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597738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027222.9

申请日:

20120121

公开号:

CN202465575U

公开日:

201210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G63/78,D01F6/62

主分类号:

C08G63/78,D01F6/62

申请人:

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赖广宏

地址:

350206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滨海工业区

优先权:

CN201220027222U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酯化反应釜、工艺塔、换热器和生产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釜与工艺塔相连接,所述工艺塔的低压蒸汽出口与换热器的低压蒸汽进口相联接,所述生产车间的低温热水排放口与换热器的低温热水进口相联接,所述换热器的高温热水出口与生产车间的高温热水进口相联接,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相连接;该装置将反应釜内蒸汽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用于长、短丝生产工艺中,无需再使用煤等其他能源去制造高温热水,节约能源,同时也环保。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酯化反应釜、工艺塔、换热器和生产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釜与工艺塔相连接,所述工艺塔的低压蒸汽出口与换热器的低压蒸汽进口相联接,所述生产车间的低温热水排放口与换热器的低温热水进口相联接,所述换热器的高温热水出口与生产车间的高温热水进口相联接,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与DOS控制系统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PHE型换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之间还设置有冷凝废水排出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车间为长丝生产车间或短丝生产车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适用于纺织业的生产过程中。

背景技术

在酯化反应釜内会产生大量的酯化蒸汽,这些酯化蒸汽具有大量的热量,而现有的一般企业都是将这些蒸汽外排,这样就大大的浪费了蒸汽中的热量,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不符合国家提供节能的政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该装置将反应釜内蒸汽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用于长、短丝生产工艺中,无需再使用煤等其他能源去制造高温热水,节约能源,同时也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酯化反应釜、工艺塔、换热器和生产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釜与工艺塔相连接,所述工艺塔的低压蒸汽出口与换热器的低压蒸汽进口相联接,所述生产车间的低温热水排放口与换热器的低温热水进口相联接,所述换热器的高温热水出口与生产车间的高温热水进口相联接,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换热器与DOS控制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换热器为PHE型换热器。

进一步地,上述换热器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之间还设置有冷凝废水排出管。

进一步地,上述生产车间为长丝生产车间或短丝生产车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积小,布置灵活;将反应釜内蒸汽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用于长丝及短丝的生产工艺中,无需再使用煤、燃气等其他不可再生能源去制造高温热水,不仅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为酯化反应釜;2为工艺塔;3为换热器;4为生产车间;5为DOS控制系统;6为冷凝废水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参考图例,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酯化反应釜1、工艺塔2、换热器3和生产车间4,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化反应釜1与工艺塔2相连接,所述工艺塔2的低压蒸汽出口与换热器3的低压蒸汽进口相联接,所述生产车间4的低温热水排放口与换热器3的低温热水进口相联接,所述换热器3的高温热水出口与生产车间4的高温热水进口相联接,所述换热器3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2相连接。

上述换热器3与DOS控制系统5相连接。

上述换热器3为PHE型换热器。

上述换热器3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3之间还设置有冷凝废水排出管6。

上述生产车间4为长丝生产车间或短丝生产车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聚酯装置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通过进行热交换成高品质热源,将此热源提供给长、短丝工艺生产所需要。此系统在保证不影响原有聚酯生产工艺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了酯化蒸汽的余热,大大的节省了能源,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利用工艺塔产生的低压水蒸汽,通过先进低温差的瑞典和德国进口的PHE换热器以及相配套的日本横河CS3000 DCS控制系统将低压蒸汽余热完全回收利用于后道长、短丝生产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泵吸效应:利用低温水为动力头,回收乏汽热能及凝结水,回收率100%。

换热特性:乏汽与工作水直接混合进行热交换,在两相流换热的激波作用下,输出的热水无汽蚀现象,不结水垢,换热效率可持续保持在100%。

启动特性:启动操作简单安全,且启动后可立即供应热水。

运行可靠性:无运动部件,无泄漏,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主要部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可免维护运行达10年以上。

占地面积小:体积小,布置灵活,可节约大量基建投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46557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10.03 CN 202465575 U *CN202465575U* (21)申请号 201220027222.9 (22)申请日 2012.01.21 C08G 63/78(2006.01) D01F 6/62(2006.01)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金纶高纤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50206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滨海工业 区 (72)发明人 赖广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54) 实用新型名称 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

2、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 用装置, 包括酯化反应釜、 工艺塔、 换热器和生产 车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酯化反应釜与工艺塔相 连接, 所述工艺塔的低压蒸汽出口与换热器的低 压蒸汽进口相联接, 所述生产车间的低温热水排 放口与换热器的低温热水进口相联接, 所述换热 器的高温热水出口与生产车间的高温热水进口相 联接, 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相连 接 ; 该装置将反应釜内蒸汽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 用, 用于长、 短丝生产工艺中, 无需再使用煤等其 他能源去制造高温热水, 节约能源, 同时也环保。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包括酯化反应釜、 工艺塔、 换热器和生产车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酯化反应釜与工艺塔相连接, 所述工艺塔的低压蒸汽出口与换热器的低 压蒸汽进口相联接, 所述生产车间的低温热水排放口与换热器的低温热水进口相联接, 所 述换热器的高温热水出口与生产车间的高温热水进口相联接, 所述换热器的冷凝水排出口 与工艺塔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换热器与 DOS 控制系统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

4、2 所述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换热器为 PHE 型换热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换热器的 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之间还设置有冷凝废水排出管。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生产车间 为长丝生产车间或短丝生产车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465575 U 2 1/2 页 3 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适用于纺织业的生产过程 中。 背景技术 0002 在酯化反应釜内会产生大量的酯化蒸。

5、汽, 这些酯化蒸汽具有大量的热量, 而现有 的一般企业都是将这些蒸汽外排, 这样就大大的浪费了蒸汽中的热量, 这样会造成很大的 浪费, 不符合国家提供节能的政策。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该装置将反应釜 内蒸汽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 用于长、 短丝生产工艺中, 无需再使用煤等其他能源去制造 高温热水, 节约能源, 同时也环保。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 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包括酯化反应釜、 工 艺塔、 换热器和生产车间,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酯化反应釜与工艺塔相连接, 所述工艺塔的低 压蒸汽出口与换热器的低压蒸汽进。

6、口相联接, 所述生产车间的低温热水排放口与换热器的 低温热水进口相联接, 所述换热器的高温热水出口与生产车间的高温热水进口相联接, 所 述换热器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相连接。 0005 进一步地, 上述换热器与 DOS 控制系统相连接。 0006 进一步地, 上述换热器为 PHE 型换热器。 0007 进一步地, 上述换热器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之间还设置有冷凝废水排出管。 0008 进一步地, 上述生产车间为长丝生产车间或短丝生产车间。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 体积小, 布置灵活 ; 将反应釜内蒸汽的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 用于长丝及短丝的生产工艺中, 无需再使用煤、 燃气等其他不可再。

7、生能源去制造高温热水, 不仅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11 图中 : 1为酯化反应釜 ; 2为工艺塔 ; 3为换热器 ; 4为生产车间 ; 5为DOS控制系统 ; 6 为冷凝废水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 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3 参考图例, 一种酯化蒸汽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包括酯化反应釜 1、 工艺塔 2、 换热 器 3 和生产车间 4,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酯化反应釜 1 与工艺塔 2 相连接, 所述工艺塔 2 的低。

8、 说 明 书 CN 202465575 U 3 2/2 页 4 压蒸汽出口与换热器 3 的低压蒸汽进口相联接, 所述生产车间 4 的低温热水排放口与换热 器 3 的低温热水进口相联接, 所述换热器 3 的高温热水出口与生产车间 4 的高温热水进口 相联接, 所述换热器 3 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 2 相连接。 0014 上述换热器 3 与 DOS 控制系统 5 相连接。 0015 上述换热器 3 为 PHE 型换热器。 0016 上述换热器 3 的冷凝水排出口与工艺塔 3 之间还设置有冷凝废水排出管 6。 0017 上述生产车间 4 为长丝生产车间或短丝生产车间。 0018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聚。

9、酯装置的酯化蒸汽余热回收, 通过进行热交换成高品质热 源, 将此热源提供给长、 短丝工艺生产所需要。 此系统在保证不影响原有聚酯生产工艺的前 提下, 充分的利用了酯化蒸汽的余热, 大大的节省了能源, 具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 0020 利用工艺塔产生的低压水蒸汽, 通过先进低温差的瑞典和德国进口的 PHE 换热器 以及相配套的日本横河CS3000 DCS控制系统将低压蒸汽余热完全回收利用于后道长、 短丝 生产中使用。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 0022 泵吸效应 : 利用低温水为动力头, 回收乏汽热能及凝结水, 回收率 100。 002。

10、3 换热特性 : 乏汽与工作水直接混合进行热交换, 在两相流换热的激波作用下, 输出 的热水无汽蚀现象, 不结水垢, 换热效率可持续保持在 100。 0024 启动特性 : 启动操作简单安全, 且启动后可立即供应热水。 0025 运行可靠性 : 无运动部件, 无泄漏, 运行稳定, 安全可靠。 主要部件采用不锈钢材料 制作, 可免维护运行达 10 年以上。 0026 占地面积小 : 体积小, 布置灵活, 可节约大量基建投资。 002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 等变化与修饰, 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说 明 书 CN 202465575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46557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