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6421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81367.7

申请日:

2010.09.10

公开号:

CN101942083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G 65/00申请日:20100910|||公开

IPC分类号:

C08G65/00; C07F7/08; C02F1/40

主分类号:

C08G65/00

申请人:

广东标美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振宏; 谢秀鸿; 黄晓梅

地址: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161号中泰国际广场B塔1501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陈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化合物,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其中,a=0~40;b=0~30;c=0~40;a,b,c均为整数且a+b+c>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α-氢-ω-羟基聚醚、卤代丙烯为原料,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双烯丙基聚醚;将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在Pt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产品。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结构特殊,表面张力低,无毒,具有很好的集油效果,可广泛应用在水域溢油处理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 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 (I) 所示结构 : 其中, a = 0 ~ 40 ; b = 0 ~ 30 ; c = 0 ~ 40 ; a, b, c 均为整数且 a+b+c > 6。
2: 一种权利要求 1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以 α- 氢 -ω- 羟基聚醚、 卤代丙烯为原料, 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 反应生成 双烯丙基聚醚 ; (2) 将上面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 在 Pt 催化剂的作 用下, 反应制得产品。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在反应釜中加入 α- 氢 -ω- 羟基聚醚和碱金属氢氧化物, 搅拌, 滴加卤代丙烯 ; 滴 加完毕后, 加热升温, 在 70 ~ 110℃下反应 3 ~ 7h ; 反应完成后在 70 ~ 120℃下减压蒸馏, 过滤, 得到双烯丙基聚醚的透明液 ; (2) 将上述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加入反应釜中, 搅 拌, 加热, 在 50 ~ 100℃加入 Pt 催化剂, 继续加热至 110 ~ 170℃反应, 制得产品。 其特征在于步骤 (1) 中所述
4: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 α- 氢 -ω- 羟基聚醚、 卤代丙烯、 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摩尔比为 1 ∶ 2 ~ 2.5 ∶ 2 ~ 2.2。
5: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所述 双烯丙基聚醚、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的摩尔比为 1 ~ 1.4 ∶ 2。
6: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所述 Pt 催化剂为 H2PtCl6, 所述 H2PtCl6 的用量为双烯丙基聚醚和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 烷总重量的 0.005‰。
7: 如 权 利 要 求 2 或 3 中 任 意 一 项 权 利 要 求 所 述 制 备 方 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α- 氢 -ω- 羟基聚醚具有如式 (II) 所示的结构 : 其中 : a = 0 ~ 40 ; b = 0 ~ 30 ; c = 0 ~ 40 ; a, b, c 均为整数且 a+b+c > 6。
8: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氢氧 化物为氢氧化钠 ; 所述卤代丙烯为烯丙基氯。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水域溢油处理中的应用。 2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制备溢油驱集剂中的应用。

说明书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是随着有机硅新型材料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 它 和含氟表面活性剂一样, 自问世以来, 以其独特的性能赢得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现已 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特种表面活性剂。
     海上石油开采及运输常常因事故或其他技术原因造成的溢油、 漏油, 不仅给企业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石油泄漏于水域之后, 会迅速铺展开来, 形成很薄的油层, 造成回收困难。而以表面活性剂为主的集油剂, 可以降低海水的表面张 力, 使溢油面积缩小并形成一定厚度的油层, 而且还能有效地控制溢油的扩散, 对溢油的清 除和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中国专利 CN 1149612A( 公开日期 1997 年 5 月 14 日 ) 公开了一种溢油集油剂组 合物, 用于柴油溢油的集油剂, 由质量百分比 1%~ 10%天然羧酸和 90%~ 99%的醇类或 煤油有机溶剂组成 ; 用于原油溢油的集油剂, 由质量百分比 1%~ 10%天然羧酸和聚氧乙 烯油酸酯以及 90%~ 99%的上述有机溶剂组成。
     中国专利 CN 1473767A( 公开日期 2004 年 2 月 11 日 ) 公开了一种水面油膜集油 剂, 有活性组分和载体, 所述的活性组分为固态脂肪醇、 固态脂肪羧酸、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 酯中的一种、 二种或三种, 它们的总重量百分数为 1 ~ 25%。
     可见, 目前所用的集油剂一般为碳氢类表面活性剂。该类表面活性剂集油效果有 限, 而且由其组成的集油剂组份复杂, 使用不是很方便, 用到的有机溶剂还会对环境造成二 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油剂的效果有限, 使用不便等不足, 提供一 种新型的有机硅化合物, 该有机硅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 对各种烃类油溢油的驱集有良 好的效果, 使用方便, 环境友好, 可作为集油剂应用于水域的溢油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水面溢油处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制备溢油驱集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 具有式 (I) 所示结构 :
     其中, a = 0 ~ 40 ; b = 0 ~ 30 ; c = 0 ~ 40 ; a, b, c 均为整数且 a+b+c > 6。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原理是一分子的 α- 氢 -ω- 羟基聚醚与两分子的 卤代丙烯, 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 通过 Williamson 反应, 脱去两分子卤化氢, 得到双 烯丙基聚醚 ; 然后一分子的双烯丙基聚醚与两分子的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催 化剂的作用下, 发生加成反应, 得到所述的有机硅化合物。
     一种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以 α- 氢 -ω- 羟基聚醚、 卤代丙烯为原料, 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 反应 生成双烯丙基聚醚 ;
     (2) 将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 在 Pt 催化剂作用 下, 反应制得有机硅化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在反应釜中加入 α- 氢 -ω- 羟基聚醚和碱金属氢氧化物, 搅拌, 滴加卤代丙 烯; 滴加完毕后, 加热升温, 在 70 ~ 110℃下反应 3 ~ 7h ; 反应完成后在 70 ~ 120℃下减压 蒸馏, 拔除低沸物, 过滤, 得到双烯丙基聚醚的透明液。
     (2) 将上述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加入反应釜 中, 搅拌, 加热, 50 ~ 100℃加入 Pt 催化剂, 继续加热至 110 ~ 170℃反应, 制得所述有机硅 化合物。
     步骤 (1) 中, 所述 α- 氢 -ω- 羟基聚醚、 卤代丙烯、 碱金属氢氧化物三种原料的投 料摩尔比为 1 ∶ 2 ~ 2.5 ∶ 2 ~ 2.2。
     步骤 (2) 中, 所述双烯丙基聚醚、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的投料摩尔比 为 1 ~ 1.4 ∶ 2。
     步骤 (2) 中, 参照本领域常规技术, 所述 Pt 催化剂优选为 H2PtCl6, 所述 H2PtCl6 的 用量优选为双烯丙基聚醚和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总重量的 0.005‰。
     所述 α- 氢 -ω- 羟基聚醚具有式 (II) 所示结构 :
     其中 : a = 0 ~ 40 ; b = 0 ~ 30 ; c = 0 ~ 40 ; a, b, c 均为整数且 a+b+c > 6。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优选为氢氧化钠。
     所述卤代丙烯优选为烯丙基氯。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水域溢油处理中的应用。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制备溢油驱集剂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硅化合物两端为疏水结构, 中间段为亲水结构, 结构特殊, 与 其他的碳氢类表面活性剂相比, 表面张力更低, 制备简单, 集油效果更好, 使用方便, 而且 无毒无害, 环境友好 ;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采用了两分子的卤代丙烯同时对 α- 氢 -ω- 羟基聚醚的两端进行处理, 得到双烯丙基聚醚, 再与有机硅烷反应, 得到具备新 型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 ; 所述有机硅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将泄漏铺展于水面的各种 烃类油驱集于一小范围, 然后再将其回收, 对水域溢油的清除和回收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 1 为不同表面活性剂集油效果的对比图。 图 2 为制备双烯丙基聚醚的反应式。 图 3 为制备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反应式。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 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 定。
     实施例 1
     在 装 有 搅 拌 装 置、 回 流 冷 凝 器、 温 度 计 和 滴 液 漏 斗 的 四 口 烧 瓶 中, 加入 α- 氢 -ω- 羟基聚氧丙烯醚 (a = 3, b = 8, c = 3)0.2mol, NaOH 0.43mol, 搅拌, 在 1.0 小时 内, 滴加烯丙基氯 0.5mol, 然后在 100℃左右保温反应约 5 小时, 反应完成后在 70 ~ 110℃ 下减压蒸馏约 2 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 过滤分离得浅黄 色透明的双端烯丙基聚醚, 产率为 88%。
     取 65 份上述产物, 35 份 l,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 (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 比为 1.0 ∶ 2), 搅拌加热, 70 ℃时加入 H2PtCl6 催化剂 (H2PtCl6 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的 0.005‰ ), 继续加热至 150℃, 回流反应至透明, 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1
     通过红外分析和 H-NMR 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 -1
     IR(KBr cm )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 ~ 2958、 ~ 1352(C-H), ~ 1255(C-O)。 1
     H-NMR(CDCl3, ppm)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δ3.380 ~ 3.802(-CH2-), δ1.501 ~ 1.639( ≡ C-CH3), δ3.301 ~ 3.362(-CH-), δ0.129 ~ 0.248( ≡ Si-CH3)。 1
     结合 IR 谱及 H-NMR 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 (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2
     在 装 有 搅 拌 装 置、 回 流 冷 凝 器、 温 度 计 和 滴 液 漏 斗 的 四 口 烧 瓶 中, 加入 α- 氢 -ω- 羟基聚氧乙烯醚 (b = 0, a+c = 9)0.3mol, NaOH 0.6mol, 搅拌, 在 1.5 小时内, 滴加烯丙基氯 0.7mol, 然后在 90℃左右保温反应约 3 小时, 反应完成后在 70 ~ 100℃下减压蒸馏约 2 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 过滤分离得黄色透明 的双端烯丙基聚醚, 产率为 85%。
     取 52 份上述产物, 48 份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 (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 比为 1.1 ∶ 2), 搅拌加热, 80 ℃时加入 H2PtCl6 催化剂 (H2PtCl6 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的 0.005‰ ), 继续加热至 150℃, 回流反应至透明, 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1
     通过红外分析和 H-NMR 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 -1
     IR(KBr cm )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 ~ 2870、 ~ 1350(C-H), ~ 1255(C-O)。 1
     H-NMR(CDCl3, ppm)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δ3.404 ~ 3.724(-CH2-), δ0.102 ~ 0.265( ≡ Si-CH3)。
     结合 IR 谱及 1H-NMR 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 (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3
     在 装 有 搅 拌 装 置、 回 流 冷 凝 器、 温 度 计 和 滴 液 漏 斗 的 四 口 烧 瓶 中, 加入 α- 氢 -ω- 羟基聚氧乙烯醚 (b = 0, a+c = 15)0.2mol, NaOH 0.4mol, 搅拌, 在 1 小时内, 滴 加烯丙基氯 0.4mol, 然后在 80 ~ 90℃下保温反应约 4 小时, 反应完成后在 70 ~ 120℃下减 压蒸馏约 2 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 过滤分离得浅黄色透 明的目标化合物双端烯丙基聚醚, 产率为 82%。 取 65 份上述产物, 35 份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 (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比 为 1.2 ∶ 2), 搅拌加热, 约 76℃时加入 H2PtCl6 催化剂 (H2PtCl6 的用量约为反应物重量的 0.005‰ ), 继续加热至 140℃, 回流反应至透明, 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1
     通过红外分析和 H-NMR 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 -1
     IR(KBr cm )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 ~ 2868、 ~ 1352(C-H), ~ 1246(C-O)。 1
     H-NMR(CDCl3, ppm)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δ3.364 ~ 3.667(-CH2-), δ0.129 ~ 0.256( ≡ Si-CH3)。
     结合 IR 谱及 1H-NMR 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 (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4
     在 装 有 搅 拌 装 置、 回 流 冷 凝 器、 温 度 计 和 滴 液 漏 斗 的 四 口 烧 瓶 中, 加入 α- 氢 -ω- 羟基聚氧丙烯醚 (b = 0, a+c = 20)0.2mol, NaOH 0.44mol, 搅拌, 在 1 小时内, 滴加烯丙基氯 0.48mol, 然后在 70 ~ 90℃下保温反应约 6 小时, 反应完成后在 70 ~ 120℃ 下减压蒸馏约 2 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 过滤分离得浅黄 色透明的目标化合物双端烯丙基聚醚, 产率为 90%。
     取 72 份上述产物, 28 份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 (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 比为 1.3 ∶ 2), 搅拌加热, 约 98℃时加入 H2PtCl6 催化剂 (H2PtCl6 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的 0.005‰ ), 继续加热至 160℃, 回流反应至透明, 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1
     通过红外分析和 H-NMR 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 -1
     IR(KBr cm )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 ~ 2872、 ~ 1346(C-H), ~ 1250(C-O)。 1
     H-NMR(CDCl3, ppm)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δ3.370 ~ 3.800(-CH2-), δ1.500 ~ 1.632( ≡ C-CH3), δ0.125 ~ 0.243( ≡ Si-CH3)。
     结合 IR 谱及 1H-NMR 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 (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5
     在 装 有 搅 拌 装 置、 回 流 冷 凝 器、 温 度 计 和 滴 液 漏 斗 的 四 口 烧 瓶 中, 加入 α- 氢 -ω- 羟基聚氧丙烯醚 (a = 3, b = 8, c = 0)0.3mol, NaOH 0.62mol, 搅拌, 在 1.5 小 时内, 滴加烯丙基氯 0.74mol, 然后在 80 ~ 106℃下保温反应约 6 小时, 反应完成后在 80 ~ 110℃下减压蒸馏约 2 小时, 拔除低沸物, 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 过滤分离 得浅黄色透明的目标化合物双端烯丙基聚醚, 产率为 86%。
     取 68 份上述产物, 32 份 1, 1, 1, 3, 5, 5, 5- 七甲基三硅氧烷 ( 即两者的投料摩尔 比为 1.4 ∶ 2), 搅拌加热, 90 ℃时加入 H2PtCl6 催化剂 (H2PtCl6 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的 0.005‰ ), 继续加热至 130℃, 回流反应至透明, 冷却,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 1
     通过红外分析和 H-NMR 分析, 得到的数据如下 : -1
     IR(KBr cm )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 ~ 2866、 ~ 1346(C-H), ~ 1250(C-O)。 1
     H-NMR(CDCl3, ppm) : 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 δ3.380 ~ 3.722(-CH2-), δ1.491 ~ 1.635( ≡ C-CH3), δ3.293 ~ 3.360(-CH-), δ0.122 ~ 0.245( ≡ Si-CH3)。 结合 IR 谱及 1H-NMR 谱, 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 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 (I) 所示的结构。
     实施例 6
     取长 80cm, 宽 8cm, 深度为 10cm 的水槽, 往其中中加入海水 4L, 加入 50# 机油 80g, 待其在水面完全铺展后, 从一端油水界面处注入 20μL 驱集剂。油层快速被往另一端驱赶。
     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的集油试验, 得出表 1 的结果。
     表 1 不同表面活性剂集油效果的对照表
     由附图 1 和表 1 中可以看出, 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溢油驱集剂的集 油效果明显高于现有的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到 达较长的距离, 并且具有更长的驱油距离和更大的驱油面积。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2083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2083ACN101942083A21申请号201010281367722申请日20100910C08G65/00200601C07F7/08200601C02F1/4020060171申请人广东标美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51062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161号中泰国际广场B塔150172发明人黄振宏谢秀鸿黄晓梅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代理人陈卫54发明名称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化合物,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其中,A040;。

2、B030;C040;A,B,C均为整数且ABC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氢羟基聚醚、卤代丙烯为原料,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双烯丙基聚醚;将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在PT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产品。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结构特殊,表面张力低,无毒,具有很好的集油效果,可广泛应用在水域溢油处理领域。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CN101942088A1/2页21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I所示结构其中,A040;B030;C040;A,B,C均。

3、为整数且ABC6。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氢羟基聚醚、卤代丙烯为原料,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双烯丙基聚醚;2将上面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在PT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制得产品。3如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氢羟基聚醚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搅拌,滴加卤代丙烯;滴加完毕后,加热升温,在70110下反应37H;反应完成后在70120下减压蒸馏,过滤,得到双烯丙基聚醚的透明液;2将上述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在501。

4、00加入PT催化剂,继续加热至110170反应,制得产品。4如权利要求2或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氢羟基聚醚、卤代丙烯、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225222。5如权利要求2或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双烯丙基聚醚、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的摩尔比为1142。6如权利要求2或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PT催化剂为H2PTCL6,所述H2PTCL6的用量为双烯丙基聚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总重量的0005。7如权利要求2或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5、的氢羟基聚醚具有如式II所示的结构其中A040;B030;C040;A,B,C均为整数且ABC6。8如权利要求2或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所述卤代丙烯为烯丙基氯。9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水域溢油处理中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1942083ACN101942088A2/2页3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制备溢油驱集剂中的应用。权利要求书CN101942083ACN101942088A1/5页4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有机硅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背景技术0。

6、002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是随着有机硅新型材料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它和含氟表面活性剂一样,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性能赢得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现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特种表面活性剂。0003海上石油开采及运输常常因事故或其他技术原因造成的溢油、漏油,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石油泄漏于水域之后,会迅速铺展开来,形成很薄的油层,造成回收困难。而以表面活性剂为主的集油剂,可以降低海水的表面张力,使溢油面积缩小并形成一定厚度的油层,而且还能有效地控制溢油的扩散,对溢油的清除和回收具有重大的意义。0004中国专利CN1149612A公开日期1997年5月14日公。

7、开了一种溢油集油剂组合物,用于柴油溢油的集油剂,由质量百分比110天然羧酸和9099的醇类或煤油有机溶剂组成;用于原油溢油的集油剂,由质量百分比110天然羧酸和聚氧乙烯油酸酯以及9099的上述有机溶剂组成。0005中国专利CN1473767A公开日期2004年2月11日公开了一种水面油膜集油剂,有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的活性组分为固态脂肪醇、固态脂肪羧酸、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它们的总重量百分数为125。0006可见,目前所用的集油剂一般为碳氢类表面活性剂。该类表面活性剂集油效果有限,而且由其组成的集油剂组份复杂,使用不是很方便,用到的有机溶剂还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发明内容0。

8、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油剂的效果有限,使用不便等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有机硅化合物,该有机硅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对各种烃类油溢油的驱集有良好的效果,使用方便,环境友好,可作为集油剂应用于水域的溢油处理。0008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0009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水面溢油处理中的应用。0010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制备溢油驱集剂中的应用。0011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0012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0013说明书CN101942083ACN101942088A2/5页50014其中,A04。

9、0;B030;C040;A,B,C均为整数且ABC6。0015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原理是一分子的氢羟基聚醚与两分子的卤代丙烯,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通过WILLIAMSON反应,脱去两分子卤化氢,得到双烯丙基聚醚;然后一分子的双烯丙基聚醚与两分子的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所述的有机硅化合物。0016一种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71以氢羟基聚醚、卤代丙烯为原料,在碱金属氢氧化物的作用下,反应生成双烯丙基聚醚;00182将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在PT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得有机。

10、硅化合物。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201在反应釜中加入氢羟基聚醚和碱金属氢氧化物,搅拌,滴加卤代丙烯;滴加完毕后,加热升温,在70110下反应37H;反应完成后在70120下减压蒸馏,拔除低沸物,过滤,得到双烯丙基聚醚的透明液。00212将上述所得的双烯丙基聚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50100加入PT催化剂,继续加热至110170反应,制得所述有机硅化合物。0022步骤1中,所述氢羟基聚醚、卤代丙烯、碱金属氢氧化物三种原料的投料摩尔比为1225222。0023步骤2中,所述双烯丙基聚醚、1,1,1,3,。

11、5,5,5七甲基三硅氧烷的投料摩尔比为1142。0024步骤2中,参照本领域常规技术,所述PT催化剂优选为H2PTCL6,所述H2PTCL6的用量优选为双烯丙基聚醚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总重量的0005。0025所述氢羟基聚醚具有式II所示结构00260027其中A040;B030;C040;A,B,C均为整数且ABC6。说明书CN101942083ACN101942088A3/5页60028所述的碱金属氢氧化物优选为氢氧化钠。0029所述卤代丙烯优选为烯丙基氯。0030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水域溢油处理中的应用。0031所述有机硅化合物在制备溢油驱集剂中的应用。0032与现有。

12、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33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硅化合物两端为疏水结构,中间段为亲水结构,结构特殊,与其他的碳氢类表面活性剂相比,表面张力更低,制备简单,集油效果更好,使用方便,而且无毒无害,环境友好;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了两分子的卤代丙烯同时对氢羟基聚醚的两端进行处理,得到双烯丙基聚醚,再与有机硅烷反应,得到具备新型结构的有机硅化合物;所述有机硅化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够将泄漏铺展于水面的各种烃类油驱集于一小范围,然后再将其回收,对水域溢油的清除和回收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0034图1为不同表面活性剂集油效果的对比图。0035图2为制备双烯丙基聚醚的反应式。0036图。

13、3为制备所述有机硅化合物的反应式。具体实施方式0037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0038实施例10039在装有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氢羟基聚氧丙烯醚A3,B8,C302MOL,NAOH043MOL,搅拌,在10小时内,滴加烯丙基氯05MOL,然后在100左右保温反应约5小时,反应完成后在70110下减压蒸馏约2小时,拔除低沸物,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过滤分离得浅黄色透明的双端烯丙基聚醚,产率为88。0040取65份上述产物,35份L,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即两者的投料摩尔比为102,搅拌加。

14、热,70时加入H2PTCL6催化剂H2PTCL6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的0005,继续加热至150,回流反应至透明,冷却,即可得到目标产物。0041通过红外分析和1HNMR分析,得到的数据如下0042IRKBRCM1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2958、1352CH,1255CO。00431HNMRCDCL3,PPM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33803802CH2,15011639CCH3,33013362CH,01290248SICH3。0044结合IR谱及1HNMR谱,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0045实施例20046在装有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

15、瓶中,加入氢羟基聚氧乙烯醚B0,AC903MOL,NAOH06MOL,搅拌,在15小时内,滴加烯丙基氯07MOL,然后在90左右保温反应约3小时,反应完成后在70100下减说明书CN101942083ACN101942088A4/5页7压蒸馏约2小时,拔除低沸物,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过滤分离得黄色透明的双端烯丙基聚醚,产率为85。0047取52份上述产物,48份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即两者的投料摩尔比为112,搅拌加热,80时加入H2PTCL6催化剂H2PTCL6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的0005,继续加热至150,回流反应至透明,冷却,即可得到目标产物。0048通过。

16、红外分析和1HNMR分析,得到的数据如下0049IRKBRCM1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2870、1350CH,1255CO。00501HNMRCDCL3,PPM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34043724CH2,01020265SICH3。0051结合IR谱及1HNMR谱,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0052实施例30053在装有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氢羟基聚氧乙烯醚B0,AC1502MOL,NAOH04MOL,搅拌,在1小时内,滴加烯丙基氯04MOL,然后在8090下保温反应约4小时,反应完成后在70120下减压蒸馏约2小时,拔除低。

17、沸物,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过滤分离得浅黄色透明的目标化合物双端烯丙基聚醚,产率为82。0054取65份上述产物,35份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即两者的投料摩尔比为122,搅拌加热,约76时加入H2PTCL6催化剂H2PTCL6的用量约为反应物重量的0005,继续加热至140,回流反应至透明,冷却,即可得到目标产物。0055通过红外分析和1HNMR分析,得到的数据如下0056IRKBRCM1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2868、1352CH,1246CO。00571HNMRCDCL3,PPM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33643667CH2,01290256SICH3。0058。

18、结合IR谱及1HNMR谱,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0059实施例40060在装有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氢羟基聚氧丙烯醚B0,AC2002MOL,NAOH044MOL,搅拌,在1小时内,滴加烯丙基氯048MOL,然后在7090下保温反应约6小时,反应完成后在70120下减压蒸馏约2小时,拔除低沸物,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过滤分离得浅黄色透明的目标化合物双端烯丙基聚醚,产率为90。0061取72份上述产物,28份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即两者的投料摩尔比为132,搅拌加热,约98时加入H2PTCL6催。

19、化剂H2PTCL6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的0005,继续加热至160,回流反应至透明,冷却,即可得到目标产物。0062通过红外分析和1HNMR分析,得到的数据如下0063IRKBRCM1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2872、1346CH,1250CO。00641HNMRCDCL3,PPM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33703800CH2,15001632CCH3,01250243SICH3。说明书CN101942083ACN101942088A5/5页80065结合IR谱及1HNMR谱,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0066实施例50067在装有搅拌装置、回流冷凝器、温度计和滴液。

20、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氢羟基聚氧丙烯醚A3,B8,C003MOL,NAOH062MOL,搅拌,在15小时内,滴加烯丙基氯074MOL,然后在80106下保温反应约6小时,反应完成后在80110下减压蒸馏约2小时,拔除低沸物,直至未反应的烯丙基氯基本拔除干净,过滤分离得浅黄色透明的目标化合物双端烯丙基聚醚,产率为86。0068取68份上述产物,32份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即两者的投料摩尔比为142,搅拌加热,90时加入H2PTCL6催化剂H2PTCL6的用量为反应物重量的0005,继续加热至130,回流反应至透明,冷却,即可得到目标产物。0069通过红外分析和1HNMR分析,得。

21、到的数据如下0070IRKBRCM1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2866、1346CH,1250CO。00711HNMRCDCL3,PPM特征吸收峰归属的划分为33803722CH2,14911635CCH3,32933360CH,01220245SICH3。0072结合IR谱及1HNMR谱,根据特征峰归属的划分,说明了得到的产物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0073实施例60074取长80CM,宽8CM,深度为10CM的水槽,往其中中加入海水4L,加入50机油80G,待其在水面完全铺展后,从一端油水界面处注入20L驱集剂。油层快速被往另一端驱赶。0075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的集油试验,得出表1的结果。0076表1不同表面活性剂集油效果的对照表00770078由附图1和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硅化合物作为溢油驱集剂的集油效果明显高于现有的表面活性剂,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硅化合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较长的距离,并且具有更长的驱油距离和更大的驱油面积。说明书CN101942083ACN101942088A1/2页9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42083ACN101942088A2/2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194208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