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临氢条件下重整生成油脱烯烃方法。背景技术 经过催化重整反应后的产品均含有一定量的烯烃杂质。烯烃性质活跃, 不但容易 聚合形成胶质, 而且还可能与其它组分发生反应, 生成非理想组分, 从而对芳烃产品的质量 产生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 某些石油化工工艺过程如二甲苯吸附分离过程对烯烃特别敏感, 即使烯烃杂质的含量只有百万分之几, 也会对工艺过程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为了得到合 格的化工原料并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在重整、 芳烃抽提、 异构化、 甲苯歧化工序之后, 均有精制工序以脱除微量烯烃杂质。
传统的精制脱烯烃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路线, 即加氢精制路线和非加氢精制路 线 ( 白土精制路线 )。加氢精制路线需要使用氢气, 随之带来氢气与油品的分离问题, 需要 增设气液分离器及汽提塔等设备, 工艺较为复杂, 能耗高, 所用催化剂多为贵金属催化剂, 价格昂贵, 所以国内绝大多数企业均采用白土精制路线。
白土具有酸性中心, 在高压液相、 150 ~ 200℃条件下, 具有一定的催化叠合能力 和孔道吸附能力, 能使重整油中含有的微量烯烃发生烃化、 聚合等反应, 生成高沸点化合 物, 然后被白土吸附, 或者在后续分离流程中脱除。
用白土精制路线脱除重整油中的烯烃, 对从苯到二甲苯的宽馏分中除去烯烃有较 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白土活性低, 寿命短, 需要频繁更换, 从而造成白土的使用量非常大, 劳 动强度也大, 制约了装置 “长稳优” 操作。同时, 开采白土会造成环境的永久性破坏。另外, 失活后的含芳烃白土由于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 无法回收利用, 只能通过填埋来处理, 这就 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在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 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及 民众的关注, 生产企业迫切需要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催化脱烯烃技术。
中国专利 CN1618932 介绍了一种在非临氢条件下催化精制重整芳烃油催化剂。 该催化剂采用高岭土、 铝石和 β 分子筛经挤条制得, 为非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 采用该催 化剂处理重整芳烃油, 在反应温度 100 ~ 300 ℃, 反应压力 0.5 ~ 3.0MPa, 空速 0.5 ~ 40 -1 时 条件下, 能脱除芳烃中的微量烯烃。但是该催化剂寿命仍然太短, 在原料溴指数为 -1 548.63mgBr/100g, 空速为 25 时 条件下考评 18 个小时后, 其催化剂出口溴指数就达到 182mgBr/100g。
采用脱烯烃催化剂替代工业白土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不多, 所取得的技术成果有限, 开发的催化剂活性低、 寿命短, 芳烃损失大, 还不具备工业应 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稳定性差, 需频繁更换白土, 造成劳动强 度大, 环境污染严重, 芳烃损失大的问题, 提供一种新的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该
方法具有催化剂脱烯烃活性高, 芳烃损失少的优点, 同时解决了频繁更换白土造成劳动强 度大, 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 烯烃方法, 反应过程没有氢气参与, 反应原料为芳烃联合装置重整单元生成油, 在反应温度 -1 为 120 ~ 240℃, 反应压力为 0.5 ~ 3.0MPa, 空速为 0.3 ~ 20h 条件下, 反应原料与催化剂 接触, 原料中的烯烃发生烷基化或者聚合反应, 生成大分子化合物, 其中所用的催化剂, 以 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
a)10 ~ 90 份的分子筛, 分子筛选自 A 型沸石、 X 沸石、 Y 沸石、 丝光沸石、 β 沸石、 ZSM 分子筛、 SAPO 分子筛、 MCM 分子筛和 UZM 分子筛中至少一种 ;
b) 以元素计, 0.01 ~ 2.00 份至少一种选自 Cl、 Br、 S 中的元素或其氧化物 ;
c) 以元素计, 0.05 ~ 5 份选自 F、 P 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或其氧化物 ;
d)10 ~ 90 份的粘结剂, 粘结剂选自 SiO2、 Al2O3 中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 分子筛优选方案选自 X 沸石、 Y 沸石、 丝光沸 石、 β 沸石、 ZSM 分子筛、 SAPO 分子筛中至少一种 ; 以重量份数计分子筛的用量优选范围为 30 ~ 80 份, 分子筛中 Na2O 或 K2O 含量优选范围小于 1.50%, 更优选范围为 0.03 ~ 1.20%; 以元素计, 至少一种选自 Cl、 Br、 S 中元素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优选范围为 0.05 ~ 1.2 份 ; 以 元素计, 选自 F、 P 元素中的至少一种或其氧化物的用量为 0.10 ~ 3.5 份, 粘结剂的用量优 选范围为 20 ~ 70 份。 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如下 : 将所需量的分子筛和粘结剂粉体混合, 在机 械混匀的过程中, 将含有所需量的 P、 S、 F、 Cl、 Br 的盐或其化合物溶液加入其中, 机械捏合 20 分钟后挤条, 然后在室温下晾干。 晾干的催化剂切粒后在 550 度焙烧 3 小时, 即制得催化 剂成品。
脱烯烃反应属于碳正离子反应机理, 催化剂的表面酸量和酸强度对该反应有重要 影响, 其中 B 酸中心是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 L 酸中心起辅助作用, 因此 B 酸和 L 酸的比例 关系也对反应行为有一定影响。精制剂表面的强酸中心是深度反应的活性中心, 在强酸中 心反应物料会发生裂解或者深度聚合, 从而造成芳烃损失。
本发明采用的分子筛经助剂修饰后, 具有较高的酸量、 合适的酸强度和酸分布, 提 供了大量的活性中心, 抑制了裂解及深度聚合反应的发生, 从而使得催化剂相对于工业白 土和其他固体酸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另外, 分子筛均一的孔道结构也抑制了深 度聚合反应, 延长了催化剂寿命。
将本发明涉及的重整生成油非临氢脱烯烃方法, 在反应温度为 120 ~ 240℃, 反应 -1 压力为 0.5 ~ 3.0MPa, 质量空速为 0.3 ~ 20 时 的条件下, 其结果为 : 初活性可达 97.58%, 寿命超过 3000 小时, 在需要的情况下, 本发明催化剂可以实现再生, 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 果。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10 克, 与 K2O 含量为 1.5% ( 重量 )的 4A 分子筛 90 克混合均匀。用 10%盐酸 0.10 克、 85%磷酸 13.02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 升和 63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 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Cl/P/ 分子筛 / 氧化铝= 0.01/3.5/90/10 的催化剂 A-1。
【实施例 2】
取 SiO2 含量为 40% ( 重量 ) 的硅溶胶 50 克, 与 K2O 含量为 1.0% ( 重量 ) 的 5A 分 子筛 80 克混合均匀。用 10%溴化铵溶液 0.73 克、 化学纯氟化铵 3.89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35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 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Br/F/ 分子筛 /SiO2 = 0.05/2.0/80/20 的催化剂 A-2。
【实施例 3】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1.5% ( 重量 ) 的 X 沸石 50 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 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分子筛 / 氧化铝= 50/50 的催化剂 B-1。
【实施例 4】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1.5% ( 重量 ) 的 X 沸石 50 克混合均匀。用 10%硫酸 36.75 克, 85%磷酸 0.19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 和 32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S/P/ 分子筛 / 氧化铝= 1.2/0.05/50/50 的催化剂 B-2。
【实施例 5】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1.5 % ( 重 量 ) 的 X 沸石 50 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硝酸镍 2.48 克, 10 %硫酸 36.75 克, 85 %磷酸 0.19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32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 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Ni/S/P/ 分子筛 / 氧化铝= 0.5/1.2/0.05/50/50 的催化剂 B-3。
【实施例 6】
取 SiO2 含量为 40 % ( 重量 ) 的硅溶胶 175 克, 与 Na2O 含量为 1.5 % ( 重量 ) 的 X 沸石 30 克混合均匀。用 98%硫酸 6.25 克, 化学纯氟化铵 0.19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 和 5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S/F/ 分子筛 /SiO2 = 2.0/0.1/30/70 的催化剂 B-4。
【实施例 7】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1.2% ( 重量 ) 的 Y 沸石 50 克混合均匀。用 98%硫酸 1.56 克, 85%磷酸 2.98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4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S/P/ 分子筛 / 氧化铝= 0.5/0.8/50/50 的催化剂 C-1。
【实施例 8】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1.2% ( 重量 ) 的 Y 沸石 50 克混合均匀。 用 10%盐酸 2.06 克, 98%硫酸 0.94 克, 85%磷酸 1.86 克, 化学纯 硝酸 2.5 毫升和 64 毫升水配成溶液。 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 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Cl/S/P/ 分子筛 / 氧化铝= 0.2/0.3/0.5/50/50的催化剂 C-2。
【实施例 9】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3% ( 重量 ) 的丝光沸石 50 克混合均匀。用 10%盐酸 1.03 克, 85%磷酸 2.98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 和 64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Cl/P/ 分子筛 / 氧化铝= 0.1/0.8/50/50 的催化剂 D-1。
【实施例 10】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3% ( 重量 ) 的丝光沸石 50 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氟化铵 6.82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升水配 成溶液。 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 时, 制得组成为 F/ 分子筛 / 氧化铝= 3.5/50/50 的催化剂 D-2。
【实施例 11】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7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1 % ( 重 量 ) 的丝光沸石 30 克混合均匀。用 10%溴化铵 1.45 克, 化学纯氟化铵 1.95 克, 85%磷酸 3.72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3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 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Br/F/P/ 分子筛 / 氧化铝= 0.1/1.0/1.0/30/70 的催化剂 D-3。 【实施例 12】
取 SiO2 含量为 40% ( 重量 ) 的硅溶胶 175 克, 与 K2O 含量为 0.05% ( 重量 ) 的 β 分子筛 30 克混合均匀。用 10%硫酸 3.04 克, 85%磷酸 18.60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5 毫升水配成溶液。 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 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S/P/ 分子筛 /SiO2 = 0.1/5/30/70 的催化剂 E-1。
【实施例 13】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70 克, 与 K2O 含量为 0.05% ( 重量 ) 的 β 分子筛 30 克混合均匀。用 98%硫酸 3.13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升水配成 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 时, 制得组成为 S/ 分子筛 / 氧化铝= 1.0/30/70 的催化剂 E-2。
【实施例 14】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7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03 % ( 重 量 ) 的 ZSM-5 分子筛 30 克混合均匀。用 10%盐酸 1.03 克, 85%磷酸 18.60 克, 化学纯硝 酸 2.5 毫升和 55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 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Cl/P/ 分子筛 / 氧化铝= 0.1/5.0/30/70 的催 化剂 F-1。
【实施例 15】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7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03 % ( 重 量 ) 的 ZSM-12 分子筛 30 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硼酸 6.87 克, 85%磷酸 9.30 克, 化学纯硝 酸 2.5 毫升和 64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 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B/P/ 分子筛 / 氧化铝= 1.2/2.5/30/70 的催化 剂 F-2。
【实施例 16】
取 SiO2 含量为 40 % ( 重量 ) 的硅溶胶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03 % ( 重量 ) 的 ZSM-12 分子筛 80 克混合均匀。用 10%硫酸 9.21 克, 10%磷酸 1.62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 升和 30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 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S/P/ 分子筛 /SiO2 = 0.3/0.05/80/20 的催化剂 F-3。
【实施例 17】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7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1% ( 重量 ) 的 UZM 分子筛 30 克混合均匀。用 98%硫酸 3.13 克, 85%磷酸 3.72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 升和 64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 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S/P/ 分子筛 / 氧化铝= 1.0/1.0/30/70 的催化剂 F-4。
【实施例 18】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9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1% ( 重量 ) 的 SAPO-11 分子筛 10 克混合均匀。用 10%盐酸 0.10 克, 化学纯氟化铵 4.87 克, 85%磷酸 9.30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4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 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Cl/F/P/ 分子筛 / 氧化铝= 0.01/2.5/2.5/30/70 的催化剂 G-1。 【实施例 19】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9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1% ( 重量 ) 的 SAPO-34 分子筛 10 克混合均匀。用 10%盐酸 0.31 克, 化学纯氟化铵 2.92 克, 85%磷酸 13.02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升水配成溶液。 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 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Cl/F/P/ 分子筛 / 氧化铝= 0.03/1.5/3.5/30/70 的催化剂 G-2。
【实施例 20】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1% ( 重量 ) 的 SAPO-34 分子筛 50 克混合均匀。用 10 %溴化铵 1.45 克, 98 %硫酸 0.94 克, 85 %磷酸 1.86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 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Br/S/P/ 分子筛 / 氧化铝= 0.1/0.3/0.5/50/50 的催化剂 G-3。
【实施例 21】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K2O 含量为 0.3% ( 重量 ) 的 MCM-41 分子筛 50 克混合均匀。用 98%硫酸 3.13 克, 化学纯氟化铵 6.82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S/F/ 分子筛 / 氧化铝= 1.0/3.5/50/50 的催化剂 H。
【实施例 22】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03 % ( 重 量 ) 的 ZSM-5 分子筛 20 克、 Na2O 含量为 0.1% ( 重量 ) 的 TS-1 分子筛 30 克混合均匀。用 98%硫酸 3.13 克, 85%磷酸 13.02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4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 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S/P/ 分子筛 / 氧化铝= 1.0/3.5/50/50 的催化剂 I。
【实施例 23】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1.5% ( 重量 ) 的 X 沸石 30 克、 K2O 含量为 0.05% ( 重量 ) 的 β 分子筛 20 克混合均匀。用 10%盐酸 1.03 克, 85%磷酸 2.98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 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Cl/P/ 分子筛 / 氧化铝= 0.1/0.8/50/50 的催化剂 J。
【实施例 24】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1.2% ( 重量 ) 的 Y 沸石 15 克、 Na2O 含量为 0.03% ( 重量 ) 的 ZSM-5 分子筛 35 克混合均匀。用 98%硫酸 0.94 克, 化学纯氟化铵 2.92 克, 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升水配成溶液。把此混合溶 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 S/F/ 分子筛 / 氧化铝= 0.3/1.5/50/50 的催化剂 K。
【比较例 1】
在不做任何改性处理的情况下, 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与发明的催化剂进行性能对 照, 活性白土编号为 P。 【实施例 25】
用实施例 1 ~ 24 中制得的催化剂以及对比例 P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重整油 非临氢脱烯烃试验, 原料为重整油, 溴指数为 650 毫克 Br/100 克油。反应压力 : 2.0MPa, 温 -1 度: 160℃, 空速 : 10.0 时 , 结果见表 1( 芳烃损失指反应两小时后取样分析结果 )。
表1 催化剂 A-1 A-2 B-1 B-2 B-3不同活性主元催化剂的反应结果 2 小时初活性,% 80.26 78.62 60.24 82.81 85.33 100 小时活性, % 71.34 70.11 47.16 81.71 82.76 芳烃损失,% 0.25 0.19 0.12 0.21 0.298101993714 A CN 101993717说89.41 87.57 82.64 84.19 88.62 87.53 81.45 84.26 88.44 85.71 94.46 81.33 89.21 91.61 95.25 88.69 85.18 90.66 93.66 66.17明书0.26 0.23 0.22 0.35 0.28 0.21 0.33 0.19 0.28 0.15 0.47 0.11 0.18 0.19 0.44 0.21 0.26 0.25 0.31 0.427/11 页B-4 C-1 C-2 D-1 D-2 D-3 E-1 E-2 F-1 F-2 F-3 F-4 G-1 G-2 G-3 H I J K P
85.22 83.25 77.98 82.56 76.92 85.44 79.27 80.55 82.37 81.33 74.84 69.89 85.74 89.38 90.69 84.15 77.4 88.1 86.2 24.11【实施例 26】
用实施例 15 中所述催化剂 G-2,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稳定性试验, 温度 170℃, 压力 2.0MPa, 原料溴指数为 650 毫克 Br/100 克油, 重量空速 3.0 时 -1, 结果 见表 2。
表 2 稳定性试验结果
运转时间, 时 2 小时 100 小时 200 小时 300 小时 500 小时 1000 小时 1500 小时 2000 小时 3000 小时
活性,% 97.58 97.26 97.31 96.75 95.90 94.88 92.16 90.42 87.90芳烃损失 0.35 0.30 0.30 0.27 0.21 0.23 0.19 0.15 0.18【实施例 27】
对实施例 26 中所述考评 3000 小时后的催化剂 G-2, 进行了焙烧再生, 然后在固定 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稳定性试验, 温度 170℃, 压力 2.0MPa, 原料溴指数为 650 -1 毫克 Br/100 克油, 重量空速 3.0 时 , 结果见表 3。
表 3 再生催化剂稳定性试验结果
运转时间, 时 2 小时 100 小时 200 小时 300 小时 500 小时活性,% 97.39 97.52 97.14 96.54 95.7810芳烃损失 0.30 0.27 0.30 0.31 0.27101993714 A CN 101993717说1000 小时 1500 小时 2000 小时 3000 小时明书0.19 0.22 0.18 0.209/11 页94.26 92.44 89.85 86.83由表 3 可见, 该新型催化剂再生后性能基本完全恢复, 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再生性 能, 从而大大延长其工业使用寿命。
【比较例 2】
采用中国专利 CN1618932 介绍的一种在非临氢条件下催化精制重整芳烃油催化 剂制备方法,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15% ( 重 量 ) 的 β 分子筛 15 克、 打粉后的高岭土 35 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 升水配成溶液。 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 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分子筛 / 高岭土 / 氧化铝= 15/35/50 的催化剂 Q。
【比较例 3】
采用中国专利 CN1618932 介绍的一种在非临氢条件下催化精制重整芳烃油催化 剂制备方法, 取 Na2O 含量为 0.15% ( 重量 ) 的拟薄水铝石 50 克, 与 Na2O 含量为 0.15% ( 重 量 ) 的 β 分子筛 35 克、 打粉后的高岭土 15 克混合均匀。用化学纯硝酸 2.5 毫升和 65 毫 升水配成溶液。 把此混合溶液加至该混合物中, 混合均匀, 捏合挤条成型, 晾干后于 550℃焙 烧 3 小时, 制得组成为分子筛 / 高岭土 / 氧化铝= 35/15/50 的催化剂 R。
【比较例 4】
用对比例 2 ~ 3 中所述催化剂 Q 和 R,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稳定 性试验, 温度 170℃, 压力 2.0MPa, 原料溴指数为 650 毫克 Br/100 克油, 重量空速 3.0 时 -1, 结果见表 4。
表 4 稳定性试验结果
由表 4 可见, 催化剂 Q 的活性较低, 其初活性只有 85.36%, 催化剂 R 的初活性为 93.64%, 但衰减较快, 同时芳烃损失较高。
【实施例 28】
用实施例 15 中所述催化剂 G-2,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温度条件 试验, 压力 2.0MPa, 原料溴指数为 650 毫克 Br/100 克油, 重量空速 20.0 时 -1, 以活性减低至 70%作为失活标准, 结果见表 5。
表 5 重整油脱烯烃温度条件试验结果
反应温度,℃ 120 135 150 170 185 200 220 240
初活性,% 85.61 86.38 86.92 87.39 88.24 88.91 89.35 89.54芳烃损失,% 0.10 0.13 0.16 0.17 0.21 0.26 0.31 0.35寿命, h 46 54 72 77 79 67 53 44【实施例 29】
用实施例 15 中所述催化剂 G-2,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压力条件 试验, 温度为 150℃, 原料溴指数为 650 毫克 Br/100 克油, 重量空速 20.0 时 -1, 以活性减低 至 70%作为失活标准, 结果见表 6。
表 6 重整油脱烯烃压力条件试验结果
反应压力, MPa 0.5 1.0 1.5 2.0 3.0初活性,% 86.90 86.94 86.89 86.92 86.90芳烃损失,% 0.16 0.17 0.14 0.16 0.17寿命, h 71 72 71 72 7112101993714 A CN 101993717说86.76明书0.14 6611/11 页0.3
从表 6 中可知, 在 0.5 ~ 3.0MPa 之间, 反应压力对催化剂性能无明显影响, 压力低 于 0.5MPa 时, 催化剂性能有所降低。
【实施例 30】
用实施例 15 中所述催化剂 G-2,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了重整油脱烯烃空速条 件试验, 温度为 170℃, 压力为 2.0MPa, 原料溴指数为 650 毫克 Br/100 克油, 以活性减低至 93%作为失活标准, 结果见表 7。
表 7 重整油脱烯烃重量空速条件试验结果
重量空速, h-1 0.3 3.0 10.0 20.0初活性,% 99.66 97.58 91.61 87.39芳烃损失,% 0.41 0.35 0.19 0.17寿命, h 2067 1126 247 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