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86367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02834.2

申请日:

2011.01.07

公开号:

CN102051636A

公开日:

2011.05.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25C 3/08申请日:20110107授权公告日:20120725终止日期:2015010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5C 3/08申请日:20110107|||公开

IPC分类号:

C25C3/08

主分类号:

C25C3/08

申请人:

长沙理工大学

发明人:

姜昌伟

地址:

4101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2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代理人:

赵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外侧设有保温砖层,槽体于侧壁内侧设有侧部碳块,槽体于槽底内侧设有耐火砖层,所述槽体内设有可将侧壁处的热量传递到槽底的热管。该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具有降低铝电解槽侧部散热损失、提高了铝电解槽热量利用率、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包括槽体, 所述槽体外侧设有保温砖层 (3) , 槽体于 侧壁 (1) 内侧设有侧部碳块 (4) , 槽体于槽底 (2) 内侧设有耐火砖层 (5)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槽体内设有可将侧壁 (1) 处的热量传递到槽底 (2) 的热管 (6)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热管 (6) 呈L 形, 所述 L 形的热管 (6) 一边竖直设置于保温砖层 (3) 与侧部碳块 (4) 之间, 所述 L 形的热 管 (6) 另一边水平设置于保温砖层 (3) 与耐火砖层 (5) 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热管 (6) 包括管壳 (61) 和吸液芯 (62) , 所述管壳 (61) 呈 L 形, 所述吸液芯 (62) 覆设于管壳 (61) 的 内壁上, 所述管壳 (61) 的两端均装设有密封端盖 (63) 并形成封闭管腔 (64) , 所述密封管腔 (64) 内装有工作液体。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管壳 (61) 为钢 管。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保温砖层 (3) 外侧包覆有微孔硅酸钙板 (7) 。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保温砖层 (3) 外侧包覆有微孔硅酸钙板 (7) 。

说明书


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冶金领域的铝电解槽, 尤其涉及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背景技术 目前炼铝的方法主要采用霍尔 - 埃鲁特 (Hall-Heroult) 熔盐电解法, 它是利用冰 晶石 - 氧化铝熔盐体系来电解铝, 冰晶石作为熔剂, 氧化铝作为熔质熔解在其中, 在直流电 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 含氧络合离子在阳极放电释放出 CO2, 含铝络合离子在阴极放电得 到铝。
     现代铝工业中电解铝的主要生产设备为铝电解槽, 电解槽的工作温度在 950℃左 右, 工作电压 4V 左右, 每电解生产 1 吨铝约需耗电 13000kWh, 占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随着电解铝技术的进步, 电解槽的容量向大型化发展, 槽体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 在铝电解槽的设计中一直沿用传统的设计理念, 即加强铝电解槽侧部散热和底部保温, 这 造成槽壳侧壁温度高达 450℃以上, 槽壳侧壁温度比槽壳底部温度高 300℃以上, 这造成了 槽壳热应力过大, 槽壳会发生严重变形, 其内衬也会受力破损, 从而降低了电解槽的寿命。 同时, 槽壳侧壁温度过高, 会造成铝电解槽的炉帮不易生成, 易引起槽壁内衬的破损 ; 槽壳 所散发的热量白白地损失掉, 也严重的恶化了铝电解车间的生产环境。
     针 对 上 述 问 题, 铝 电 解 研 究 者 分 别 提 出 了 加 强 铝 电 解 槽 侧 部 散 热、 加强铝 电 解 槽 余 热 回 收 利 用 和 改 变 铝 电 解 槽 内 衬 结 构 的 技 术 方 案。 加 强 铝 电 解 槽 侧 部 散 热的技术有 : 中 国 专 利 文 献 ZL200720014618.9 公 开 的 铝 电 解 槽 强 制 冷 却 系 统, 中 国 专 利 文 献 ZL200820300111.4 公 开 的 一 种 铝 电 解 槽 壳 侧 壁 的 局 部 强 制 冷 却 装 置, 中 国 专 利 文 献 ZL200620168327.0 公 开 的 大 型 铝 电 解 槽 强 制 对 流 冷 却 装 置, 中国专 利 文 献 ZL200720011498.7 公 开 的 一 种 大 型 铝 电 解 槽 通 风 散 热 装 置, 中国专利文献 ZL200720190849.5 公开的一种铝电解槽侧部散热装置以及中国专利文献 ZL03249580.3 公 开的铝电解槽端头槽壳新型通风结构等, 以上技术虽然加强了电解槽侧壁的冷却, 但都没 有考虑如何有效利用铝电解槽槽壳所散发的热能。加强铝电解槽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有 : 中国专利文献 ZL200710034298.8 公开的铝电解槽余热利用热声模块装置, 中国专利文献 ZL200820053438.6 公开的风冷式铝电解槽废热利用装置, 中国专利文献 ZL200820053439.0 公开的铝电解槽废热利用装置, 中国专利文献 ZL200720307041.0 公开的气体介质铝电解 槽余热回收装置等, 以上技术虽然对铝电解槽余热加以回收利用, 但是大多热回收效率不 高, 利用气体介质或液体介质换热器与槽壳侧壁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加热气体介质或液体介 质来满足工业应用或生活应用, 这种方法虽然换热效率较高, 但该系统结构复杂、 占用空间 大, 在铝电解车间这种空间利用率很高的地方难以实现。改进铝电解槽内衬结构的技术有 很多, 大概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常规型铝电解槽, 如中国专利文献 ZL200810227120.X 公开 的一种大型铝电解槽内衬结构, 中国专利文献 ZL200710048985.5 公开的一种大型预焙铝 电解槽内衬结构, 此类常规型铝电解槽都是对铝电解槽进行局部优化, 从而使铝电解槽侧 部散热得到强化而底部保温得到加强, 受其结构限制大多是治标不治本, 热能流失严重 ; 第
     二类是导流式铝电解槽内衬结构, 如中国专利文献 ZL200410023392.X 公开的一种导流式 硼化钛涂层阴极铝电解槽, 中国专利文献 ZL200710010523.4 公开的一种异形阴极碳块结 构铝电解槽, 以及美国专利文献 US2003/0201169A1、US2002/0166775A1 和 US5028301 公开 的导流式铝电解槽, 这种铝电解槽主要特征为阴极碳块具有一定的坡度, 电解槽具有聚铝 沟, 聚铝沟中铝液定时抽走, 这样可以降低铝液波动, 从而减少极距, 节省电能消耗, 但是上 述铝电解槽不能根本改变侧部散热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降低铝电解槽侧部散 热损失、 提高了铝电解槽热量利用率、 使用寿命长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包括槽体, 所述槽体外侧设有保温砖层, 槽体于侧壁内 侧设有侧部碳块, 槽体于槽底内侧设有耐火砖层, 所述槽体内设有可将侧壁处的热量传递 到槽底的热管。
     所述热管呈 L 形, 所述 L 形的热管一边竖直设置于保温砖层与侧部碳块之间, 所述 L 形的热管另一边水平设置于保温砖层与耐火砖层之间。 所述热管包括管壳和吸液芯, 所述管壳呈 L 形, 所述吸液芯覆设于管壳的内壁上, 所述管壳的两端均装设有密封端盖并形成封闭管腔, 所述密封管腔内装有工作液体。
     所述管壳为钢管。
     保温砖层外侧包覆有微孔硅酸钙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本发明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 通过热管把铝电解槽侧部的热量传递给底部, 大 大降低铝电解槽侧部散热损失, 提高了铝电解槽热量利用率 ; 槽体温度分布更为均匀, 降低 了铝电解槽槽体应力, 规整了铝电解槽炉帮, 提高铝电解槽的使用寿命 ; 维持铝电解槽的正 常热平衡及增强其抵抗热扰动的能力, 使槽况更为稳定。 热管的管壳选用钢管, 除了槽体对 磁场的屏蔽效应之外, 钢管也可起到磁场屏蔽效应效果, 降低铝液的波动高度, 减缓电解槽 内阴极铝液的流动速度, 从而可以减少极距, 降低铝电解生产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中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 1、 侧壁 ; 2、 槽底 ; 3、 保温砖层 ; 4、 侧部碳块 ; 5、 耐火砖层 ; 6、 热管 ; 7、 微孔硅酸钙板 ; 8、 耐火防渗层 ; 9、 阴极碳块 ; 10、 捣固糊 ; 11、 耐火混凝土层 ; 61、 管壳 ; 62、 吸液芯 ; 63、 密封端 盖; 64、 封闭管腔。 具体实施方式
     图 1 和图 2 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实施例, 该铝电解槽包 括槽体, 在槽体外侧设有保温砖层 3, 保温砖层 3 外侧包覆有微孔硅酸钙板 7, 槽体于侧壁 1内侧设有侧部碳块 4, 槽体于槽底 2 内侧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耐火砖层 5、 耐火防渗层 8 和阴 极碳块 9, 侧部碳块 4 与阴极碳块 9 通过捣固糊 10 和耐火混凝土层 11 固定, 槽体内设有可 将侧壁 1 处的热量传递到槽底 2 的热管 6。通过热管 6 可以将铝电解槽侧壁 1 的热量传递 给槽底 2, 大大降低铝电解槽侧壁 1 的散热损失, 提高了铝电解槽热量利用率 ; 同时使槽体 温度分布更为均匀, 降低了铝电解槽槽体应力, 规整了铝电解槽炉帮, 提高了铝电解槽的使 用寿命 ; 并且能够维持铝电解槽的正常热平衡及增强其抵抗热扰动的能力, 使槽况更为稳 定。
     本实施例中, 热管 6 包括管壳 61 和吸液芯 62, 管壳 61 呈 L 形, 吸液芯 62 覆设于管 壳 61 的内壁上, 管壳 61 的两端均装设有密封端盖 63 并形成封闭管腔 64, 密封管腔 64 内装 有工作液体 ; 热管 6 呈 L 形, L 形的热管 6 一边竖直设置于保温砖层 3 与侧部碳块 4 之间, 该段热管 6 为蒸发段, 用于吸收侧部碳块 4 散发的热量, 热管 6 内吸液芯 62 中的工作液体 在该段热管 6 中蒸发吸热变为气态, L 形的热管 6 另一边水平设置于保温砖层 3 与耐火砖 层 5 之间, 该段热管 6 为冷凝段, 用于将热量释放到槽底 2 的耐火砖层 5, 管内气体通过封闭 管腔 64 运动到冷凝段, 在此冷凝放热变为工作液体, 冷凝后的工作液体被吸液芯 62 吸收瓶 传递到蒸发段。本实施例中, 管壳 61 选用钢管, 除了槽体对磁场有屏蔽效应之外, 钢管也可 起到磁场屏蔽效应效果, 降低铝液的波动高度, 减缓电解槽内阴极铝液的流动速度, 从而可 以减少极距, 降低铝电解生产电能消耗。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 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 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 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 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 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 因此,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内容, 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及修饰, 均应落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1636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1636ACN102051636A21申请号201110002834222申请日20110107C25C3/0820060171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地址410114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2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72发明人姜昌伟74专利代理机构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43008代理人赵洪54发明名称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外侧设有保温砖层,槽体于侧壁内侧设有侧部碳块,槽体于槽底内侧设有耐火砖层,所述槽体内设有可将侧壁处的热量传递到槽底的。

2、热管。该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具有降低铝电解槽侧部散热损失、提高了铝电解槽热量利用率、使用寿命长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051642A1/1页21一种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外侧设有保温砖层(3),槽体于侧壁(1)内侧设有侧部碳块(4),槽体于槽底(2)内侧设有耐火砖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设有可将侧壁(1)处的热量传递到槽底(2)的热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6)呈L形,所述L形的热管(6)一边竖直设置于保温砖层(3)与侧部碳块(4。

3、)之间,所述L形的热管(6)另一边水平设置于保温砖层(3)与耐火砖层(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6)包括管壳(61)和吸液芯(62),所述管壳(61)呈L形,所述吸液芯(62)覆设于管壳(61)的内壁上,所述管壳(61)的两端均装设有密封端盖(63)并形成封闭管腔(64),所述密封管腔(64)内装有工作液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61)为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砖层(3)外侧包覆有微孔硅酸钙板(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其。

4、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砖层(3)外侧包覆有微孔硅酸钙板(7)。权利要求书CN102051636ACN102051642A1/3页3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有色冶金领域的铝电解槽,尤其涉及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背景技术0002目前炼铝的方法主要采用霍尔埃鲁特(HALLHEROULT)熔盐电解法,它是利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体系来电解铝,冰晶石作为熔剂,氧化铝作为熔质熔解在其中,在直流电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含氧络合离子在阳极放电释放出CO2,含铝络合离子在阴极放电得到铝。0003现代铝工业中电解铝的主要生产设备为铝电解槽,电解槽的工作温度在950左右,工作电压4V左右,每电解生产。

5、1吨铝约需耗电13000KWH,占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电解铝技术的进步,电解槽的容量向大型化发展,槽体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在铝电解槽的设计中一直沿用传统的设计理念,即加强铝电解槽侧部散热和底部保温,这造成槽壳侧壁温度高达450以上,槽壳侧壁温度比槽壳底部温度高300以上,这造成了槽壳热应力过大,槽壳会发生严重变形,其内衬也会受力破损,从而降低了电解槽的寿命。同时,槽壳侧壁温度过高,会造成铝电解槽的炉帮不易生成,易引起槽壁内衬的破损;槽壳所散发的热量白白地损失掉,也严重的恶化了铝电解车间的生产环境。0004针对上述问题,铝电解研究者分别提出了加强铝电解槽侧部散热、加强铝电解槽余热。

6、回收利用和改变铝电解槽内衬结构的技术方案。加强铝电解槽侧部散热的技术有中国专利文献ZL2007200146189公开的铝电解槽强制冷却系统,中国专利文献ZL2008203001114公开的一种铝电解槽壳侧壁的局部强制冷却装置,中国专利文献ZL2006201683270公开的大型铝电解槽强制对流冷却装置,中国专利文献ZL2007200114987公开的一种大型铝电解槽通风散热装置,中国专利文献ZL2007201908495公开的一种铝电解槽侧部散热装置以及中国专利文献ZL032495803公开的铝电解槽端头槽壳新型通风结构等,以上技术虽然加强了电解槽侧壁的冷却,但都没有考虑如何有效利用铝电解槽槽。

7、壳所散发的热能。加强铝电解槽余热回收利用的技术有中国专利文献ZL2007100342988公开的铝电解槽余热利用热声模块装置,中国专利文献ZL2008200534386公开的风冷式铝电解槽废热利用装置,中国专利文献ZL2008200534390公开的铝电解槽废热利用装置,中国专利文献ZL2007203070410公开的气体介质铝电解槽余热回收装置等,以上技术虽然对铝电解槽余热加以回收利用,但是大多热回收效率不高,利用气体介质或液体介质换热器与槽壳侧壁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加热气体介质或液体介质来满足工业应用或生活应用,这种方法虽然换热效率较高,但该系统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在铝电解车间这种空间利用率。

8、很高的地方难以实现。改进铝电解槽内衬结构的技术有很多,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型铝电解槽,如中国专利文献ZL200810227120X公开的一种大型铝电解槽内衬结构,中国专利文献ZL2007100489855公开的一种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内衬结构,此类常规型铝电解槽都是对铝电解槽进行局部优化,从而使铝电解槽侧部散热得到强化而底部保温得到加强,受其结构限制大多是治标不治本,热能流失严重;第说明书CN102051636ACN102051642A2/3页4二类是导流式铝电解槽内衬结构,如中国专利文献ZL200410023392X公开的一种导流式硼化钛涂层阴极铝电解槽,中国专利文献ZL200710010。

9、5234公开的一种异形阴极碳块结构铝电解槽,以及美国专利文献US2003/0201169A1、US2002/0166775A1和US5028301公开的导流式铝电解槽,这种铝电解槽主要特征为阴极碳块具有一定的坡度,电解槽具有聚铝沟,聚铝沟中铝液定时抽走,这样可以降低铝液波动,从而减少极距,节省电能消耗,但是上述铝电解槽不能根本改变侧部散热严重的问题。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铝电解槽侧部散热损失、提高了铝电解槽热量利用率、使用寿命长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包括槽体,所述。

10、槽体外侧设有保温砖层,槽体于侧壁内侧设有侧部碳块,槽体于槽底内侧设有耐火砖层,所述槽体内设有可将侧壁处的热量传递到槽底的热管。0007所述热管呈L形,所述L形的热管一边竖直设置于保温砖层与侧部碳块之间,所述L形的热管另一边水平设置于保温砖层与耐火砖层之间。0008所述热管包括管壳和吸液芯,所述管壳呈L形,所述吸液芯覆设于管壳的内壁上,所述管壳的两端均装设有密封端盖并形成封闭管腔,所述密封管腔内装有工作液体。0009所述管壳为钢管。0010保温砖层外侧包覆有微孔硅酸钙板。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通过热管把铝电解槽侧部的热量传递给底部,大大降低铝电解。

11、槽侧部散热损失,提高了铝电解槽热量利用率;槽体温度分布更为均匀,降低了铝电解槽槽体应力,规整了铝电解槽炉帮,提高铝电解槽的使用寿命;维持铝电解槽的正常热平衡及增强其抵抗热扰动的能力,使槽况更为稳定。热管的管壳选用钢管,除了槽体对磁场的屏蔽效应之外,钢管也可起到磁场屏蔽效应效果,降低铝液的波动高度,减缓电解槽内阴极铝液的流动速度,从而可以减少极距,降低铝电解生产电能消耗。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热管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中各标号表示1、侧壁;2、槽底;3、保温砖层;4、侧部碳块;5、耐火砖层;6、热管;7、微孔硅酸钙板;8、耐火防渗层;9、阴极碳块;10、捣固糊。

12、;11、耐火混凝土层;61、管壳;62、吸液芯;63、密封端盖;64、封闭管腔。具体实施方式0014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热管的预焙铝电解槽实施例,该铝电解槽包括槽体,在槽体外侧设有保温砖层3,保温砖层3外侧包覆有微孔硅酸钙板7,槽体于侧壁1说明书CN102051636ACN102051642A3/3页5内侧设有侧部碳块4,槽体于槽底2内侧自下而上依次设有耐火砖层5、耐火防渗层8和阴极碳块9,侧部碳块4与阴极碳块9通过捣固糊10和耐火混凝土层11固定,槽体内设有可将侧壁1处的热量传递到槽底2的热管6。通过热管6可以将铝电解槽侧壁1的热量传递给槽底2,大大降低铝电解槽侧壁1的散热损失,。

13、提高了铝电解槽热量利用率;同时使槽体温度分布更为均匀,降低了铝电解槽槽体应力,规整了铝电解槽炉帮,提高了铝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维持铝电解槽的正常热平衡及增强其抵抗热扰动的能力,使槽况更为稳定。0015本实施例中,热管6包括管壳61和吸液芯62,管壳61呈L形,吸液芯62覆设于管壳61的内壁上,管壳61的两端均装设有密封端盖63并形成封闭管腔64,密封管腔64内装有工作液体;热管6呈L形,L形的热管6一边竖直设置于保温砖层3与侧部碳块4之间,该段热管6为蒸发段,用于吸收侧部碳块4散发的热量,热管6内吸液芯62中的工作液体在该段热管6中蒸发吸热变为气态,L形的热管6另一边水平设置于保温砖层3。

14、与耐火砖层5之间,该段热管6为冷凝段,用于将热量释放到槽底2的耐火砖层5,管内气体通过封闭管腔64运动到冷凝段,在此冷凝放热变为工作液体,冷凝后的工作液体被吸液芯62吸收瓶传递到蒸发段。本实施例中,管壳61选用钢管,除了槽体对磁场有屏蔽效应之外,钢管也可起到磁场屏蔽效应效果,降低铝液的波动高度,减缓电解槽内阴极铝液的流动速度,从而可以减少极距,降低铝电解生产电能消耗。0016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2051636ACN102051642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51636ACN102051642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163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