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1位为N-乙酰半胱氨酸酯的糖皮质激素.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586091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84121.2

申请日:

20110701

公开号:

CN102850426B

公开日:

201512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J41/00,C07J71/00,A61K31/573,A61K31/58,A61P29/00

主分类号:

C07J41/00,C07J71/00,A61K31/573,A61K31/58,A61P29/00

申请人:

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亮,陈松,赵琳

地址:

300171 天津市河东区八纬路109号金耀大厦0806室

优先权:

CN20111018412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21位为N-乙酰半胱氨酸酯的糖皮质激素,将N-乙酰半胱氨酸与糖皮质激素结合形成式(I)化合物,以及式(I)化合物及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化合物在制备治疗人或哺乳动物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式()化合物,式()R2=OH、-OCOR6,R6为六个碳以内的烷基或呋喃基;R3=H、OH或甲基;R2、R3=;R4=H或卤素;R5=H、卤素或甲基;1,2位虚线代表单键或双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2=-OCOR6,R6为三个碳以内的烷基或2-呋喃基;R3=H或甲基;R2、R3=;R4=H或F;R5=H、F或甲基;1,2位虚线代表单键或双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2=-OCOR6,R6为甲基或2-呋喃基;R3=H;R2、R3=;R4=H或F;R5=H或甲基;1,2位虚线代表单键或双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R2=-OCOR6,R6为甲基;R3=H;R2、R3=;R4=H或F;R5=H或甲基;1,2位虚线代表双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化合物为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9α-氟-16β-甲基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醋酸酯-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6α-甲基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2-呋喃)-甲酸酯-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9-氯-16α-甲基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丁酸酯-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环己基亚甲基]双(氧)]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S)丙基亚甲基]双(氧)]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α,17-[(甲基亚乙基)双(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式()化合物为: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环己基亚甲基]双(氧)]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S)丙基亚甲基]双(氧)]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α,17-[(甲基亚乙基)双(氧)]。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式()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为将式(Ⅱ)化合物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升温至60℃,加入4-二甲基氨基吡啶、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乙酰半胱氨酸,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下反应,反应毕稀释于冰水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得到式()化合物,式(Ⅱ)化合物N-乙酰-L-半胱氨酸式()化合物。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式()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式()化合物在制备治疗气道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式()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眼部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11.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式()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皮肤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12.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式()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 13.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式()化合物在制备自体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14.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如权利要求1的式(I)所述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几种药用辅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为适用于全身给药或局部给药的药物组合物。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适用于全身给药的组合物为口服给药或注射给药的药物组合物。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局部给药的药物组合物为吸入剂、鼻用制剂、外用制剂、口腔给药制剂、眼用制剂以及脂质体或微胶囊制剂。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为吸入剂、鼻用制剂和外用制剂。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吸入剂为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喷雾剂的一种。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药物组合物为气雾剂时,所述药用辅料包括适用于气雾剂的可药用的抛射剂和一种或几种低挥发性组分。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抛射剂为氟烃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抛射剂为1,1,1,2-四氟乙烷和1,1,1.2,3,3,3-七氟丙烷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抛射剂为HFA134a。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低挥发性组分为溶剂、潜溶剂、助悬剂、稳定剂、矫味剂、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潜溶剂为乙醇。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溶剂为甘油。 27.如权利要求24、25中任一所述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制成气雾剂时,配方为:活性成分含量为1-8mg/ml;作为潜溶剂的乙醇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20%,以及余量的抛射剂。 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制成干粉吸入剂时,所述的粉雾剂由干燥粉末组成,所述药物辅料包括载体和附加剂。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载体是糖类载体、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氨基酸包括甘氨酸、缬氨酸,所述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或其衍生糖。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单糖包括甘露醇、果糖、葡萄糖,所述二糖包括麦芽糖、海藻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所述的衍生糖包括八醋酸纤维二糖酯、八醋酸蔗糖酯、八醋酸乳糖酯、五醋酸葡萄糖酯、六醋酸甘露醇酯和八醋酸海藻糖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衍生糖中作为载体的是八醋酸-D-纤维二糖酯。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载体优选乳糖。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乳糖为α-乳糖一水合物,β-无水乳糖,无定形喷雾干燥乳糖、结晶干燥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乳糖优选结晶干燥乳糖。 36.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所述的附加剂含有表面活性剂、润滑剂、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泊洛沙姆,活性成分与泊洛沙姆的重量比为1:0.01~5。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载体微粉重量的0.01%~1%。 3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活性成分的总和与载体的重量比为1:10~1000。 4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活性成分的总和与载体的重量比为1:10~200。 41.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在制备成干粉吸入剂时可以单次或多次剂量的形式包装,采用胶囊剂的方式分装,每个胶囊含有5-40mg上述的粉雾剂。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每个胶囊含有10-30mg上述的粉雾剂。 4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局部给药的药物组合物为局部腔道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糖皮质激素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在制备治疗有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 用。

背景技术: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性质是众所周知的,且被广泛用于炎症性紊乱或炎症性疾病如哮喘、 鼻炎、湿疹等的治疗,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往往需要长期用药,所 以也会造成全身的各种不良反应,如何提高药物疗效从而减少药物使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 生就成为药物研发的关键。

N-乙酰半胱氨酸系粘痰溶解剂,具有较强的粘痰溶解作用。其分子中所含巯基(-SH) 能使痰中糖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S-S-)断裂,降低痰的粘滞性,并使之液化。本品还能 使脓性痰中的DNA纤维断裂,故不仅能溶解白色粘痰而且也能溶解脓性痰。

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呼吸道疾病中,广泛采用吸入剂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 往往在呼吸道中存有较浓的痰液,糖皮质激素在通过呼吸道过程中大部分被痰液粘附,无法 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不断的研究,将N-乙酰半胱氨酸与糖皮质激素结合形成新型的式(I)化合 物,有效地减少了痰液对糖皮质激素的吸附,提高了抗炎的疗效,非常适用于全身作用和长 时间使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化合物,

R2=OH、-OCOR6,R6为六个碳以内的烷基或呋喃基;

R3=H、OH或甲基;

R2,R3=

R4=H或卤素;

R5=H、卤素或甲基;

1,2位虚线代表单键或双键。

优选:

R2=H、-COR6,R6为三个碳以内的烷基或2-呋喃基;

R3=H或甲基;

R2,R3=

R4=H或F;

R5=H、F或甲基;

1,2位虚线代表单键或双键。

更优选:

R2=H、-COR6,R6为甲基或2-呋喃基;

R3=H;

R2、R3=

R4=H或F;

R5=H或甲基;

1,2位虚线代表单键或双键。

进一步优选:

R2=H、-COR6,R6为甲基;

R3=H;

R2,R3=

R4=H或F;

R5=H或甲基;

1,2位虚线代表双键。

更进一步优选以下几种: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9α-氟-16β-甲基;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醋酸酯-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6α-甲基;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2-呋喃)-甲酸酯-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 -9-氯-16α-甲基;

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

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丁酸酯-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环己基亚甲 基]双(氧)];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S)丙基亚甲 基]双(氧)];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α,17-[(甲基亚乙基)双 (氧)]。

最优选以下几种: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环己基亚甲 基]双(氧)];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S)丙基亚甲 基]双(氧)];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α,17-[(甲基亚乙基)双 (氧)]。

本发明还公开了式(I)化合物的一种合成方法:

合成方法:

将式(II)化合物溶解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升温至60℃,加入4-二甲基氨基吡啶、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乙酰半胱氨酸,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 温下反应,反应毕稀释于冰水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得到式(I)化合 物。

式(II)化合物的取代基同式(I)化合物。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式(I)化合物及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化合物在制备治疗人或 哺乳动物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式(I)化合物及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化合物在制备治疗人或哺 乳动物炎症药物中的应用。特别优选在制备治疗人或哺乳动物皮肤炎症如湿疹、牛皮癣、过 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和超敏性反应;气道炎症如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慢性阻 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眼部炎症如结膜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节段 性回肠炎;及自体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天疱疮等疾病 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可以延伸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断。

本发明公开的式(I)化合物在治疗人或哺乳动物疾病药物中的剂量为0.2μg-50mg/kg/天, 优选1μg-2mg/kg/天。作为治疗人的疾病时,人的体重一般按照50kg计算,所以本发明中所述 人用剂量可以按照实际体重计算,也可以按照上述剂量×50计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式(I)所述的任意一种 或几种的化合物和一种或几种药用辅料。

本发明所公开的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但不仅限于适用于全身给 药、局部给药的组合物,所述适用于全身给药的组合物包括但不仅限于适用于口服给药、注 射给药、口腔给药、舌下给药、胃肠外给药、局部或直肠给药的药物组合物,优选口服给药 或注射给药的药物组合物。

口服给药的制剂常见有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制剂、混悬剂、水剂等等通过胃肠道吸收 的制剂,注射给药制剂常见有针剂、输液剂等通过肌肉、静脉吸收的制剂。

所述的适于局部给药的药物组合物包括但不仅限于吸入剂如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喷雾 剂;鼻用制剂如鼻用喷雾剂、滴鼻剂、外用制剂包括如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洗剂、泡 沫剂、贴剂、散剂;口腔给药制剂如可咀嚼或可吮吸的片剂或丸剂、口腔粘贴片;局部腔道 制剂如栓剂、阴道栓剂、保留灌肠剂;眼用制剂如滴眼剂;以及脂质体或微胶囊制剂。优选 为吸入剂、鼻用制剂和外用制剂。

所述的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人或哺乳动物疾病时剂量以式 (II)化合物计为0.2μg-5mg/kg/天,优选1μg-2mg/kg/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治疗人或哺乳 动物过敏性、炎症性疾病的剂量以式(II)化合物计为0.2μg-5mg/kg/天,优选1μg-2mg/kg/ 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使用时采用每天1次或更多的给药方式,优选每天1~3次,也可以采 用多天用药一次的给药方式,给药剂量是单天的叠加。

当所述的所述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制成口服或注射剂时,所述可药 用辅料为常规口服或注射剂的药用辅料,具体种类和相关的制法可以参见相关的教科书或文 献。

当所述的所述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制成作为吸入剂的气雾剂时,所 述可药用辅料为抛射剂和一种或几种低挥发性组分。

所述的抛射剂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氟氯烷烃、碳氢化合物、氟烃类、压缩气体、醚类中 的一种或几种,包括1,1,1,2-四氟乙烷(HFA134a)和1,1,1.2,3,3,3-七氟丙烷(HFA227), 三氯一氟甲烷(CCl3F),氯二氟甲烷(CCl2F2),二氯四氟乙烷(CClF2-CClF2),丙烷(C3H8、), 异丁烷(iso-C4H10),正丁烷(n-C4H10),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氮气,优选为氟烃类化 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别优选为HFA134a和HFA227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最优选为HFA134a。

所述的低挥发性组分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溶剂、潜溶剂、助悬剂、稳定剂、矫味剂、 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并也可应用于非吸入的气雾剂或喷雾剂。

所述的适合的潜溶剂可以是但不仅限于乙醇或油酸,优选的使用乙醇,适合的溶剂为甘 油,丙二醇或聚乙二醇,优选的使用甘油。溶剂和潜溶剂在此处亦可统称为稀释剂。

所述低挥发组分还可以是但不仅限于以下组分,包括其他醇和二醇、例如链烷醇,如癸 醇(癸基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的糖醇、glycofural(四氢呋喃基甲 醇)和一缩二丙二醇,包括植物油、有机酸如包括十二烷酸和十四烷酸及硬脂酸等饱和羧酸; 包括山梨酸,特别是油酸等不饱和羧酸。公知的应用于气雾剂、喷雾剂的稳定剂、助悬剂、 矫味剂的如:糖精、抗坏血酸、环己氨磺酸、氨基酸或阿斯巴甜;烷烃如十二烷和十八烷; 萜烯如薄荷醇、桉油精、柠檬烯;糖如乳糖、葡萄糖、蔗糖;多糖如乙基纤维素、右旋糖酐; 抗氧化剂如丁基化羟基甲苯、焦亚硫酸钠,丁基化羟基苯甲醚;聚合物如聚乙烯醇、聚乙烯 醋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胺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甾类如胆固醇、胆固醇酯。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制成气雾剂时,优选配方为:活性成分含量为1-8mg/ml;作为潜溶剂 的乙醇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20%,以及余量的抛射剂。

应当理解,因为公知的原因,如活性成分在吸入装置中的潴留,患者吸入的每种活性成 分的量可以不同于计量的量。因此活性成分之间的施用比例可不同于计量的比例。优选的施 用的比例是在所述的指明的计量比例内。

本发明所述的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制成作为吸入剂的粉雾剂,所述 的粉雾剂由干燥粉末组成,所述药物辅料包括载体和附加剂。

得到干燥粉末的方法为以公知的粉碎方法如机械粉碎或喷雾干燥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活性 成分和药用辅料进行粉碎,

优选所述活性成分微粉的优选平均粒径为1~8μm,特别优选平均粒径为2~5μm,优选 所述的载体微粉的平均粒径为20~60μm。

本发明所述的平均粒径为质量平均粒径(massmeandiameter)。

所述的载体是糖类载体、氨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氨基酸包括但不仅限于甘氨酸、 缬氨酸。所述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或其衍生糖,所述单糖包括但不仅限于甘露醇、果糖、 葡萄糖,所述二糖包括但不仅限于麦芽糖、海藻糖、纤维二糖、乳糖、蔗糖,所述的衍生糖 包括但不仅限于八醋酸纤维二糖酯、八醋酸蔗糖酯、八醋酸乳糖酯、五醋酸葡萄糖酯、六醋 酸甘露醇酯和八醋酸海藻糖酯,所述的衍生糖还可以参照国际专利WO99/33853的说明书中 所公开的衍生糖实例,在衍生糖中优选作为载体的是八醋酸-D-纤维二糖酯;在上述各种载体 中,最优选载体为乳糖。所述的乳糖为α-乳糖一水合物,β-无水乳糖,无定形喷雾干燥乳糖、 结晶干燥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别优选结晶干燥乳糖。

优选在所述的载体微粉中加入附加剂,所述附加剂包括但不仅限于表面活性剂、润滑剂、 抗静电剂。所述附加剂的用量与种类可以参考任何公知的现有技术和文献,如“药剂学”(崔 福德等,2006-11-1,人民卫生出版社)所公开。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优选泊洛沙姆。活性成分∶泊洛沙姆重量比为1∶0.01~5。泊洛沙姆也 作为抗静电剂。所述润滑剂还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中的一种或 几种,用量为载体微粉重量的0.01%~1%。

所述的活性成分与载体的重量比为1∶10~1000;优选1∶10~200。

所述活性成分的微粉化方法可以采用喷雾干燥法,流化床超音速气流粉碎法,高速研磨 法、球磨法、流能磨法、溶剂法等,优选采用喷雾干燥法。

本发明提供的粉雾剂可以采用单次或多次剂量的形式包装,优选采用胶囊剂的方式分装, 每个胶囊含有5~40mg上述的粉雾剂。优选含有10~30mg上述粉雾剂。

本发明提供的含有粉雾剂的胶囊可以采用公知的粉雾剂胶囊吸入器进行吸入。所述的吸 入器例如WO94/28958所公开的。

本发明所述的粉雾剂的制备方法是将活性成分微粉化成0.5~10μm的微粉,再将载体与 附加剂微粉化成20~60μm的微粉,将上述两种微粉混匀,过200目筛3次后装在胶囊中

所述的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制成鼻用制剂时,所述可药用辅料可以 包括但不仅限于pH调节剂、载体、渗透压调节剂,粘度调节剂、、助悬剂、抗氧化剂、表 面活性剂、稳定剂、抑菌防腐剂等所有适用于局部经鼻给药的药用辅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载体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水、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 丙基纤维素、液体石蜡、植物油、凡士林、羊毛脂、交联聚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当 所述药物组合物制成凝胶剂时,所述的载体含有水和交联丙烯酸树脂,所使用的交联聚丙烯 酸树脂优选为卡波姆树脂,特别优选为卡波姆934,用量为药物组合物重量的0.1%~1%, 优选0.2%至0.5%。水的用量为药物组合物重量的90%至99%。

所述的pH调节剂可以举出但不仅限于磷酸及其盐、硼酸及其盐、枸橼酸及其盐、醋酸 及其盐、酒石酸及其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氨 基丁三醇等。

所述的助悬剂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糖精、抗坏血酸、环己氨磺酸、氨基酸或阿斯巴甜; 烷烃如十二烷和十八烷;萜烯如薄荷醇、桉油精、柠檬烯;糖如乳糖、葡萄糖、蔗糖;多糖 如乙基纤维素、右旋糖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抗氧化剂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丁基化羟基甲苯、焦亚硫酸钠,丁基化羟基苯甲醚; 胺如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甾类如胆固醇、胆固醇酯。

所述的渗透压调节剂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渗透压调节剂可以举出但不仅限于甘油、丙二醇、 氯化钠、氯化钾、山梨糖醇、甘露醇一种或几种等。

所述粘度调节剂可以举出但不仅限于聚乙烯基醇、羧乙烯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 一种或几种,如前所述的交联聚丙烯酸树脂、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 纤维素、也可作为粘度调节剂。

所述稳定剂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碱金属盐类,优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但不仅限于吐温-80,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60,聚乙二醇- 硬脂酸酯,聚乙二醇4000,卵磷脂,蔗糖酯,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硬脂酸盐,聚氧乙烯、 聚氧丙烯二醇及其类似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抑菌防腐剂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苯扎氯铵、苄索氯铵、山梨酸、山梨酸钾、对 羟基苯甲酸甲酯(尼泊金甲酯)、羟基苯甲酸乙酯(尼泊金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尼泊 金丙酯)、氯代丁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可药用的辅料中的丙二醇、甘油还可以用其他醇类代替,可用的醇类可以包括但不 仅限于其他醇类和二醇类,例如链烷醇、如癸醇(癸基醇)、包括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乳 糖醇、麦芽糖醇的糖醇、glycofural(四氢呋喃基甲醇)和一缩二丙二醇。

所述的以式(I)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制成外用制剂时,优选制成乳膏剂,所 述可药用辅料包括但不仅限于用于保藏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抗氧化剂,pH缓冲剂,保湿剂,油 相成分,抗菌防腐剂,还有余量的水。

所述的油相成分包括油相成分中的固体、稠度调节剂、乳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油相成分中的固体包括但不仅限于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醇的一种或几种,所 述的高级醇为16~22个碳原子的一元醇,优选十六醇和/或十八醇,所述的稠度调节剂包括 但不仅限于凡士林、液体石蜡、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凡士林和/或液状石蜡,所述的 乳化剂,包括但不仅限于皂类乳化剂、聚氧乙烯醚的衍生物,所述的高级醇在乳膏中也同时 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以上所述药物组合物的组成不仅限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还包括任何可以用于上述制 剂的药用辅料的组成,所述药用辅料的组成可以参考《药剂学》(第五版,崔福德,2003年 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中所公开的方案。

与现有技术中的糖皮质激素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新的式(I)化合物,在吸入给药时产生 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与糖皮质激素、N-乙酰半胱氨酸单独使用比较,疗效均有所提高,有利 于减少用药量,有利于在长期使用,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新的式(I)化合物也可以制备成全 身给药制剂(如口服制剂)用于全身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色谱柱的长度最少70cm,内部装填254-硅胶,并将需要分离的有机物全溶于最少量的 氯仿∶甲醇=1∶1中,用最少量254-硅胶将该溶液吸收后置于层析柱内硅胶的上部,使用流 动相洗脱,层析柱下用若干个10ml试管接经过柱层析得到的溶液,控制流速为10ml/3min, 将每个试管的溶液用HPLC进行分析,将保留时间相同的试管溶液合并并进行重结晶,得到 相应的产物。洗脱流动相采用氯仿∶甲醇=1∶3(体积比)的混合溶媒。

确定目标化合物的方法:将不同的产物分别精制后进行元素分析和13C-NMR分析,以确 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分析仪器:HP1084B液相色谱仪,HP79850BLC终端和UV检测器

柱材料:HypersilC18,5μm,150×4.6mm

检测波长:242nm

流动相:甲醇∶水=5.5∶4.5

柱温:45℃

流速:约1.2ml/分

DMF为N,N-二甲基甲酰胺

D90为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0%时所对应的粒径。

实施例1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

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17,21-三羟基(II-1)10mmol放入到80mlDMF中, 升温至60℃,加入0.30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乙酰半胱氨酸15mmol, 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下反应24小时,反应毕稀释于冰水 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色谱分离,甲醇重结晶得到标题化 合物4.8mmol。

元素分析:C,61.53;H,6.99;N,2.79;O,22.31;S,6.38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69.4 90.1 207.5 68.4 172.1 53.1 26.9 179.6 23.3

实施例2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9α- 氟-16β-甲基

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9α-氟-16β-甲基(II-2)10mmol放入 到100mlDMF中,升温至60℃,加入0.33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 乙酰半胱氨酸15mmol,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下反应24 小时,反应毕稀释于冰水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色谱分离, 甲醇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5.3mmol。

元素分析:C,60.18;H,6.77;F,3.54;N,2.63;O,20.90;S,5.98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71.2 90.9 205.9 68.4 172.3 53.0 26.9 180.2 23.5

实施例3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醋酸酯-21-(N-乙酰)-L-半胱氨 酸酯

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醋酸酯(II-3)10mmol放入到 100mlDMF中,升温至60℃,加入0.34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乙酰 半胱氨酸15mmol,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下反应24小时, 反应毕稀释于冰水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色谱分离,甲醇 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5.1mmol。

元素分析:C,61.30;H,6.83;N,2.56;O,23.43;S,5.88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69.1 101.9 211.9 68.5 171.9 53.0 26.8 179.2 23.5

实施例4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6α- 甲基

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6α-甲基10mmol(II-4)放入到100mlDMF 中,升温至60℃,加入0.35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乙酰半胱氨酸 15mmol,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下反应24小时,反应毕稀 释于冰水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色谱分离,甲醇重结晶得 到标题化合物5.7mmol。

元素分析:C,62.40;H,7.18;N,2.70;O,21.55;S,6.17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69.2 90.0 207.4 68.4 172.0 53.1 26.9 179.6 23.3

实施例5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2-呋喃)-甲酸酯-21-(N-乙酰) -L-半胱氨酸酯-9-氯-16α-甲基

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2-呋喃)-甲酸酯-9-氯-16α-甲基(II-5) 10mmol放入到100mlDMF中,升温至60℃,加入0.35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 二亚胺、N-乙酰半胱氨酸15mmol,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 下反应24小时,反应毕稀释于冰水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 色谱分离,甲醇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5.0mmol。

元素分析:C,59.43;H,5.99;Cl,5.85;N,2.31;O,21.15;S,5.29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70.4 100.3 211.4 67.6 172.1 53.2 26.9 179.1 23.3

实施例6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

将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II-6)10mmol放入到100mlDMF中,升温至 60℃,加入0.35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乙酰半胱氨酸15mmol,搅拌 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下反应24小时,反应毕稀释于冰水中, 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色谱分离,甲醇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 5.2mmol。

元素分析:C,61.49;H,7.36;N,2.76;O,22.08;S,6.32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68.4 90.0 207.5 68.3 172.1 53.1 26.9 179.6 23.3

实施例7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丁酸酯-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

将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丁酸酯(II-7)10mmol放入到100mlDMF中, 升温至60℃,加入0.35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乙酰半胱氨酸15mmol, 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下反应24小时,反应毕稀释于冰水 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色谱分离,甲醇重结晶得到标题化 合物5.9mmol。

元素分析:C,62.340;H,7.51;N,2.42;O,22.17;S,5.55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68.3 101.5 211.5 68.4 172.0 53.1 26.9 179.4 23.4

C位置 27 28 29 30 数值 173.9 36.8 18.5 13.5

实施例8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 环己基亚甲基]双(氧)]

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16,17-[(R)环己基亚甲基]双(氧)](II-8) 10mmol放入到100mlDMF中,升温至60℃,加入0.35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 二亚胺、N-乙酰半胱氨酸15mmol,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 下反应24小时,反应毕稀释于冰水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 色谱分离,甲醇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4.1mmol。

元素分析:C,64.35;H,7.37;N,2.27;O,20.80;S,5.22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69.1 100.9 203.9 68.8 172.5 53.2 26.8 179.3 23.4 C位置 27 28 29 30 31 32 33 16 数值 101.6 36.4 24.3 26.2 26.0 26.2 24.3 84.9

实施例9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 S)丙基亚甲基]双(氧)]

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16,17-[(R,S)丙基亚甲基]双(氧)](II-9) 10mmol放入到100mlDMF中,升温至60℃,加入0.35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 二亚胺、N-乙酰半胱氨酸15mmol,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 下反应24小时,反应毕稀释于冰水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 色谱分离,甲醇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4.4mmol。

元素分析:C,62.59;H,7.18;N,2.43;O,22.23;S,5.57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69.2 100.8 203.8 68.8 172.5 53.3 26.7 179.2 23.3 C位置 27 28 29 30 16 数值 98.1 36.6 13.2 14.5 84.5

实施例10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α,17-[(甲 基亚乙基)双(氧)]。

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16,17-[(甲基亚乙基)双(氧)]10mmol放入 到100mlDMF中,升温至60℃,加入0.35g4-二甲基氨基吡啶、4g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 乙酰半胱氨酸15mmol,搅拌进行酯化反应,在30分钟后室温下自然降温,室温下反应24 小时,反应毕稀释于冰水中,调节PH值中性后过滤,用水冲洗后干燥,产物用柱色谱分离, 甲醇重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4.4mmol。

元素分析:C,61.99;H,7.00;N,2.49;O,22.80;S,5.72

13C-NMR:

C位置 11 17 20 21 22 23 24 25 26 数值 69.0 97.5 203.6 68.7 172.0 53.1 26.7 179.1 23.3 C位置 27 28 29 16 数值 111.9 26.6 26.6 81.8

制剂实施例1

活性成分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I-1)100.0g 辅料:

按照处方量称取活性成分、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分别过60-100目筛,混 合均匀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适量制软材,20目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 羧甲淀粉钠,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采用适合冲模压制成片剂。

制剂实施例2

活性成分: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9α-氟-16β-甲 基(I-2)5.0g

辅料:

将活性成分、微晶纤维素、乳糖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 混合均匀后装入适宜胶囊中即得。

制剂实施例3

活性成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醋酸酯-21-(N-乙酰)-L-半胱 氨酸酯(I-3)100.0g

辅料:

按照处方量称取活性成分、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分别过60-100目筛,混合均 匀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适量制软材,20目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羧甲 淀粉钠,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采用适合冲模压制成片剂。

制剂实施例4

活性成分: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6α- 甲基(I-4)40.0g

辅料:

按照处方量称取活性成分、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分别过60-100目筛,混合均 匀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适量制软材,20目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羧甲 淀粉钠,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采用适合冲模压制成片剂。

制剂实施例5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α,17-[(甲基 亚乙基)双(氧)](I-5)2g,白凡士林30g,十八醇120g,单硬脂酸甘油酯20g,液体石蜡10g, 平平加A-2050g,甘油120g,EDTA-2Na2g,苯甲醇5g,羟丙基纤维素,3g,纯化水639g

按以上配比精确称量,水分为两部分:380g和259g,备好,乳膏配制过程如下:

(1)油相配制:,取白凡士林,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酯,液体石蜡,平平加A-20置于 容器中,加热至熔融,温度保持在72±2℃;

(2)水相配制:按以上配比精确称量,取甘油,EDTA-2Na和380g水置于容器中,加 热,温度保持在70±2℃;

(3)合相:将步骤(1)配制的油相倒入步骤(2)配制的水相中,搅拌,保持温度在 75±2℃,加入苯甲醇;

(4)主药混悬液:将活性成分、259g水、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容器中,搅拌或超声, 得到主药混悬液;

(5)控制温度在60±2℃,将步骤(4)中得到的主药混悬液加入步骤(3)得到的溶液 中,边加边搅拌,冷却成膏。得到乳膏1kg。

制剂实施例6

活性成分: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2-呋喃)-甲酸酯-21-(N-乙酰)-L-半 胱氨酸酯-9-氯-16α-甲基10.0g

辅料:

按照处方量称取活性成分、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分别过60-100目筛,混合均 匀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适量制软材,20目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羧甲 淀粉钠,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采用适合冲模压制成片剂。

制剂实施例7

活性成分:

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I-6)200.0g

辅料:

按照处方量称取活性成分、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分别过60-100目筛,混合均 匀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适量制软材,20目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羧甲 淀粉钠,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采用适合冲模压制成片剂。

制剂实施例8

活性成分:

孕甾-4-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丁酸酯-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I-7)50.0g

辅料:

按照处方量称取活性成分、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分别过60-100目筛,混合均 匀后,加入聚维酮水溶液适量制软材,20目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羧甲 淀粉钠,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采用适合冲模压制成片剂。

制剂实施例9-1

活性成分: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环己 基亚甲基]双(氧)](I-8)(粒径为D90≤5μm的微粉)100mg

辅料:

乳糖(粒径为D90在30μm的微粉)20g

硬脂酸镁0.5g

共制成1000粒

将活性成分、乳糖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 装入适宜胶囊中即得。

制剂实施例9-2

活性成分: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21-双羟基-21-(N-乙酰)-L-半胱氨酸酯-16,17-[(R,S) 丙基亚甲基]双(氧)](I-9)(粒径为D90≤5μm的微粉)100mg

辅料:

乳糖(粒径为D90在30μm的微粉)20g

硬脂酸镁0.5g

共制成1000粒

将活性成分、乳糖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装入 适宜胶囊中即得。

制剂实施例9-3

活性成分:

孕甾-1,4-双烯-3,20-双酮-11β,17,21-三羟基-17-(2-呋喃)-甲酸酯-21-(N-乙酰)-L-半胱 氨酸酯-9-氯-16α-甲基(I-5)(粒径为D90≤5μm的微粉)100mg

辅料:

乳糖(粒径为D90在30μm的微粉)20g

硬脂酸镁0.5g

共制成1000粒

将活性成分、乳糖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装入 适宜胶囊中即得。

制剂对照实施例1

活性成分:

环索奈德(粒径为D90≤5μm的微粉)100mg

辅料:

乳糖(粒径为D90在30μm的微粉)20g

硬脂酸镁0.5g

共制成1000粒

将活性成分、乳糖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装入 适宜胶囊中即得。

制剂对照实施例2

活性成分:

布地奈德(粒径为D90≤5μm的微粉)100mg

辅料:

乳糖(粒径为D90在30μm的微粉)20g

硬脂酸镁0.5g

共制成1000粒

将活性成分、乳糖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装入 适宜胶囊中即得。

制剂对照实施例3

活性成分:

糠酸莫米松(粒径为D90≤5μm的微粉)100mg

辅料:

乳糖(粒径为D90在30μm的微粉)20g

硬脂酸镁0.5g

共制成1000粒

将活性成分、乳糖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装入 适宜胶囊中即得。

制剂对照实施例4

活性成分:

N-乙酰半胱氨酸(粒径为D90≤5μm的微粉)100mg

辅料:

乳糖(粒径为D90在30μm的微粉)20g

硬脂酸镁0.5g

共制成1000粒

将活性成分、乳糖分别过80目筛,混合均匀后,加入处方量的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后装入 适宜胶囊中即得。

药理实施例1

比较制剂实施例9-1至9-3、制剂对照实施例1-4吸入组织胺诱导大鼠哮喘发作的影响

1.实验动物:选取健康幼年大鼠,体重180~220g,雌雄不限。

2实验仪器:空气压缩机、气雾喷头、水银检压计、底座、4L的玻璃钟罩

3实验药品:2%氯化乙酰胆碱、0.1%磷酸组织胺、制剂实施例9-1(A组)、9-2(B组)、9-3 (C组)、制剂对照实施例1(D组)、制剂对照实施例2(E组)、制剂对照实施例3(F组)、 制剂对照实施例4(G组)

4数据处理:采用SAS系统的成组t检验。

三、实验方法

选取幼年大鼠,雌雄均可,体重为180-220g,放入5升左右的玻璃罩中,以400mmHg的压 力喷入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织胺容积混合液15秒钟。喷雾停止后,观察大鼠的 引喘潜伏期(即发生哮喘、呼吸极度困难,直至抽搐跌倒的时间),引喘潜期大于120秒的大 鼠不予选用。取经测定引喘潜伏期合格的大鼠120只,按引喘潜伏期随机平均分为6组,分 别给予A-G组药物,吸入给药30min后,分别喷雾给予0.25%二盐酸组织胺,观察给药物前 后引喘潜伏期及抽搐发生率的变化(引喘时动物6分钟内不出现跌倒者以引喘潜伏期为360s 计)

四、实验结果:几组动物发生哮喘、直至抽搐跌倒的时间都有不同,见表1:

表1对磷酸组织胺喷雾吸入诱导哮喘发作的影响

(n=20,)

通过本实验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较对照组均能够显著延长大鼠由磷酸组织胺诱发的引 喘潜伏期,(P<0.01),并且在同等剂量下,使用本发明化合物的A-C四组的给药后引喘潜 伏期与对照D-G组的给药后引喘潜伏期分别相比,均具有显著性(P<0.05),由此说明本发 明提供的本发明与现有近似结构的药物相比在治疗哮喘时有更显著的效果。

药理实施例2痰液分泌试验(酚红法)

1.实验动物:选取昆明种小鼠,雌雄不限。

2实验仪器:空气压缩机、气雾喷头、水银检压计、底座、4L的玻璃钟罩

3实验药品:制剂实施例9-1(A组)、9-2(B组)、9-3(C组)、制剂对照实施例1(D组)、 制剂对照实施例2(E组)、制剂对照实施例3(F组)、制剂对照实施例4(G组)

4数据处理:采用SAS系统的成组t检验。

三、实验方法

昆明种小鼠1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即空白组、A-G组,然后分别给予A-G 组药物,吸入给药30min,空白组给予0.8mgD90粒径为30μm的微粉乳糖,每天1次,连续 给药3d,末次给药0.5h后,由腹腔注射0.5%酚红溶液0.5mL/只。3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小 鼠,仰位固定于手术板上,剪开颈前皮肤,分离气管,剥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至气管 分支处的一段气管,放进盛有3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冲洗,再加入5%碳酸氢钠溶液0.1mL。 将气管灌洗液离心,取上清液,用酶标仪(波长570nm)测定OD值(光密度)OD值高表示排出 痰液中酚红总量较高,也表明痰液排出总量较高,祛痰指数为各实验组OD值与空白组的比 例。

通过本实验表明,本发明的化合物较对照组D-F均能够显著增加小鼠痰液的排除,(P< 0.01),并且在同等剂量下,使用本发明化合物的A-C三组给药后排痰量与对照D-F三组的给 药后相比,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使用本发明化合物的A-C三组给药后排痰量与对照 组G相比有所不足,由此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与现有近似结构的药物相比在痰液排出方 面时有更显著的效果。

一种21位为N-乙酰半胱氨酸酯的糖皮质激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种21位为N-乙酰半胱氨酸酯的糖皮质激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种21位为N-乙酰半胱氨酸酯的糖皮质激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21位为N-乙酰半胱氨酸酯的糖皮质激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21位为N-乙酰半胱氨酸酯的糖皮质激素.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21位为N-乙酰半胱氨酸酯的糖皮质激素,将N-乙酰半胱氨酸与糖皮质激素结合形成式(I)化合物,以及式(I)化合物及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溶剂化合物在制备治疗人或哺乳动物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