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高且运行成本低,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污水处理工艺。但培养反硝化菌群耗时长(培养反硝化菌群一般需要半年以上)延长了启动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培养反硝化菌群耗时长导致启动时间过长的问题;而提供了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
本发明中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完成的:一、按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设计水量的35%~45%(以体积计)向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内通入污水,控制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内的C:N的摩尔比不小于4,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按照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满负荷运转时的气量供应,至曝气生物滤池与缺氧生物滤池内的滤料挂膜,上述运行过程中不需要回流;二、然后将曝气量降至满负荷运转时气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开启回流装置,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回流按100%(以体积计)回流比至缺氧生物滤池,维持10天,每隔2天向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中按照进水量的万分之一投加接种污泥,然后将回流比增加到150%,维持10天,再将回流比增加到200%,维持10天;其中接种污泥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排泥;三、再将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降低使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在2.5~3.5mg/L,维持15天;四、然后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设计水量的55%~65%,回流比降低到150%,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仍控制在2.5~3.5mg/L,维持15天;五、再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设计水量的75%~85%,增加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使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为4.5~5.5mg/L,维持15天;六、然后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的设计水量,回流比调成系统的设计回流比,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控制在4.5~5.5mg/L,运行至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即完成了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
本发明方法减少了驯化环节,而且减少了驯化时间,并且降低了调试成本。本发明方法可快速在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中的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内的培养出反硝化菌,尽快完成调试投入使用;采用本发明方法在3.5~4.5个月可将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出水调试达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完成的:一、按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设计水量的35%~45%(以体积计)向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内通入污水,控制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内的C:N的摩尔比不小于4,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按照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满负荷运转时的气量供应,至(是曝气生物滤池与缺氧生物滤池内的滤料挂膜,上述运行过程中不需要回流(此过程需要30~35天);二、然后将曝气量降至满负荷运转时气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开启回流装置,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回流按100%(以体积计)回流比至缺氧生物滤池,维持10天,每隔2天向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中按照进水量的万分之一投加接种污泥,然后将回流比增加到150%,维持10天,再将回流比增加到200%,维持10天;其中接种污泥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排泥;三、再将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降低至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在2.5~3.5mg/L,维持15天;四、然后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设计水量的55%~65%,回流比降低到150%,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仍控制在2.5~3.5mg/L,维持15天;五、再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设计水量的75%~85%,增加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使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为4.5~5.5mg/L,维持15天;六、然后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的设计水量,回流比调成系统的设计回流比,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控制在4.5~5.5mg/L,运行至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需要15~30天时间);即完成了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
本实施方式方法是先初步挂膜,再重点培养驯化硝化菌,再培养驯化反硝化菌的方针。并辅助以污泥接种技术,消氧剂消除溶解氧技术等方法,不仅减少了驯化环节,而且减少了驯化时间,并且降低了调试成本。
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设计水量一般为3~40万吨/天。
本实施方式方法中的通水可在正式调试之前进行(如在过冬期或设备试车阶段),缩短了调试时间;步骤一采用过量曝气能加快硝化菌的培养驯化。而且由于先不回流,也无需担心过量溶解氧对反硝化段造成冲击。步骤二中采用的逐步提高回流比的方法能有效避免突然增加的水力负荷对反硝化滤池生物膜的冲击,采用的污泥接种技术可以大大减少驯化时间。步骤二至四中所采用地逐渐降低好氧滤池曝气量的办法可以在反硝化菌培养初期给反硝化滤池提供低溶解氧环境。步骤三中采用的投加消氧剂的方法可以在反硝化菌培养初期提供最好的低溶解氧环境。步骤四至六中所采用的逐步提高进水水量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提高进水量对生物膜造成冲击;步骤四至六中所采用的逐渐提高好氧滤池溶解氧的方法可以在反硝化菌培养中后期通过提高好氧滤池的硝化效率提高硝酸盐的含量。步骤三中如仅通过风机降频无法达到控制溶解氧量,可采用风机一拖二(一台风机对两个滤池曝气),二托三(两台风机对三个滤池曝气),或者风机间歇曝气的办法。如果还是无法达到此数值,采用向回流水中投加消氧剂的措施来消除溶解氧。消氧剂可采用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可根据反硝化滤池滤板下和滤池中段的溶解氧来控制,一般在10mg/L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按系统设计水量的40%(以体积计)向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内通入污水。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控制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内的C:N的摩尔比为5~10。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控制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内的C:N的摩尔比为11~15。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将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降低使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在3.0mg/L。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设计水量的80%。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增加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使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为5.0mg/L。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六中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控制在5.0mg/L。其它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中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快速启动的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完成的:一、按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设计水量的40%(以体积计)向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内通入污水,控制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内的C:N的摩尔比为4,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按照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满负荷运转时的气量供应,至曝气生物滤池与缺氧生物滤池内的滤料均挂膜,上述运行过程中不需要回流(此过程需要30~35天);二、然后将曝气量降至满负荷运转时气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开启回流装置,将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回流按100%(以体积计)回流比至缺氧生物滤池,维持10天,每隔2天向缺氧反硝化生物滤池中按照进水量的万分之一投加接种污泥,然后将回流比增加到150%,维持10天,再将回流比增加到200%,维持10天;其中接种污泥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排泥;三、再将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降低至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在3.0mg/L,维持15天;四、然后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设计水量的60%,回流比降低到150%,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仍控制在2.5~3.5mg/L,维持15天;五、再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设计水量的80%,增加曝气生物滤池的曝气量使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为5.0mg/L,维持15天;六、然后将进水水量增加到系统的设计水量,回流比调成系统的设计回流比,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溶解氧控制在5.0mg/L,运行至出水达到国家规定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需要15~30天时间);即完成了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