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861707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2199.2

申请日:

2009.04.28

公开号:

CN101570670A

公开日:

2009.11.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9J 7/04公开日:20091104|||公开

IPC分类号:

C09J7/04; C09J121/02

主分类号:

C09J7/04

申请人:

蒂萨公司

发明人:

斯蒂芬·伍尔夫; 格哈德·比尔; 克里斯托夫·内格尔; 埃姆克·施瓦茨

地址:

德国汉堡

优先权:

2008.4.28 DE 102008021247.4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吴培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其包括:平面可分离的载体,设置于可分离的载体之上的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和设置于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该可分离的载体和设置于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之间有不能透过钙离子的第一阻挡层。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其包括:平面可分离的载体,设置于该可分离的载体之上的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和设置于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
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该可分离的载体和设置于该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之间有不能透过钙离子的第一阻挡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胶带,其特征在于,该可分离的载体由纸构成。

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在该可分离的载体和在该可分离的载体之上的粘合剂层之间有不能透过钙离子的第二阻挡层。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在该可分离的载体之下和/或之上的阻挡层中的至少一个为通过涂覆分散体且如果需要随后干燥可获得的阻挡层。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体为胶乳分散体。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的胶带,其特征在于,在可分离的载体之上的粘合剂层上面有第二载体,在该第二载体之上还有第三粘合剂层。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体的宽度比所述可分离的载体宽。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体的一个长边和位于该侧的所述可分离的载体的长边之间的距离(V)为多至15mm,特别是0.5至7mm,更优选1.5至4mm,极其优选2至3.5mm。

说明书

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卷绕成卷(roll)的平幅材料(flat-web material)更具体是纸换卷(roll change)的胶带,以及用于该类换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报纸业中平幅材料如纸平幅的换卷主要是自动化过程。首先,将平幅材料的新卷的最上面的幅的端部(从卷匝(roll turn)的“视图(viewpoint)”看为最上面的平幅的端部,从操作的“视图”看对应于新的平幅的起点)结合,使得该端部不能与卷分开。为此常常使用具有如下两个功能的胶带:首先,它们用于卷的上述端部结合。其次,它们的设计使得可以暴露粘合剂区域,该粘合剂区域能够将新卷的最上面的平幅层与旧的将用尽的(expiring)平幅连接。该连接(粘合剂连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将新卷加速到与旧的平幅在操作中的运行速度基本上相同的速度,然后通过无粘合剂区域(free adhesive area)将其以此速度导向旧的平幅。同时通过该连接,必须将新的平幅的端部结合分开,从而将新纸幅的起点与其结合的旧平幅(可以说是)拉入(draw into)操作,由此准连续的(无穷尽的)平幅通过该操作,例如报业的印刷机。在后面的操作步骤中例如在将印完的报纸切割之后将接缝除去,从而使得这些接缝不会到达消费者。
适合用于上述结合的胶带在本领域是已知的。例如,记载了这样的胶带,其具有在顶面和底面上都提供有粘合剂的平面可分离的载体(extensivelysplittable carrier)。所述胶带通常是其产品构造比三层体系稍更全面的胶带的部分。该类粘接胶带(adhesive splicing tape)例如描述于如下说明书中:DE 196 28 317A、DE 198 30 674A、DE 199 02 179A、DE 199 58 223A、DE 100 58 956、DE 101 23 981、WO 03/20623A、WO 03/24850A、DE 102 10 192A、DE 102 58 667、DE 10 2004 028 312A、DE 10 2005 051 181A。
选择平面可分离的载体使得在加速新卷的过程中将最上面的平幅的端部安全地保持在卷上的同时,在其中力的峰值出现的条件下,它仍然在与旧的即将用尽的平幅结合的点上安全而可靠地打开该端部结合。已经出现适合该目的的平面可分离的纸。但是,源于它们的生产,这些纸含有许多填料尤其是无机填料,特别是金属离子,这在生产操作中几乎不可能避免。
但是,与含填料的纸接触,用于该粘接胶带(其主要应用是在造纸和下游纸加工工业中的产品)的(压敏)粘合剂常常表现出它们的粘合性的急剧下降,可能达到粘合强度和粘性完全丧失的程度。特别是,当该胶带储存一段时间时出现该问题。
含填料的基底(尤其是纸)由于老化过程或外部影响可释放出多价金属离子。该问题特别是由于常常存在于纸中或者处理纸的物质中的钙离子而产生,因为钙是纸工业中使用日益增多且常见的填料,还是涂层润滑剂(coating slip)中的辅助组分(co-component)。
(压敏)粘合剂部分的性能损失可以特别归因于金属离子向粘合剂的迁移。这样,有意交联的含羧基和/或含酸共聚物可能经受超过所需程度的不受控制的后交联(after-crosslinking)。这种后交联产生流变分布的有害影响,使得内聚力大幅增加,同时带来了粘性降低,这在最坏的情况下达到粘合强度和粘性完全丧失的程度。
那么存在特别的危险:当加速新卷时,粘合强度可能不再足以安全地保持端部结合。但是,如果这种结合断裂,那么最上面的平幅分开,结果是连续工艺的故障。这样的故障将招致巨大的花费。
因此,特别是对于纸加工工业的应用来说,例如在高速换卷(高速粘接,flying splice)方面,加之于将要使用的胶带的具体要求(the profile ofrequirements)是严格的。因此,这些胶带必须-在应用的整个持续期中-具有高的粘性、良好的内聚力(cohesion)和良好的再浆化能力(repulpability)[在(废)纸的再加工过程中并入纸浆中的能力,换言之,并入溶解于或悬浮于水中的纸或纤维的浆料中的能力;并非自动地与“水溶性”同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改进的用于高速粘接的胶带,其不具有现有技术的缺点,且特别是显示高的储存稳定性而不会损失或降低压敏粘合剂的粘合强度。
通过以下胶带来实现该目的,该胶带是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其包括:平面可分离的载体,设置于该可分离的载体之上的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和设置于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该可分离的载体和设置于该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之间有不能透过钙离子的第一阻挡层。本申请描述了本发明胶带的有利拓展方案(development)。
相应地,上述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包含:平面可分离的载体(extensively splittable carrier),至少一个设置于该可分离的载体之上的粘合剂层,和设置于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其中至少在该可分离的载体和设置于该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之间有不能透过钙离子(Ca2+)的第一阻挡层。
该阻挡层特别适用于防止纸层与粘合剂之间的直接接触,其中在纸层中有无机成分特别是钙离子。因此,纸中的这些离子以及其它破坏成分向粘合剂中的迁移受到抑制。
该阻挡层应该特别是完全不能透过的,换言之具有不渗透性。特别优选的步骤是将该层施用于载体上,更特别是施用于纸载体上。有利地,在此之后使该分散体层干燥,从而获得干的或基本上干的阻挡层。在施用分散体之后或者特别是在它已经干燥之后,然后可以施用粘合剂层,从而绝不存在载体与粘合剂的直接接触。
该阻挡层必须显示与载体层以及与粘合剂层二者良好的接触,以防止在粘接操作期间该体系破裂(这可能发生,尤其是在剪切应力出现的过程中强度不够的情况下)。因此,在施用粘合剂之前电晕处理该阻挡层(即,暴露于高压放电)是有用的。电晕处理增强了粘合剂在载体层上的固着(anchorage)。
特别优选地,在可分离载体和在该可分离载体之上的粘合剂层之间,有不能透过钙离子的第二阻挡层。同样地,有利地首先将该层施用于载体,接着优选干燥。然后可以施用相应的粘合剂层。这里同样地,电晕预处理是有利的。第二阻挡层有利地也具有与第一阻挡层相同的组成。
在本发明的胶带的一种特别优选的方案中,在设置于该可分离的载体之上的粘合剂层之上存在有另外的载体-以下称为“第二载体”,且在该第二载体上又有粘合剂层-以下称为第三粘合剂层。然后,对即将用完的平幅的实际结合由胶带的此(另外)部分产生。该类型的第二载体特别适应在粘接操作过程出现的拉伸力。因此,该可分离的载体可以说是无该功能的,使其优化更有效地用于粘接操作。
可分离的载体和第二载体之间的紧固(fastening)可以特别通过任何需要的粘合剂(设置在可分离的载体上)完成,该粘合剂仅仅需要在任何时间足够强,以保证足够的粘合强度,从而包含在粘接操作中。特别有利的是,这里使用自粘合组合物;或者,其可以是例如固化型的。
第二载体的重要品质是物理性质,主要是拉伸强度。后者比印刷机或其它操作机械中的幅张力高。特别是对于具有相对低的幅张力的机械,第二载体也可以选择为相对薄的。这对于加工操作是有利的,因为较薄的材料运行穿过机械的破坏程度较小。
第二载体也可以由纸构成,这对于可再浆化的胶带是特别有利的。不过,为了获得高拉伸强度,也可以有利地使用膜和箔(例如,聚合物膜、金属箔)。
第二载体比所述可分离的载体宽,是特别有利的。同时,由可分离的载体和两个粘合剂层组成的体系(对应于上述胶带,对于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也称为“下粘胶带(understuck adhesive tape)”)优选不布置在中央,而是接近第二载体的一条边。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下粘胶带的一个长边和第二载体的一个长边可以平齐(flush)布置。不过,优选地,使下粘胶带从第二载体的一个长边缩进(indent)距离(V)。为了本发明在高速粘接中的使用,下粘胶带缩进距离(V)为至多15mm、特别是0.5至7mm,更优选1.5至4mm、非常优选2至3.5mm的距离,则是非常有利的。
正如实验所揭示的,为了获得在高速下的成功操作方案,有利的是将分离工艺的力引入到分离条(splitting strip)的可分离的载体中,因为否则局部有不受控制的撕裂(上文称为“裂缝(tear)”)的情形。为此,胶带的突出部分(定义为分离条距长边的距离)作为力引入的辅助。当该距离达到一定的大小时能够特别成功地避免裂缝。
但是,如果缩进较大(特别是超过3.5mm),粘接胶带的伸出的正面部分折叠的情形增多,且同样地有在粘接操作期间不受控制的行为的情形,如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
胶带的宽度(特别是由可分离的载体的宽度和由第二载体(如果存在)的宽度给定)有利地为30-120mm,更优选40-80mm、非常优选50mm。
在胶带的顶面(top face)上,可以有衬垫,其特别包括防粘材料(releasematerial);当将胶带缠绕时这特别适于操作胶带,并且特别是在各个胶带层之间提供防粘效果。该衬垫特别是由硅化材料特别是硅化的纸构成。
该衬垫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或者通过切口或预设的断裂点,特别是以穿孔、部分切口、切缝(slitting)等的形式,为可能的分割作为准备,其中所述切断或预设的断裂点沿胶带的纵向延伸。
当衬垫材料存在时,衬垫材料上的切口或预设的断裂点可以优选离胶带的左侧边缘(left-hand bordering edge)20至40mm的距离设置。
使用包含成膜组分的分散体(dispersion)有利地制成阻挡层。应该选择成膜组分使得它们不渗透入将要被施用的载体(特别是纸)的开放的(多孔)表面结构,这样不会实质上改变载体材料(特别是纸)的机械性质。特别是如果将失去载体功能所需要的强度,或者将使得其可分离性降低(在换卷过程中需要该功能),则发生了纸性质的实质性改变。
含水胶乳分散体已呈现为特别适合形成阻挡层。然而,在这种情形下,应该注意确保使用这样的胶乳分散体,其胶乳液滴不穿过该可分离的载体的载体材料(特别是纸),因为否则可存在材料的增强,从而可能不再确保分离过程的可靠性。因此,特别有利地使用非极性的胶乳。
对于纸加工工业中的使用,如果操作中采用的本发明的胶带中的一些、更优选大多数、甚至更优选全部成分是可再浆化的(即,特别是水溶的或可水分散的),则是特别有利的。这应该同样优选地适用于用于制备阻挡层的成膜组分。
胶乳可以有利地为:基于丙烯酸酯(AC)的胶乳、基于羧化的丙烯酸酯(羧化AC)的胶乳、基于羧化丁苯橡胶(羧化SBR)的胶乳、基于改性丁苯橡胶(改性SBR)的胶乳、基于丙烯酸酯-苯乙烯(AC-S)的胶乳、基于丙烯酸酯-丙烯腈的胶乳、基于丙烯酸丁酯-苯乙烯(BA-苯乙烯)的胶乳和/或基于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腈(BA-苯乙烯-AN)的胶乳,这里仅给出几个实例。已经呈现非常适合本发明的一系列市售产品,并示于下表中,而无任何意图认为它们应代表不必要的限制。

  生产商  名称  类型  PolymerLatex  LP 2004/78  丙烯酸酯  PolymerLatex  LP 2004/79  羧化SBR  DOW Reichhold  XZ 94457.05  羧化SBR  DOW Reichhold  XZ 94445.00  羧化SBR

  DOW Reichhold  XZ 91988.00  改性SBR  SYNTHOPOL  DRR 1983  高度羧化AC  SYNTHOPOL  DRR 1984  略微羧化AC  SYNTHOPOL  DRR 1985  略微羧化AC  SYNTHOPOL  DRR 2006  AC-S  Alberdingk-Boley  KDA 10  AC-S  Alberdingk-Boley  V 50822  AC  Alberdingk-Boley  V 50823  AC  Alberdingk-Boley  AC 543  AC  Alberdingk-Boley  AC 2522  AC  Alberdingk-Boley  AC 25481  AC  BASF  ACRONAL 500D  AC  BASF  ACRONAL DS 2373  丙烯酸酯-丙烯腈  BASF  ACRONAL S 728  BA-苯乙烯  BASF  ACRONAL S 560  BA-苯乙烯-AN  Rohm&Haas  Primal P-376LO  AC  Rohm&Haas  Robond PS-8534  AC

使用本发明的阻挡层,在阻挡层的厚度和阻挡效果之间达到良好平衡。然而,一般而言,阻挡效果随阻挡层厚度的增加而提高,为了使得胶带在连续操作(例如,通过压延机)中无困难地运行,对于使用胶带来说有利的是将胶带的总厚度最小化。
阻挡层的厚度可以有利地为多至10μm,在含水分散体的情况下对应于多至10g/m2的施用(application)。已证明大约5μm的阻挡层厚度(对应于5g/m2)是特别优异的。这些厚度使得有效用于换卷,尤其是高速换卷或高速粘接;通过选择制备阻挡层的组分,因而可以实现具有优异的阻挡效果然而却较薄的层。
在本发明的胶带的一个优异的实施方式中,可分离的载体是一体式(one-piece)(单层)载体,其在受到合适的力后可平面分离。由该胶带所提供的粘接结合(adhesive bond)又可以通过平面撕开(特别是基本上在中心撕开)可分离的载体而再次分开;通过分离之后保留的分离载体的平面残余物(extensive residues)无粘着力地覆盖各个粘合剂层。
可分离的载体也可以是多层构造的,其中一个载体层是可分离的。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称为“可分离的”载体或载体层是平行于它们表面范围(extent)可分离的那些载体,尤其是根据粘接工艺的要求实际上分开的那些载体。“基本上中心撕开”在本发明的意义中是指撕开产生载体的平面残余物作为撕开产物(split product),与基本上非中心撕开相比其厚度近似相等,而在基本上非中心撕开中产生厚度显著不同的(平面)载体残余物作为撕开产物。特别是,一体式载体或多层载体的可分离载体层的基本上中心撕开的特征在于,撕开产物可靠地且无粘着力地覆盖相应的粘合剂。在不对称撕开的情况下,在过分薄的平面载体残余物的部分上,这一点将可能不能确保。
特别是,单层可分离载体或可分离载体层的平面撕开将分别是载体或载体层的平面撕裂。
预期的可分离的载体包括所有可分离的平面载体材料,尤其是易于裂开的纸(readily cleaving paper)、牛皮纸(kraft paper)、复合纸体系(例如双层纸(duplex paper)和施胶(sized)纸体系)、膜复合体系(例如,施胶膜体系)、聚合物复合体系(例如,共挤出的聚合物复合体系)和聚合无纺布。
有利地,尤其是对于在顶面上有第二载体的胶带,使用这样的可分离的载体,其分离强度显著低于适应拉伸力所需的载体的分离强度。为了将两个材料幅彼此连接,特别优选的是使用这样的可分离的载体,其在胶带的主平面(main plane)的耐撕裂延展性(tear propagation resistance)显著低于承受实际拉伸力的载体或载体层(即,低于第二载体)。因此,在主载体破坏之前将该体系载体层离。可分离的载体优选基于纸。举例来说,以下纸或复合纸体系尤其适合该目的:
-施胶的高度挤压纸(highly compacted paper)
-易于分离的纸体系,例如不具有湿强度的纸
-牛皮纸(例如,两面砑光的(glazed)牛皮纸-发现特别适合的牛皮纸是厚度为55μm、基重(basis weight)为65g/m2的牛皮纸)
-双层纸
(具有规定的层压结构(lamination)的纸,其分离工艺是极为均匀的;因而没有例如不均匀压缩的应力峰。
这些纸用于生产壁纸和滤纸。)
-可分离的体系,其分离力通过粘合点的大小确定;例如在DE 19841609A1中描述了该类型的可分离的体系。
胶带的顶粘合剂(top adhesive)和底粘合剂(bottom adhesive)应该具有高的粘合强度。具体来说,如果这些自粘合组合物在各个表面(载体和基底)上的粘合强度比分开该可分离的载体所需要的力大,则是有利的。有利的可分离载体优选具有15至70cN/cm、特别是22至60cN/cm、尤其是25至50cN/cm的分离强度(splitting strength)。关于分离强度及其测量,参考DE 199 02 179A1。
在本发明的胶带一种变型中,该可分离的载体不是单层的和平面可分离的,而是采用可以平面彼此分开的两层的形式(可剥离(delaminable)层)。它们可以具体为纸/纸层压材料或者纸与膜的层压材料。适合于该目的的体系的实例特别是以下基于纸和/或基于膜的层压材料或复合体系:
-双层纸
(具有规定的层压结构的纸,其分离工艺是极为均匀的;因而没有例如不均匀压缩的应力峰。
这些纸用于生产壁纸和滤纸。)
-可分离的体系,其分离力通过粘合点的大小确定;例如在DE 198 41 609A1中描述了该类型的可分离的体系。
对于可再浆化的胶带,两层纸的层压材料是特别有利的。这种类型的纸层压材料的实例为:
-以确定的方式在一起施胶的高度挤压纸(特别是,具有高的分离强度的纸)。施胶可以例如使用淀粉、淀粉衍生物、基于甲基纤维素(tesaKleister,tesaAG,Hamburg;Methylan,Henkel KGaA,Düsseldorf)或基于聚乙烯醇衍生物的壁纸糊。例如,在EP 0 757 657 A1中提供了这些层压材料体系的说明。
层压材料也可以是聚合物层与纸的层压材料,该聚合物更特别地为可以通过印刷技术如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施用的聚合物。对于本申请的聚合物特别适合的是固化聚合物组合物,还有(but also)含溶剂组合物,其中在施用之后将溶剂除去而形成层,此外还有这样的聚合物组合物,其在受热状态下变软,换言之在使用温度具有足以被施用的粘度,但是采取足够稳定的层的形式。
通过该胶带形成的粘接结合可以通过将可分离的层压载体的两个层彼此平面分开(层离)而再次分开;各个粘合剂层被分开之后保留的平面载体层无粘着力地覆盖。
该类型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可分离的载体的分离操作在两个相互可分离的层之间发生,而不是在一个层之内发生。因此,例如,没有纤维从纸载体中抽出(extreact),而且可以精确地限定分开各层所需要的力。
此外,胶带的长时间储存应当不会导致分离各层所需要的力的任何实质性变化。因此,对于层压载体,同样应该有利地选择所用的成膜组分使得它们不透过将要涂布的载体(尤其是纸)的开放的(多孔)表面结构;在这种情形中,这些物质的渗透可能导致分层行为的变化,因而同样地改变可分离载体的稳定性。
可以以任何需要的方式或者优选地如下所述使两层结合。为了将两个平幅材料彼此连接,本申请也优选使用这样的可分离的层压载体,其在胶带的主平面的“耐撕裂延展性”(基于层离工艺)显著低于承受实际拉伸力的载体或载体层(即,低于第二载体)。因此,在第二载体或层压载体层中的一个被破坏之前该可分离的载体能够层离。因此,在这种情形中,胶带由至少两层构成,其中所述至少两层在高速粘接的过程中在确定经受过量的力的条件下进行分层。
特别地,层压材料或两-载体-层体系的分开强度具有如上所指出的平面分离的一体式载体的分离强度的数值。
如上所述的胶带的优点在于分离该分开体系所需要的力持续地保持恒定,从而可以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高速粘接,并且防止胶带不正确地起作用。
本发明的胶带的粘合剂(在可分离的载体下面的粘合剂,在可分离的载体上面的粘合剂和/或第三粘合剂层)特别地是自粘合组合物。其中,可以具有显著效果地并且相对于各层彼此选择性独立地使用下列:丙烯酸酯(溶于水的和/或不溶于水的)、天然橡胶组合物、合成橡胶组合物、前述组合物的混合物,基于共聚物和/或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尤其是基于丙烯酸酯和/或天然橡胶和/或合成橡胶和/或苯乙烯的组合物。特别地,可以有利地使用分散体、热熔的(包括可热熔加工的)粘合剂和/或含有溶剂的粘合剂。根据本发明的胶带的特定预期使用领域(特别是,高速粘接、静态粘接、卷端结合等)选择该粘合剂。
特别是对于丙烯酸酯粘合剂,钙离子应该不能够从载体层迁移到粘合剂层中。
特别是,有利地使用具有特别高的剪切强度的(自)粘合组合物;此外,应该根据本发明的特定预期用途来优化确定粘合剂性能(例如,粘性、内聚力、粘度、交联度等)的其它变量,这可以通过普通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方法进行。可指出的是,原则上可以采用满足本发明标准的所有基础类型(basictypes)的压敏粘合剂。
粘合剂层的典型厚度为25μm-100μm。压敏粘合剂层的典型基重在20g/m2-80g/m2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胶带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胶带另外配置有可检测的层和/或已经描述的层中的至少一个配置有可检测的特征。这使得在(粘接)操作过程中通过适宜的检测装置检测粘合剂。特别是,通过该方式可以实现操作的自动控制。提供可检测特征的适宜选择,也可以通过该方式传递另外的信息(除了是/否信息项之外)。
优选通过光学和/或电磁装置实现层的检测。例如,这些层中的一个可以配置有可光学检测的图案,该图案可以在穿过机器的过程中使用适宜的传感器来确定。以类似的方式,这些层中的一个可以含有可电磁检测的特征(例如金属化(metallization)),该特征可以使用电磁传感器来确定。在这些层中至少一个的可检测性的基础上,在例如配置有所述胶带的纸卷的加速过程中检测胶带,从而在正确的点及时启动对旧卷的幅端的粘接或结合操作。此外,当在称为次品分流器(reject diverter)的设备中进一步加工纸幅时,可以检测胶带从而将此部分与粘接接头(spliced connection)分开。因此,胶带起到目前另外施用的标签或标记的作用,所述标签或标记在现有技术中手动地施用于幅材料的卷,这常常产生故障,因为标签施用在错误的位置。因此,可以确保的是在待检测的胶带的能力的基础上,可以自动地确定结合的精确位置,该结合能够总是在正确的位置被自动地切除或分离出。使用该可检测的胶带,也可以基于卷的转速获得关于工艺顺序的信息,因为例如胶带的移动可直接得到关于幅的运送速度信息。
简单地,可检测层是金属箔尤其是铝箔。该可检测层例如铝箔的厚度例如为6至12μm。该可检测层也可以是配置有金属化或具有金属性部分的纸片材。如果这些层中的一个是金属箔,其它层优选采用如下形式:丙烯酸酯分散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胶乳、聚丙烯酸乙烯酯(PVA)、聚氯乙烯(PVC)或这些物质的共聚物。通过这些物质组合,上述耐撕裂延展性可以以规定的和期望的方式设定。在此上下文中,即使在胶带的长时间储存期间,这些强度值没有变化,因为这些材料之间的粘合力保持不变。可以理解的是,金属箔和其它层两者各自在它们的外侧配置有自粘合组合物。这种自粘合组合物优选是溶于水的或不溶于水的自粘合丙烯酸酯组合物。同样地,可以使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组合物以及上述化合物的分散体。
还可以有利地将可检测层又施用于载体上。在这种情形中,可检测层设置在载体的一侧上,在载体的另一侧上有相关的自粘合组合物。载体可以由纸或膜/箔构成。其中,载体可以是光滑的、白色的漂白牛皮纸。
参照图1至4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胶带,而无任何意图所示出的实施例应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的思想。在这些图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具有可分离的载体和阻挡层的本发明胶带。
图2示出具有可分离的载体、阻挡层和第二载体的本发明胶带。
图3示出具有可分离的载体和两个阻挡层的本发明胶带。
图4示出具有可分离的载体、两个阻挡层和第二载体的本发明胶带。
图5a和图5b图示本发明方法的另一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可分离的载体(T)的本发明胶带。在可分离的载体的顶面上有粘合剂层(M2);另一粘合剂层(M1)位于可分离的载体(T)的下面。在下层粘合剂层(M1)和载体层之间有不能透过钙离子的阻挡层(S1)。
图2示出本发明胶带,其中根据图1的胶带下粘(understuck)于第二载体(Z)。可分离的载体(T)通过粘合剂(M2)固定于第二载体(Z)。第三粘合剂层(M3)设置在第二载体(Z)的顶面上,所述第三粘合剂层在换卷过程中与即将用尽的平幅结合。图2显示,顶面的第三粘合剂(M3)可以配置有衬垫(A),该衬垫有利地具有穿孔(P)、切口等,从而分成两个部分衬垫(A1、A2)。
下粘胶带的宽度[长边之间的范围(k1,k2)]小于第二载体(Z)的宽度[长边之间的范围(z1,z2)]。下粘胶带并不中心(基于宽度)设置在第二载体之下,而是对第二载体(Z)的一个长边(z1)有一定位移设置。下粘胶带以离第二载体(Z)的该长边(z1)缩进距离(V)来布置。
图3示出对应于图1的形式的胶带,但是其中在可分离的载体(T)和在该载体(T)上面的粘合剂(M2)之间设置有另外的阻挡层(S2)。
图4示出对应于图2的胶带,其具有对应于图3的下粘胶带。
粘接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本发明的粘合剂体系或本发明的胶带用于高速换卷(高速粘接)的方法。
在本发明方法的第一种变型(未图示显示)的情况中,使用对应于图1和3之一的胶带,将新卷的最上面的平幅匝(turn)(11)(特别是其端部或其端部区域)通过粘合剂体系(S)固定在下层的平幅匝(12)上,使得结合即将用尽的平幅(13)所需的自粘合组合物(M2)的部分暴露,其中该粘合剂体系适合于获得能够再次分开而没有粘合剂区域的(parted again free from adhesive areas)粘接结合。此后,将所装备的新卷放置接近于需要替换的几乎完全解绕的旧卷,将其加速到与该卷基本上相同的转速然后将其压向旧的平幅(13),当幅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速度时胶带(K)的暴露的自粘合组合物(M2)结合于旧的平幅(13),而同时将最上面的平幅层(该匝的末端层)(11)与下层的平幅层(12)的结合以一种方式分开,使得在分离操作之后无粘合剂区域暴露,其中所用的胶带为本发明的胶带(K)。
对于如图5a和5b图示的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变型,使用对应于图2和4之一的胶带,而不希望对本发明的思想施加任何不必要的限制,使用胶带(K)将新卷的最上面的平幅匝(11)(特别是其端部或其端部区域)固定于下层的平幅匝(12),使得结合即将用尽的平幅(13)所需的自粘合组合物(M3)的部分暴露(参见图5a),其中该胶带(K)包含至少一个胶带部分,该胶带部分的特征为可分离的载体(T)且适合于获得能够再次分开而没有粘合剂区域的粘接结合。此后,将所装备的新卷放置接近于需要替换的几乎完全解绕的旧卷,将其加速到与该卷基本上相同的转速然后将其压向旧的平幅(13),当平幅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速度时胶带(K)的暴露的自粘合组合物(M)结合于旧的平幅(13),而同时通过平面撕开载体(T)使在最上面的平幅层(该匝的末端层)(11)和下层的平幅层(12)之间通过胶带(K)产生的结合以一种方式分开,使得在分离出现之后无粘合剂区域暴露,其中所用的胶带为本发明的胶带(参见图5b)。
在本发明方法的拓展中,将胶带对正在运行的平幅成直角结合。在本发明方法的其它有利变型中,胶带也可以以相对于正在运行的平幅以多至30°、更具体为多至10°的锐角结合。对于粘接方法,在新的平幅卷的最上面的平幅层(11)的端部(或距最上面的平幅匝的端部微小距离)之下以直线使本发明的胶带(K)与新的平幅卷结合,使胶带(K)的一部分自由,而在可分离的载体(T)下面的粘合剂(M1)结合于下层平幅层(12),从而保护最上面的幅层(特别是最上面的幅层的端部);如果期望的话,如果衬垫(A)需要存在于自粘合组合物(M)上,最初仅除去衬垫(A)的一部分(A2),从而粘接方法所需的自粘合组合物的一部分仍然衬有衬垫(A1),在该状态下的卷不具有自由粘合剂区域。此后,对于粘接方法的最后准备,将任何剩余的衬垫(A1)除去,此后将所装备的新卷放置接近于待替换的几乎完全解绕的旧卷,将其加速到与该卷相同的转速。然后将新卷压向旧的平幅(13),当幅具有基本上相同的速度时胶带(K)的暴露的自粘合组合物(M)结合于旧幅(13),而同时将可分离的载体(T)撕开,先前为最上面的平幅层(11)与下层的平幅匝(12)结合的区中的两个区域保持无粘合剂。
平幅特别是纸幅和/或膜幅和/或织物材料(纺织物(woven)、编织物(knit)、无纺布等)的幅。

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用于平幅材料换卷的胶带,其包括:平面可分离的载体,设置于可分离的载体之上的至少一个粘合剂层,和设置于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在该可分离的载体和设置于可分离的载体之下的粘合剂层之间有不能透过钙离子的第一阻挡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