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除油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含油废水的除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作除油聚结材料的高分子材料,该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高分子材料进行除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废水是指含有脂及各种油类的废水,伴随着各种生活生产活动而产生,如石化冷凝水、湿法冶金中的萃取余液、轮船压舱水和食品工业废水等。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影响自然景观,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妨碍农作物生长,石油中的致癌烃还会通过鱼、贝的富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常见的除油方法有膜过滤法、气浮法、生物法、吸附法及聚结法等。膜过滤法需要较大的水压,因而设备和基建成本较高;气浮法和生物法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二次污染,还需要后续工艺,且出水中油含量仍相对较高;吸附法的典型代表是活性炭吸附,虽然吸油效果良好,但达到饱和吸附量后必须再生,要使用蒸汽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将油洗脱下来,不但再生过程繁琐,而且洗脱后得到的含油浓度较高的废水依然无法直接利用,排放仍会造成危害;聚结法是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的方法,含油废水通过聚结材料时,油粒被聚集材料捕获滞留于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形成油膜,当油膜增大到一定厚度时,在水力和浮力作用下油膜脱落,合并聚结成较大的油粒,利用油的密度比水小,以重力分离法将油粒从水中分离出来。
聚结法的关键是聚结材料,如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但聚丙烯往往被制成丙纶纤维,聚氯乙烯受聚合工艺的制约粒子的很细小呈粉末状,这些聚结材料使用时需要较高压力或专用构件,操作繁琐,除油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使用其进行吸附除油操作简单,除油率高。本发明还提供了由该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高分子材料对含油污水进行除油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分子材料,由母体聚合物和位于母体聚合物上的亲水基团构成;
所述母体聚合物为含-C=C-的有机化合物与含-C=C-…-C=C-的有机化合物聚合而成,所述含-C=C-的有机化合物中C的数量为2~10;所述含-C=C-…-C=C-的有机化合物中C的数量为4~15;
所述亲水基团为磺酸基、氰基、叔胺基、季铵基或羟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含-C=C-的有机化合物为乙烯、丙烯、丁烯、戊稀、己稀、异丁烯、异戊稀、异己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含-C=C-…-C=C-的有机化合物为二丁烯,二戊烯,异戊二烯,二己烯,异己二烯,二乙烯苯,双戊烯,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别罗勒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包含水、分散剂和助分散剂的水相和包含所述-C=C-的有机化合物、含-C=C-的有机化合物和引发剂的油相混合,进行悬浮聚合,制成母体聚合物,
所述水相含有的重量比成分为水∶分散剂∶助分散剂=800~1000∶0.5~3.0∶0.05~0.2,所述油相含有的重量比成分为含-C=C-的有机化合物∶含-C=C-的有机化合物∶引发剂=0.75~0.98∶0.02~0.25∶0.003~0.01,油相与水相的重量比为1∶4~6;
b、对步骤a的母体聚合物使用胺化剂进行胺化或用磺化剂进行磺化;
c、将步骤b的产物置于用有机溶剂溶解烯腈类化合物而成的溶液进行二次聚合,溶液中烯腈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2wt%~15wt%,步骤b的产物与烯腈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3~6,
所述烯腈类化合物为C数为3~8的脂肪族烯腈,C数≤8的芳香族烯腈化合物或C数≤8的杂芳族烯腈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溶剂为C数为4~16的脂肪烃、C数≤16的芳香烃、C数≤16的杂芳香烃、工业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d、向步骤c的产物中加入质量是其3倍~6倍的卤代烃进行蒸煮,所述卤代烃为C数为1~10的卤代脂肪烃、C数≤10地卤代芳香烃或C数≤10的卤代杂芳烃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悬浮聚合具体为将各成分加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压缩空气或氮气,使反应釜中压力保持在表压小于等于0.5MPa的正压状态下,升温至70℃~90℃,保温2小时~24小时,再升温至100℃~150℃,保温4小时~36小时,然后水洗、干燥、筛分,收集粒度为0.2mm~1.35mm的球状母体聚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的分散剂为无机分散剂或有机分散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无机分散剂为硅酸盐、碳酸盐或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分散剂为聚乙烯醇、明胶、羧甲基纤维素或聚丙烯酸盐中的一种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的助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油磺酸钙、石油磺酸钠或硬脂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的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合物、无机过氧化合物或偶氮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酰类、过氧化二烷类、过氧化酯类、偶氮二异丁腈或过硫酸盐。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所述胺化具体为将步骤a得到的母体聚合物与氯甲基化试剂反应,引入氯甲基,再将产物与胺化剂进行胺化反应。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磺化剂为三氧化硫、质量浓度大于60%的硫酸、氯磺酸或氨基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二次聚合具体为使用所述有机溶剂溶解所述烯腈类化合物,再放入步骤b的产物,反应温度为80℃~120℃,压力不大于0.5MPa,聚合2小时~10小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烯腈类化合物为丙烯腈、丁烯腈、戊烯腈、卤代丙烯腈、卤代丁烯腈、卤代戊烯腈、羟基取代丙烯腈、羟基取代丁烯腈或芳基取代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有机溶剂为C数为4~16的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120号溶剂油、180号溶剂油、19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或260号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所述卤代烃为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二氟二氯乙烷、四氯乙烷、二溴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蒸煮的温度为50℃~150℃,蒸煮时间为2小时~24小时,表压为0.1MPa~1.0MPa。
一种使用所述高分子材料对含油污水的除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所述高分子材料填充入聚结除油器中;
②、使含油废水通过上步中填充后的聚结除油器;
③、分离在聚结除油器的集液池中收集得到的油。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②中,含油废水通过聚结除油器的温度为10℃~80℃,含油废水流量为2BV/h~30BV/h。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③具体为当所述集液池中油层达到5厘米~10厘米时,将浮油刮出。
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材料的基体是亲油性的,可以捕捉微小的油滴,同时表面又有一定数量的亲水基团,高分子材料内部还有大量的空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当含油废水接触到该高分子材料时,油分会滞留在圆球形材料的表面,逐渐形成一层油膜,由于高分子材料上亲水基团的存在,当油膜达到一定厚度时在水流曳力作用下,油膜便会脱离圆球形材料的表面成为大油滴升向液面,除油效果很好,避免了加入破乳剂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且该高分子材料不需要再生,可以持续运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分子材料由母体聚合物和位于母体聚合物上的亲水基团构成,母体聚合物为含-C=C-的有机化合物与含-C=C-…-C=C-的有机化合物聚合而成。含-C=C-的有机化合物中C的数量为2~10,优选为乙烯、丙烯、丁烯、戊稀、己稀、异丁烯、异戊稀、异己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含-C=C-…-C=C-的有机化合物中C的数量为4~15,优选为二丁烯,二戊烯,异戊二烯,二己烯,异己二烯,二乙烯苯,双戊烯,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别罗勒烯中的一种或几种;亲水基团为磺酸基、氰基、叔胺基、季铵基或羟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包含水、分散剂和助分散剂的水相和包含所述-C=C-的有机化合物、含-C=C-的有机化合物和引发剂的油相混合,进行悬浮聚合,制成母体聚合物,
所述水相含有的重量比成分为水∶分散剂∶助分散剂=800~1000∶0.5~3.0∶0.05~0.2,所述油相含有的重量比成分为含-C=C-的有机化合物∶含-C=C-的有机化合物∶引发剂=0.75~0.98∶0.02~0.25∶0.003~0.01,油相与水相的重量比为1∶4~6。
分散剂为无机分散剂或有机分散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无机分散剂为硅酸盐、碳酸盐或磷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分散剂为聚乙烯醇、明胶、羧甲基纤维素或聚丙烯酸盐中的一种几种。助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油磺酸钙、石油磺酸钠或硬脂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合物、无机过氧化合物或偶氮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过氧化二酰类、过氧化二烷类、过氧化酯类、偶氮二异丁腈或过硫酸盐。
悬浮聚合具体为将各成分加入反应釜中,向反应釜中通入压缩空气或氮气,使反应釜中压力保持在表压小于等于0.5MPa的正压状态下,升温至70℃~90℃,保温2小时~24小时,再升温至100℃~150℃,保温4小时~36小时,然后水洗、干燥、筛分,收集粒度为0.2mm~1.35mm的球状母体聚合物。
b、对步骤a的母体聚合物使用胺化剂进行胺化或用磺化剂进行磺化。胺化具体为将步骤a得到的母体聚合物与氯甲基化试剂反应,引入氯甲基,再将产物与胺化剂进行胺化反应。磺化剂为三氧化硫、浓度大于60%的硫酸、氯磺酸或氨基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质量浓度为100%~106%的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中的一种或两种。
c、将步骤b的产物置于用有机溶剂溶解烯腈类化合物而成的溶液进行二次聚合,溶液中烯腈类化合物的浓度为0.2wt%~15wt%,步骤b的产物与烯腈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3~6。
烯腈类化合物为C数为3~8的脂肪族烯腈,C数≤8的芳香族烯腈化合物或C数≤8的杂芳族烯腈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丙烯腈、丁烯腈、戊烯腈、卤代丙烯腈、卤代丁烯腈、卤代戊烯腈、羟基取代丙烯腈、羟基取代丁烯腈或芳基取代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有机溶剂为C数为4~16的脂肪烃、C数≤16的芳香烃、C数≤16的杂芳香烃、工业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4~16的直链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120号溶剂油、180号溶剂油、19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或260号溶剂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次聚合具体为使用所述有机溶剂溶解所述烯腈类化合物,再放入步骤b的产物,反应温度为80℃~120℃,压力不大于0.5MPa,聚合2小时~10小时。
d、向步骤c的产物中加入质量是其3倍~6倍的卤代烃进行蒸煮,卤代烃为C数为1~10的卤代脂肪烃、C数≤10的卤代芳香烃或C数≤10的卤代杂芳烃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四氯化碳、二氯乙烷、二氟二氯乙烷、四氯乙烷、二溴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蒸煮的温度为50℃~150℃,蒸煮时间为2小时~24小时,表压为0.1MPa~1.0MPa。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材料对含油污水进行除油的方法,包括:
①、将所述高分子材料填充入聚结除油器中,聚结除油器为本领域所公知。
②、使含油废水通过上步中填充后的聚结除油器,通过聚结除油器的温度为10℃~80℃,含油废水流量为2BV/h~30BV/h。大概运行10h~30h后可以看到大油滴从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涌出,出水中的油含量一般能够将至5ppm以下。
③、分离在聚结除油器的集液池中收集得到的油,具体为当所述集液池中油层达到5厘米~10厘米时,将浮油刮出。在将收集得到的油进行分离的同时,聚结除油器继续保持运行。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材料不用进行脱附和活化,可以连续运行,从水中脱除的油能够回收利用。
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材料的基体是亲油性的,可以捕捉微小的油滴,同时表面又有一定数量的亲水基团,包括磺酸基、氰基、叔胺基、季铵基或羟基中的一种或几种。高分子材料呈非常规则的圆球形,具有相似的粒径,密度约1.2g/cm3,内部有大量的空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极佳的除油效果,能够避免加入破乳剂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当含油废水接触到该高分子材料时,油分会滞留在圆球形材料的表面,经过2h~10h后材料的表面会逐渐形成一层油膜,由于高分子材料上亲水基团的存在,当油膜达到一定厚度时在水流曳力作用下,油膜便会脱离圆球形材料的表面成为大油滴升向液面,高分子材料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均一的粒子大小保证了聚结除油器可以稳定运行,不会造成水压增大或液流被阻塞。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材料除油的方法对原水的适应性强,可用于含油100ppm~3000ppm,pH为2~12的污水,处理后的出水含油量小于5ppm,除油率大于99%,油回收率大于95%。
实施例1:
(1)聚合:在50升的聚合釜中加入18升纯水,加热至45℃,在搅拌状态下分别加入10g碳酸镁、20g明胶和0.15g次甲基蓝,搅匀后加入由3kg苯乙烯、1kg二乙烯苯、20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而成的油相。封闭反应釜,向反应釜内通入干净的压缩空气,保持釜内气相压力为0.02MPa。开启搅拌,将液珠调至适当粒度,升温至80℃,保温12小时,再升温至100℃,保温20h,过滤、洗涤、干燥、筛分得到粒度为0.5-0.8mm的白球2.57kg。
(2)磺化:将聚合后得到的球体加入50升反应釜中,加入10kg 105%发烟硫酸,升温至110℃,保温16小时,降温,缓慢滴加纯水,釜满后抽出1/3液体,继续滴加纯水,如此操作至釜中硫酸浓度小于5%,大量纯水洗至中性。干燥,得树脂4.18kg。
(3)二次聚合:将20g丙烯腈溶于10升120号溶剂油。在50升反应釜内,将磺化后的树脂浸泡于该溶液,缓慢升温至70℃,搅拌,保温5小时使树脂溶胀。加入0.3g过氧化苯甲酰,升温至100℃,聚合4小时。过滤,洗涤,干燥,得树脂5.72kg。
(4)二氯乙烷蒸煮:将步骤(3)得到的树脂加入装有回流冷凝器的50升反应釜中,再加入15升二氯乙烷,升温至90℃,并维持釜内压力0.3MPa8小时,降温至15℃。离心脱除表面水分得9.86kg聚结材料成品。
取该树脂1升直接装入玻璃制聚结除油器中,评估对水中油滴的去除能力。当含油液体上行流经树脂充填区时,油类乳液及微滴被萃取捕获;当油聚集到一定量时,形成大油滴,被水流带走,大油滴随着上行的水流,通过除油器的特定装置,油水自动分离,油被直接送到富油动态层聚集,并上浮至装置顶部的油层区;水从侧出水口连续输出。顶部集结的油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从顶部排出。
入水含油量2000ppm,出水含油量5ppm。流速4BV/h,运行20小时后有大的油滴稳定的产生并上浮,不需再生处理可长时间连续运行。
实施例2:
(1)聚合:在50升的聚合釜中加入20升纯水,加热至40℃,在搅拌状态下分别加入10g碳酸钙、20g聚乙烯醇和0.15g石油磺酸钙,搅匀后加入由3kg丙烯、1kg异戊二烯、20g偶氮二异丁腈混合而成的油相。封闭反应釜,向反应釜内通入干净的压缩空气,保持釜内气相压力为0.04MPa。开启搅拌,将液珠调至适当粒度,升温至90℃,保温9小时,再升温至120℃,保温18h,过滤、洗涤、干燥、筛分得到粒度为0.5-0.8mm的白球2.78kg。
(2)磺化:将聚合后得到的球体加入50升反应釜中,加入10kg三氧化硫,升温至110℃,保温16小时,降温,缓慢滴加纯水,釜满后抽出1/3液体,继续滴加纯水,如此操作至釜中硫酸浓度小于5%,大量纯水洗至中性。干燥,得树脂4.06kg。
(3)二次聚合:将50g丁烯腈溶于10升戊烷。在50升反应釜内,将磺化后的树脂浸泡于该溶液,缓慢升温至70℃,搅拌,保温7小时使树脂溶胀。加入0.5g偶氮二异丁腈,升温至100℃,聚合6小时。过滤,洗涤,干燥,得树脂6.10kg。
(4)四氯化碳蒸煮:将步骤(3)得到的树脂加入装有回流冷凝器的50升反应釜中,再加入15升四氯化碳,升温至80℃,并维持釜内压力0.2MPa10小时,降温至15℃。离心脱除表面水分得11.44kg聚结材料成品。
取该树脂1升直接装入玻璃钢聚结除油器中,进行除油,入水含油量1000ppm,出水含油量3ppm。流速6BV/h,运行15小时后有大的油滴稳定的产生并上浮,不需再生处理可长时间连续运行。
实施例3:
(1)聚合:在50升的聚合釜中加入20升纯水,加热至40℃,在搅拌状态下分别加入12g碳酸镁、25g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18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搅匀后加入由3.6kg异戊稀、1.2kg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25g过硫酸钠混合而成的油相。封闭反应釜,向反应釜内通入干净的压缩空气,保持釜内气相压力为0.05MPa。开启搅拌,将液珠调至适当粒度,升温至90℃,保温9小时,再升温至120℃,保温20h,过滤、洗涤、干燥、筛分得到粒度为0.5-0.8mm的白球3.02kg。
(2)磺化:将聚合后得到的球体加入50升反应釜中,加入10kg质量浓度为105%的发烟硫酸,升温至120℃,保温18小时,降温,缓慢滴加纯水,釜满后抽出1/3液体,继续滴加纯水,如此操作至釜中硫酸浓度小于5%,大量纯水洗至中性。干燥,得树脂4.21kg。
(3)二次聚合:将50g氯代丙烯腈溶于10升180号溶剂油。在50升反应釜内,将磺化后的树脂浸泡于该溶液,缓慢升温至70℃,搅拌,保温7小时使树脂溶胀。加入0.4g偶氮二异丁腈,升温至100℃,聚合8小时。过滤,洗涤,干燥,得树脂6.45kg。
(4)二氟二氯乙烷蒸煮:将步骤(3)得到的树脂加入装有回流冷凝器的50升反应釜中,再加入15升二氟二氯乙烷,升温至100℃,并维持釜内压力0.4MPa 10小时,降温至15℃。离心脱除表面水分得11.63kg聚结材料成品。
取该树脂1升直接装入钢制聚结除油器中,进行除油,入水含油量500ppm,出水含油量2ppm。流速10BV/h,运行30小时后有大的油滴稳定的产生并上浮,不需再生处理可长时间连续运行。
实施例4:
(1)聚合:在50升的聚合釜中加入18升纯水,加热至45℃,在搅拌状态下分别加入10g碳酸镁、20g明胶和0.15g次甲基蓝,搅匀后加入由3kg甲基苯乙烯、1kg双戊烯、20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而成的油相。封闭反应釜,向反应釜内通入干净的压缩空气,保持釜内气相压力为0.02MPa。开启搅拌,将液珠调至适当粒度,升温至80℃,保温12小时,再升温至100℃,保温20h,过滤、洗涤、干燥、筛分得到粒度为0.5-0.8mm的白球2.35kg。
(2)胺化:将聚合后得到的球体加入50升反应釜中,加入10kg氯甲醚,温度控制在60℃,搅拌6h,再向釜中加入水10升,三甲胺5kg,搅拌1h,再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1升,升温至80℃,保温20h,降温,加水洗至中性,干燥,的树脂4.13kg。
(3)二次聚合:将22g戊烯腈溶于10升200号溶剂油。在50升反应釜内,将磺化后的树脂浸泡于该溶液,缓慢升温至70℃,搅拌,保温5小时使树脂溶胀。加入0.3g过氧化苯甲酰,升温至100℃,聚合4小时。过滤,洗涤,干燥,得树脂5.42kg。
(4)四氯乙烷蒸煮:将步骤(3)得到的树脂加入装有回流冷凝器的50升反应釜中,再加入15升四氯乙烷,升温至90℃,并维持釜内压力0.3MPa8小时,降温至15℃。离心脱除表面水分得9.86kg聚结材料成品。
取该树脂1升直接装入钢制聚结除油器中,评估对水中油滴的去除能力。当含油液体上行流经树脂充填区时,油类乳液及微滴被萃取捕获;当油聚集到一定量时,形成大油滴,被水流带走,大油滴随着上行的水流,通过除油器的特定装置,油水自动分离,油被直接送到富油动态层聚集,并上浮至装置顶部的油层区;水从侧出水口连续输出。顶部集结的油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从顶部排出。
入水含油量2000ppm,出水含油量5ppm。流速10BV/h,运行20小时后有大的油滴稳定的产生并上浮,不需再生处理可长时间连续运行。
实施例5:
(1)聚合:在50升的聚合釜中加入18升纯水,加热至50℃,在搅拌状态下分别加入8g硬脂酸钡、22g聚丙烯酸钠和0.15g次甲基蓝,搅匀后加入由4.5kg甲基丙烯酸、1.5kg别罗勒烯、25g过氧化苯甲酰混合而成的油相。封闭反应釜,向反应釜内通入干净的压缩空气,保持釜内气相压力为0.02MPa。开启搅拌,将液珠调至适当粒度,升温至80℃,保温12小时,再升温至120℃,保温22h,过滤、洗涤、干燥、筛分得到粒度为0.5-0.8mm的白球3.26kg。
(2)胺化:将聚合后得到的球体加入50升反应釜中,加入10kg甲醇,温度控制在60℃,搅拌4h,再向釜中加入水10升,氨水8kg,搅拌1h,再加入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1升,升温至70℃,保温20h,降温,加水洗至中性,干燥,的树脂5.49kg。
(3)二次聚合:将22g氯代丁烯腈溶于10升环己烷。在50升反应釜内,将磺化后的树脂浸泡于该溶液,缓慢升温至70℃,搅拌,保温5小时使树脂溶胀。加入0.3g过氧化苯甲酰,升温至100℃,聚合4小时。过滤,洗涤,干燥,得树脂6.11kg。
(4)二溴乙烷蒸煮:将步骤(3)得到的树脂加入装有回流冷凝器的50升反应釜中,再加入20升二溴乙烷,升温至80℃,并维持釜内压力0.3MPa10小时,降温至15℃。离心脱除表面水分得10.08kg聚结材料成品。
取该树脂1升直接装入钢制聚结除油器中,评估对水中油滴的去除能力。当含油液体上行流经树脂充填区时,油类乳液及微滴被萃取捕获;当油聚集到一定量时,形成大油滴,被水流带走,大油滴随着上行的水流,通过除油器的特定装置,油水自动分离,油被直接送到富油动态层聚集,并上浮至装置顶部的油层区;水从侧出水口连续输出。顶部集结的油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从顶部排出。
入水含油量2500ppm,出水含油量3ppm。流速10BV/h,运行16小时后有大的油滴稳定的产生并上浮,不需再生处理可长时间连续运行。
通过实施例可以看到,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高分子材料粒子大小可以控制,同时具有亲油性与亲水性,除油效果好,不需再生,可以连续运行。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除油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