2份粒径8 m的PMMA粒子和2份粒径15 m 的PMMA粒子混合, 之后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雾度95以上的扩散膜, 在扩散膜上涂 布硅油, 制得离型力为5gf的扩散膜母模;。

16、 0033 2)在制得的扩散膜母模上采用狭缝式模头挤出涂布10 m的压敏胶, 再与12 m的黑 色基材层进行贴合, 撕掉扩散膜母模, 制得带凹槽结构的遮光胶带。 0034 优选地, 在遮光胶带两侧贴合离型力10gf、 厚度23 m的离型膜并收卷, 可以更方便 地贮存取用遮光胶带。 0035 B)改性泡棉制备, 包括以下步骤: 说明书 2/4 页 4 CN 108084909 A 4 0036 1)将PE粒子、 TPU粒子按重量比1:1的比例进行共混,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 然后 造粒, 得到发泡母粒; 将PE粒子、 碳纳米管和AC按重量比100:1:1的比例进行共混, 在双螺杆 挤出机中混炼。

17、, 然后造粒, 得到助剂母粒; 0037 2)将得到的发泡母粒、 碳纳米管母粒和PE粒子按重量比1:0.2:2的比例进行共混, 制得母片; 0038 3)将制得的母片通过射线进行辐照, 辐照量为50kGy, 制得0.1mm厚度的改性泡 棉。 0039 优选地, 对改性泡棉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待用。 0040 C)遮光胶带与改性泡棉贴合, 包括以下步骤: 0041 1)将遮光胶带上黑色基材层远离凹槽结构一侧的离型膜剥离; 0042 2)采用贴合机将遮光胶带上剥离离型膜的一侧与表面经电晕处理的改性泡棉通 过压敏胶贴合, 收卷, 得到遮光泡棉胶带。 0043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泡棉胶带的密度为0.5。

18、0g/cm3, 雾度为99.9, 透光率为 0.1, 180 剥离力为800gf, 25压缩比为0.02MPa, 阻抗为1012.5。 实施例2 0044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0045 A)遮光胶带制备, 包括以下步骤: 0046 1)按重量份数, 将1份粒径5 m的PMMA粒子、 1份粒径8 m的PMMA粒子和1份粒径15 m 的PMMA粒子混合, 之后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雾度95以上的扩散膜, 在扩散膜上涂 布硅油, 制得离型力为10gf的扩散膜母模; 0047 2)在制得的扩散膜母模上采用狭缝式模头挤出涂布10 m的压敏胶, 再与12 m的黑 色基材层进行贴合,。

19、 撕掉扩散膜母模, 制得带凹槽结构的遮光胶带。 0048 优选地, 在遮光胶带两侧贴合离型力5gf、 厚度25 m的离型膜并收卷, 可以更方便 地贮存取用遮光胶带。 0049 B)改性泡棉制备, 包括以下步骤: 0050 1)将PE粒子、 TPU粒子按重量比1:0.4的比例进行共混,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 然 后造粒, 得到发泡母粒; 将PE粒子、 石墨烯和AC按重量比85:1:0.6的比例进行共混, 在双螺 杆挤出机中混炼, 然后造粒, 得到助剂母粒; 0051 2)将得到的发泡母粒、 石墨烯和PE粒子按重量比1:0.1:0.8的比例进行共混, 制得 母片; 0052 3)将制得的母片通过。

20、射线进行辐照, 辐照量为50kGy, 制得0.1mm厚度的改性泡 棉。 0053 优选地, 对改性泡棉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待用。 0054 C)遮光胶带与改性泡棉贴合, 包括以下步骤: 0055 1)将遮光胶带上黑色基材层远离凹槽结构一侧的离型膜剥离; 0056 2)采用贴合机将遮光胶带上剥离离型膜的一侧与表面经电晕处理的改性泡棉通 过压敏胶贴合, 收卷, 得到遮光泡棉胶带。 0057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泡棉胶带的密度为0.40g/cm3, 雾度为99.9, 透光率为 0.09, 180 剥离力为780gf, 25压缩比为0.015MPa, 阻抗为1011.5。 说明书 3/4 页 5 CN 。

21、108084909 A 5 实施例3 0058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遮光泡棉胶带的制备方法。 0059 A)遮光胶带制备, 包括以下步骤: 0060 1)按重量份数, 将1份粒径5 m的PMMA粒子、 3份粒径8 m的PMMA粒子和3份粒径15 m 的PMMA粒子混合, 之后涂布在基底材料上固化得到雾度95以上的扩散膜, 在扩散膜上涂 布硅油, 制得离型力为20gf的扩散膜母模; 0061 2)在制得的扩散膜母模上采用狭缝式模头挤出涂布10 m的压敏胶, 再与12 m的黑 色基材层进行贴合, 撕掉扩散膜母模, 制得带凹槽结构的遮光胶带。 0062 优选地, 在遮光胶带两侧贴合离型力5gf、 厚度2。

22、5 m的离型膜并收卷, 可以更方便 地贮存取用遮光胶带。 0063 B)改性泡棉制备, 包括以下步骤: 0064 1)将PE粒子、 TPU粒子按重量比1:1.8的比例进行共混,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 然 后造粒, 得到发泡母粒; 将PE粒子、 活性炭和AC按重量比147:1:2.2的比例进行共混, 在双螺 杆挤出机中混炼, 然后造粒, 得到助剂母粒; 0065 2)将得到的发泡母粒、 碳纳米管母粒和PE粒子按重量比1:0.5:3.3的比例进行共 混, 制得母片; 0066 3)将制得的母片通过射线进行辐照, 辐照量为50kGy, 制得0.1mm厚度的改性泡 棉。 0067 优选地, 对改性泡。

23、棉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待用。 0068 C)遮光胶带与改性泡棉贴合, 包括以下步骤: 0069 1)将遮光胶带上黑色基材层远离凹槽结构一侧的离型膜剥离; 0070 2)采用贴合机将遮光胶带上剥离离型膜的一侧与表面经电晕处理的改性泡棉通 过压敏胶贴合, 收卷, 得到遮光泡棉胶带。 0071 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泡棉胶带的密度为0.25g/cm3, 雾度为99.1, 透光率为 0.2, 180 剥离力为800gf, 25压缩比为0.04MPa, 阻抗为1012。 0072 可见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的遮光泡棉胶带, 其透光率不高于0.2, 遮光性能满足 现在电子器件的高要求。 0073 需要强调的是: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08084909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