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的粘接用带的粘着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各向异性导电薄膜(ACF)等粘接用带粘着在液晶屏基板上的粘着方法及粘着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液晶屏是通过使具有数个透明电极的一对基板夹持密封材料及间隔垫而相互粘合、而且在两基板间形成的单元间隙内封入液晶而形成的。夹持液晶的基板的一方或两个形成向外部伸出的伸出部,在该伸出部上形成连接于所述数个透明电极的电极端子。在这些电极端子上直接地或者通过带式载体封装(Tape Carrier Package)等连接构件间接地导电连接液晶驱动用集成电路。
在液晶屏、基板上直接粘合液晶驱动用集成电路的构造称为COG(Chip On Glass,玻璃基芯片)方式。在该COG上,在基板上的集成电路的安装位置粘接ACF等粘接用带、接着在该粘接用带上粘接液晶驱动用集成电路。也就是说,用粘接用带,把液晶驱动用集成电路粘接到基板上时,也用粘接用带把TCP粘接在基板上。
在如上所述地用粘接用带把液晶驱动用IC连接到基板上时,首先第1点,必须把粘接用带粘着在基板上的预定位置上。以往,在液晶屏的基板上粘着粘接用带时,在合适的支持台上配置该液晶屏,以便使液晶屏基板地带粘着面朝上,在该向上状态的基板接触粘着用带,而且通过以预定的压力把粘接用带推压到基板上使两者粘接。
可是,采用所述现有的粘着方法,悬浮于空间的尘埃等附着于基板上的带粘着面或者附着于粘接在基板上的粘接用带。其结果,在将要导电连接的两电极端子之间夹杂尘埃等,则有可能使这些电极端子间的粘着性及导电性低下。
本发明是有鉴于现有的粘着方法存在有所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防止在将要导电连接的两电极端子之间夹入尘埃等,以便使这些电极端子间能够经常保持稳定的电连接。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有关的粘接用带的粘着方法为:在夹持液晶、对置的一对基板的至少一方基板上粘着粘接用带,其特征是,配置所述基板,使其带粘着面朝下,在该带粘着面从下方接触粘接用带,然后推压基板和粘接用带,使它们粘着。
如果采用这种粘着方法,因为液晶屏的带粘着面在粘着操作期间保持朝下,所以能够防止在该带粘着面上及其粘着在该带粘着面上的粘接用带的表面附着尘埃,其结果,在通过该粘接用带在液晶屏的基板上连接液晶驱动用IC等的凸出部、即电源端子时,能够很好地维持该连接部分的粘接性及导电性。
此外,本发明的粘接用带的粘着装置是在夹持液晶、对置的一对基板的至少一方的基板上粘着粘接用带的粘着装置,具有支撑液晶屏的屏支撑装置和使粘接用带夹在其间、互相对置的一对压接头。而且所述屏支撑装置支撑该液晶屏,以便使液晶屏的带粘着面位于粘接用带的上方。而且,所述一对压接头中至少位于粘接用带的下侧的压接头在与粘接用带接触的位置和从粘接用带离开的位置之间进退移动。
如果采用该粘着装置,则在粘着操作时使液晶屏的带粘着面保持朝下,而且置于该朝下的带粘着面能够从下方粘着粘接用带。因为基板的带粘着面保持朝下,所以能够防止在该面上附着尘埃等。
在所述的粘着方法及粘着装置中,所谓粘接用带是用于将液晶屏的基板和除此之外的电子部件,例如液晶驱动用IC、TCP等进行导电连接的带。作为该粘接用带,可以用内部含有导电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内部不含导电粒子的带状粘接材料等。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屏粘接用带的粘着装置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粘着装置的主要部分,尤其是表示在液晶屏的透明基板上进行粘接用带粘着作业的位置构造的断面图。
图3是与图2相同位置的构造,表示该构造在不同的工作时刻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粘着装置的另一主要部分尤其是表示搬运粘接用带的带搬运装置一例的正视图。
图5是与图4相同的搬运装置,表示该装置的不同的工作时刻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6是局部地表示粘接用带的一例的透视图。
图7是表示图1的粘着装置的另一主要部分,尤其是表示为半切开包含粘接用带的带构件的处理步骤的透视图。
图8是表示液晶屏一例的透视图。
图9是表示图8的液晶屏的断面构造的断面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给出本发明的液晶屏的粘接用带的粘着装置的一实施例。该粘着装置具有放置未处理液晶屏的未处理液晶屏的料台S0、在液晶屏的带粘着面上粘着粘接用带的位置的粘着操作位置S1和放置已作过粘着处理的液晶屏的处理完毕屏料台S2。
在粘着操作位置S1的一侧上配置了圆盘状的多工位转台1,在该多工位转台1的外缘部分上沿圆周方向等角间隔设置4个屏支撑装置2。该多工位转台1由未图示的间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如箭头A所示地,间歇旋转移动。通过该间歇旋转移动,各屏支撑装置2在多工位转台1的四周设定的四个位置之间,即:粘着操作位置S1、屏回收位置S3、待机位置S4,随后屏补充位置S5的各位置之间间歇旋转移动。
各屏支撑装置2具有固定于多工位转台1上的台基以及承载由该台基支撑、作为操作对象的液晶屏3的屏支撑台4。各屏支撑台4依靠台基能上下移动地支撑着,进而,在自然状态下通过弹簧等的弹性构件向上方位置推压上。在粘着操作位置S1上固定设置汽缸6。通过多工位转台1的旋转,各屏支撑装置2一个个地搬运到粘着操作位置S1,接着,汽缸6一动作,如图2所示,通过反抗弹簧的弹性力,屏支撑台4如箭头B所示向下方移动。如果汽缸6的作用一解除,屏支撑台4通过弹簧等弹性力如箭头C所示回复到初始的上方位置。
返回到图2,在粘着操作位置S1的一侧上配置带供给盘7,在另一侧上配置带卷绕盘8。此外,在这些盘间配置多个拉紧轮9,而且还配置了两个移动滚轮11。在带供给盘7上卷入环状的层状带12,从那儿卷出的层状带12经各拉紧轮9及移动滚轮11由带卷绕盘8卷取。移动滚轮11如图4所示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以粘着的操作位置S1为界在卷取侧位置P0和送出侧位置P1之间如箭头D所示作往复直线运动。
层状带12,如图6所示,由环长形状的基材带13和粘着于该基材带13表面的环长形状ACF14,即由粘接用带构成。ACF14,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是在热可塑性树脂膜或热固化性树脂膜中分散导电粒子的带材。
回到图1,关于层状带12的搬送方向,在从粘着操作位置S1送出侧的带搬送路上配置带剪16,该带剪16以与层状带12的搬送速度有关地、合适的时间间隔上下动作,即反复进行切断动作。通过该切断动作,只切断层状带12中的一半的ACF14,残存的一半的基材带13不切断。实现所谓的半切处理。其结果,在带剪16的下流侧位置上,如图7所示地形成预定长度L的片状ACF14a,该ACF14a载在基材带13上被搬送。
返回到图1,夹着粘着操作位置S1,在屏支撑装置2的相反一侧上设置了上下一对压接头17a及17b。这两压接头在其内部藏有加热器,加热到预定温度。此外,该两压接头17a及17b通过由未图示的平行移动机构的驱动,如图2,在粘着操作位置S1上伸出位置及从那里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如箭头E-E′所示地作往复平行移动。此外,该压接头17a及17b通过由未图示的平行移动机构的驱动,在粘着操作位置S1的伸出状态,在图2所示的开位置(点划线所示状态)和图3所示的闭位置之间如箭头F-F′所示进行往复开闭移动。下侧压接头17b的顶端面,即与带的接触面上设置由硅橡胶和其它弹性构件形成的缓冲构件18。此外上侧的压接头17a的顶端面也设置缓冲构件18。
以下,说明由所述结构构成的粘着装置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要粘着ACF的为图8所示的玻璃基芯片(COG)方式的液晶屏3。该液晶屏3,如图9所示,把间隔垫23夹持在玻璃制第1透明基板21a和同一玻璃制的第2透明基板21b之间通过密封材料22互相连接,通过在这两基板间形成的单元间隙G内封入液晶24而形成。
在第1透明基板21a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第1透明电极25a、此外,在第2透明基板21b的内侧表面上形成第2透明电极25b。而且,连接这些透明电极的电极端子26形成于第1透明基板21a伸出部分21c上。此外,在该伸出部分21c的端部上形成为使外部电路导电连接的接线端子27。此外,在各透明基板21a及21b的外侧表面上,分别粘着偏振板31a及31b。
在该液晶屏3上安装液晶驱动用IC28时,如图8所示,首先在一开始,在基板21a伸出部分21c上的预定的带粘着面29上粘着片状ACF14a,接着,在该ACF14a上放置液晶驱动用IC28,接着,一边将该液晶驱动用IC28加热到预定温度,同时推压到基板伸出部21c。通过这种加热压接处理,依靠ACF14a的树脂部分使液晶驱动用IC28和基板伸出部21c相互粘合,与此同时通过分散在树脂内的导电粒子,液晶驱动用IC28的输出输入用凸出部分别导电连接在外部接线端子27及基板电极端子26上。
本实施例的带粘着装置是在液晶屏3上安装液晶驱动用IC28之前实现在该液晶屏3上粘着ACF14a的操作,以下说明该ACF的粘着操作。
在图1,未处理屏的料台S0上有多个液晶屏3以带粘着面29(参照图8)朝下的状态叠置。而且,这些多个未处理的液晶屏3中最上位置的1枚通过未图示的搬送装置拿起,把它搬运到多工位转台1处。而且,保持带粘着面29朝下的状态,在安置于屏补充位置S5上的屏支持装置2的屏支持台4上放置液晶屏3。这时,为了牢固地保持安放在屏支撑台4上的液晶屏3,希望在屏支撑台4上附设某些机械的屏保持机构或利用空气吸引力的保持机构等。
放置在屏支撑台4上的液晶屏3通过多工位转台1的间歇旋转,从屏补充位置S5旋转搬运到粘着操作位置S1,在该位置停止。一方面,从带供给盘7送出的层状带12,通过带剪16,接受半切处理后,搬送到粘着操作位置S1。这时,液晶屏3和层状带12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从屏支撑台4向外侧突出的基板伸出部21c位于层状带12的上方位置。更具体地说,基板21b的伸出部21c的带粘着面29位于层状带12上的片状ACF14a的上方位置。
其后,配置于粘着操作位置S1的汽缸6工作,屏支撑台4如箭头B所示向下方移动,因此,基板伸出部21c的带粘着面29向下方移动,与ACF14a面接触。其后,一对压接头17a及17b维持开的状态、从退避位置(实线)向箭头E方向移动,一直移动到粘着操作位置S1为止。其后,上下压接头17a及17b分别向箭头F方向闭移动,如图3所示,使层状带12及基板伸出部21c在叠合状态下从正反面推压它们。
通过这种推压处理,层状带12的ACF14a,在加热到预定温度的状态下,以预定压力推压到基板伸出部21c上,其结果,ACF14a在基板伸出部21c上粘着。其后,压接头17a及17b向箭头F′方向进行开移动,一直开到在图2上以点划线表示的开位置为止,接着向箭头E′方向移动,退避到退避位置(实线)。
其后,解除气缸6的工作,屏支撑台4如箭头C所示上升,返回一开始的上方位置,与此同时,在图4移动轮对11如箭头D所示向送出侧位置P1移动。这样一来,如图5所示,层状带12从点划线所示的开始的上方位置下降到实线所示的下方位置,因此,在液晶屏3上粘着的片状ACF14a从层状片12的基材带13分离。这样一来,ACF14a粘着在液晶屏3的基板21a的带粘着面29上。移动轮对11在到达送出侧位置P1后,立刻反转移动方向,向箭头D′方向移动,退回卷取侧位置P0。
其后,在图1,多工位转台1间歇旋转,支撑经ACF粘着操作处理后的液晶屏3的屏支撑装置2从粘着操作位置S1向屏回收位置S3旋转搬送。而且,通过未图示的屏搬送装置的作用,处理过的液晶屏3从支撑台4上取出,接着搬送到处理过的液晶屏料台S2并放置在那里。其后,屏支撑装置2根据多工位转台1的旋转、经由待机位置S4再搬送到屏补充位置S5、接收未处理的液晶屏3。
之后,通过反复进行所述处理,装载在未处理屏料台S0上的液晶屏3顺次地运送到粘着操作位置S1、粘着ACF、而且顺次地堆积在处理过的屏料台S2。粘着了ACF的处理过的液晶屏3其后运送到未图示的其它处理台,随后如图8所示,在ACF14a上叠置液晶驱动用IC28,接着通过热压接处理,该液晶驱动用IC28经ACF14a导电接合于基板伸出部21c的带粘着面29上。
如以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ACF的粘着装置,因为在液晶屏3的带粘着面29(参照图8)进行粘着操作时,总保持朝下,所以能够在该带粘着面29上以及在该带粘着面29上粘着的ACF14a的表面上防止尘埃等的附着,其结果,经过该ACF14a,在液晶屏3的基板21a上连接液晶驱动用IC28的凸出部、即电极端子时,能够良好地维持该连接部分的连接性及导电性。
以上列举了较理想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例,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能够作种种改变。
例如,作为粘接用带,也能够用ACF14以外的任意带状粘接材料、例如用不含导电粒子的通常粘接带。此外,成为粘着处理对象的液晶屏不限于图8所示的COG形式的液晶屏、也能够采用在基板21a的伸出部分21c上形成的电极端子上通过TCP连接液晶驱动用IC的形式的液晶屏。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连接基板伸出部21c上的电极端子和TCP的电极端子的粘接用带、例如用ACF等本发明的粘着方法和粘着装置粘着在基板伸出部21c上预定的带粘着面上。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在用粘接用带把液晶驱动用IC等连接到基板上时,防止在需导电连接的两电极端子之间夹带尘埃等的合适技术,能够使这些电极端子间经常稳定地保持导电连接。