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6303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14220.3

申请日:

2009.12.25

公开号:

CN101792549A

公开日:

2010.08.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8L 23/12收件人:王健平文件名称:手续合格通知书|||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08L 23/1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东莞市峄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惠州市峄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塘厦村工业区东莞市峄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516123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禾山村园洲大道与博园路交界处|||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8L 23/1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东莞市格羚塑胶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东莞市峄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23962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珊美新庄东莞市格羚塑胶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塘厦村工业区东莞市峄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009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L 23/12申请日:20091225|||公开

IPC分类号:

C08L23/12; C08K5/00; C08K5/098; C08K5/053

主分类号:

C08L23/12

申请人:

东莞市格羚塑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瑞洋

地址:

523962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珊美新庄东莞市格羚塑胶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代理人:

张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利用聚丙烯再生料进行发泡加工板材的加工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本发明在聚丙烯再生料中加入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而形成混合原料,再使用该混合原料进行发泡工艺,本发明在发泡过程中对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提高发泡过程中的成核效果,提高聚丙烯再生料各方面的性能,提高聚丙烯再生料的比例,且能提高所生产出来的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各方面的性能,聚丙烯再生料物理性能好、强度高、降解度小,质量稳定;通过发泡工艺加工得到的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发泡均匀,聚丙烯再生料板材表面平整,聚丙烯再生料板材表面质量好,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各方面的性能接近支化的聚丙烯新料板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使用聚丙烯再生料进行发泡工艺前,在聚丙烯再生料中加入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所述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与聚丙烯再生料混合形成混合原料; 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40-84%,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5-55%, 苯甲酸钠              0.25-1.5%, 山梨醇                0.25-1.5%, 抗氧化剂              0.25-1.5%, 钛酸酯偶联剂          0.25-1.5%, 将所述混合原料投入注塑机中的原料投入口中,所述混合原料经过熔融、混炼、押出成型和发泡步骤,生产出发泡板材,完成发泡工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4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59%, 苯甲酸钠              0.25%, 山梨醇                0.25%, 抗氧化剂              0.25%, 钛酸酯偶联剂          0.2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6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38%, 苯甲酸钠              0.5%, 山梨醇                0.5%, 抗氧化剂              0.5%, 钛酸酯偶联剂          0.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7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26%, 苯甲酸钠              1%, 山梨醇                1%, 抗氧化剂              1%, 钛酸酯偶联剂          1%。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8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6%, 苯甲酸钠              1%, 山梨醇                1%, 抗氧化剂              1%, 钛酸酯偶联剂          1%。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8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9%, 苯甲酸钠              0.25%, 山梨醇                0.25%, 抗氧化剂              0.25%, 钛酸酯偶联剂          0.25%。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84%,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5%, 苯甲酸钠              0.25%, 山梨醇                0.25%, 抗氧化剂              0.25%, 钛酸酯偶联剂          0.25%。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1∶1∶1。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酚抗氧化剂或亚磷酸化合物。

说明书


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聚丙烯再生料进行发泡加工板材的加工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

    背景技术

    聚丙烯再生料板材是以聚丙烯(PP)再生料为原料通过发泡加工制成的板材,聚丙烯再生料板材的成本低,采用聚丙烯再生料发泡加工制成的板材在各方面的性能都会下降,例如密度不均匀、抗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抗弯曲强度降低、缺口冲击强度降低、热变形温度增大、成型收缩率增大等。一般使用聚丙烯再生料均为降低生产成本。但是聚丙烯再生料存在质量老化、劣解、混入杂质等缺陷,聚丙烯再生料非常不稳定,而且容易使产品出现瑕疵。但由于环保诉求及全球节能减碳的趋势,使用再生料势必成为必要之手段。

    如果目前使用再生料不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聚丙烯再生料的物理性能,则即失去使用聚丙烯再生料的优势,特别是质量优势。如大量添加支化的聚丙烯新料(新料在总重量中的比例超过80%)则失去使用聚丙烯再生料的意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产品中的废塑料以质量计不得少于80%。

    申请人从事聚丙烯(PP)、聚乙烯(PE)塑料加工多年,亦发现聚丙烯再生料降解严重,如欲提高其物理性能则必须使用一些改性手段,既能使用80%以上聚丙烯再生料,又能确保质量稳定,降低其成本。

    现有技术中,为提高聚丙烯再生料板材的性能,目前采用的改性手段主要是化学改性,化学改性是在将废旧塑料回收并制成塑料粒子的过程中加入过氧化物等化学制剂,通过化学制剂的作用提高聚丙烯再生料的性能,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改性是在生产聚丙烯再生料塑料料子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化学改性的聚丙烯再生料虽然提高某一方向的性能,但是它往往会牺牲其它方面的性能,聚丙烯再生料在其它方向的性能会更差。例如,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采用经过改性的聚丙烯再生料进行发泡时,发泡过程中成核效果差,发泡不均匀,致使发泡形成的板材在厚度方面难以控制,板材表面凹凸不平,板材表面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本发明大幅度提高聚丙烯再生料的比例,而且本发明发泡加工得到的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发泡均匀,聚丙烯再生料板材表面平整,聚丙烯再生料板材表面质量好,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各方面的性能接近支化的聚丙烯新料板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式实现的:

    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在使用聚丙烯再生料进行发泡工艺前,在聚丙烯再生料中加入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所述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与聚丙烯再生料混合形成混合原料;

    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40-84%,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5-55%,

    苯甲酸钠            0.25-1.5%,

    山梨醇              0.25-1.5%,

    抗氧化剂            0.25-1.5%,

    钛酸酯偶联剂        0.25-1.5%,

    将所述混合原料投入注塑机中的原料投入口中,所述混合原料经过熔融、混炼、押出成型和发泡步骤,生产出发泡板材,完成发泡工艺。

    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4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59%,

    苯甲酸钠            0.25%,

    山梨醇              0.25%,

    抗氧化剂            0.25%,

    钛酸酯偶联剂        0.25%。

    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6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38%,

    苯甲酸钠            0.5%,

    山梨醇              0.5%,

    抗氧化剂            0.5%,

    钛酸酯偶联剂        0.5%。

    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7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26%,

    苯甲酸钠            1%,

    山梨醇              1%,

    抗氧化剂            1%,

    钛酸酯偶联剂        1%。

    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80%,

    支化地聚丙烯新料    16%,

    苯甲酸钠            1%,

    山梨醇              1%,

    抗氧化剂            1%,

    钛酸酯偶联剂        1%。

    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8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9%,

    苯甲酸钠            0.25%,

    山梨醇              0.25%,

    抗氧化剂            0.25%,

    钛酸酯偶联剂        0.25%。

    本发明的第六种实施方式,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84%,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5%,

    苯甲酸钠            0.25%,

    山梨醇              0.25%,

    抗氧化剂            0.25%,

    钛酸酯偶联剂        0.25%。

    进一步地,所述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1∶1∶1。

    更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剂为酚抗氧化剂或亚磷酸化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使用聚丙烯再生料进行发泡工艺前,在聚丙烯再生料中加入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而形成混合原料,再使用该混合原料进行发泡工艺,本发明在发泡过程中对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提高发泡过程中的成核效果,提高聚丙烯再生料各方面的性能,提高聚丙烯再生料的比例,且能提高所生产出来的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各方面的性能,聚丙烯再生料物理性能好、强度高、降解度小,质量稳定,不易老化;通过发泡工艺加工得到的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发泡均匀,聚丙烯再生料板材表面平整,聚丙烯再生料板材表面质量好,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各方面的性能接近支化的聚丙烯新料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在使用聚丙烯再生料进行发泡工艺前,在聚丙烯再生料中加入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所述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与聚丙烯再生料混合形成混合原料;

    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40-84%,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5-55%,

    苯甲酸钠        0.25-1.5%,

    山梨醇          0.25-1.5%,

    抗氧化剂        0.25-1.5%,

    钛酸酯偶联剂    0.25-1.5%,

    将所述混合原料投入注塑机中的原料投入口中,所述混合原料经过熔融、混炼、押出成型和发泡步骤,生产出发泡板材,完成发泡工艺。

    进一步地,所述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的重量比为1∶1∶1∶1。

    更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剂为酚抗氧化剂或亚磷酸化合物。

    所述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均为现有技术中的材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均可在市场中直接购买。

    其中,由于支化的聚丙烯新料具备更高的强度,支化的聚丙烯新料的强度是一般聚丙烯新料的强度3-5倍,支化的聚丙烯新料与聚丙烯再生料共混,能够提高聚丙烯再生料的强度。

    另外,使用钛酸酯偶联剂能够提高聚丙烯再生料中的杂质与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聚丙烯再生料的强度。

    本发明在发泡过程中,所述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起化学催化作用,使聚丙烯再生料与支化的聚丙烯新料相互更好地结合,同时使聚丙烯再生料中的杂质与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更好地结合,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混合原料在发泡过程中的成核效果,使混合原料具有更好的发泡性能,从而提高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各方面的性能。

    本发明能够在发泡过程中改进聚丙烯再生料的性能,使聚丙烯再生料各方面的性能接近于支化的聚丙烯新料,提高所生产出来的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各方面的性能,而且本发明大幅度提高聚丙烯再生料的比例,聚丙烯再生料在混合原料中的最高比例能够达到84%,而且聚丙烯再生料的物理性能好,强度高,降解度小,质量稳定,不易老化。

    另外,通过本发明的工艺所生产出来的聚丙烯再生料板材的成本远远低于支化的聚丙烯新料板材,大幅度提高聚丙烯再生料板材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本发明通过发泡加工得到的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发泡均匀,聚丙烯再生料板材表面平整,聚丙烯再生料板材表面质量好,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各方面的性能接近支化的聚丙烯新料板材。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是本发明一种更具体地实施方式,其步骤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4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59%,

    苯甲酸钠            0.25%,

    山梨醇              0.25%,

    抗氧化剂            0.25%,

    钛酸酯偶联剂        0.25%。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是本发明一种更具体地实施方式,其步骤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6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38%,

    苯甲酸钠            0.5%,

    山梨醇              0.5%,

    抗氧化剂            0.5%,

    钛酸酯偶联剂        0.5%。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是本发明一种更具体地实施方式,其步骤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7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26%,

    苯甲酸钠            1%,

    山梨醇              1%,

    抗氧化剂            1%,

    钛酸酯偶联剂        1%。

    实施例五

    本发明的实施例五是本发明一种更具体地实施方式,其步骤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8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6%,

    苯甲酸钠            1%,

    山梨醇              1%,

    抗氧化剂            1%,

    钛酸酯偶联剂        1%。

    实施例六

    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是本发明一种更具体地实施方式,其步骤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80%,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9%,

    苯甲酸钠            0.25%,

    山梨醇              0.25%,

    抗氧化剂            0.25%,

    钛酸酯偶联剂        0.25%。

    实施例七

    本发明的实施例七是本发明一种更具体地实施方式,其步骤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聚丙烯再生料、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在混合原料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聚丙烯再生料        84%,

    支化的聚丙烯新料    15%,

    苯甲酸钠            0.25%,

    山梨醇              0.25%,

    抗氧化剂            0.25%,

    钛酸酯偶联剂        0.25%。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利用聚丙烯再生料进行发泡加工板材的加工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改进的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板材发泡工艺;本发明在聚丙烯再生料中加入支化的聚丙烯新料、苯甲酸钠、山梨醇、抗氧化剂而形成混合原料,再使用该混合原料进行发泡工艺,本发明在发泡过程中对聚丙烯再生料改性,提高发泡过程中的成核效果,提高聚丙烯再生料各方面的性能,提高聚丙烯再生料的比例,且能提高所生产出来的聚丙烯再生料板材各方面的性能,聚丙烯再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