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58643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69748.6

申请日:

2009.07.16

公开号:

CN101608108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9J 175/06登记生效日:20170401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天津锐欧威化工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00220 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9号变更后权利人:300220 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9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9J175/06; C09J175/08

主分类号:

C09J175/06

申请人:

天津锐欧威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晓康; 高俊玲; 刘载鹏; 张 丽; 宁培森; 徐静静; 王玉民; 王红梅

地址:

300220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王 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底胶的组份及按重量份数为:聚醚或聚酯多元醇100份,扩链剂1~20份,多异氰酸酯化合物150~250份,溶剂800~1500份,偶联剂0.5~2份。将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扩链剂投入塘瓷或不锈钢反应釜,在32~1500转/分钟转速下混合均匀,同时升温至80-120℃,保持反应釜内压力在0.090-0.098MPa,1~2小时后降温至30~50℃后投入多异氰酸酯,保温2小时后加入溶剂使固含量达到20%-30%,出料包装。本发明的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应用于轨道浇注材料中,完全达到了所要求的技术标准。

权利要求书

1.  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其特征是组份及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聚醚或聚酯多元醇    100份,
扩链剂              1~20份,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    150~250份,
溶剂                800~1500份,
偶联剂              0.5~2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其特征是所述的聚醚为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多元醇、聚四氢呋喃或丁二烯聚醚多元醇。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其特征是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聚乙二酸多元醇或聚苯二甲酸多元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其特征是所述的扩链剂为1,4丁二醇,丙三醇,N-甲基二乙醇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最佳用量为1~5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为芳香族和脂肪族二及其预聚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次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其与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多元醇合成的予聚物。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其特征是所述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甲乙酮、二氯乙烷或二氯甲烷。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其特征是所述的偶联剂为硅氧烷类偶联剂。

8.
  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将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扩链剂投入塘瓷或不锈钢反应釜,在32~1500转/分钟转速下混合均匀,同时升温至80--120℃,保持反应釜内压力在0.090-0.098MPa,1~2小时后降温至30~50℃后投入多异氰酸酯,保温2小时后加入溶剂使固含量达到20%-30%,出料包装。

说明书

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迅猛发展,多条铁路将建设或更新;大、中城市有限的交通容量使得地下铁路运营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优选方案;人们外出、旅行对铁路交通的快速、高效、舒适意愿越来越强烈。不仅要求铁路施工降成本、大幅降低施工周期,而且人性化成为当今铁路交通的提出更高要求,而铁路交通的快速、减震、平稳、低噪声将成为本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现代有轨电车具有安全、快速、准时、节能、环保、低噪音、人性化的特点,为城市发展和形象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已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设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国内已有若干城市正在准备或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线,引进有轨电车项目的同时,轨道浇注材料从国外进口。现代有轨电车的轨道铺设,采用浇注材料固定技术。即用合成树脂将钢轨浇注固定在混凝土槽中。
轨道浇注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水性底涂料、底胶和灌注料三部分,在使用过程中,主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树脂混合操作期短,施工性差;2.粘度大、流平性差,影响施工进度;3.施工后表面气泡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轨道浇注材料的上述技术问题,我们对轨道浇注材料进行了开发和研究,分别对不同的组份进行研究,取得了有益的效果。本发明提出的是轨道浇注材料底胶的组份及制备方法。
作为底胶应当达到的技术标准是:

  项目    指标  外观    黄色透明液体  粘度mPa.s·25℃    ≤50  固化物密度g/cm3,25℃    1.2±0.1  与钢附着力Mpa·25℃    2.0  与混凝土附着力Mpa·25℃    2.0

经过我们的开发研究,得到以下具体的技术方案:
底胶的组份及按重量份数计如下:
聚醚或聚酯多元醇100份,
扩链剂1~20份,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150~250份,
溶剂800~1500份,
偶联剂0.5~2份。
其中:聚醚为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多元醇、聚四氢呋喃、丁二烯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为聚乙二酸多元醇和聚苯二甲酸多元醇。
扩链剂为1,4丁二醇,丙三醇,N-甲基二乙醇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最佳用量为1~5份。
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为芳香族和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或其预聚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次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其与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多元醇合成的予聚物。
溶剂为甲苯、二甲苯、甲乙酮、二氯乙烷、二氯甲烷等。
底胶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扩链剂投入塘瓷或不锈钢反应釜,在32~1500转/分钟转速下混合均匀,同时升温至80--120℃,保持反应釜内压力在0.090-0.098MPa,1~2小时后降温至30~50℃后投入多异氰酸酯,保温2小时后加入溶剂使固含量达到20%-30%,出料包装。
本发明的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应用于轨道浇注材料中,完全达到了所要求的技术标准。
附图说明
图1:轨道浇注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性涂料;2-底胶;3-灌封胶;4-轨道;5-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多元醇(分子量2000) 100g
1,4丁二醇                             5g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5g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                 250g
二氯乙烷                               1150g。
在反应釜中投入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和扩链剂,在750r/min转速下将物料混合均匀,升温至100℃,0.090MPa条件下脱水2h,降温至30℃,加入偶联剂,搅拌均匀,投入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2h后,加入溶剂,混合均匀后,出料包装。
实施例2:
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多元醇(分子量2000) 100g
丙三醇                                 1g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1.3g
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150g
甲苯                                   800g;
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多元醇(分子量2000) 100g
N-甲基二乙醇胺                         3g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2.0g
六次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200g
二甲苯                                 1500g;
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多元醇(分子量2000) 100g
MOCA                                     10g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2g
六次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多元醇的预聚物
                                         200g
二氯甲烷                                 1150g;
在反应釜中投入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和扩链剂,在32r/min转速下将物料混合均匀,升温至120℃,0.094MPa条件下脱水1.5h,降温至40℃,加入偶联剂,搅拌均匀,投入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2h后,加入溶剂,混合均匀后,出料包装。
实施例5:
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物多元醇(分子量2000) 100g
1,4丁二醇                               5g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2.0g
MDI与聚氧化乙烯、丙烯共聚多元醇的预聚物  250g
甲乙酮                                   1100g;
在反应釜中投入聚醚或聚酯多元醇和扩链剂,在1500r/min转速下将物料混合均匀,升温至80℃,0.098MPa条件下脱水1.0h,降温至50℃,加入偶联剂,搅拌均匀,投入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2h后,加入溶剂,混合均匀后,出料包装。
实施例6:
同实施例方法1所不同的是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
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同实施例方法1所不同的是聚醚多元醇为丁二烯聚醚多元醇。
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同实施例方法1所不同的是聚酯多元醇为聚乙二酸二元醇,扩链剂1,4丁二醇20g。
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同实施例方法1所不同的是聚酯多元醇为聚苯二甲酸二元醇,扩链剂1,4丁二醇20g。
操作同实施例1。
表1实施例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将本发明的底胶对水性底涂料、混凝土材料、钢轨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同时增加灌封胶与水性底涂料或混凝土、钢轨的粘结力。本发明的底胶粘度小,易于喷涂,固化速度快方便施工。

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轨道浇注材料底胶及制备方法。底胶的组份及按重量份数为:聚醚或聚酯多元醇100份,扩链剂120份,多异氰酸酯化合物150250份,溶剂8001500份,偶联剂0.52份。将聚醚或聚酯多元醇与扩链剂投入塘瓷或不锈钢反应釜,在321500转/分钟转速下混合均匀,同时升温至80-120,保持反应釜内压力在0.090-0.098MPa,12小时后降温至3050后投入多异氰酸酯,保温2小时后加入溶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