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59096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12179.4

申请日:

2008.05.20

公开号:

CN101585646A

公开日:

2009.11.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9/14公开日:20091125|||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2F 9/14收件人:陈光亮文件名称:视为撤回通知书|||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2F 9/14收件人:陈光亮文件名称:实审请求期限届满前通知书|||公开|||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陈光亮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3/32(2006.01)N; C02F3/34(2006.01)N

主分类号:

C02F9/14

申请人:

海斯博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光亮

地址:

100039北京市海淀区半壁店59号12号楼035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水解池、文氏管、溅水板和人工湿地,所述文氏管的渐缩部进口通过高压泵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的上部,喉部通过进气管连接大气,渐扩部出口设有向前延伸的射流管道,所述溅水板位于所述射流管前面的人工湿地上方。所述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折流结构,其出水处设有贮水池。本发明结构简单,工艺合理,通过缺氧水解池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于好氧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所述文氏管和溅水板使污泥同空气高效混合,以调整和改善人工湿地内的生化过程,改善人工湿地的运行环境和净化效果。本发明适应于较高浓度的污水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水解池、文氏管、溅水板和人工湿地,所述文氏管的渐缩部进口通过高压泵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的上部,喉部通过进气管连接大气,渐扩部出口设有向前延伸的射流管道,所述溅水板位于所述射流管前面的人工湿地上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缺氧水解池前面设有机械格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缺氧水解池底部设有刮污泥装置和集泥槽,所述集泥槽连接由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排放管道连接污泥浓缩池。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设有单向阀。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管还设有调节阀。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溅水板是一个设置在人工湿地进水端上方的墙体,或者是采用石料制成的朝向射流管的凸面体。

7.
  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湿地的所述人工湿地的基质为下列物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任意比例混合:砂土混合料、碎石、沸石、石灰石、煤渣、钢渣、高炉渣、碎石、陶粒、瓜子片和卵石。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湿地内设有水平回流隔板或隔墙。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湿地内还养殖有蚌类。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贮水池设置在人工湿地的水流末端,池内设有潜水泵。

说明书

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以人工湿地为主的结合各种处理方式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自1804年英国人最早应用沉淀、过滤工艺作为集中式水处理厂,1884年美国人发明了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工艺,沿用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虽然人类在净水处理方面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提高,但是生活用水的处理工艺却基本上依然如故,本质上没有更新和突破。然而处理对象的水源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百年前的水源由于工业、农业不发达,水体不受污染。而几十年来,现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化工工业突发猛进,工业废水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流失,生活污水的污染等,对水源水受污染程度日益严重,使得传统水处理工艺难以保证优良水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污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相比,具有净化效果好、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系统配置可塑性强、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工程基建和运行费用低、出水具有一定生物安全性、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可实现污水资源化等特点,正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关注。其缺陷是占地面积大,并且易于出现堵塞等问题,不适宜污染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
为减少进入人工湿地的污染负荷,提高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适应范围,对于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自然湿地条件对湿地进行改造,适应于较高浓度污水的处理,并且不需要另行占用土地资源。减少污水浓度可以通过前处理工艺实现,例如好氧生化、厌氧生化、机械分离、絮凝沉淀等等,对于这些方式,需要考虑不同场所的适宜条件,例如成本、场地、维护、污水排放量的稳定性等等,在可以的情况下,选择费用最低的前处理方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该系统所需的占地面积小,可以处理浓度比较高的污水,并且处理费用相对比较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水解池、文氏管、溅水板和人工湿地,所述文氏管的渐缩部进口通过高压泵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的上部,喉部通过进气管连接大气,渐扩部出口设有向前延伸的射流管道,所述溅水板位于所述射流管前面的人工湿地上方。
本发明多种工艺实现了污水的净化,其中针对较高浓度污水首先设立了缺氧状态的缺氧水解池,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于好氧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由于污水在集水过程的氧消耗,这种缺氧水解易于实现了和调控运行参数,并且不会产生异味溢出,然后通过所述文氏管进行同空气之间的高效混合,大幅度提高污水中的氧含量,而溅水板的设置更是有效地利用了文氏管的水头,进一步扩大污水同空气的接触,以调整和控制人工湿地内的生化过程,在水解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高效的好氧生化进行污水中有机物的净化,由此可以更好的改善人工湿地的运行环境和净化效果。另外,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于较高浓度的污水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水解池2、文氏管4、溅水板5和人工湿地6,所述文氏管的渐缩部进口通过高压泵3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的上部,喉部通过进气管连接大气,渐扩部出口设有向前延伸的射流管道,所述溅水板位于所述射流管前面的人工湿地上方。
所述缺氧水解池前面可以设有机械格栅1,以消除杂物。
所述缺氧水解池底部可以设有刮污泥装置9,用于将污泥刮到池底的集泥槽内,通过连接集泥槽的污泥泵将污泥抽出来。所述污泥泵的排放管道连接污泥浓缩池8,以便污泥的后续处理。
所述进气管可以设有单向阀,控制空气只能进不能出。
所述进气管还可以设有调节阀,以控制进气量,避免能量过大的消耗。
所述溅水板通常可以是一个设置在人工湿地进水端上方的墙体,也可以采用石料制成朝向射流管的凸面形状,污水射流射到该溅水板后,向四处溅起,同空气充分混合。因此,所述文氏管也可以架设在人工湿地的墙体上,这种结构有利于减小占地面的。
所述人工湿地的基质可以采用砂土混合料、碎石、沸石、石灰石、煤渣、钢渣、高炉渣、碎石、陶粒、瓜子片及卵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人工湿地的植物可以采用适宜于本地环境条件和污水处理需要的适宜植物,例如芦苇、美人蕉、香蒲、灯心草、芦竹、香根草等。
所述人工湿地可以利用现有的洼地、水塘等现有湿地条件,经过底面防渗处理后形成,以避免污水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
所述人工湿地内还可以养殖有蚌类,以便消除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所述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折流结构,其出水处设有贮水池7。
所述人工湿地内可以设有水平回流隔板或隔墙,以便形成回流,延长水流路径,并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反应区域。
所述贮水池设置在人工湿地的水流末端,以便收集经过湿地净化后的污水,池内设有潜水泵,以便将水打出,进行循环利用。
通过前处理后,可以大幅提高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表面水力负荷,减少人工湿地的占地面积,降低污水处理工程投资费用,并且这种人工湿地本身的效率高,水流方式合理,也有助于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处理效果,对于生活污水以及其他类似的混合污水,经过本系统处理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缺氧水解池、文氏管、溅水板和人工湿地,所述文氏管的渐缩部进口通过高压泵连接所述缺氧水解池的上部,喉部通过进气管连接大气,渐扩部出口设有向前延伸的射流管道,所述溅水板位于所述射流管前面的人工湿地上方。所述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折流结构,其出水处设有贮水池。本发明结构简单,工艺合理,通过缺氧水解池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于好氧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