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189612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9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39544.3

申请日:

2014.06.03

公开号:

CN104222957A

公开日:

2014.12.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23L 1/221申请公布日:201412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221申请日:20140603|||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21

主分类号:

A23L1/221

申请人:

湖北嘉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奇斌

地址:

437299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经济开发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将菜籽油要加热到200℃以上,维持一定时间,将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均破碎清洗,并加入白酒搅拌均匀,放入加热后的菜籽油内,小火熬制,温度大于150℃,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本发明调味料内采用子弹头辣椒,其颜色红润,采用二荆条,其味道香醇,采用小米辣,其味觉火爆,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调味料还具有焦香味。

权利要求书

1.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菜籽油、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小米辣、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菜籽油要加热到200°以上,维持一定时间,进入下一步骤;
(2)将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均破碎清洗,并加入白酒搅拌均匀,进入下一步骤;
(3)在加热后的菜籽油内加入处理过后的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小火熬制,温度大于150°,进入下一步骤;
(4)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辣椒粉占调味料的比例为30-45%。

说明书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针菇调味料,尤其涉及一种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价值。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有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金针菇人 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在金针菇的食用方法中一般是采用金针菇的调味料,现很多金针菇的调味料子在给消费者带来的味觉体验上仍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包括菜籽油、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小米辣、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菜籽油要加热到200°以上,维持一定时间,进入下一步骤; 
(2)将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均破碎清洗,并加入白酒搅拌均匀,进入下一步骤; 
(3)在加热后的菜籽油内加入处理过后的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小火熬制,温度大于150°,进入下一步骤; 
(4)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 
具体地,在步骤(4)中,辣椒粉占调味料的比例为30-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调味料内采用子弹头辣椒,其颜色红润,采用二荆条,其味道香醇,采用小米辣,其味觉火爆,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调味料还具有焦香味。 
具体实施方式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包括菜籽油、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小米辣、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菜籽油要加热到200°以上,维持一定时间,进入下一步骤; 
(2)将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均破碎清洗,并加入白酒搅拌均匀,进入下一步骤; 
(3)在加热后的菜籽油内加入处理过后的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小火熬制,温度大于150°,进入下一步骤; 
(4)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其中辣椒粉占调味料的比例为30-45%。 
实施例: 
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 却至120°-130°的菜籽油内,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得到的调味料比较柔和,色泽也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2295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24CN104222957A21申请号201410239544322申请日20140603A23L1/22120060171申请人湖北嘉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37299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经济开发区72发明人胡奇斌54发明名称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将菜籽油要加热到200以上,维持一定时间,将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均破碎清洗,并加入白酒搅拌均匀,放入加热后的菜籽油内,小火熬制,温度大于150,将子弹头辣椒、二。

2、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本发明调味料内采用子弹头辣椒,其颜色红润,采用二荆条,其味道香醇,采用小米辣,其味觉火爆,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调味料还具有焦香味。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22957ACN104222957A1/1页21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菜籽油、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小米辣、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

3、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菜籽油要加热到200以上,维持一定时间,进入下一步骤;2将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均破碎清洗,并加入白酒搅拌均匀,进入下一步骤;3在加热后的菜籽油内加入处理过后的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小火熬制,温度大于150,进入下一步骤;4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3根。

4、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辣椒粉占调味料的比例为3045。权利要求书CN104222957A1/2页3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针菇调味料,尤其涉及一种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背景技术0002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价值。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

5、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

6、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有研究又表明,金针菇内所含的一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在金针菇的食用方法中一般是采用金针菇的调味料,现很多金针菇的调味料子在给消费者带来的味觉体验上仍有缺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0005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包括菜籽油、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小米辣、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

7、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0006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071将菜籽油要加热到200以上,维持一定时间,进入下一步骤;00082将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均破碎清洗,并加入白酒搅拌均匀,进入下一步骤;00093在加热后的菜籽油内加入处理过后的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小火熬制,温度大于150,进入下一步骤;00104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说明书CN104222957A2/2页4130145的菜籽油内,将。

8、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0011具体地,在步骤4中,辣椒粉占调味料的比例为3045。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及其制作工艺,调味料内采用子弹头辣椒,其颜色红润,采用二荆条,其味道香醇,采用小米辣,其味觉火爆,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调味料还具有焦香味。具体实施方式0014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包括菜籽油、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小米辣、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00150016香辣金针菇的调味料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00171。

9、将菜籽油要加热到200以上,维持一定时间,进入下一步骤;00182将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均破碎清洗,并加入白酒搅拌均匀,进入下一步骤;00193在加热后的菜籽油内加入处理过后的老姜、大葱、八角、桂皮、三萘、香叶、豆蔻、芝麻、紫草、香草、丁香、草果、芫虚和高良姜,小火熬制,温度大于150,进入下一步骤;00204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30145的菜籽油内,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其中辣椒粉占调味料的比例为3045。0021实施例0022将子弹头辣椒、二荆条和小米辣混合后粉碎成辣椒粉并混合芝麻,放入冷却至120130的菜籽油内,将所有材料混合均匀,放置2天,得到的调味料比较柔和,色泽也好。002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22295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