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85850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55407.3

申请日:

2009.07.27

公开号:

CN101609751A

公开日:

2009.12.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1H 1/02申请公布日:200912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1/02申请日:20090727|||公开

IPC分类号:

H01H1/02; H01H11/02; C01G19/02

主分类号:

H01H1/02

申请人:

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志明; 陈德华; 于 晖; 陈开来

地址:

200070上海市闸北区中兴路96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段秋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氧化锡粉末中掺杂有占总重量1.6%的钛。其制备方法为:称取SnCl4·5H2O与TiCl4,其重量份之比为35.1∶1;将SnCl4·5H2O、TiCl4和无水乙醇、蒸馏水以及聚乙二醇,倒入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升温恒温搅拌半小时;然后缓慢滴入氨水直至形成凝胶;采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无Cl离子存在为止,将凝胶干燥得到干凝胶,最后进行煅烧,获得SnO2细粉。本发明通过在SnO2晶格中掺入金属元素Ti,并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得纳米级的SnO2粉末,改善了SnO2粉末的导电性能,为克服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因SnO2导电性能差导致的接触电阻高、温升快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经掺杂后的SnO2粉末,电导率达4×10-3Ω-1m-1。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其特征在于:氧化锡粉末中掺杂有占总重量1.6%的钛。

2.
  一种上述氧化锡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称取SnCl4·5H2O与TiCl4,其重量份之比为35.1∶1;
b.将SnCl4·5H2O、TiCl4和有效量的无水乙醇、蒸馏水以及聚乙二醇,倒入烧杯中充分搅拌,使SnCl4·5H2O、TiCl4充分溶解;
c.升温到60℃后,恒温搅拌半小时;然后缓慢滴入氨水,直至形成白色透明的凝胶;
d.采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无Cl离子存在为止;
e.将凝胶在58℃~60℃温度下干燥,得到干凝胶,最后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445℃~450℃,获得SnO2细粉。

说明书

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设备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电触头材料;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气设备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触头材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各类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理想的触头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接触性能和焊接性能。过去应用较多的是银氧化镉材料,但银氧化镉有一定的毒性,其应用逐步受到限制。
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毒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耐电弧浸蚀及抗熔焊性能好等优点,是最有希望替代银氧化镉的新型无毒触点材料。
然而,人们在多年的银氧化锡材料开发应用中发现,银氧化锡具有某些致命的不足,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接触电阻大,温升较高,这成为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开发应用的关键
对银氧化锡触头材料的大量失效分析表明,接触电阻高的主要原因是经过多次通断操作后,触点表面不断形成非导电的SnO2渣层所致,普通的纯SnO2电导率约为1.35×10-5Ω-1m-1。因此,提高氧化锡的导电性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电阻小、导电性能好的电触头SnO2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SnO2材料电导率高、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氧化锡粉末中掺杂有占总重量1.6%的钛(即在该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中钛的分子数量掺杂比为5%)。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氧化锡粉末的制备方法,
a.称取SnCl4·5H2O与TiCl4,其重量份之比为35.1∶1;
b.将SnCl4·5H2O、TiCl4和有效量的无水乙醇、蒸馏水以及聚乙二醇,倒入烧杯中充分搅拌,使SnCl4·5H2O、TiCl4充分溶解;
c.升温到60度后,恒温搅拌半小时;然后缓慢滴入氨水,直至形成白色透明的凝胶;
d.采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无Cl离子存在为止,
e.将凝胶在58℃~60℃温度下干燥,得到干凝胶,最后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445℃~450℃,获得SnO2细粉。
本发明通过在SnO2晶格中掺入金属元素Ti,并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得纳米级的SnO2粉末,改善了SnO2粉末的导电性能,为克服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因SnO2导电性能差导致的接触电阻高、温升快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经掺杂后的SnO2粉末,电导率达4×10-3Ω-1m-1。而且该材料制成的电触头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本发明的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氧化锡粉末中掺杂有占总重量1.6%的钛,即相当于该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中钛的分子数量掺杂比为5%。
如图1所示,该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的制备方法如下:
a.称取SnCl4·5H2O与TiCl4,其重量份之比为35.1∶1;
b.将SnCl4·5H2O、TiCl4和适量的无水乙醇、蒸馏水以及聚乙二醇,倒入烧杯中充分搅拌,使SnCl4·5H2O、TiCl4充分溶解;
c.升温到60℃后,恒温搅拌半小时;然后缓慢滴入氨水,直至形成白色透明的凝胶;
d.采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无Cl离子存在为止,
e.将凝胶在58℃~60℃温度下干燥,得到干凝胶,最后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445℃~450℃,获得SnO2细粉。
检测得到获得的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颗粒直径达到35nm~50nm,电导率为3.5×10-3Ω-1m-1~4.5×10-3Ω-1m-1
上述相关参数如下表:

  实施例  凝胶干燥温度℃  煅烧温度℃  电导率Ω-1m-1  1  58  445  3.5×10-3  2  59  450  4.3×10-3  3  60  448  4.5×10-3

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掺杂氧化锡粉末,氧化锡粉末中掺杂有占总重量1.6的钛。其制备方法为:称取SnCl45H2O与TiCl4,其重量份之比为35.11;将SnCl45H2O、TiCl4和无水乙醇、蒸馏水以及聚乙二醇,倒入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升温恒温搅拌半小时;然后缓慢滴入氨水直至形成凝胶;采用去离子水洗涤直至无Cl离子存在为止,将凝胶干燥得到干凝胶,最后进行煅烧,获得SnO2细粉。本发明通过在Sn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